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甜酒酿的做法 (2005-11-7) cen · 第一次在此贴图--新疆2010 (2010-7-7) 陈少
· 脱发 Alopecia/Baldness (2008-1-27) 老杏 · 更新完毕---枫叶季大阪3日/宇治奈良1日/京都6日/东京日7日/轻井泽河口越后汤泽各1日/新加坡7日溜娃游 - 更 (2018-12-22) qingdaojiejie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空瓶子

[电影] 2015年度最nb国产电影《老炮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30 00: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unejuny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unejuny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不全啊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12-30 07:0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elle_ji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elle_ji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电影的结局是什么呢?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发表于 2015-12-30 09: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ffbffbff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ffbffbff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难得的好片子,本子不觉得如何突出,但冯小刚演技了得,六哥的形象以后就是个传说了, 后人可观摩模仿论道,但很难超越了。

发表于 2015-12-31 08: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p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p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电影不错,主要是有个剧本,剧情言之有物。人物也演的不错,冯导演技不俗,还有老戏骨小鲜肉搭配的不错。
不过就这电影,也就八九十年代好好写剧本好好演戏时期的正常水准。这都要冲击15亿票房,老百姓这些年是忍受了多少烂片的荼毒啊。

发表于 2015-12-31 09: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万里之外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万里之外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elle_jia 发表于 2015-12-30 08:03
电影的结局是什么呢?

好像是最关键的时刻冯心脏病发作,大家都好收场,不然冯肯定没好

发表于 2015-12-31 09: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蒙面超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蒙面超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昨晚也看了,剧情很紧凑没有太多拖泥带水(虽然六爷有意拖慢每个动作)。两个小鲜肉也算没有完全靠脸吃饭(从来都不爽这些小白脸)。
最后结尾掐了,没看到,后来搜索才知道是六爷直接在冰上心脏病发挂了。

跟“古惑仔”不一样,我一边看一边在揣摩六爷怎么演下去(人家有权有势力又占理)。还好没有太失望,没有太牵强附会的剧情连线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5-12-31 12: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Ope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Ope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2个小时,已经不算紧凑了,对白摆酷浪费太多时间

发表于 2015-12-31 13:1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ongyan120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ongyan120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现在youtube  没了

发表于 2015-12-31 13: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man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man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真的没了

发表于 2015-12-31 13: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wk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wk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dwkz 于 2015-12-31 18:22 编辑

lol

发表于 2015-12-31 14: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p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p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wkz 发表于 2015-12-31 14:22
因为今上也看得懂。肯定能通过审查

能过审,难道不是给中纪委的一封信,反腐成功吗?  
半羽现在一直喊着反腐来掩饰权利的内斗啊。有深度的电影额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12-31 14: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wk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wk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p4 发表于 2015-12-31 15:16
能过审,难道不是给中纪委的一封信,反腐成功吗?  
半羽现在一直喊着反腐来掩饰权利的内斗啊。有深 ...

你懂得真多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5-12-31 15: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Ope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Ope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p4 发表于 2015-12-31 15:16
能过审,难道不是给中纪委的一封信,反腐成功吗?  
半羽现在一直喊着反腐来掩饰权利的内斗啊。有深 ...

觉得这段是光腚总局硬逼着管虎上的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5-12-31 16: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几分钟看不下去了, 冯太做作,装的厉害, 整个电影开场就晦暗,人物可怜兮兮的半正半邪

发表于 2016-1-1 00: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出国吃考拉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出国吃考拉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晚上去电影院看的. 不错的电影, 值得花钱. 比鬼吹灯好看

发表于 2016-1-1 19: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arkVR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arkVR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近几年来少见的好片,冯小刚的演技超群。在国外呆久了的北京人看了以后很怀念。期待高清版!

网评:

片子不厌其烦地交代了两代人交流时的种种隔阂。比如小辈敬长辈酒时酒杯要低于对方,再比如问路、求助等一系列请求,都该使用敬语等。这种“我教教你们年轻人怎么做人”的思想,贯穿影片始终。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6-1-2 10: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泽乡的雨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泽乡的雨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un123456 发表于 2015-12-23 08:38
什么文化人,就是个小流氓,让他演流氓绝对是本色表演

文化肯定是有的。有文化的流氓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16-1-2 12: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un123456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un123456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大泽乡的雨 发表于 2016-1-2 11:09
文化肯定是有的。有文化的流氓

高中毕业肯定不是文盲

发表于 2016-1-2 12: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eonjoh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eonjoh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曾经风光四九城的北京老炮儿六爷,如今过着四处借钱的日子。他儿子泡妞劈腿,被官二代非法拘禁。为了救儿子,六爷只好重出江湖。一场新旧势力的对决不可避免...众说风云的《老炮儿》,到底货色几成呢?

