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章由 Dav0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av0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Dav07 于 2015-12-21 03:28 编辑
随便说说,泼泼冷水,基本面来看,A2 的ev\ ebit 大概725倍,ROE是 -3.57%, Bal ev\ebit是 88倍, ROE 是28.13%, A2 市值大约9亿,BAL 大约12亿,请问,你会用 725倍的multiple去买一个只能为你带来负回报的生意吗?还是用88倍的multiple去买一个给你带来 28%回报的生意?就算是bkl, ev\ebit也只不过49倍,而且股价又破200了。。。人家的ROE 也有35%, A2 ,bal,这2只股票只能说投机性太重,这2个公司被盈利翻升冲昏了头脑,新规定出了,超过10公斤的奶粉出口要许可证,代购会不会做不了奶粉生意了?A2 和 bal大部分销量都是在本土超市和药房再通过代购运去中国的,和中国的电商合作直接运去中国的量有多少?如果因为这个规定限制了,销量会否受影响?其次,这2只奶粉在澳洲惹得本地人极为不爽,自己根据地口碑都不好,父母们就不会转奶粉了? S26, 亨氏, 爱她妹( ),可瑞康等等奶粉都可选阿,都是澳洲牌子,又不缺货,又不加价,为啥不选?! BAL的短视还体现在要求coles加价,不然不供货,一副不愁卖的样子,那如果真的能把本土损失的销量通过直邮的方式由中国电商入口销往中国,倒还可以,不然,得罪本土消费者,小散代购又做不了这倒卖奶粉的生意,销量如何实现增长?更不用提一直悬挂在上方的供应链疑云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