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又一个菜床诞生(彧苒霐 请进) (2017-2-15) annie9755 · Audi A1 sport版 秀秀 更新夜晚灯光内饰图! (2013-4-3) jmms_smmj
· IT 菜鸟程序员跳槽感想(坑已填满, 全文完!) (2007-11-30) bffbffbff · 干洗店前老板——疯狂约翰 (2008-8-27) crusader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ommmqx

[NSW] 请问各位爸爸妈妈有没有觉得孩子是abc和自己有隔阂 [复制链接]

2017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7-7-16 18:5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achelwang52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achelwang52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ommmqx 发表于 2017-7-16 17:38
是个人都应该鄙视让自己孩子摒弃中国文化的父母,真是连狗都不如,忘本,不接受自己,又被外族排挤,最后 ...

说的有点儿过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7-16 19: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hua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hua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ippa 发表于 2017-7-16 14:49
八卦地替楼上33搂的发言提醒你

那是版主的看法. 
我倒是决心跟着孩子好好提高自己英语水平的. 
也还没想好什么时候让孩子上中文课, 不过肯定是抱着学外语的心态学的. 孩子不感兴趣, 我不强迫. 

发表于 2017-7-16 19: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hua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hua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ommmqx 发表于 2017-7-16 17:38
是个人都应该鄙视让自己孩子摒弃中国文化的父母,忘本,不接受自己,又被外族排挤,最后里外不是人,两个 ...

好偏激的言论.

发表于 2017-7-16 21: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藍莓豆丁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藍莓豆丁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摘自龙应台的<<目送>>"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挺伤感的,不过也挺真实。父母的责任就是培育子女成人。希望能通过沟通和相互理解减少隔阂。子女长大后人生是他们的,父母能做的也只是在一旁默默守护。

发表于 2017-7-16 21:1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injieg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injieg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ommmqx 发表于 2017-7-14 17:04
当然会有,我的意思的作为移民的特殊群体,这方便会不会更加突出

说实话我有的时候也会觉得很想和我爸妈飚英文 因为有些事情讲中文很累 还好我是小学毕业才来澳洲的 中文还可以 我自己的小孩我就不勉强他们了 学中文真的很难

发表于 2017-7-16 21: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hua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hua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不知道楼主是不是对abc有过什么不愉快的经历, 为什么对abc有这么重的负面情绪.
我们的孩子生在澳洲, 长在澳洲, 水土,空气文化和我们小时候在国内成长的环境肯定是不一样的, 父母再怎么引导作为黄皮肤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也改变不了他们是australia born chinese的现实. 
我选择在澳洲生活, 本身也有我对国内传统文化不感冒的地方. 我对孩子的成长没有莫名的焦虑感和无处可施的控制欲, 我觉得接受孩子原本的样子就好了. 更不会以是否传承好了中华文化来评判其他家长和孩子的好坏.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geelongwest + 4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17-7-16 21: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字报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字报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深有体会,从小学6年级起,隔阂越来越大。道理讲不通,也不愿意与父母沟通。动不动就是: whatever

发表于 2017-7-16 22: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ppggghhh100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ppggghhh100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有时我也担心,等孩子大了不回用中文跟父母交心,而我们的英语绝对达不到可以交心的程度。隔阂一定会有的,不过据说孩子会用我们所能理解和语言交谈,但愿如此吧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7-7-16 22:1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ommmqx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ommmqx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ommmqx 于 2017-7-16 22:17 编辑
bhua9 发表于 2017-7-16 21:46
不知道楼主是不是对abc有过什么不愉快的经历, 为什么对abc有这么重的负面情绪.
我们的孩子生在澳洲,  ...


不能强加,就教导他们积极的一面吧,启蒙的引导作用还是重要的,不积极的让他们自然形成自己的身份认知也就算了,反正个人对那些以不说中文为荣的家长嗤之以鼻

发表于 2017-7-16 22: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路过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路过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ommmqx 发表于 2017-7-16 22:14
不能强加,就教导他们积极的一面吧,启蒙的引导作用还是重要的,不积极的让他们自然形成自己的身份认知也 ...

