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Michael Jackson 超白金歌曲(87楼起有奖竞猜!10月31日截止) (2008-9-4) steveking · sheeta's HandMade~~5月新作西域繁花单肩包..Page 8^^ (2007-9-7) sheeta
· 参加活动【钱币】—— 从一枚孔方兄说起。。。 (2013-2-6) fc2fc · 软糯鲜香的【芋头扣肉】 (2012-5-16) chesecake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rahxephone

[NSW] BBC纪录片,在英国的中式教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7 16: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ahxephon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ahxephon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总之,觉得结果怎样并不重要。
切磋之中学到两方面的好,避免两方面的差才是最大的意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8-7 16: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ichx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ichx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导语:英国BBC拍摄的“中国式教学”纪录片引发热议。英美国家常常杞人忧天地认为,中国基础教育强于英美。实际上,英美国家学生在数学、科学上的表现并不糟糕。而在公民、历史等社会学科的教育表现,英美国家更是完胜中国。
英美国家的许多人都认为中国基础教育世界领先:因为经合组织的PISA测试表明,上海学生成绩高居榜首,英国和美国学生只在20多名徘徊,英国教育部长甚至为此去上海“取经”
长期以来,不仅是中国人,就连英美国家的许多人都认为,“中国的基础教育强于英美”。2013年,中国上海的中学生再次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简称PISA)打败其他国家学生,在阅读、数学和科学方面保持了第一(2010年同样位居榜首),而英国学生的阅读、数学和科学分别排在23名、26名和21名——这引起了英国家长、教育人士和政府官员的担忧。2014年3月,英国教育部长甚至不远万里前往中国实地考察,与上海教委签订了协议,从中国引进数学老师。
与杞人忧天的英国人一样,美国社会同样一直被“美国教育陷入危机”的阴霾所笼罩。1983年,美国全国教育委员会就曾发布报告,称“美国处在危急关头”(A Nation at Risk),委员会相信,其他国家正在赶超或者超过美国。每任总统都视自己为“教育总统”,大刀阔斧进行改革。但2013年发布的PISA测试结果中,美国学生的阅读、数学和科学仅仅分别排在21名、26名、21名。
但“中国基础教育领先世界”的假象,建立在不可信的测试上:PISA测试得出的上海学生数据,样本比起英美国家来说小得可怜,而且有筛选嫌疑,不能体现中国整体教育水平
尽管英美国家都对中国的基础教育羡慕不已,但这种羡慕却建立在臭名昭著的国际学生测试上。将上海学生捧上天的PISA测试,虽然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简称OECD)所举办,但其涉及到中国的数据根本不可信。因为PISA调查了中国另外12个省(直辖市)的学生情况,最后迫于中国政府的压力,最终只公布了上海的数据。
而且,美国智库布鲁斯金学会的教授汤姆•罗夫莱斯(Tom Loveless)研究指出,2012年PISA测试在美国调查了3,985,714名15岁学生(占美国总人口1.29%,占估计15岁学生数的100.11%),在英国调查了738,066名15岁学生(占英国总人口1.19%,占估计学生数的92.48%)。而上海的样本,只是区区108,056名15岁学生(占上海总人口0.47%,占估计学生数的36.5%),远远低于英美和世界平均水平。《经济学人》文章认为,上海本来就是中国最富裕的城市之一,而且由于中国实行严厉的户籍制度,这种小样本不足以包括农民工子弟,也不能代表上海与中国的教育水平。
没有证据表明,英美国家基础教育很糟糕:经合组织的PISA测试推崇死记硬背,不管学生学了啥;采用贴近英美教育的TIMSS测试,英国和美国学生的数学与科学成绩都有大幅提高
英美国家的基础教育真的有PISA测试展示的那么糟糕吗?缺乏透明度并不是PISA测试最大的问题,PISA测试最根本的问题是,它并不把公民、艺术以及道德发展等教育当回事,而且还鼓励诸如死记硬背等临时抱佛脚的方法,也就是说,PISA并不衡量学生在学校到底学了什么。实际上,在2013年公布的PISA测试结果中,上海、新加坡、香港、台湾和韩国的学生都在高分区扎了堆。 
