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结束了买不到房子的痛苦生活(全文完毕) (2007-8-15) toto315 · 澳洲硬币图案趣谈 - 50c系列 (2004-12-12) leeshine
· 那些外国老电影明星们- 女性篇 (全是大图,小猫慎入) (2008-11-30) zmzhu · 凯恩斯8天游记 (2007-3-27) maplefire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yuweng

[其他] 普通的孩子应该如何培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2 11: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dapip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dapip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玄武真人 发表于 2019-8-2 10:35
我觉得这涉及到一个责任感的问题。而这个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且应当是从童年就应该潜移默化的的灌输 ...

谢谢,不是很理解呢?可以举个例子吗?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9-8-2 11: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玄武真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玄武真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indapipi 发表于 2019-8-2 10:37
谢谢,不是很理解呢?可以举个例子吗?

无论大小事,要有期许,也要重承诺。要了解世间一切事要需努力不放弃才能得到。这个真的要从小教的。

发表于 2019-8-2 12: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雨林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雨林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indapipi 发表于 2019-8-2 10:30
很赞同,挫折教育很重要,但是怎么培养呢?想请教一下
因为家里有个亲戚,曾经是学霸型的天才少年,各种 ...

也是时不时听说有自杀的孩子(在澳洲)而有感的。所谓知易行难吧,怎么培养?我也想知道有没有简单的绝招!不过我想可能要从小时候,小事情做起吧。任何事情多放平常心,少些胜负心。孩子失败了,要不责怪,也要让他不轻易退缩,这中间有个度的把握吧。

一直记得有一年奥运会期间,儿子还在小学,学校组织了一场迷你奥运比赛,之后校长在讲话时说,澳洲的运动员团队共有4百多人,他们每一个都是优胜者,都是成功的挑战了自己的人,而不仅仅是拿了奖牌的那几个。当时大新闻每天都是奖牌榜,金牌获得者,我深受触动。校长鼓励每个孩子“do your personal best",我当时很赞同,而且也在后来培养孩子中努力让自己和孩子从内心做到不和别人攀比,专注自己的提高。

再过了几年,又在论坛上看到有人驳斥"do your best"的教育,说“你自己的人生中有事事都竭尽全力了吗?如果没有,凭什么这样要求一个孩子?”也觉着非常有道理,所以从那之后我就常说“差不多就行”,如果事事都竭尽全力,那估计不是早早累死,就是容易在失败的时候有很强的挫败感。

为人父母是一个学习和修行的路程,需要“上下求索”,如何从努力和坦然中找到平衡,是个永远的课堂吧。共勉。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r.wang7 + 4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9-8-2 12: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ord1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ord1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小雨林 发表于 2019-8-2 11:00
也是时不时听说有自杀的孩子(在澳洲)而有感的。所谓知易行难吧,怎么培养?我也想知道有没有简单的绝招 ...

“do your personal best",如果事事都竭尽全力,那估计不是早早累死,就是容易在失败的时候有很强的挫败感?

喜欢做的事情(包括学习)再怎么辛苦都是玩(坚持),不喜欢做的事情(包括学习)再怎么简单都叫负担。

看到有人驳斥"do your best"的教育,说“你自己的人生中有事事都竭尽全力了吗?如果没有,凭什么这样要求一个孩子?

言传身教方能上行下效。而且,身教重于言传,言传跟身教不一致的话,那言传就是扯淡。

发表于 2019-8-2 13: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雨林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雨林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ord17 发表于 2019-8-2 11:48
“do your personal best",如果事事都竭尽全力,那估计不是早早累死,就是容易在失败的时候有很强的挫败 ...

言传身教+1.
我就是反省自己就是一个随遇而安的性格,而且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过个轻松自在,随遇而安的人生,所以及时纠正对孩子的“教诲”,让他们量力而行,很多事情得过且过即可。

发表于 2019-8-2 13:0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途中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途中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indapipi 发表于 2019-8-2 10:30
很赞同,挫折教育很重要,但是怎么培养呢?想请教一下
因为家里有个亲戚,曾经是学霸型的天才少年,各种 ...

