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美食接龙:蒜泥甜豆,鱼子豆腐煲,烤鸡腿。。。next: gandu 鱼子?哈哈 (2008-8-26) 黑山老妖 · 这样的情人节礼物够Sweet 吧 (2008-2-14) Rena
· chinchilla cat - Angel. (2009-1-1) likespring · 【大家一起来过年】Quantum年糕贺岁三重奏◎清爽韧滑的椰汁千层马蹄糕 (2012-1-27) Quantum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tanglive

[其他信息] 马自达难道就没有带T的发动机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4-24 22:0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ev0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ev0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Kev001 于 2017-4-24 22:07 编辑
rblover 发表于 2017-4-24 21:50
赛车基因注定本田对发动机的理解更注重性能。可惜不合时宜,现在也走到末路了

倒是马自达走出了一条新路 ...


本田的R and D 其实在搞一个很牛逼的东西 当时那种本田宗一郎式的干劲 只不过他们的销量注定了他们的科研经费 但就算在这种情况下依然造出了 NSX 以及Civic Type R 两款让世人瞩目的车型 显然他们的赛车精神没有到此为止 相反 马自达 自从停产MPS 以及RX8 后 没有任何动作 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尤其对一个有着悠久赛车历史的车场来说 当理性战胜感性的时候注定了马自达是一个不让我欣赏的牌子 (他们有的是研究经费)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4-24 22: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ictorO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ictorO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Kev001 发表于 2017-4-24 22:01
本田的R and D 其实在搞一个很牛逼的东西 当时那种本田宗一郎式的干劲 只不过他们的销量注定了他们的科研 ...

本田比马自达大多了 马自达再玩烧钱的转子估计就真要挂了 现在福特都走人撂挑子了

发表于 2017-4-24 22: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hchri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hchri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blover 发表于 2017-4-24 21:24
你得了解清楚再说话。SkyActiv的成就是高级气门管理,可以在奥托循环和阿特金斯循环之间自由切换
这在201 ...

请问你的这个skyactive能双循环的出处在哪里?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7-4-24 22:1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imon31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imon31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Kev001 发表于 2017-4-24 22:01
本田的R and D 其实在搞一个很牛逼的东西 当时那种本田宗一郎式的干劲 只不过他们的销量注定了他们的科研 ...

上一个这么感性的牌子叫萨博
签名被屏蔽

发表于 2017-4-24 22: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blov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blov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Kev001 发表于 2017-4-24 22:01
本田的R and D 其实在搞一个很牛逼的东西 当时那种本田宗一郎式的干劲 只不过他们的销量注定了他们的科研 ...

然而NSX和TypeR都上涡轮了

以马自达的体量,不但能生存下来,还能走出一条自己特立独行的路,甚至能在发动机技术上引领潮流,我认为其成就更胜于造几辆halo car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simon319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4-24 22:1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ev0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ev0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VictorOZ 发表于 2017-4-24 22:08
本田比马自达大多了 马自达再玩烧钱的转子估计就真要挂了 现在福特都走人撂挑子了 ...

他们的2.3 DISI引擎 很屌的其实 可惜没能像其他牌子一样应用到其他车款上去
现在连Toyota Honda 都小排量Turbo 了
马自达还要坚持自吸 他们这样在欧洲吃不开的 毕竟年年排量都在变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4-24 22:1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ev0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ev0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blover 发表于 2017-4-24 22:11
然而NSX和TypeR都上涡轮了

以马自达的体量,不但能生存下来,还能走出一条自己特立独行的路,甚至能在发 ...

哈哈哈哈 你又错了 他们在澳洲的成功和他们的引擎没有一毛钱关系 完全是外观和marketing
人在美国销量也不如丰田(凌志)和本田
没有Halo car 的牌子才会旁敲侧击搞些有的没的 你列举一下世界上没有Halo car 的大牌 基本没有吧 难道说大家的路线都错了?以上言论不针对个人啊 :))

发表于 2017-4-24 22:1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ev0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ev0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imon319 发表于 2017-4-24 22:10
上一个这么感性的牌子叫萨博

地面飞行器要是晚来几年被中国买家收购就活了

发表于 2017-4-24 22:2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avinny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avinny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样子,论坛里的高人觉得马的自吸比带T技术上来说更好一些了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7-4-24 22:2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imon31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imon31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Kev001 发表于 2017-4-24 22:19
地面飞行器要是晚来几年被中国买家收购就活了

现在技术在北汽手里,然而也卖不出货来了,萨博被通用收购的时候要是不那么个性估计也不会倒闭
签名被屏蔽

发表于 2017-4-24 22: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blov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blov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xhchris 发表于 2017-4-24 22:10
请问你的这个skyactive能双循环的出处在哪里?

