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运动的快乐在于坚持 (2009-8-27) astina · (墨尔本)我在Williams Landing买地建房的记录贴。(429楼更新 开建了!) (2010-7-29) SZYZ
· 谢谢大伙儿帮忙,我从墨尔本回来了 (2023-7-10) shine_on · 家庭和工作的挣扎 鱼or熊掌(后续,尘埃落定,即将转移阵地,感谢大家支持,顶楼更新) (2007-9-25) 分辨率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老猫

接触了几个私校的孩子:极为震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2 12: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gu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gu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到哪里也都是拼爹呀。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4-12-2 16: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alse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alse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這幾個讓你震驚的孩子,你瞭解他們的家庭背景嗎?

发表于 2014-12-2 22:3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arenMe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arenMe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o2home 发表于 2011-1-11 13:18
私校是这样的,有个私校校长在家长会上说:”我不保证这个学校的孩子成绩是最好的,但我保证那些公校的孩子 ...

牛!

发表于 2014-12-2 22:3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arenMe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arenMe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读书无用论 发表于 2014-11-29 06:17
我知道的一个出租车司机不买房子把孩子都送到私校,结果孩子嫌他职业不体面,给孩子丢人了。 ...

叹息

发表于 2014-12-2 22:3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arenMe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arenMe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ase 发表于 2011-1-11 13:27
私校出来的学生从综合素质来说确实比普通学校的好很多。

举个例子,我认识几个balwyn high的学生,也认识 ...

严重同意

发表于 2014-12-2 22: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ha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ha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动心了,原来私校这么好,要是有钱就好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4-12-2 22: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elbros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elbros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melbrose 于 2014-12-2 22:49 编辑

我家孩子终于拿到OFFER 就要开始私校小学生活了,非常开心。 参考论坛众多面试帖子,也准备了成长册子,也找CC老师做了推荐信, 全家正装参加面试,一举通过,当场给了OFFER。 开心,真的非常开心。

不要求孩子学习怎么样,也不强求,在一个素质相对好的环境里健康成长就够了。 我读了2个硕士,在国内大学时候年年拿奖学金,每天动物一样蹲在自习室和图书馆学习,现在无限后悔,该享受的年轻人的快乐都没有经历过,每天就在读书,生活还不是一样这么过。和理想一点不一样。

发表于 2014-12-2 22: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马.自达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马.自达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同意的都是有孩子在私校或计划送去的,反对的是发奋图强的在精英中学的学霸们的老爸老妈们,要求和目的不同,并没有标准答案,只有孩子成才有出息,在那儿都一样。

发表于 2014-12-2 22: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马.自达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马.自达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anyp04 发表于 2014-9-3 23:01
26页了

足友们对孩子的教育不是一般的重视呀!

发表于 2014-12-2 22: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马.自达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马.自达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tas 发表于 2014-9-2 16:56
年收入多少才能送孩子去私校?

至少近20W

发表于 2014-12-2 23: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oztomat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oztomat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其实更重要的是父母,父母一定要花时间陪孩子,无论读书还是玩,言传身教,这边很多华人父母把孩子扔给老人,自己拼了命的赚钱,或者自己去玩,如果老人不是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和道德品质,那么孩子就算上私校一样培养不好,反之,在公校也不会差到哪去。
头像签名做广告恐导致禁言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4-12-3 15: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reensweat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reensweat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oztomato 发表于 2014-12-3 00:04
其实更重要的是父母,父母一定要花时间陪孩子,无论读书还是玩,言传身教,这边很多华人父母把孩子扔给老人 ...

赞成。但这里真的有很多华人把孩子全全让老人给带的么?就我身边认识的人,大多都是老人帮忙,教育,陪玩儿还都是孩子的父母做的。

发表于 2014-12-5 18: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llzp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llzp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14-12-10 00: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han200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han200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作为孩子的家长看到私立学校的校园环境,校舍,图书馆,体育馆这些,感觉孩子能在好的环境里长大,这是初衷。高考成绩,拼爹这些因素都没想。

发表于 2014-12-10 01: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alazhuma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alazhuma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malazhumao 于 2014-12-10 01:18 编辑

起码一半是家庭教育因素 你看不到私校孩子 或者说优秀孩子 背后的family 软环境 家里不改 家长不改 家教不改 转学也收效有限

发表于 2014-12-10 02: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emonteawithic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emonteawithic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希望幾年后有钱送孩子去私校..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4-12-10 02: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塔拉庄园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塔拉庄园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ovebaby 发表于 2011-1-11 18:12
我对所谓贵族气质没啥追随之心,有时候那些所谓表面的东西都是浮云而已,想做一个快乐的人还是需要需要人品 ...