这类孩子很大可能就是被宠溺惯了,因为学习成绩顶尖,这个光环把他自己生活上的,性格中的很多瑕疵都掩饰了,父母没有指出他的问题,或者是完全忽视,导致最后结果-捧杀。如果父母足够关注孩子成长中的细节问题,不断指出并矫正,而不是只盯着成绩,那孩子长大后优秀概率就大多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9-8-2 13: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雨林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雨林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ord17 发表于 2019-8-2 11:48
“do your personal best",如果事事都竭尽全力,那估计不是早早累死,就是容易在失败的时候有很强的挫败 ...

喜欢做的事情(包括学习)再怎么辛苦都是玩(坚持),不喜欢做的事情(包括学习)再怎么简单都叫负担。+1

小孩子有时很难正确定义“喜欢”,他以为他“喜欢”,其实还不够“喜欢”。有一个很好的心理医生给我举的例子:你认为自己很喜欢吃巧克力,平时看到就一定要买来吃。可是有一次到超市里,巧克力放在非常高的架子上,你要找人,拿梯子,还要爬梯子,费九牛二虎之力才能买到,你就放弃了。这就不是你自己标榜的“喜欢”。

人生想要找到自己喜欢并乐于付出努力的巧克力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呢。

发表于 2019-8-2 14:0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inne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inne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找到孩子的长处并培养

发表于 2019-8-2 14: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野原葵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野原葵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普通有啥不好,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绝大部分还不都是普通人。养娃最基本原则,健康,开心

发表于 2019-8-2 15: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ord1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ord1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一切的美好 发表于 2019-8-1 23:53
我不赞成 鸡窝里也会飞出金凤凰。
我觉得哪些说父母是鸡不要怎么孩子的说法,我觉得就是要大家不努力。农 ...

很有意思的话题,试着回答一下。

(一)关于 “鸡窝里飞出金凤凰” 的阶层跃升

“鸡窝里也会飞出金凤凰” 这个是成立的。社会上不也存在着大量的 “凤凰男 / 凤凰女”,但这是有前提条件的,那就是:你来自于社会底层。你的原生家庭阶层原本就很低,你才有可能通过 “知识改变命运” 跃升到上一层的 “普通工薪” 或 ”中产阶级”。

说到阶级跨越,就不能不谈 BBC 的经典纪录片《56 up》。

该片追踪来自英国不同阶层的十四个七岁的小孩子,每隔七年拍摄一次,从7up,14up...... 最终以56up作为结尾。

在这近一生的跟踪拍摄中,只有一个孩子实现了阶层跨越,那就是出身农村,从牛津毕业,目前在一所美国大学里做电机学教授的尼克拉斯(Nicolas)。

所以无论东方西方,通过读书考试跨越阶层这事儿,都是从一个低起点开始,这也符合这位层主谈到的 “农村无文化妇女也有养出几个大学生的” 观点。即便如此,在当今社会,寒门的确也难出贵子。

那么如果原生家庭已经是 “普通工薪阶层”了,是否 “鸡窝里也会飞出金凤凰” 呢?

那就要看你如何定义这个 “金凤凰”了。我想这里更多的是指:

通过 “拼命努力读书” 从“普通工薪”上升到 “高薪” 这个“小目标”?

还是更高一级的 “精英阶层”?但要说明的是:“精英阶层” 可不是 “精英中学” 毕业的孩子(题外话:这个“精英中学” 的翻译太过误导性,其实 “重点中学” 就很贴切),“精英阶层” 是指世界500强或大公司大企业总裁级别,年薪N个百万计的阶层。再往上就是权贵阶级了........ 如果你的 “小目标” 是想通过 “拼命读书” 跃升至“精英阶层”.....交个朋友不?   

拉回来,如果你的 “小目标” 就是希望通过 “拼命努力读书” 从“普通工薪” 上升到 “高薪” 阶层,那么需要 “拼命努力读书” 吗?