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英美国家的学生在类似PISA的测试上都输得非常难看。但是,当采用另外一种方式来定义学生水平的“好坏”时,英美国家的学生不再落后于全世界。从未因公正性受到质疑的“国际数学和科学学习趋势”调查(Trends in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简称TIMSS),采取更传统的测试方式,更贴近英美国家的教学课程。2011年最新TIMSS数据显示,在42个国家及地区教育系统中,尽管亚洲国家仍然称霸测试排名,但英国(只统计北爱尔兰和英格兰)8年级(14岁)学生科学排名第9,数学排名第10。而美国8年级学生成绩均高出全球平均水平。 
不死记硬背,马萨诸塞州的8年级学生照样名列前茅:马萨诸塞州将传统基础训练与建构主义相结合,以更科学的方式教授中国人引以为豪的乘法表
在TIMSS测试中,以美国马萨诸塞州为个例,假设它是一个国家,其8年级学生的科学成绩将位列全球第2(仅次于新加坡),数学成绩位居全球第6。《纽约时报》报道,该州的教育系统正在以一种非常成功的方式帮助构建学生的知识。中国人常常对自己会按顺序背诵乘法表感到优越感十足,但在波士顿以南的布伦特里学区,当地教师并不按顺序来传授乘法表。他们会从2的乘法开始教,然后是10、5、4和8的乘法,接下来是0和1的乘法(因为0乘以0蕴含的思想很复杂),最后才是7和3的乘法。马萨诸塞州的教学方法,既不抛弃传统的基础训练,又结合了建构主义——学生能够自己试错,构建知识,产生深层次理解。
为了培养未来公民,英美国家都不忽视对学生的公民教育:英国希望学生掌握议会制度的关键特征,而在美国,州最高法院会以多种渠道介入公民教育,帮助学生了解法律制度
中国人在谈起中国基础教育时,大多是谈的是数学,引以为豪的也只是“流利背诵乘法表”,而完全无视了对所有学科、知识、能力的对照衡量。如果分门别类地进行比拼,英美国家的基础教育将完胜中国。以英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公民教育(Citizenship Education)为例,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阚维研究指出,英国的公民教育课程设置的核心有三点:(1)传授成为合格公民需要的知识,包括法律、人权、议会制度的关键特征等;(2)锻炼质询和交流的技能,通过分析信息和来源,学会对典型的政治、思想、道德、社会以及文化事务与问题进行思考;(3)锻炼参与和负责行动的技能,包括谈判、参与或决定学校与社区事务等。而中国的公民教育,只止步于对肤浅观念的宣传。
美国《大西洋月刊》介绍了美国印第安纳州最高法院工作人员,如何帮助教师和学生了解法律制度:(1)提供教案给教师,以讲解典型案例的重要法律观点;(2)建立电子法律史博物馆,制作数字和硬盘形式的法律出版物;(3)在公立学校和法庭举办互动性戏剧活动,以展现法院的一些历史性裁决;(4)法官和出庭律师不定期到学校活动。亚伯拉罕•林肯200周年诞辰纪念日之际,最高法院聘请数百名志愿者,到学校里去跟学生交流,“林肯是律师出身,为什么这很重要?”
美国中学历史教育,更让中国教师感到难以企及:休斯敦两位老师,设计模拟游戏,让学生组成小组,在长达一年的时间内经历前后4000年的历史进程
美国中学历史教育达到的高度,更是让中国教师感到难以企及。在德克萨斯州休斯敦,里克•布伦南(Rick Brennan)和贾森达内尔(Jason Darnell)两位社会学科老师,根据德克萨斯州的课程标准,设计了一套名为“Historia”的模拟游戏。游戏时间(课程时间)长达一年,在游戏过程中,学生们组建团队,创建文明并维持文明,他们会经历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2000年整个历史进程,了解到历史上的那些国家和人物。“假如有个小组由独裁者领导,那这个小组大概花10秒钟就能做出决策,而那些拥有民主政体的小组,花5-10分钟都未必能得出结论。学生们感受真实世界的样子,并进行讨论。”学生都非常兴奋,甚至下课后还能听到他们在走廊上议论这个模拟游戏。
公民、历史甚至是地理教育,都属于社会学科(social studies),这些课程无法以量化的方式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但这些课程将贯穿英美学生整个基础教育生涯,美国学生在这些课程上获益匪浅。2013年哈特研究会调查显示,95%雇主招聘时看重创新思维,93%看重批评性思维。社会学科不仅鼓励学生发展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也同样鼓励学生发展强大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学会如何建构和表述自己的观点。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6 收起 理由
Tasmanzhu + 4 感谢分享
ttmum2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8-7 16: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ing7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ing7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洋校长满脸不屑,洋学生肆意调侃,swum怎么拼,没见过。
BBC一做中国话题,就没了绅士风度。