1、《老炮儿》名词解释

老炮儿:北京江湖人物,又称‌‌‌‌‌‌“顽主‌‌‌‌‌‌”。‌‌‌‌‌‌“顽主‌‌‌‌‌‌”一般平民出身,无业,经济来源靠收取自己地盘上的小偷上缴的保护费。

现在北京话语境里的‌‌‌‌‌‌“老炮儿‌‌‌‌‌‌”指代混在北京各种圈子里的老混混。

小偷,北京黑话叫‌‌‌‌‌‌“佛爷‌‌‌‌‌‌”;‌‌‌‌‌‌“佛爷‌‌‌‌‌‌”最怕‌‌‌‌‌‌“顽主‌‌‌‌‌‌”,见面得喊‌‌‌‌‌‌“爷‌‌‌‌‌‌”。所以《老炮儿》电影中,无论是谁都尊称冯小刚一声‌‌‌‌‌‌“六爷‌‌‌‌‌‌”。影片开场,六爷让小偷把钱包里的身份证给失主寄回去,小偷操外地口音,不懂规矩,说不寄又怎样?六爷说,不寄,你走不出这个胡同。这是给观众交了六爷的底——他是这一片儿的老大。

对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北京‌‌‌‌‌‌“顽主‌‌‌‌‌‌”的唯一公开报道,来自《三联生活周刊》2007年第43期《1968年的北京江湖》一文。文中记载,一九六八年以来,四十年内,北京城最凶狠的‌‌‌‌‌‌“顽主‌‌‌‌‌‌”绰号‌‌‌‌‌‌“小混蛋‌‌‌‌‌‌”,真名周长利,出身贫贱,他爹是锅炉工;。一九六八年夏天,‌‌‌‌‌‌“小混蛋‌‌‌‌‌‌”和他的弟兄十多个人,手持三角刮刀和钢丝锁,在中山公园重创上千手持三八军刺、俄式铜头武装带的红卫兵大院子弟,喋血街头、杀出重围,堪称老炮儿江湖战史上以少胜多之经典战例。几个月后,‌‌‌‌‌‌“小混蛋‌‌‌‌‌‌”死于大院子弟的群殴。

‌‌‌‌‌‌“小混蛋‌‌‌‌‌‌”的形象首次搬上大银幕,扮演者是大名鼎鼎的王朔,具体情节出现在王朔的小说代表作《动物凶猛》改编的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在那个桥段,文革中,北京大院子弟帮派和平民子弟帮派为了追女孩(拍婆子,或称嗅蜜),在胡同里爆发小规模械斗,大院子弟先胜一局,然后双方约架,地点在卢沟桥下,两边都有上千人规模,于是双方都去找北京城势力最大的‌‌‌‌‌‌“小混蛋‌‌‌‌‌‌”来居中调停,黑话叫‌‌‌‌‌‌“盘道儿‌‌‌‌‌‌”;王朔扮演的‌‌‌‌‌‌“小混蛋‌‌‌‌‌‌”凭借江湖地位,摆平双方,众人齐聚北京莫斯科餐厅(老莫),公推‌‌‌‌‌‌“小混蛋‌‌‌‌‌‌”为江湖共主,把酒言欢之际,‌‌‌‌‌‌“小混蛋‌‌‌‌‌‌”——也就是王朔,坐主席位,端起扎啤酒杯,扫视群雄,说了那句著名的样板戏台词:‌‌‌‌‌‌“四海之内皆兄弟,五洲震荡和为贵‌‌‌‌‌‌”。

群雄觥筹交错,酒至酣处,将王朔抛起,再接住,如此十数次。此处配乐是军乐版《喀秋莎进行曲》——‌‌‌‌‌‌“喀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歌声好像那明媚的春光‌‌‌‌‌‌”,这段军乐,如今红场阅兵还可以听到。

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1995年上映,当年票房奇迹,拿下戛纳、威尼斯、金马三科奖杯。王朔是编剧,原著作者,也是客串演员,虽然是客串,演的却是江湖老大。地位可见一斑。冯小刚也在片中客串了‌‌‌‌‌‌“胡老师‌‌‌‌‌‌”一角,是个被主角调戏的搞笑人物。这部电影是姜文导演的处女作,姜文是北京部队大院子弟,父亲是军官。

2、贵族与平民

80年代末90年代初,北京文化圈的弄潮儿是王朔。1988年,由王朔小说改编和编剧的四部电影在同年上映,号称‌‌‌‌‌‌“王朔电影年‌‌‌‌‌‌”,这四部影片分别是米家山执导的《顽主》,夏钢执导的《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黄建新执导的《轮回》以及叶大鹰执导的《大喘气》,当年,王朔是中国第一拨抽版税的作家,王朔红的时候,余秋雨还不是‌‌‌‌‌‌“文化口红‌‌‌‌‌‌”呢。而冯小刚的正式亮相,还要等到1992年的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冯小刚是这部剧的第三编剧,兼美工。《编辑部的故事》取材于王朔的三部小说《修改后发表》《一点正经没有》《谁比谁傻多少》——名字都特‌‌‌‌‌‌“痞‌‌‌‌‌‌”吧?王朔当年独自打下的山头,就是‌‌‌‌‌‌“痞子文学‌‌‌‌‌‌”。而当王朔独立潮头之时,冯小刚还是王朔身后亦步亦趋的人物。这不是杜撰,王朔当年开了影视公司,王是老板,冯是员工,‌‌‌‌‌‌“吃饭的时候坐末席‌‌‌‌‌‌”,‌‌‌‌‌‌“特会奉承人‌‌‌‌‌‌”。

北京大院子弟在八九十年代的北京文化圈占了半壁江山。这个圈子和2015年的电影《老炮儿》的戏里戏外密不可分。了解了这个圈子,也就了解了冯小刚,以及冯小刚们的文化趣味。