总算有个明白人

发表于 2014-12-11 12: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z-a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z-a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aomoa 发表于 2014-12-2 01:07
Scotts没有打腫臉充胖子的家庭 不要以小人之腹度君子。可能你們老想聽那些看不起父母的故事來堅定你們不 ...

首先,感谢oursteps这个平台,给素不相识的旅居澳洲的华人朋友提供了个快速交流的平台。

其次,感谢maomoa网友的回复和关注。

每天有如此多的人发帖,回帖,能被网友在千百个回复中发现和被回复是我的荣幸,不论褒贬,起码有网友愿意与我交流,从这个层次来讲,真的多谢。对每一个回复我的网友都心存感谢。茫茫网海,每个网友都是沧海一粟,虽性格各异,言辞迥异,通过网络这个平台产生了交集,很多网友相互产生共鸣,也有许多人在此产生了摩擦。不同的人生阅历和经历,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修养,不同的素质,不同的文化程度,使得网友的发言色彩缤纷,或激昂激烈,或平淡平静,或幽默悠然 。

小小的网络给了每一个人展示自我的机会。而这种机会不同于任何以往的交流方式,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络演绎心中的自己,而这个网络上表现出的“自己”与实际生活中的表现出的“自己”相似度因人而异。有人和生活中的基本相同,有的人与生活中呈现在人前的“自己”恰恰相反。

~~~~~~~~~~~~~~~~~~~~~~~~~~~~~~~~~~~~~~~~~~~~~~~~~~~~~~~~~~~~~~~~~~~~~~~~~~~~~~
从来不愿网上结怨,更愿意倾听别人不同的声音,所以很感谢网友的回复。
愿意与网友做贴心的交流,理性的探讨。
当然,被误解了,也愿意解释解释,化干戈为玉帛,双赢才使人开怀。
~~~~~~~~~~~~~~~~~~~~~~~~~~~~~~~~~~~~~~~~~~~~~~~~~~~~~~~~~~~~~~~~~~~~~~~~~~~~~~

maomoa网友,我愿意解释给你听。我问“打肿脸充胖子”的家庭的孩子,是因为在scots工作过的那个网友的发言,他/她说如果她有钱,就送孩子去私校,如果是“打肿脸充胖子”就不送,我在我的发言里说了大多数的家庭不是“打肿脸充胖子”的,正是我认为大多数家庭不是“打肿脸充胖子”, 我才会有这种疑问,根据他/她在私校的工作经验,什么样的家庭被归类为”打肿脸充胖子“这类的?

我的初衷是想知道在他/她的心目中家庭收入多少才能被认为不是打肿脸充胖子念私校,他/她肯定是在学校工作过程中发现过孩子的某些问题的,否则也不会有感而发。我希望孩子们能够健康成长,不要在青少年时期受到物质的影响而影响行为和思考。根据我在国内和国外大学多年的教书经验,孩子的教育可以说是从出生到高中毕业,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时期孩子的性格已经形成了,不容易作出改变。

虽然父母的主观意愿是好的,但是由于移民的局限性(对新国家的教育制度的不了解,对工作种类的不了解,对其他人种生活方式的不了解)可能导致没有办法作出正确的选择,那么聆听他人的声音也是一个有效的渠道。

而且,父母对子女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不管孩子念的哪个学校,家庭的影响是第一位的。

(忙,先不写了,请见谅)

发表于 2014-12-11 13:0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cott.songgp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cott.songgp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scott.songgps 于 2014-12-11 13:13 编辑
nz-au 发表于 2014-12-11 12:23
首先,感谢oursteps这个平台,给素不相识的旅居澳洲的华人朋友提供了个快速交流的平台。

其次,感谢maom ...


If you are not rich, just pretend to be rich.just want to conceal something.to show others that you are rich,actually you are not.you send your kid to a noble school ,support him like a rich family does.but you and the rest of the families have to spend less money,have to lead a poor quality life,no holiday,no restaurant
,no nice dress,more work less spent,only discount food.look like rich,but sick of it.
love maths

发表于 2014-12-11 13: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z-a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z-a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cott.songgps 发表于 2014-12-11 14:09
If you are not rich, just pretend to be rich.just want to conceal something.to show others that yo ...

