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夕阳西下的晚唐余韵 —— 我读唐诗 (2008-9-26) 着我青衣永飘零 · ******铁板上跳舞的韩式铁板鱿鱼以及附属产品韩式铁板鸡***** (2013-4-24) chesecake
· 我的看房买地过程全纪录—墨尔本北区South Morang(小区照片更新在6楼) (2010-8-16) 特特喵 · ☆ BLUE ☆ (2008-10-10) aalaalei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bats

[NSW] 大新闻:精英考试名额20%会给弱势学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7-19 11:5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飘啊飘啊飘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飘啊飘啊飘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个20%的名额的初选,评级和审核是一个工作量巨大的工作。就目前公务员和教师们闹涨薪的情况,教育系统目前绝对没有资源可以做的新工作。最后的结果基本就是不了了之,或者简单粗暴的选拔。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2-7-19 11: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aruka8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aruka8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痛点就在于本来都是爱学习肯学习的孩子,结果因为这个政策结果去了普中,然后孩子本来有的美好前途就没了。

发表于 2022-7-19 12:0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u31415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u31415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实际上,大部份的华人孩子也并没有读精英中学啊!
基本上华人想去的也就前头那几所,
剩下的二类精英,和远一点的精英,
大部份华人就不报了,而是改去私校和片区公校了。

所以现实中,华人孩子大概是四分之一读精英,
四分之三读的本来就是片区公校和私校。
所以现在再砍20%下来去读片区公校和私校,
也没什么关系啊!

发表于 2022-7-19 12: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aruka8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aruka8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飘啊飘啊飘 发表于 2022-7-19 10:56
这个20%的名额的初选,评级和审核是一个工作量巨大的工作。就目前公务员和教师们闹涨薪的情况,教育系统目 ...

现在就是说照顾弱势群体孩子的心理所以所有的调配都是不公开的。等于说全部是教育局自己看你符合条件就给你去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发表于 2022-7-19 12: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aruka8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aruka8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u31415 发表于 2022-7-19 11:04
实际上,大部份的华人孩子也并没有读精英中学啊!
基本上华人想去的也就前头那几所,
剩下的二类精英,和远 ...

你不知道2e家长有多焦虑,人家本来就是冲着前10去的,结果现在说不定要花钱去私校了,人家能乐意吗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发表于 2022-7-19 12:1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o-summ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o-summ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为什么要把私校看成成功的标准?60年代私校的资源落后与公校,政府才对私校资助。70年代私校因为市场因素不得不向中产开放。澳洲奉行教育民主,打破了以前教育被大资本垄断。每个人都享有公平教育,根据2020年数据统计,目前我们公校教育里,只有5%的学生来自低收入家庭。从学术成功角度来说南亚学生比东亚学生高2%个点。印度背景的应该更着急。所以我关注的是弱势群体打分权重比,是低收入优于民族,还是两个一样评分。就是怎么判定一个学生属于弱势群体,低收入10分,少数民族5分,性别,残疾,这些怎么打分。总之我觉得这个政策是个好政策。并没有所谓针对华人。另外私校有人说白人孩子挤掉华人,所谓种族控制,并没有,私校作为教育企业,他需要谋利,是在权衡孩子背后家庭能为这个学校做出贡献,做出的选择。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2-7-19 12:1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飘啊飘啊飘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飘啊飘啊飘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aruka82 发表于 2022-7-19 11:10
现在就是说照顾弱势群体孩子的心理所以所有的调配都是不公开的。等于说全部是教育局自己看你符合条件就给 ...

以我对澳洲公务员的了解,教育局才不会背锅,肯定把选拔审核的压力直接给各个学校,让学校自己推荐。最后就变成政治分肥的另一个版本,每个学校拿多少个名额。

发表于 2022-7-19 12:1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u31415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u31415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aruka82 发表于 2022-7-19 11:11
你不知道2e家长有多焦虑,人家本来就是冲着前10去的,结果现在说不定要花钱去私校了,人家能乐意吗 ...

2e家长最喜欢的是本区公校啊!
啥Epping boy, Cheltenham girls,
都是华人最爱,比精英还好。
房子卖得比精英旁边的房子贵多了。
头像被屏蔽

木屐族

发表于 2022-7-19 12:23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发表于 2022-7-19 12: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n123a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n123a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还好,政府没有按照各个种族的人口比率来计算精英中学的入学学生人数。

发表于 2022-7-19 12: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aruka8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aruka8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u31415 发表于 2022-7-19 11:18
2e家长最喜欢的是本区公校啊!
啥Epping boy, Cheltenham girls,
都是华人最爱,比精英还好。

那可能是之前吧,现在我身边的家长都是奔着前10,考不上就去私校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2-7-19 12: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aruka8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aruka8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飘啊飘啊飘 发表于 2022-7-19 11:15
以我对澳洲公务员的了解,教育局才不会背锅,肯定把选拔审核的压力直接给各个学校,让学校自己推荐。最后 ...