王朔出身军委训练总监部大院,父亲是军官,王的少年时代在文革中度过,之后参军,复原,下广州当‌‌‌‌‌‌“倒爷‌‌‌‌‌‌”,回北京写小说,终于熬成‌‌‌‌‌‌“大腕儿‌‌‌‌‌‌”。和他同在一个院子里的叶京,经历相同,混成电视剧导演,把王朔的《动物凶猛》《橡皮人》《千万别把我当人》三部小说揉在一起拍了长篇电视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故事讲的就是军队大院子弟在文革中亡命的少年时代,和在八十年代下海骗钱的青春;白百合和他老公陈羽凡就是演《与青春》的时认识的,戏里还出了另一个小鲜肉,叫文章。文章且行且珍惜的老婆马伊琍的前男友叫管虎,导演,今年拍了《老炮儿》。

管虎的父亲是老演员,家住帽儿胡同四十五号中央话剧院大院,所以管虎也是大院子弟,这个帽儿胡同里还有外交部、空军、煤炭部等诸多形形色色的大院儿。

和王朔同住军委大院的,还有王中军、王中磊两兄弟。

两人在王朔的小说里化名‌‌‌‌‌‌“高阳、高晋‌‌‌‌‌‌”——‌‌‌‌‌‌“打架手特黑‌‌‌‌‌‌”。在八十年代王朔埋头写小说的日子里,王中军赶上出国潮,远赴美国打工,回来时攒了十万美元,成立了‌‌‌‌‌‌“华谊兄弟‌‌‌‌‌‌”,开始先给‌‌‌‌‌‌“中信‌‌‌‌‌‌”这类国企做广告策划,卖过宝马车,最后拍电影;这个公司的本钱是王中军在美国打工赚的,但如果没有军队子弟的背景,怎么赚到第一桶金呢?

王朔开始发小说的时候,得到了‌‌‌‌‌‌“北京青年文学出版社‌‌‌‌‌‌”的青年编辑马未都的大力协助,马未都是海军大院子弟,后来马未都倒腾文物发了财,在王朔的忽悠下投资拍了电视剧《海马歌舞厅》,编剧自然是王朔。而马未都的编辑生涯被王朔写进另一部电视剧,也就是《编剧部的故事》,其中主角‌‌‌‌‌‌“东宝‌‌‌‌‌‌”的故事直接取材于马未都本人的工作经历,‌‌‌‌‌‌“东宝‌‌‌‌‌‌”的扮演者是后来的喜剧之王葛优,葛优他爹葛存壮是北影老演员。葛优是北影大院子弟。

前面拍王朔电影《大喘气》的导演叶大鹰,代表作《红樱桃》,叶大鹰是叶挺将军的孙子,大院子弟;叶大鹰在徐静蕾导演的电影处女作《我和爸爸》中扮演徐静蕾的爸爸。

徐静蕾是王朔的女朋友之一,间接造成了王朔的离婚。王朔说过,老徐最早是‌‌‌‌‌‌“摇滚果儿‌‌‌‌‌‌”(果儿:漂亮女孩,女粉丝)‌‌‌‌‌‌“摇滚果儿‌‌‌‌‌‌”特指北京摇滚乐队的女粉丝,她上学的时候在啪涕上认识王朔,改混影视圈。

说到北京摇滚圈,头号老炮儿当然是崔健。

崔健是空政歌舞团子弟,他父亲是团里的小号手;崔健第一次见到成型的摇滚乐队就在军队大院,有个首长子弟搞来了当时谁也没见过的披头士唱片,还买了电吉他和鼓,组了乐队,弹着玩,崔健当时还小,也就是在旁边看看,这个高干子弟叫林\立\果,不知道林\立\果是谁的,自己百度。以上情节见崔健导演的电影《蓝色骨头》以及影片的宣发访谈。如果说,王朔曾经是老炮儿们的精神代言人,那么崔健到现在还是老炮儿们的音乐代言人,以至于《老炮儿》电影中,六爷冯小刚和老情人许晴嘿咻的时候,还要先弹一段老崔的《花房姑娘》助兴。

许晴,外交部大院子弟,外公是辛亥元老黄兴的挚交,爸爸是贺龙元帅的警卫员。这么漂亮的女孩儿,这么高贵的出身,所谓‌‌‌‌‌‌“根正苗红(出身好)盘靓条顺(颜值高身材好)‌‌‌‌‌‌”,是当年顽主们愿意豁出命追求的女神呐。

这些人成名之前,在六、七十年代,他们‌‌‌‌‌‌“大院子弟‌‌‌‌‌‌”的身份是一种特权,他们就是建国后的第一批官二代;大院子弟特权的外在表现是,在老百姓都穿着蓝布制服的时代,他们穿着父辈的‌‌‌‌‌‌“将校呢、柞蚕丝军装,马裤、塔帽‌‌‌‌‌‌”‌‌‌‌‌‌“板绿茶蓝‌‌‌‌‌‌”不但英姿飒爽,而且‌‌‌‌‌‌“这些都是有钱也买不来的。只有高干子弟才能穿。‌‌‌‌‌‌”同样,他们骑的‌‌‌‌‌‌“28锰钢单车‌‌‌‌‌‌”也是‌‌‌‌‌‌“凭票才能买的‌‌‌‌‌‌”他们啸聚成群,在公共影院看电影要坐前排,在内部影院看一般人看不到的‌‌‌‌‌‌“内参片‌‌‌‌‌‌”,他们自诩海军大院的女孩最漂亮,因为是‌‌‌‌‌‌“华东海军的底子,江浙人多么‌‌‌‌‌‌”他们不但是那个年代的特权阶层,还带动了那个年代的时尚。