呃,这还要出处?我以为是常识呢。SkyActiv不是所有工况都用阿特金斯循环,只有在特定低出力的时候通过高级气门管理延迟进气门关闭

就我所知SkyActiv是第一个这么搞的引擎。第二个是丰田某个1.3L。后面大众奥迪才开始玩就不提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4-24 22: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blov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blov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Kev001 发表于 2017-4-24 22:18
哈哈哈哈 你又错了 他们在澳洲的成功和他们的引擎没有一毛钱关系 完全是外观和marketing
人在美国销量也 ...

所以你要先定义什么是成功。按马自达自己的定义,成功就是2%的市场份额。从这个定义来看,他们无疑是成功的,只是在澳洲不知道为啥特别火而已。说真的澳洲人的口味是有点奇怪我也不太理解。。。
当然了,你对成功的定义可能跟马自达不一样,那就随便了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7-4-24 22:4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imon31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imon31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Kev001 发表于 2017-4-24 22:18
哈哈哈哈 你又错了 他们在澳洲的成功和他们的引擎没有一毛钱关系 完全是外观和marketing
人在美国销量也 ...


这又得看你对大牌的定义了,是看销量?还是看"情怀"?
签名被屏蔽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7-4-24 22: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阿德莱德的流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阿德莱德的流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马自达卖的好,主要就是外观好看呀。

但是如果放到美国去,特斯拉才几个钱。。。。就不用鸟马自达了。所以马自达在澳洲卖的好,因为这个档次就它外形耐看。
签名被屏蔽

发表于 2017-4-24 22: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hchri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hchri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blover 发表于 2017-4-24 22:28
呃,这还要出处?我以为是常识呢。SkyActiv不是所有工况都用阿特金斯循环,只有在特定低出力的时候通过高 ...

首先,创驰蓝天的双循环,我在网上找不到任何资料证实。丰田的6AR,8AR在wiki上都有明确说明。
其次,汽油机14:1的压缩比,如果真的在普通工况是奥托循环,还能加91号油不爆震,这个已经超过对常识的认知了。

发表于 2017-4-24 22: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hchri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hchri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blover 发表于 2017-4-24 22:32
所以你要先定义什么是成功。按马自达自己的定义,成功就是2%的市场份额。从这个定义来看,他们无疑是成功 ...

的确是,把目标定的低,一般都能成功。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4-24 22:5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ev0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ev0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blover 同学 , 你说的其实都没错,skyactiv 确实是双循环,也确实是业界领先,我想大家在意的是你在阐述观点的同时,贬低了某些德国品牌的技术,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你说的没错 , 每个品牌对自己成功的定义不一样,比如马自达只要2%市场份额就好,而本田就一定要做纽北前驱王,他们的civic type r 在今天以7:43:80 成绩夺回了称号,我想这个和市场份额没有多大关系 , 所以这才是我伤心的地方,摒弃拥有赛车历史的品牌怎么都无法激起我对他的爱,就像其他帖子里说的买它就是为了情怀,情怀二字在马自达的字典里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了,所以你要从这个角度来看一个品牌 晓得伐

发表于 2017-4-24 23: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blov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blov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xhchris 发表于 2017-4-24 22:48
首先,创驰蓝天的双循环,我在网上找不到任何资料证实。丰田的6AR,8AR在wiki上都有明确说明。
其次,汽 ...

具体出处在哪我真忘了抱歉。2014年丰田出那款1.3升的时候业界评论就是说丰田引进马自达技术了。。。
14:1的压缩比也是马自达这个技术先进之处的表现。但还是那句话,不是任何时候都是14:1,只有特定工况才能实现
我感觉马自达在宣传的时候把这俩东西混为一谈了,让广大群众更加容易理解。准确来说,这个SkyActiv发动机可以说是一直在阿特金斯循环/奥托循环之间动态切换,压缩比也是处在14:1和?:1之间动态调整,其关键技术就是高级气门管理
不知道是不是马自达首创的,但肯定是它带领起来的

发表于 2017-4-24 23:0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evin_a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evin_a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大家讨论的很精彩

发表于 2017-4-24 23: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hchri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hchri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blover 发表于 2017-4-24 23:00
具体出处在哪我真忘了抱歉。2014年丰田出那款1.3升的时候业界评论就是说丰田引进马自达技术了。。。
14:1 ...

但是目前市场上还没有可变压缩比的发动机啊,日产搞了个,还没上市。

发表于 2017-4-24 23: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blov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blov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Kev001 发表于 2017-4-24 22:50
Rblover 同学 , 你说的其实都没错,skyactiv 确实是双循环,也确实是业界领先,我想大家在意的是你在阐述 ...