我们这一代家长没几个以说中文为耻。但孩子中文说得不辣么好也是现实。先别扣帽子。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bhua9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7-7-16 22:3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ommmqx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ommmqx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ommmqx 于 2017-7-16 22:50 编辑
路过 发表于 2017-7-16 22:27
我们这一代家长没几个以说中文为耻。但孩子中文说得不辣么好也是现实。先别扣帽子。 ...


我没有特指啦,大多数人还是很正常的,我说个别忘本现象,如有误伤,十分抱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7-16 22: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vt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vt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过一篇报道:ABC的尴尬:我宁愿自己还是从小在中国出生长大...

里面提到:“在一个不是以自己种族文化为主流的国家生长让很多ABC,尤其是华裔男孩失去了应有的尊严和地位”

如何解读,因人而异。

发表于 2017-7-16 23: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eunesse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eunesse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vtu 发表于 2017-7-16 22:32
看过一篇报道:ABC的尴尬:我宁愿自己还是从小在中国出生长大...

里面提到:“在一个不是以自己种族文化为 ...

這話不太像abc說的,也沒什麼邏輯

发表于 2017-7-16 23: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orthwind7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orthwind7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yuxuanlin 发表于 2017-7-16 17:29
双语

能双语就是最理想的状态了。有些内容也没有必要一定要会中文的说法。

发表于 2017-7-16 23: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uxuanli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uxuanli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northwind79 发表于 2017-7-16 23:32
能双语就是最理想的状态了。有些内容也没有必要一定要会中文的说法。

他们能够中文理解的, 我们用中文聊。

中文意思聊复杂了, 理解不了, 我就用英文解释

发表于 2017-7-16 23:4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ugarcatt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ugarcatt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你没有中二时期质疑父母权威吗,跟abc关系不大:)

当然如果英语不好或者文化不高的父母会更扎心一点。

比如我们中学会和妈妈说,老师说,我们年轻人,现在大家怎么怎么,你不懂,没法交流

到时候abc就说妈妈你英文太差不知道怎么跟你交流,妈妈你没学过你肯定不懂,吧啦吧啦吧啦,扎心。

如果我孩子长大了敢这么说,我肯定阿西巴,滚粗
这玩意儿干什么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7-16 23: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orthwind7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orthwind7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yuxuanlin 发表于 2017-7-16 23:38
他们能够中文理解的, 我们用中文聊。

中文意思聊复杂了, 理解不了, 我就用英文解释 ...

嗯,这样很好,我们也在争取能保持这样下去。

发表于 2017-7-16 23: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uxuanli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uxuanli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把时间花给孩子, 比跟所谓的七姨妈八舅母聚会拉家常里短的是非, 要有意义。

跟孩子们聊天, 是我一天中最愉快的时光。

我常开玩笑说, 你们看上去傻头傻脑的, 居然说出话来全部是哲人的水平。

不要小看孩子们, 他们的内心世界不渺小。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5 收起 理由
leelingqing + 3 有共鸣
northwind79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7-16 23: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vt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vt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jeunesse2 发表于 2017-7-16 23:11
這話不太像abc說的,也沒什麼邏輯

不是移二代,不能真正感同身受他们,在非自己种族文化统治下的国家,(他们)内心的或幸福,或焦虑,或哀伤,或彷徨。

做为第一代移民,或许我们还有退路,他们没有。

做为第一代移民,或许我们没有身份认同的焦虑,他们有。

就像ABC们永远不能真正感受父母一代的成长经历一样,我们也不可能真正体会这种身份认同的个中滋味。

或好或坏,是双重优势还是双重焦虑,因人而异,但一定存在相应的普遍性。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虞宅与美丽 + 5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7-16 23: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uxuanli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uxuanli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父母孩子一辈子的老师和朋友, 虽然不能说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 但是从孩子身上多少都看到父母的影子。

影响是点滴间的。作个合格的父母, 从想要孩子的那天就开始, 保持思想交流同步, 一直到我离开他们。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虞宅与美丽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2017年度勋章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7-7-16 23:5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虞宅与美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虞宅与美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虞宅与美丽 于 2017-7-17 10:39 编辑
lvtu 发表于 2017-7-16 23:44
不是移二代,不能真正感同身受他们,在非自己种族文化统治下的国家,(他们)内心的或幸福,或焦虑,或哀 ...