‌‌‌‌‌‌“根正苗红‌‌‌‌‌‌”是大院子弟的骄傲。他们交友是看身份的,王朔在《动物凶猛》中写道:‌‌‌‌‌‌“我们是有身份的,有个男孩子,长得很精神,和我们混,说他是‌‌‌‌‌‌”北炮‌‌‌‌‌‌“的,后来才知道他是‌‌‌‌‌‌”北京灯泡厂‌‌‌‌‌‌“的,然后他就从我们中间消失了‌‌‌‌‌‌”‌‌‌‌‌‌“北炮‌‌‌‌‌‌”大概是‌‌‌‌‌‌“北京军区炮兵部队‌‌‌‌‌‌”的简称吧,如果是‌‌‌‌‌‌“北炮‌‌‌‌‌‌”子弟,那就是自己人;可这孩子是‌‌‌‌‌‌“北京灯泡厂‌‌‌‌‌‌”的,那就是小老百姓,对于大院子弟来说,和老百姓一起混,就是背叛自己的阶级,是很不入流的事情,北京灯泡厂这孙子简直是混入革命队伍的奸细。

前不久,马未都在他的脱口秀中专门说了一期大院子弟的专题,他说,大院子弟就是当时的‌‌‌‌‌‌“士族‌‌‌‌‌‌”

‌‌‌‌‌‌“士族‌‌‌‌‌‌”,出自《资治通鉴》,‌‌‌‌‌‌“太宗谓魏征曰:朕观两晋南北朝短也,祸根实为门阀。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此取乱之道,朕不可不察。‌‌‌‌‌‌”是说,魏晋南北朝的官员选拔制度,选上来的都是官二代,贫民子弟没有上升通道。‌‌‌‌‌‌“士族‌‌‌‌‌‌”,就是官二代。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juebuhaigui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6-1-2 12: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eonjoh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eonjoh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文\革中,北京红\卫\兵的疯狂历史,70后众所周知,80后有所耳闻。2014年,陈毅之子陈小鲁公开忏悔自己在红\卫\兵时代一起打老师、抄家的往事,并向当年的老师道歉。至于《红\二代神秘企业股东陈小鲁在十八大后忏悔文\革暴行》这条新闻在刷什么存在感,人们不得而知;但作为史料,它说明了‌‌‌‌‌‌“大院子弟‌‌‌‌‌‌”在文\革中的形象。1966年,在统帅的发动下,这些被当成‌‌‌‌‌‌“兵卵‌‌‌‌‌‌”豢养在北京各个贵族中学的大院子弟们组织起来,成为了红\卫\兵的一部分,而且自诩是‌‌‌‌‌‌“最红‌‌‌‌‌‌”的一部分——他们是统帅的‌‌‌‌‌‌“革命小将‌‌‌‌‌‌”和‌‌‌‌‌‌“禁卫军‌‌‌‌‌‌”——‌‌‌‌‌‌“横扫一切牛鬼蛇神‌‌‌‌‌‌”‌‌‌‌‌‌“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统帅指向哪里,他们就砸向哪里,他们自信有最纯粹的革命理想,深信自己才是革命接班人,深信自己在将在第三次世界大战中成为战争英雄;深信自己砸烂的珍贵文物,都是封建残余;深信自己打死的知识分子、高级干部,都是真正的走\资\派;可惜,当统帅利用他们‌‌‌‌‌‌“清君侧‌‌‌‌‌‌”,打倒了刘\少\奇和‌‌‌‌‌‌“党\内走\资\派‌‌‌‌‌‌”之后,很快就镇压了红\卫\兵的狂热分子,并将大多数红卫兵以‌‌‌‌‌‌“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名义,发配边疆,‌‌‌‌‌‌“知\青\运\动‌‌‌‌‌‌”开始。这时候,还没到下乡年龄的大院子弟,又或者有关系留城的当权派子弟,就留在了偌大的北京,政坛波诡云翳,父辈们斗私批修,无暇旁顾,大院子弟们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革命陷入低潮了,领袖抛弃他们了,他们开始‌‌‌‌‌‌“拍婆子(泡妞)‌‌‌‌‌‌”‌‌‌‌‌‌“打群架‌‌‌‌‌‌”。