我没贬低啥啊。确实现在很多发动机技术都是日本车厂首先引进,再被业界广泛采用的
涡轮增压如此,可变气门升程如此,直喷/歧管双喷射如此,高级气门管理也是如此
但是呢,现实就是德国人这么宣传一下立马高大上,日本车厂技术落后保守要不就是卖弄噱头blablabla。我说几句实话罢了

就像我一直说的,实际上的技术先进和“让人觉得”技术先进,根本是两回事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4-24 23: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blov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blov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xhchris 发表于 2017-4-24 23:11
但是目前市场上还没有可变压缩比的发动机啊,日产搞了个,还没上市。

因为压缩比的严格定义是上下活塞死点气缸容量之比
按照这个定义,SkyActiv的压缩比确实是14:1。但是事实上与其说是压缩比,不如说这是膨胀比。实际压缩比是变动的

日产那个实现了定义上的可变压缩比。也是牛逼玩意,不知道会不会引领潮流

发表于 2017-4-24 23:2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ev0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ev0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kevin_au 发表于 2017-4-24 23:02
大家讨论的很精彩

你赶紧参与 我不行了

发表于 2017-4-24 23:2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ev0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ev0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Kev001 于 2017-4-24 23:31 编辑
rblover 发表于 2017-4-24 23:15
因为压缩比的严格定义是上下活塞死点气缸容量之比
按照这个定义,SkyActiv的压缩比确实是14:1。但是事实 ...


可是skyactiv 的技术没有被采用在欧洲车上啊 而且也不可能被采用在欧洲车上啊 人家一路涡轮了是大趋势 甚至搞出了 1.4 L twin charge 这种怪物 何以见得德国车有抄袭日本车之嫌 倒是马自达3在外观上内饰上尾灯设计上钥匙上都传承了A3 的作风 哈哈哈哈哈 我只能说马自达出发点是好的 一种“咱们必须也弄个啥出来”的干劲 虽然没有得到WARD 的肯定但是也有不泛的支持者包括你在内 , 千万不要忘了 本田在92 年就已经推出了VTEC 系列 丰田和本田可以说是自吸引擎的鼻祖  然大家都在开发electric turbo 的情况下 他还要坚持在自吸的领域喋喋不休 我不知道他的vision and mission 是什么

发表于 2017-4-24 23: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blov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blov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Kev001 发表于 2017-4-24 23:26
可是skyactiv 的技术没有被采用在欧洲车上啊 而且也不可能被采用在欧洲车上啊 人家一路涡轮了是大趋势 甚 ...


那你了解不足,神乎其技的EA888(某些版本,不是全部)就用了高级气门管理延迟进气门关闭实现压缩比<膨胀比,原理和SkyActiv一致。时间是2015年,SkyActiv出现的5年之后

发表于 2017-4-24 23: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hchri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hchri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blover 发表于 2017-4-24 23:15
因为压缩比的严格定义是上下活塞死点气缸容量之比
按照这个定义,SkyActiv的压缩比确实是14:1。但是事实 ...

其实,说实话,如果马自达真的把压燃式汽油机做到稳定可靠的话,那才是吊炸天的东西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4-24 23:3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ev0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ev0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blover 发表于 2017-4-24 23:30
那你了解不足,神乎其技的EA888(某些版本,不是全部)就用了高级气门管理延迟进气门关闭实现压缩比 ...

你确定吗,据我所知第三代被应用到S3 8 V 和Golf 7R 上的引擎早在2012就已经上市并且被搭载到s3 golf r 上了 这个2015 年的说法比较牵强啊 而且2015 年VAG group 好像没有发布新车型或者engine update

发表于 2017-4-24 23:3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ev0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ev0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通过控制进气歧管翻板的开闭,可以满足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的充气需求。如发动机在低速工况时,通过进气歧管翻板关闭下进气通道,可以减少气流通过的横截面,来增加气流流速,结合活塞顶的特殊设计,有效形成强烈的进气涡流,有利于混合气的形成与雾化。

同样地,当发动机进入高速工况采用均质混合气模式时,进气歧管翻板开启下进气通道,增大气流通过的横截面,以获得更多进气,提高发动机的输出功率。

06年的事儿了 EA888

发表于 2017-4-24 23: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blov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blov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Kev001 发表于 2017-4-24 23:35
你确定吗,据我所知第三代被应用到S3 8 V 和Golf 7R 上的引擎早在2012就已经上市并且被搭载到s3 golf r  ...

我确定
但是EA888的情况比较复杂,版本更新太多,所以我也搞不清楚到底哪些车型上搭载了
这个技术的代价是牺牲功率,所以几乎肯定不会搭载在S3/R这些以性能取向的车型。现在来说比较确切的只有欧洲那几个带Ultra名号主打省油的奥迪车型汽油2.0T。可能仅限于纵置版本(也就是A4以上)

发表于 2017-4-24 23: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blov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blov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xhchris 发表于 2017-4-24 23:31
其实,说实话,如果马自达真的把压燃式汽油机做到稳定可靠的话,那才是吊炸天的东西 ...

SkyActiv第二代会实现汽油压燃,2020年热效率超过50%——至少马自达这么说的,咱就静静看它吹牛逼好了

哦小道消息说奔驰法拉利和本田已经在F1实现压燃了。前俩还好理解,本田这是什么鬼?
不过明天突然有谁公布量产压燃发动机也不用太惊讶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