发表于 2015-8-7 16: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yl232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yl232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qingtian 发表于 2015-8-7 15:10
是的,就这样也偶尔会有事故发生。记得一次制氧气,有同学就放错药品,导致爆炸。
中国学校有时班级近60 ...

深圳的小学班级大概52人左右,初中的话42人左右,高中就不清楚了。

不过,之前我家孩子上的重点中学的初中,最后毕业时班级只有33人了,其余的都出国了。

发表于 2015-8-7 16: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xz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xz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ichx 发表于 2015-8-7 15:29
导语:英国BBC拍摄的“中国式教学”纪录片引发热议。英美国家常常杞人忧天地认为,中国基础教育强于英美。 ...

评论来源/出处?

发表于 2015-8-7 16: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ainstorm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ainstorm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z厉害。昨天我找了YouTube好几次都是不让看。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8-7 16: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qingti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qingti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ying74 发表于 2015-8-7 15:32
洋校长满脸不屑,洋学生肆意调侃,swum怎么拼,没见过。
BBC一做中国话题,就没了绅士风度。 ...

同感。

发表于 2015-8-7 16: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uluca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uluca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yl2323 发表于 2015-8-7 15:35
深圳的小学班级大概52人左右,初中的话42人左右,高中就不清楚了。

不过,之前我家孩子上的重点中学的初 ...

是现在还是以前?
现在一线城市都是小班化教学

发表于 2015-8-7 17: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j060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j060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个男老师是个才子,是杭州外国语学校的数学老师,在本国的学校里也是用英文教数学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cxzl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8-7 17: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yl232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yl232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ulucai 发表于 2015-8-7 15:58
是现在还是以前?
现在一线城市都是小班化教学

现在呀,我说的是公立学校,私立才小班化教学的。

深圳的中考(初中升高中)只有49%的录取率,有一半多的孩子是没有高中读的,只能上私立或是技校之类的。

发表于 2015-8-7 17: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uggiba22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uggiba22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buggiba223 于 2015-8-7 16:40 编辑

My mum teaches secondary school English in China. In china, the teacher's bonus pay and performance review are directly linked to the students' marks in the exams, that's why they behave very differently from the british teachers.(sorry, can't write in Chinese at work).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hsy12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8-7 19: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rnsw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rnsw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了, 那校貌似这里的普通中学。汗。

发表于 2015-8-7 19: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家有臭胖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家有臭胖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借贴问下过来人,学区房真有那么重要?

发表于 2015-8-7 20: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inksk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inksk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只看到了学生没有教养,如果英国好学校的学生尚且如此,还是不要到英国留学吧。

发表于 2015-8-7 20: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erryclark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erryclark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英语不错,还带英国口音。

发表于 2015-8-7 21:5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uliaTu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uliaTu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太好玩了。对数学老师15分钟讲解三角函数那一幕感受最深,非常同意课后那几个女生的感想,就是老师讲太快,根本不明白。她们后来还主动找自己的数学老师去开小灶了,我以前不懂也只能问回同一个老师,听不懂又怕老师烦或者觉得我太笨,只能谢谢老师之后再回去冥思苦想还是不明白,这种教法真是闷毙了。那些学生平时上课估计是没那么夸张,就是课堂太无聊、又累,集中不了精神,因为每天上课时间太长。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8-7 22: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极品飞熊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极品飞熊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极品飞熊 于 2018-6-3 13:09 编辑

发表于 2015-8-7 22: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an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an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ark一下,有空一定看看

发表于 2015-8-7 22: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ek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ek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希望能看到下集。这种纪录片多少有点演的成分,大家都知道有摄像机跟着,也看导演如何剪辑。
不过多少能反映一些真实的东西,感觉很有意思的实验。

快班的老师不适合教慢班,慢班的老师同样不适合教快班。高中我们物理老师是普通中学调来的,在普通中学的重点班极其受欢迎。可是我们都嫌他太啰嗦,讲太细太慢,上他的课好多同学看小说。

发表于 2015-8-7 22: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ruem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ruem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ichx 发表于 2015-8-7 15:29
导语:英国BBC拍摄的“中国式教学”纪录片引发热议。英美国家常常杞人忧天地认为,中国基础教育强于英美。 ...