这时候,冯小刚扮演的平民出身的‌‌‌‌‌‌“老炮儿‌‌‌‌‌‌”们也是十几岁的青少年。开篇说过,‌‌‌‌‌‌“老炮儿‌‌‌‌‌‌”特指北京平民子弟出身的混子、‌‌‌‌‌‌“顽主‌‌‌‌‌‌”。本来,‌‌‌‌‌‌“顽主‌‌‌‌‌‌”靠‌‌‌‌‌‌“佛爷上贡(势力范围内的小偷交纳保护费)‌‌‌‌‌‌”为生,平时靠暴\力巩固势力范围,虽然因为‌‌‌‌‌‌“拍婆子‌‌‌‌‌‌”也会与大院子弟发生摩擦,但总体上两者互不搭界;但在1966年红八月,红\卫\兵\运动最狂热的时候,以大院子弟为代表的红卫兵们开始清算‌‌‌‌‌‌“地富反坏右‌‌‌‌‌‌”各种‌‌‌‌‌‌“黑五类‌‌‌‌‌‌”。右派知识分子、党内高干走资派自不必说,打死打伤大有人在;剩下的‌‌‌‌‌‌“地主、富农、反革命、坏分子‌‌‌‌‌‌”基本上都有旧社会的生活经历,他们的子弟就被扣上了出身问题,一夜之间变成贱民,这就是著名的红\卫\兵口号——‌‌‌‌‌‌“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狗熊儿混蛋‌‌‌‌‌‌”的出处,比如有的孩子家长当过国民党的兵,比如家长被检举解放前赌博,比如旧社会的政府雇员,比如娼\妓,等等,解放后这些人都是老百姓,住在北京的胡同大杂院,他们的子弟出来混的就是顽主,在66年红八月,所有顽主被定性为流氓,但凡能查处问题的人,包括家人,统统遭到红\卫\兵的批斗,批斗演变成帮派群殴,简称‌‌‌‌‌‌“武斗‌‌‌‌‌‌”,这笔血仇被顽主们铭记。他们开始报复。

北京作家萨苏在博文《‌‌‌‌‌‌“小混蛋‌‌‌‌‌‌”之死》中写到:‌‌‌‌‌‌“一方面是从来就是社会底层、文\革初又遭到血腥镇压,满怀悲愤和报复心理的平民子弟集团;另一方面是在政治上屡遭打击、眼看着父辈们的崇高等级和特权正在被极\左\政\权一步步褫夺的干部子弟集团;如同两列对开的列车,轰隆隆地对撞而去。‌‌‌‌‌‌”这是‌‌‌‌‌‌“北京老炮儿‌‌‌‌‌‌”‌‌‌‌‌‌“顽主‌‌‌‌‌‌”们和‌‌‌‌‌‌“大院子弟‌‌‌‌‌‌”‌‌‌‌‌‌“红色贵族‌‌‌‌‌‌”的根本矛盾,即贱民与新贵的矛盾。

‌‌‌‌‌‌“红八月‌‌‌‌‌‌”结束两年之后,一九六八年,新一代贫民顽主领袖‌‌‌‌‌‌“新街口小浑蛋‌‌‌‌‌‌”已在京城颇有口碑,随时能召集上百人的队伍与红\卫\兵对峙。顽主们的装束和红\卫\兵一模一样,他们抢来红卫兵的军装和武器作为战利品,两帮人走在路上很难分辨,互相经常要‌‌‌‌‌‌“盘盘道‌‌‌‌‌‌”。在中山公园,来自部委大院的红卫兵问小混蛋:‌‌‌‌‌‌“你哪部的?‌‌‌‌‌‌”小混蛋上去抡起武装带就打:‌‌‌‌‌‌“什么部的,装你丫的。‌‌‌‌‌‌”

‌‌‌‌‌‌“小混蛋常常打了大院的红卫兵,抢了衣服,就拿出衣服口袋里的军官证和大家玩闹:我爸爸是军官!哈哈哈哈!‌‌‌‌‌‌”

在红\卫\兵眼里,顽主们是流氓,是敢于扑咬革命子弟的狗,萨苏写道:‌‌‌‌‌‌“……杀死那条低贱的狗,成为了第二代、第三代高\干\子弟红\卫\兵最激动人心的政治目标。斗不过那个极\左\政\权,我们还杀不了一条狗吗?他们捍卫的,就是自己高贵的等级和血统不被玷污。‌‌‌‌‌‌”

小混蛋在1969年被大院子弟打死,当然也有大院子弟在随时发生的斗殴中丧生。这是他们的青春,他们的女人,他们历史。

这些大院子弟,日后有人升官,就是领导,比如重庆的不厚书记;有人发财,就是大款,有人写书,就是作家,有人拍电影,就是导演——他们的特权使他们总能率先接触到新鲜资源,领一时风气之先。

而平民子弟的‌‌‌‌‌‌“顽主‌‌‌‌‌‌”们、‌‌‌‌‌‌“老炮儿‌‌‌‌‌‌”们,除了发财的以外,多数还是市井小民,混着,或者颓着。

两拨人的历史似乎泾渭分明,又被时代冲刷的模糊不清。

3、冯小刚的心思

回到电影《老炮儿》,冯小刚为什么会接这部戏?在公众印象里,冯小刚不是一直和王朔,王中军王中磊两兄弟一块儿混大的大院子弟吗?作为大院子弟在文化圈功成名就的代表,冯小刚为什么会生平首次跨界当主演,就背叛了自己高贵的出身,反而扮演了一个贱民出身,混的如此点儿背的‌‌‌‌‌‌“老炮儿‌‌‌‌‌‌”呢?