发表于 2019-8-2 15: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ord1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ord1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二)高薪阶层

孩子进入社会后都会经历大洗牌。

除了在学校学到的技能(专业)外,人品、性格、创造力、组织能力、说服力、演说能力、和人打交道的能力....等等这些 soft skills 都可以助你在通往高薪的道路上:弯道超车,无论是通过升职还是创业。

新闻版不是有一篇新的报道 “出名要趁早:六岁油管网红买下首尔江南区一栋楼”,这位小小网红背后的成功就是全家人的运营。

相比于全家都是学霸的专业人士,再高的薪水加起来也怕是望尘莫及吧?这创造的不仅仅是“高薪”了,而是 “财富”。

接下来你会说:

“弯道超车" 这活儿我不会玩 或者 玩不好,而且这玩意儿还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我只玩我会玩的“学而优则高薪”的路子,这个路子对于普通孩子来说,就是 “拼命努力”。

那么好,我们就继续聊聊这个 “拼命努力”。

(题外话:其实从这点上也可以看出家长自身的局限性)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3 收起 理由
有有 + 2 感谢分享
tedaus + 1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9-8-2 16:4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玄武真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玄武真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ord17 发表于 2019-8-2 14:28
(二)高薪阶层

孩子进入社会后都会经历大洗牌。

我们这些移民在新的国家里是不是也可算做从草根向上爬呢?

发表于 2019-8-2 16: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ord1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ord1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玄武真人 发表于 2019-8-2 15:48
我们这些移民在新的国家里是不是也可算做从草根向上爬呢?

看你原有在国内的阶层。即便都是从中国过来的移民,在澳洲的起点也是大不同的。

发表于 2019-8-2 16:5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uwe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uwe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ord17 发表于 2019-8-2 14:28
(二)高薪阶层

孩子进入社会后都会经历大洗牌。

这位朋友,我发帖的初衷就是希望普通孩子的家长一起探讨一下“我们家的孩子”应该如何教育引导。牛蛙的成功不是普通孩子可以随便复制的。普通孩子的家长有着虎妈不能理解的期望。这楼的主题是我们不要因为孩子普通而绝望,也不要强迫他变成不普通的人。对此你有什么想法?

发表于 2019-8-2 17:0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uwe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uwe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indapipi 发表于 2019-8-2 10:30
很赞同,挫折教育很重要,但是怎么培养呢?想请教一下
因为家里有个亲戚,曾经是学霸型的天才少年,各种 ...

我觉得挫折教育背后是安全感和自我认识。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支持,不会因为失败而背唾弃。不要让孩子学会攀比别人。鼓励他把人生的竞争看成自我提升的游戏。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axtle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9-8-2 17:0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uwe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uwe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ord17 发表于 2019-8-1 17:30
普通人就要有普通人的觉悟   刘瑜给女儿布谷的一封信:

“因为生孩子是件自私的事情,

鸡汤一碗。这段话,说给家里有矿的孩子听是不错的。贫困山区的孩子有能力如此从容吗?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9-8-2 17: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ord1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ord1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yuweng 发表于 2019-8-2 16:04
鸡汤一碗。这段话,说给家里有矿的孩子听是不错的。贫困山区的孩子有能力如此从容吗? ...

在中国,确实有 “活着就拼尽全力了,能活完就是大赢家” 这个阶层,不过想来这位作者的读者群决定了她写作的内容。

发表于 2019-8-2 17: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ord1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ord1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三)拼命努力

“拼命努力” 也是要分两种的吧:一种是内驱力的拼;一种是被逼迫的拼。

孩子自身具有内驱力,那毋容置疑就是自发自觉主动的学习。动力这东西,本来就来源于自己内心深处的热爱和渴望,然后点燃它。一旦你有热情并投入努力,那么你就会成功,而无论你的职业是律师还是理发师。

有兴趣的可以去油管找 “我住在这里的理由” 的纪录片,其中一集跟拍的主人公是居住在日本的中国小伙子,理发师,开了好几家理发店,年级轻轻就已财务自由,走上人生巅峰(很不喜欢这种 “飞买王” 式文体

逼迫式的拼呢,其害处就不言而喻了。逼迫式拼搏,最具讽刺意味的副作用,不是亲子关系的破坏、性格缺陷、抑郁或自杀,而是:厌学。

回到上楼提到的《56 up》纪录片中唯一一位跨越阶级,农村出身、牛津毕业,目前在一所美国大学里做电机学教授的尼克拉斯(Nicolas)。有意思的是,他的成功,也并不是一个大家脑海中那个充满了野心的奋斗者,他的成功而是来源于:热爱。

“我很喜欢农村生活,但是更喜欢物理,所以为了学习物理不得不去很远的地方。” 尼克笑道:“其实那个想要研究月亮、了解飞机构造的小孩一直没长大。”

所以说:只有获得源源不断的内驱力和享受前进中的快乐,才能成就自我。

在一个自己热爱的领域深耕,把事情做专做精都是“大师”,钱财不过是副产品而已。而具体这个领域是什么,不重要,哪怕是捏寿司

发表于 2019-8-2 17: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ord1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ord1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yuweng 发表于 2019-8-2 15:59
这位朋友,我发帖的初衷就是希望普通孩子的家长一起探讨一下“我们家的孩子”应该如何教育引导。牛蛙的成 ...