没错,二代的身份认同焦虑远超一代。

大家不妨回顾一下这个帖子,不要想当然地以为孩子生长在这里,就没有了身份问题。

换句话说,两代人之间的自然代沟混合上ABC自身身份困惑,会让青春期问题更复杂。

http://www.oursteps.com.au/bbs/f ... 1126&mobile=yes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17年度勋章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7-7-16 23:5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虞宅与美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虞宅与美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为此我们后来还做了一期节目:

http://www.oursteps.com.au/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309138&mobile=yes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lvtu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7-17 00: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vt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vt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做为移一代,我们以为给了他们最好的,我们以为他们会如鱼儿般的融入主流....

或许,结果往往败给了我以为。

发表于 2017-7-17 00:1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orthwind7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orthwind7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vtu 发表于 2017-7-16 23:44
不是移二代,不能真正感同身受他们,在非自己种族文化统治下的国家,(他们)内心的或幸福,或焦虑,或哀 ...

所以我现在越来越觉得,孩子要学好中文,给自己留多一条退路。

发表于 2017-7-17 00: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vt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vt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northwind79 发表于 2017-7-17 00:15
所以我现在越来越觉得,孩子要学好中文,给自己留多一条退路。

学好中文一定是有优势的,哪怕是为了将来一张可能的外字号的饭票。

所以,对中国文化抱有一颗谦虚之心,一颗敬畏尊重之心,做为ABC,

高标准说:是应有的教养和德行;低标准说:你不吃亏的。

发表于 2017-7-17 00: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eunesse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eunesse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vtu 发表于 2017-7-16 23:44
不是移二代,不能真正感同身受他们,在非自己种族文化统治下的国家,(他们)内心的或幸福,或焦虑,或哀 ...

我知道的abc都忙著玩或忙著學東西,沒人會花時間care這種問題。這種年代人一生中遷移若干次都是家常便飯,社會經濟地位比較高的階層更是如此。多了解中華文化是好事,但談不上什麼文化統治,現代社會運行中占統治地位更多的是經濟力量,這點猶太人身上體現的更明顯。文化上現在的國內跟傳統的中華文化也差老遠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7-17 00: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vt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vt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jeunesse2 发表于 2017-7-17 00:34
我知道的abc都忙著玩或忙著學東西,沒人會花時間care這種問題。這種年代人一生中遷移若干次都是家常便飯 ...

因人而异。

发表于 2017-7-17 00: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凡戈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凡戈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华人父母有部分就是完全不要求子女学中文,家里也全英文,我觉得是各人选择,别说什么 “忘本”
这个词有点过时
不过我蛮喜欢中国文化,比如古建筑 园林 陶瓷 中国画 甚至书法围棋,所以我一直教小朋友中文,希望她能理解一部分中国文化的美
听雨最好须在夏日山中寺院内躺在竹榻上

发表于 2017-7-17 01: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vt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vt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凡戈 发表于 2017-7-17 00:53
华人父母有部分就是完全不要求子女学中文,家里也全英文,我觉得是各人选择,别说什么 “忘本”
这个词有点 ...

没错。对于中国这件事儿,双方(注意:这里是双方)都不要进行道德绑架,否则自讨没趣。

换句话说:中国人多,最不缺的就是孙子(炎黄子孙),如果无缘,谁也别把谁太当回事儿。

为什么说是双方呢,如果有朝一日华N代落难,也别指望中国捞人,中国没那义务。

尽管没受中国文化熏陶,这点事儿得懂。

2017年度勋章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7-7-17 10:4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虞宅与美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虞宅与美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vtu 发表于 2017-7-17 01:15
没错。对于中国这件事儿,双方(注意:这里是双方)都不要进行道德绑架,否则自讨没趣。

换句话说:中国 ...

对,就事论事,面对现实,不要道德绑架。

教孩子中文也不是为了什么弘扬,或者什么文化统治,就是让ta们了解自己这个无法否认的根络,帮助他们找好自己在这个多元文化国家的定位。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