据娱评人黄佟佟考证,冯小刚虽然出身党校大院,并在他的自传《我把青春献给你》中反复渲染了他党校子弟身份,但是小刚父母在他七岁时离异,小刚很早就跟随母亲离开了党校大院,开始混迹市景的生活,后来他母亲瘫痪,日子更贫苦。他高中毕业后进入北京军区文工团做美工。转业后,在北京城建公司工会当文体干事,再后来得到另一位大院子弟郑小龙的帮助,在其负责的‌‌‌‌‌‌“中国电视剧艺术制作中心‌‌‌‌‌‌”,重拾老本行——美工,接着搭上了王朔这班车,最终在拍出几部电视剧后,凭借王朔小说改编的电影《甲方乙方》混出了头。

在这段坎坷的人生经历中,有两点值得注意,

第一,冯小刚的童年因为家庭缘故淡出了红色贵族圈子,成年后,为了在影视圈立足,他又重新混入大院子弟的圈子,但却长期是个小人物。叶京导演的《与青春有关的日子》,王朔评价甚高,认为‌‌‌‌‌‌“叶京简直是个匠人,把我们的过去一刀一刀的刻出来‌‌‌‌‌‌”。而据凤凰网《娱乐深喉》考证,在这部电视剧中,‌‌‌‌‌‌“老大‌‌‌‌‌‌”高阳映射的是青年王中军、主角‌‌‌‌‌‌“方言‌‌‌‌‌‌”映射的是青年王朔,而他们最喜欢‌‌‌‌‌‌“挤兑‌‌‌‌‌‌”的同伴就是‌‌‌‌‌‌“冯裤子‌‌‌‌‌‌”,这是个混混团体中常见的窝囊角色,‌‌‌‌‌‌“动不动就哭,左右逢源,见风使舵,‌‌‌‌‌‌”叶京说:‌‌‌‌‌‌“冯小刚身上更具有冯裤子的典型性。他的那种特点很有代表性,确实代表那个时代,乃至现在生活圈子里的那些小人物。‌‌‌‌‌‌”在王朔的电视剧时代,一伙人吃饭,‌‌‌‌‌‌“王朔居中,而冯则位居末席‌‌‌‌‌‌”。叶京更说,‌‌‌‌‌‌“冯小刚是王朔捧出来的。‌‌‌‌‌‌”

但在电影处女作《甲方乙方》之后,冯小刚不再拍王朔的作品,而是自编自导《不见不散》《没完没了》,接着又拍了石康编剧的《大腕》,又过了四五年,冯小刚才又重拾王朔,拍了王朔编剧的《一声叹息》。这期间,媒体报道王朔与冯小刚闹翻,显性的原因为了钱;客观上,这反映了冯小刚日益做大的过程,也反映了王朔跌下潮头的过程。但此时圈子里公认的精神领袖,还是王朔。

第二,冯小刚的内心无法回避平民子弟的成长经历。直到新世纪导演了春晚之后,在被各色人等尊称为‌‌‌‌‌‌“国民导演‌‌‌‌‌‌”之后,冯小刚才公开说了下面的话:‌‌‌‌‌‌“人的习惯和出身有关系,我至今爱吃冰箱里的剩菜,爱吃味厚的菜,因为小时候日子紧,家里多了人口吃饭,添饭不添菜,为了下饭,只好给菜多放盐‌‌‌‌‌‌”这是做客《锵锵三人行》时冯小刚的独白。‌‌‌‌‌‌“添饭不添菜‌‌‌‌‌‌”,这是典型的单亲家庭平民生活;大院子弟在物质匮乏的七零年代都拿着父母的饭票吃部队食堂,是不用吃这份苦的。

彼时的冯小刚名利双收,终于不再纠结自己在大院子弟圈子里长期边缘化的心理阴影,在世俗意义上,他终于不用活在王朔们的影子里。

到了《老炮儿》,冯小刚彻底打开心结,本色回归平民身份——他的童年被迫告别了红色贵族的出身,成为胡同串子,从市井小人物开始,俯首低眉、左右逢源,靠着各种攒人品以及用心,从边缘一步一步走到了舞台中央。如今当他掌握了话语权,只要开口说话就有人支话筒的时候,他终于牛逼轰轰地通过这部电影宣告,他不是大院里的红色贵族,而是后海胡同的江湖老炮儿。

4、《老炮儿》的价值观

《老炮儿》一片叫好,是因为其中有六爷打城管,掰折了官二代的手指头,借钱从局子里捞出兄弟,讲道理,守道义,这些中外英雄同款桥段。

那么真实北京顽主的江湖道义究竟是什么呢?

继续引用萨苏《‌‌‌‌‌‌“小混蛋‌‌‌‌‌‌”之死》:

‌‌‌‌‌‌“一九六六年夏,几名顽主中有头脸的人物齐聚西城平安里大影壁后面的一个小酒馆,拟定了四条规则。当时,一个人用黄草纸把这四条道规纪录了下来:一、不欺负好学生;二、茬架(打架)不许追到别人家里去,不报复伤害家人;三、佛爷跳槽(小偷更换偷盗区域)必须经过顽主。四、不抬人(不报警,全世界黑道共同的缄默原则),盗亦有道。这几条为后来小混蛋一统南北城奠定了共同的道德基础。‌‌‌‌‌‌”

黑吃黑,不报警,的确是道上混的至高规则,香港黑社会‌‌‌‌‌‌“生不入官门,死不进医院‌‌‌‌‌‌”,一个道理。

各种影评中,诟病《老炮儿》价值观最致命的扭曲,就是‌‌‌‌‌‌“六爷把对手官二代父亲的犯罪证据寄给了中纪委‌‌‌‌‌‌”。江湖事就江湖了,双方不是约好了在颐和园野湖一战定胜负么?为什么要背后插刀,秘密报官呢?这等于六爷嘴上说着规矩,自己却坏了最大的规矩。

话虽这么讲,可情节中如果没有‌‌‌‌‌‌“举报中纪委‌‌‌‌‌‌”这一折,你觉得这片子能过审吗?