我们不要因为孩子普通而绝望,也不要强迫他变成不普通的人。对此你有什么想法?

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 就这样,挺好

发表于 2019-8-2 18:1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一切的美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一切的美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ord17 发表于 2019-8-2 14:11
很有意思的话题,试着回答一下。

(一)关于 “鸡窝里飞出金凤凰” 的阶层跃升

交流啊 我只是不喜欢看有的人说自己怎样不要对孩子有期望还打击人家的说法。说这样话的人都多少感觉自己多优越,不喜欢看见别人努力的样子。

你说的纪录片我也看过,觉得没什么参考性,样本太单一。而且不说农民家,就算中产 出个牛津不也是很好的吗?不算金金凤凰吗?至于鸡窝 鸟窝出来的不重要。同样家庭就是这些名校的,更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还没有能上好学校 其实同样两个孩子 肯定是农村鸡窝里的潜力更大。

你说的其他的 精英啊 赚钱啊 之类的 我就不谈了。我的观点就是说 家长该鸡娃就鸡,北清毕业的不要觉得其他学校的家长就不能鸡娃。但是父母还是要有自身认知,自推榜样的力量更比只推娃好 。

2019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9-8-2 18:2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nd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nd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很多事情需要讲个度吧。比如拼尽全力,你得看什么事,影响健康,幸福感那肯定不能。
比如我的小孩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充足的睡眠对她来讲很重要,无论多少作业要做,9点之前必须上床。但偶尔紧急要做的东西,到10点也没什么,但次数不要过多。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9-8-2 19: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ord1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ord1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四)结束语

我不会玩什么“弯道超车”,我家孩子也没啥 “内驱力”,我也没本事激励出孩子学习的 ”内驱力”,我也不信啥热爱不热爱的,在我的理念中,只有逼着孩子去拼命学习,去学医学法英美留学,才能走向人生巅峰。还有,逼也不见得逼出个啥抑郁厌学的 ...…..走自己的路…......

我想说的是:没毛病。

在论坛发言,我一向秉承古希腊哲学家哔哔叭叭乌卡拉的那句名言:关我x事。别人家的琐碎杂事,剩女剩男,小三狼狗,统统都可以归纳为关你屁事和关我屁事,包括“别人家孩子推娃” 这事   此回帖仅限:话题讨论。

回到楼上有同学提到的,作家刘瑜给女儿布谷写的信,对于贫困山区的孩子来说,就是:鸡汤。

没错,对于贫困山区的孩子,“活着” 比 “敬畏和热爱” 要来的实在。不能说他们:精神穷,阶层低,读书少,眼界窄;而是对于普通人来讲,我们的出身、家庭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眼界和和思维模式。

思维模式这玩意儿,挺好玩。

就好比你们城里人非把“三八妇女节”叫成“女神节”,在我们乡下人看来,听起来跟哄智障一样...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8 收起 理由
有有 + 6 我很赞同
newniu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9-8-2 19:2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maa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maa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avid72s 发表于 2019-8-2 09:45
咱们讨论的都不是一个套路。没说家长爱不爱孩子,而是家长要真心鼓励孩子,让他觉得自己并不比别人差。很 ...

需要社会认可,不是说要打击自己的孩子。对孩子:拼命努力,拼命鼓励,拼命奖励。就是我的3个拼命原则,马太效应。但是孩子好坏,不是放在足记里自吹的,需要大家的认可。

发表于 2019-8-3 11:0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uwe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uwe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ord17 发表于 2019-8-2 16:41
(三)拼命努力