这个可能性确实很大。然后各个学校为了预算争先恐后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发表于 2022-7-19 12: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aruka8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aruka8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an123au 发表于 2022-7-19 11:24
还好,政府没有按照各个种族的人口比率来计算精英中学的入学学生人数。

这种政治不正确的事情肯定不会这么干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发表于 2022-7-19 12: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at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at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bats 于 2022-7-19 11:52 编辑
yo-summer 发表于 2022-7-19 11:13
为什么要把私校看成成功的标准?60年代私校的资源落后与公校,政府才对私校资助。70年代私校因为市场因素不 ...


现在私校华人应该是越来越多吧?不觉得私校会排斥华人。
但是关于这个政策的20%,只有原住民,低收入,偏远,残疾有降低分数。和你说的少数民族没啥关系哈。至于说住在偏远的华人,上本地精英也没影响,因为那里全部学生都在偏远地区。
说针对亚裔(不光是华人)是因为前十精英里面有90%亚裔,属于受影响最大的团体。

政策有利有弊很正常,事实上合理的额度给上述人群也挺好。但是我觉得第一是额度太大(20%超过了上述人群在人口的比例)。第二是代价全部给亚裔扎堆的精英承担也不合理(比如私校也可以从政府拨款里面强制部分给弱势学生免费入学,普通中学也可以拨款给上述学生设立奖学金鼓励入学和学习进步。选择精英入手,还要一刀切弄个比例,无非觉得代价小,是个懒政)。第三是操作问题,如何正确区分上述人群也是个挑战,暗箱操作容易造成不公。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发表于 2022-7-19 12: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uxuanli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uxuanli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aruka82 发表于 2022-7-19 10:54
家长的焦虑不就是孩子不能去精英去了普通中学就会学坏嘛。普通中学是有个案可以成才,但是大多数不都是不 ...

我也有过很焦虑的时期,如何选择。
以前我提过几个
Geelong Grammar的老师,带队去露营,遇上了,孩子们自己私自跑去买酒喝。老师说,说实话,我们也没办法管,孩子钱包打开,钱都比我还多。
另一个朋友孩子在Scotch,学校几个孩子在校园里私下卖毒品,抓到以后,也是悄无声息的劝退了。
另一个非常好私校的学生领袖,家庭非常优越,学习成绩非常好,然后把街上的流浪汉捅死了,什么也不为。这个应该有新闻报道过。

还是,我前面说的,家庭教育是最主要的方式,不要把家长自己的责任推给学校,或推给社会。弱势群体,很多会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社会,因为自己能力不够。而有钱有势的家庭,会花大价钱上好学校,把责任推给这些好的学校,然后自己继续去赚钱。中产家庭,通过补习考试,让孩子上精英中学精英班,也是把责任推给精英中学和精英班,希望学校和环境学习气氛,让孩子好好读书。

这一切,在我现在的理解上,不是真正的教育人。

发表于 2022-7-19 12:3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ria妞妞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ria妞妞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黑眼圈 发表于 2022-7-19 07:19
咳咳,不管怎么说,歧视在任何地方都是不允许的,作为精英家长,不是应该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歧视学习成 ...

是不允许,家长也应该教育,但是歧视意识好像是与生俱来的,比如学霸和学渣这两个词就自带歧视,不是么?只能说家长尽可能地帮助孩子淡化这种思想...不过我想说的是政府的确应该帮助那些有能力且又暂时有一些困难的孩子,但是资格审查应该严格且到位,而不是便宜了那些钻空子的人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2-7-19 12:3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u31415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u31415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真的是只有四分之一的华人孩子读精英呢!
四分之三的华人孩子读的就是片区公校和私校。

4200/18000不到四分之一的录取率。
加上相当一部分华人孩子根本没有报名参加考试。

所以最终就是四分之一的华人孩子读精英。
四分之三华人孩子没有读。
难怪那些华人区片区中学里那么多华人孩子,
各家私校的华人孩子也越来越多。

发表于 2022-7-19 12:4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o-summ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o-summ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ats 发表于 2022-7-19 11:32
现在私校华人应该是越来越多吧。
但是关于这个20%,只有原住民,低收入,偏远,残疾有降低分数。和你说的 ...

disadvantaged students的定义也包括 ,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我也曾经受到这个政策的惠顾。这这里我们不属于advantage 群体。如果你姓史密斯啥的

发表于 2022-7-19 12: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apoli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apoli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yuxuanlin 发表于 2022-7-19 11:34
我也有过很焦虑的时期,如何选择。
以前我提过几个
Geelong Grammar的老师,带队去露营,遇上了,孩子们 ...