现实中的黑帮遇到这种和权力交锋的事情,又当如何呢?——当然是收钱了事呗。百度一下在澳门收赌债的黑社会和你国官员的段子吧。——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出来混是为了混饭吃,黑社会怎么会反腐呢,笑话。

5、名词解释续

六爷的八哥:

六爷最后决定和官二代野湖PK,不仅仅为儿子报仇,还因为官二代的手下在抄六爷的家时,把六爷的八哥给弄死了,六爷要为鸟报仇。

这是个老段子,提笼架鸟是北京老头的乐趣,在京味作家鼻祖老舍的《茶馆》中,江河日下的满族遗老常四爷说,‌‌‌‌‌‌“我饿着,也不能让这鸟饿着。‌‌‌‌‌‌”

王朔对老舍的台词做了进一步解读:

‌‌‌‌‌‌“真正使我对老舍这个人作为作家感到佩服的是话剧《茶馆》……真是好。那个北京话的魅力在这部戏充分得到了展示……譬如‌‌‌‌‌‌”我饿着,也不能让这鸟饿着。‌‌‌‌‌‌“就是一种精神嘛,在世纪末大家都很在乎自个的今天,说出来也是掷地有声,听上去也不像句大话。‌‌‌‌‌‌”

这就是王朔的趣味之一,好听的词儿叫‌‌‌‌‌‌“人文关怀‌‌‌‌‌‌”

这个段子直接被王朔抄在了他编剧的电影《一声叹息》里面——作家梁亚洲的小三刘蓓即便是在居无定所的时候,也不忘带着自己养的一条金鱼,刘蓓说‌‌‌‌‌‌“我饿着,也不能让它(鱼)饿着‌‌‌‌‌‌”

前面说了,冯小刚是《一声叹息》的导演。

到了《老炮儿》,老舍《茶馆》里常四爷的鸟,又变成了六爷的八哥,这回鸟不能再饿着了,鸟被弄死了,所以六爷更怒了。

片子里打酱油的那只鸵鸟的意义,同上。

日本军刀,三八军刺,将校呢大衣:

六爷PK大Boss之前,背上珍藏的日本军刀,穿上压箱底的将校呢军大衣,单刀赴会,这是什么来头?

文革中,顽主与大院红\卫\兵血斗,顽主的兵器是菜刀,三角刮刀(一种钳工工具)钢丝锁(可以打架,也可以锁自行车,六爷用它锁了一个飞车党);而大院子弟兵器中的大杀器,就是各种军刺,因为军刺只有军队子弟才可以从父亲的抽屉里面偷出来(详见《阳光灿烂的日子》),这就和顽主的菜刀划清了界限,是特权的象征;如果是三八军刺,就是说,父亲官大,缴过日本人的枪。

而日本军刀,那就是终极大杀器,相当于网游里的八心八箭屠龙宝刀黄金AK之类;当然,还是说明持刀人父亲的官大,许世友将军生前就收藏着当年缴获的十几杆日本军刀。

将校呢大衣,同上,说明穿的人父亲官大。

六爷身为平民顽主,却拥有大衣和军刀两件终极大杀器,说明六爷当年征战江湖的时候,在万军丛中斩获了顶级装备,显示了六爷当年对大院子弟辉煌的战绩和武功……等等,等等……

而六爷的爱将‌‌‌‌‌‌“闷三儿‌‌‌‌‌‌”露出胸大肌,抽出两把三八军刺,屌炸车库一场戏,之前有铺垫,说闷三儿是六爷当年不打不相识的拜把兄弟;从武器显示了闷三儿当年也是一方豪强,但是军刺比军刀又低了一格,这说明了‌‌‌‌‌‌“闷三儿‌‌‌‌‌‌”当年相对于‌‌‌‌‌‌“六爷‌‌‌‌‌‌”的江湖地位,也就是山鸡和浩南的关系。

冰场:

片中多次出现六爷到冰场滑冰的段落,有自己去的,有和闷三儿一起去的,最后打Boss也在冰场,为什么呢?