“拼命努力” 也是要分两种的吧:一种是内驱力的拼;一种是被逼迫的拼。

我对你提到的那个牛津教授的例子特别不以为然。先按你的定义,把他作为成功的例子。他的成功真的是因为热爱?我看还是智力在背后默默发功吧。

要用努力去修饰的东西,通常是自己力有不逮的方面。需要拼命的,应该是渴望而不及的东西。如果仅因为热爱就能成功的,十有八九是老天爷赏饭吃的原因。

回到我的主题,普通孩子如果能努力做好一件事情,肯定是因为他找到了持之以恒的原因。无论这个原因是内动力还是外加推力,此时此刻正在努力的他是接受的。两者的区别就是内动力能让他努力得更久一些程度更深一些。

普通人也有天赋,只不过天赋不足以成就大业,只能作为一项消遣一个爱好一个就业方向。我觉得吧,普通孩子就不要要求他”拼命”了。接受他的平凡,鼓励他做个快乐的观众,挺好。其实我们大部分自称学霸的家长也不过如此。

发表于 2019-8-3 11:0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uwe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uwe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imaaa 发表于 2019-8-2 18:26
需要社会认可,不是说要打击自己的孩子。对孩子:拼命努力,拼命鼓励,拼命奖励。就是我的3个拼命原则,马 ...

为什么需要认可?现今社会就是因为过于迫切得到他人认可而变得荒诞不经的。读书第一名怎么了?考到医生怎么了?娶了完美媳妇/嫁进名门不还要比较生出来的是男是女,孩子颜值高低、智力如何?最终!又落到比较谁更孝顺,谁又比谁活得更久…万幸,我们不需要比较葬礼的排场,主要是足迹还没在冥府上市。

教会孩子不需要寻求他人认可本身就是给她的一个礼物。

发表于 2019-8-3 11:0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uwe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uwe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ord17 发表于 2019-8-2 16:46
我们不要因为孩子普通而绝望,也不要强迫他变成不普通的人。对此你有什么想法?

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 ...

间歇性混吃等死, 持续性踌躇满志

这好像很符合人生常态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9-8-3 11:2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yi2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yi2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都是普通孩子,看着牛的主要是家长希望孩子牛。所以,主要还是看你。当然,给孩子不同领域多一点尝试,总是好的。

发表于 2019-8-3 13:2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qweewq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qweewq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个人感觉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发表于 2019-8-3 18: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ord1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ord1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yuweng 发表于 2019-8-3 10:02
我对你提到的那个牛津教授的例子特别不以为然。先按你的定义,把他作为成功的例子。他的成功真的是因为热 ...

没有人的成功仅仅是出于热爱,(写点东西还是挺累的 ),一般人都能理解到这是热爱+努力的结果吧?

那就再接着聊聊这个 “拼命努力”。

如果要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努力 + 热爱 + 天赋,缺一不可;

如果要把一件事情做好:努力 + 热爱,就够了。

如果没有天赋也没有热爱,但可以做到 “拼命努力”,那么或许也可以把事情做好,但是,怎么说呢,打个不恰当的比喻:

知道驴子吧?勤奋是驴子的美德。它一辈子就蒙着眼睛在磨坊里转圈,勤勤恳恳,至死方休。

1882年,美国曾颁布《排华法案》。

在很多美国人看来,当时来美的中国劳工们就是一群像驴子一样工作的机器,拼了命干,往死了干,不享受生活,还能接受超低的工资。

如果孩子也像机器一样刷题补课,拼了命的学习,奋斗起来没有底线,那么这和130年前的中国劳工们有什么区别?

这样的教育方式,培养出来的就是:华二代的 “凤凰男 ” “凤凰女”。

在中国,“凤凰男 / 女” 的原罪是:穷,但是这个“穷”更多的是来自于区域性经济发展的不均衡。

“凤凰男 / 女” 都是靠着超过常人的努力一路打拼出来,但是其思维方式、文化修养、价值观甚至金钱观、对生活(品质)的理解等等都存在认知上的差异。

就个人而言,这种现象是可以理解的。

张爱玲在《倾城之恋》中有这么一句话:“你如果认识从前的我,也许你会原谅现在的我。”

在这里,把“原谅”换成“懂得”。这就如同你对一个快要渴死的人说均衡膳食的重要性一样,无稽之谈。

我们所感受和理解的世界,在于自己的认知。认知取决于就目前为止我们所接触的事情、知识以及经验。每个人的想法是不同的,所以每个人所认知的世界也是不同的。

如果你是华西村出来的,交个朋友?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newniu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9-8-3 19:1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风雨以时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风雨以时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里很适合提供论文的素材。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