说的非常好。

不过你转换话题了。

华人家长们并不是不理解,不同情弱势群体的孩子。相反,大家都会像你一样支持,鼓励这些孩子。

焦点在于教育局的一刀切的新政是否是合理的,是否能真正帮助到弱势学生,是否有更好的方式来帮助这些孩子,对转孔子找漏洞的家庭是否能够有效的控制

这里没有人反对要帮助这些孩子。

发表于 2022-7-19 12: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aruka8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aruka8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yuxuanlin 发表于 2022-7-19 11:34
我也有过很焦虑的时期,如何选择。
以前我提过几个
Geelong Grammar的老师,带队去露营,遇上了,孩子们 ...

不可否认家庭教育肯定是很重要的,但是学校的环境一样非常重要。回想我求学如果不在好的学校,就不会有更多的机会,大几率我也不会成为今天的我。
一个孩子的成长家庭和学校的环境都至关重要。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发表于 2022-7-19 12: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at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at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yo-summer 发表于 2022-7-19 11:42
disadvantaged students的定义也包括 ,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我也曾经受到这个政策的惠顾。这这里我们不 ...

这个新闻里面只提到四类
students from low socio-economic backgrounds, Aboriginal students, those with a disability and students from rural and remote areas.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2-7-19 13:0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1996Sydne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1996Sydne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yuxuanlin 发表于 2022-7-19 11:34
我也有过很焦虑的时期,如何选择。
以前我提过几个
Geelong Grammar的老师,带队去露营,遇上了,孩子们 ...

身为今年和未来的考生家长,我对这改变其实无感, 但对于(半)精英学校的选择,每位家长的原因都不同,不只单单是为了学习。 就我而言,我们这边 local high school 太差。 我先生在这里长大,我公婆不重视教育,我先生待的学校有霸凌现象, 他也曾受其害。所以我们的底线就是单单不要 local high, 所以我们报了跨区中学和教会学校做为 backup plan, 但那些没报到跨区中学,或无法负担自费学校, 精英或半精英是他们唯一的机会, 我虽觉得这政策很善良,但我理解没有其他选择家长的焦虑。

发表于 2022-7-19 13: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ourgeorg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ourgeorg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个楼里的每一个回帖我都看了。我有几个问题:

1. 如果把你的孩子和那些Disadvantaged(家庭不支持教育甚至充满暴力,社区动荡,学校环境恶劣,身患残疾)的孩子换一下,他的孩子可以得到你的环境,你的孩子降分10%,你愿意吗?

2. 你当初来到澳洲只是为了钱吗?

3. 你确定你的孩子们能够永远保持在中产以上的阶层吗?

4. 你愿意你的孩子生活在更加弱肉强食的社会,还是更加正义仁慈的社会?

这几个问题回答不了就没有反对这项政策的理由。

我表明一下我自己,我的孩子今年考OC,属于正好被影响的群体。我100%的支持这个政策。我告诉孩子你的难度变大了,录取希望变低了,但是有些孩子却可能得到更好的机会获得更大的人生希望。

很多人喜欢用结果推导过程,错了,没有一项政策能够保证成功和正确,操作过程能够不出错,不被钻空档,这项政策也一样。衡量一项公共政策,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它的出发点是不是正义的,是不是充分考虑的弱势群体,是不是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执行的过程有问题,调节,结果错了,推翻重来,只要拥有足够的纠错机制,因此而受到损害的群体可以追索赔偿。

但是,如果连这项政策都无法出台,请问这个社会的未来还能更好吗?

有些人总倾向于用种族来看待世界,不论是哪类族群,这样都是有问题的。种族不公的存在和我们作为少数族裔就一定会被迫害是不相等的。

有些人说现在的总理也是低阶层出身可见还是有机会的。这是他们没有身处底层社区,没有看到绝大部分的孩子们根本得不到有效的照顾和成长。

有些人说不公平,为什么我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财力和时间,但是我孩子的难度变大了。问题是本来就没有人保证你的孩子一定能考上,其次,考上JR和考上Sydney Boys真的有天壤之别吗?孩子们面对的竞争和难度一直都很大,在未来社会人口降低和全球化竞争的环境下会越来越大。教会孩子竞争的确很重要,但借着这个机会教会孩子正义与仁慈不是更重要的吗?