冰场,当年顽主和大院子弟拍婆子的圣地,七十年代的冬天,在北京后海或者颐和园的冰场,少年们穿着军大衣,围着心存仰慕的妞织的围巾,徜徉冰面,眼睛逡巡着冰场上更漂亮的妞,玩出各种招引目光的花样……这时如果发现情敌,马上又抽刀开打(详见《与青春有关的日子》《血色浪漫》)。

相当于如今在各种大趴上,高富帅为了泡妞如何如何狂拽酷炫屌炸天……自行脑补。

六爷一把年纪还和闷三儿留恋冰场,那是忆往昔峥嵘岁月呢。

许晴:来自大院子弟中的美女,六爷当年的铁粉、情人、战利品,美人英雄嘛;相当于坐在官二代豪车里的嫩模。

六爷在当年的泡妞圣地,穿戴当年的顶级装备,单刀赴会,身后追来了一帮当年的兄弟和粉丝;相当于野湖对面的官二代开着法拉利带着自己的妞和手下赶来约架;这种大场面,怎么能没有美女观战呢?如果美女不在场,说不定架都打不起来,打给谁看呀。

明白了吧,整场电影就是导演和主演费尽各种心机,让最后的大装逼,不对,大PK,牛逼至死。最后六爷真的死了,不死,牛逼就吹炸了。

逼是一样的逼,装上见高低。

6、结论

手提日本刀的,唐吉可德式的北京老炮儿,迎战‌‌‌‌‌‌“南方某省高官‌‌‌‌‌‌”的第二代,开着恩佐法拉利的‌‌‌‌‌‌“三环十三少‌‌‌‌‌‌”——一面荷尔蒙爆表,一面英雄迟暮与宝刀不老反复拧巴。还映射‌‌‌‌‌‌“黑社会‌‌‌‌‌‌”‌‌‌‌‌‌“反腐‌‌‌‌‌‌”的社会热点和黑色幽默——在烂片汹涌的当下,就算是诚意装逼之作了。

‌‌‌‌‌‌“南方某省高官‌‌‌‌‌‌”和他儿子的‌‌‌‌‌‌“恩佐法拉利‌‌‌‌‌‌”是在映射周\本\顺的犬子在长沙的保时捷4S店吗?至少‌‌‌‌‌‌“三环十三少小飞‌‌‌‌‌‌”和‌‌‌‌‌‌“海淀小霸王李天一‌‌‌‌‌‌”之间有迹可循。可是只有零吉化的公子在海淀的车毁人亡,开的才是法拉利呀,呵呵。

过去,贱民与新贵的街头械斗被裹上了左派革命的荒诞外套;如今,屌丝与官二代的阶级矛盾背后却是赤裸裸的权力滥觞;但真的英雄绝不是老炮儿,而是不久前某位判三缓三的律师。

王朔在《一声叹息》的开篇有一段独白:

‌‌‌‌‌‌“对于一个在一九五七年出生的中年人来说,这半个世纪经历的许多事情都是始料未及的。有些事隆重地开幕,结果却是一场闹剧;有些事开场时是喜剧,结果却变成了悲剧。在悲喜交加的经历中我走到了二十世纪的末叶。一幕幕开场的锣鼓,一曲曲落幕的悲歌,如今都已随风而去,唯有那轻轻的一声叹息住在我的心里‌‌‌‌‌‌”

——我至今不认为王朔的这段话是为女人写的。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7 收起 理由
ItsThere + 5 感谢分享
juebuhaigui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6-1-2 12: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eonjoh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eonjoh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转一篇评论,大家慢慢看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6-1-2 17: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ghtYea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ghtYea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还没看,一定看看,想起了老北京的样子,想起了老一代北京人那种幽默客气的说话风格。  说实话,现在的所谓的北京人太没规矩。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16-1-2 18: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un123456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un123456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帮混子其实是最没道德了,文革打砸抢,破坏秩序,现在坑蒙拐骗,不讲公德,都是那个变态时代的特有产物。

发表于 2016-1-2 18: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wk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wk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dwkz 于 2016-1-2 20:36 编辑
leonjoho 发表于 2016-1-2 13:11
转一篇评论,大家慢慢看


谢谢转发。不过写的不怎么样 起码王朔王中军王中磊不是什么军委大院的。作者如果写是军队大院的还不算露怯 马未都也不是海军大院的。

发表于 2016-1-2 21: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iyouv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iyouv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电影拍的不错,冯小刚本色出演,算是对他们那一代的青春致敬。演六爷儿子的演员太让人出戏了,没有一点儿北京胡同孩子的样儿,说话还有口音,无法让人相信他是老炮儿的儿子。算是一个败笔。

发表于 2016-1-2 21: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ennyha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ennyha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还有链接吗?都打不开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6-1-2 21: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lovesunshin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lovesunshin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片子,实在让人看不下去……

发表于 2016-1-3 00: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出国吃考拉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出国吃考拉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iyouv 发表于 2016-1-2 22:25
电影拍的不错,冯小刚本色出演,算是对他们那一代的青春致敬。演六爷儿子的演员太让人出戏了,没有一点儿北 ...

没错. 我觉得根本没必要找这么一男二号, 再红也不行, 跌份!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6-1-3 06: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蚝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蚝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说话还有口音

我是在他说“正”的时候受不了了

人家已经很努力了,凑合听吧

发表于 2016-1-3 08: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iyouv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iyouv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蚝姐 发表于 2016-1-3 07:59
说话还有口音

我是在他说“正”的时候受不了了

那孩子一出场我就觉得没北京孩子吊儿郎当,斜腰拉胯那劲儿,一张嘴说话就听出口音了。其实就算不找个北京孩子演,找个演技好的也能把北京人那劲儿演出来。像当年的斯琴高娃演虎妞,后来的张译在《我的团长我的团》里面演的小太爷。这孩子只简单的把晓波当成个叛逆期的孩子来演,没理解作为老炮儿儿子的这层含义。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