学习了

发表于 2015-8-7 23:0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hil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hil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while 于 2015-8-7 22:33 编辑

这些中国老师应该国内都是教重点中学的,完全没有跟调皮精们做斗争的经验,哈哈

课堂纪律不能仅仅依靠老师临时在课堂提出,而应该事先制定好并纳入学校(至少是这个项目实施中的)policy,在班级和学校层面有相关的实施和奖惩措施,在老师正式开始课堂教学前对学生进行纪律培训,让他们知道甚至尝到违反纪律的后果,这样纪律对他们才有威慑力。要不然,学生根本不会care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8-7 23: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orthwind7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orthwind7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while 发表于 2015-8-7 22:00
这些中国老师应该国内都是教重点中学的,完全没有跟调皮精们做斗争的经验,哈哈

课堂纪律不能仅仅依靠老师 ...

有道理。
这种省重点的教育方法本来就不适合那些问题少年,国内那些普通中学中专什么的可能比这些英国学生还要难搞。
整体感觉演的国内教育还是很真实的,我那时上课基本就是这样,只是每天没有12小时这么长,伙食绝对没有他们吃的那么好。

发表于 2015-8-8 00: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tmum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tmum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认为这是南橘北枳的做法。
一个教育体系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多的是文化理念问题,中国那套在英国学生行不通,英国那套拿中国去也行不通,一套体系是个package,你很难只利用其中的优势而完全避免其中的劣势。还是各念各的经好。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cxzl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8-8 19: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ichx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ichx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xzl 发表于 2015-8-7 15:45
评论来源/出处?

国内的一个评论

发表于 2015-8-8 20: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ahxephon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ahxephon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ainstorm 发表于 2015-8-7 15:47
lz厉害。昨天我找了YouTube好几次都是不让看。

哎?我就看到随手贴一个过来
看第一页还有人说BBC有版权。难道这个带中文字幕的算学习用??

发表于 2015-8-8 20: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zr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zr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对数学老师15分钟讲解三角函数那一幕感受最深,非常同意课后那几个女生的感想,就是老师讲太快,根本不明白。

讲慢了,讲的都懂了,怎么做家教啊我们那里的一些老师,特别是名校的老师,讲究的都是讲一半留一半,甚至是“讲三留七”的。还有很恶劣的是,故意把考题搞得很难,一次考试下来一大半不及格,然后约去逐个面谈,然后你懂得
这些中国老师应该国内都是教重点中学的,完全没有跟调皮精们做斗争的经验

国内学校分三六九等,差的学校你好的老师去试试,不把你扒一层皮?好学校有好成绩,是因为他资源实在太好了,学生经过层层选拔进去,普通学校光脚都追不上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5-8-8 23: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auch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auch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zren 发表于 2015-8-8 19:46
讲慢了,讲的都懂了,怎么做家教啊我们那里的一些老师,特别是名校的老师,讲究的都是讲一半留一半, ...

现在国内教育系统考核教师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是推进率,这个指标对于生源质量过高的班级是非常不利的。
签名被屏蔽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5-8-9 11: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auch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auch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中国支教老师指责BBC造假:
http://www.guancha.cn/culture/2015_08_08_329899.shtml

发表于 2015-8-9 12: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fe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fe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aucho 发表于 2015-8-9 10:36
中国支教老师指责BBC造假:
http://www.guancha.cn/culture/2015_08_08_329899.shtml

造假可耻

发表于 2015-8-9 13: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ek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ek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aucho 发表于 2015-8-9 10:36
中国支教老师指责BBC造假:
http://www.guancha.cn/culture/2015_08_08_329899.shtml

这个链接说的靠谱。看纪录片时就感觉到中国老师是模仿他们自己当年做学生时的样子来演的。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