评分

参与人数 8积分 +32 收起 理由
smilebubu + 2 对的,任何改革都要过车,只要目的是好的,.
rboy22 + 2 句句在理,严重赞同
rachel2046 + 3 赞成每一句话,但感觉你在鸡同鸭讲。.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7-19 13:0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1996Sydne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1996Sydne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其实我也不喜欢那些钻漏洞的说法, 没有一个政策是完善无漏洞的。 买学区房进高分学校的家长,难道不是也有想在考 oc and selective 时学校分多拿一些吗? 为什么这项"优势"没了,改给了其他弱势就是一个"问题"? 是不是自己拿不到,或是本来可以有但没了,就是不公平?

发表于 2022-7-19 13:0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aoqi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aoqi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1996Sydney 发表于 2022-7-19 12:00
身为今年和未来的考生家长,我对这改变其实无感, 但对于(半)精英学校的选择,每位家长的原因都不同,不 ...

有些华人家长也主要是害怕孩子被欺凌,跟local相比缺乏应对这类问题的经验和帮助。
精英中学学生至少是经过考试筛选的,安全一点。
其实从这方面说,移民的孩子才是弱势群体。

发表于 2022-7-19 13: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ria妞妞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ria妞妞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aruka82 发表于 2022-7-19 11:49
不可否认家庭教育肯定是很重要的,但是学校的环境一样非常重要。回想我求学如果不在好的学校,就不会有更 ...

没错,学校就是大染缸,孩子特别到了青春期,更多地喜欢和朋友在一起,这个时候就体现出学校的重要性了。家长可以教孩子如何选择,如何明辨,但是环境对人的影响绝对是潜移默化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2-7-19 13: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at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at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yuxuanlin 发表于 2022-7-19 11:34
我也有过很焦虑的时期,如何选择。
以前我提过几个
Geelong Grammar的老师,带队去露营,遇上了,孩子们 ...

学生有一半时间在学校,所以学校影响也很大啊,这不能算把教育推给学校吧
就算你孩子上学不考虑成绩,也会考虑本区学校学生风气,有没歧视,吸毒比例这些吧
你这完全忽略了环境影响,其实和教育局这个政策也是背道而驰的-这个政策也是为了让disavantage学生进入更好的学习环境,否则如果哪里都一样靠家长而已,干嘛要搞这个。事实上在学习氛围好的学校,学生的学习愿望和进步幅度都会快一点。
而现在就是因为这个政策,会影响部分学生的入学。没人说让disavantage学生降分入学不好,而是代价是不是应该给特定人群承受的问题吧
事实上教育局也可以通过指定部分私校政府拨款的使用方向,和给普通好的中学拨款特定奖学金来解决这个问题。
单纯选择精英入手,而且一下子就从20%开始,有没有觉得因为里面亚裔扎堆,社会代价小?这是不是个懒政,你可以自己体会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发表于 2022-7-19 13: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uxuanli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uxuanli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1996Sydney 发表于 2022-7-19 12:00
身为今年和未来的考生家长,我对这改变其实无感, 但对于(半)精英学校的选择,每位家长的原因都不同,不 ...

非常理解,我孩子被欺凌过,我们一起经历过大小的状况,所以非常理解。上面有家长回复我,说家庭和学校都重要,我也赞同。
如果,一个学校环境很差,校长不作为,老师不勤课,学生无法无天,我也肯定会想尽一切办法转学,或者,自己在家教育。我把自己在家教育孩子,作为一切的最后解决方案。

发表于 2022-7-19 13: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aruka8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aruka8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oria妞妞 发表于 2022-7-19 12:12
没错,学校就是大染缸,孩子特别到了青春期,更多地喜欢和朋友在一起,这个时候就体现出学校的重要性了。 ...

所以单说任何一个因素撇开其他因素都是不科学的。人生本来就是各种因素集成的。所以尽可能的控制好每个因素,大几率也会有好的结果。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发表于 2022-7-19 13: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eashell.q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eashell.q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支持这个政策帮助相对的弱势群体,尤其是学生阶段,没办法自己去改变很多外在因素。但是不支持教育局的拍脑子暗箱操作,希望能公开公示,这样才能保证全体利益,而不是牺牲部分群体的利益。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