富裕是个模糊的概念,量化到数字是多少呢?
有的人年收入10万就觉得自己收入满高的。
有的人年收入50万也没觉得收入很高的。

发表于 2014-12-11 13:2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cott.songgp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cott.songgp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You came from noble school, but you can only be  a servant for the nobles.hopefully they may ask you to share the breakfast with them.we came from normal school,we can not afford to a noble.we can be a worker it is fine.
love maths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4-12-11 15:2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axiaoc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axiaoc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maxiaoc 于 2014-12-11 17:04 编辑

那不叫noble school 叫private school 好不好,其实和noble 没什么关系好不好,都给逗乐了。

发表于 2014-12-11 21: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aomo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aomo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nz-au 发表于 2014-12-11 13:23
首先,感谢oursteps这个平台,给素不相识的旅居澳洲的华人朋友提供了个快速交流的平台。

其次,感谢maom ...

如果真要一个标准 应该是家庭收入在40万以上,能有一个三百五十万以上自住房(当地平均房价). 这是我在學校接觸的平均家庭。當然這是東區學校的標準,如果在北區我認識得家庭收入在20-25萬, 房子在兩百萬以上吧。
我知道這遠遠高於足跡平均收入 ,但這也說明孩子們的父母是努力的專業人士。無論他們來自哪裡,在這個國土上他們努力了 也成功了。可以給孩子一個更好的教育。而且大家也知道物以類聚 人以群分的道理,不想小孩接觸到不好的環境。這也是私校成立的原因, 還有私校不是貴族學校,反而為了讓小孩有一定的鍛鍊,特意吃苦。九年級送到農場學習。
還有大家感興趣的攀比問題,scott在 學生手冊規定所帶零用錢的數目,存放位置。還教育小孩你們現在是享受父母的成就,不是自己賺來的,沒什麼好炫耀的,只有自己創造的才值得炫耀,所以小孩對名牌無所謂,但對學校的獎章驚張得要死。還有學生手冊有六十頁啊, 你看定得多細。老師多用心啊。不知道這個是不是可以解答大家得疑點

发表于 2014-12-11 21: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老麦客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老麦客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aomoa 发表于 2014-12-11 22:11
如果真要一个标准 应该是家庭收入在40万以上,能有一个三百五十万以上自住房(当地平均房价). 这是我在學校 ...

同意私校不等于贵族学校。

发表于 2014-12-11 22: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tep8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tep8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到广大同胞都这么热钟私校。怎么老让我想起早好多年一部电影'包氏父子'。 可怜父母心呀


发表于 2014-12-14 22: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z_s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z_s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what 发表于 2014-12-2 22:46
动心了,原来私校这么好,要是有钱就好了

你不需要太有钱,但你得下些个功夫,让孩子自己能去挣学费,就能上私校。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4-12-18 11: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a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a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aomoa 发表于 2014-12-11 22:11
如果真要一个标准 应该是家庭收入在40万以上,能有一个三百五十万以上自住房(当地平均房价). 这是我在學校 ...

40万以上.....

发表于 2015-1-5 18: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拙泥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拙泥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o2home 发表于 2011-1-11 10:18
私校是这样的,有个私校校长在家长会上说:”我不保证这个学校的孩子成绩是最好的,但我保证那些公校的孩子 ...

It is pathetic that this is a school principal’s understanding of “education”, the centre of which is to serve one’s own selfish ambition.
In my view, “education” helps one to establish his perspective of the world and his own role in it. It teaches respect, responsibility, honesty, integrity, love and compassion. An “educated’ man is sensitive to and does not inflict others’ feelings for the sake of their own. He is not self-seeking or seeking popularity. He serves others’ need and has joy in it.
As to obtaining professional skills as a business manager, banker, lawyer or medical doctor etc, let’s call it “training”.

发表于 2015-1-5 18: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uv5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uv5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个社会还是分层的,

发表于 2015-1-5 20: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ydney1b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ydney1b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aomoa 发表于 2014-12-11 22:11
如果真要一个标准 应该是家庭收入在40万以上,能有一个三百五十万以上自住房(当地平均房价). 这是我在學校 ...

看到你的发言更疑惑。
你一方面说很多小孩的父母或多或少是成功的,可年薪家庭收入20-25W不就是再普通不过的家庭吗?这样的收入如果是2人工作,就是普通上班族,一任工作,也不过是好点的工作。再有,我只知道这样收入的家庭是不可能买的起200W的房,就是读公校也供不起吧。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