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可能是迄今为止和牛料理的最高峰 (2019-12-10) violinlearner · 流光溢彩歌剧院,浓妆淡抹总相宜(升级版) (2009-6-9) 老song
· 【参加活动】 解救胆小家长和狗子的磨甲器 ..更新长耳朵狗必备的耳套 (2015-3-27) YANKS · 大珠小珠落玉盘~~黑糖珍珠 地瓜圆 地瓜球 (2017-11-1) YANKS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maxiaoc

[NSW] 文化,中国文化,到底什么是中国文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2-10 09: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sc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sc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reamfarmer 发表于 2016-2-10 09:28
中国父母太重视孩子啦,想包办一切,甚至孩子的思维方式。
顺其自然吧,ABC就是一种文化,何必纠结中国传统 ...

同感!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6-2-10 11: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zq042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zq042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文化和经济是密不可分的,当国家经济强大了,其文化应当强大,否则这种强大的经济也持续不了多久。。。唐朝文化就是个例子。

发表于 2016-2-12 21: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dhgj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dhgj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EOZHU 发表于 2015-12-22 14:37
让父母高兴,是多么愚昧的理由。任何国家的文化,在学习之前应该是了解,了解之后,没有兴趣可以不必学习, ...

说得很好

发表于 2016-2-12 22:1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annat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annat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中国文化就是没有文化。

发表于 2016-2-12 22:1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annat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annat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米雪兰 发表于 2015-12-28 21:16
理科生的貢獻呢?

工蚁而已。

发表于 2016-2-28 08: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河里的木头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河里的木头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zuozuo 发表于 2015-12-22 14:33
中国文化就是拼了命的学别人,自己的都是见不得人的。


你不觉得你的论调很可悲吗?你来自中国,你觉得自己见不得人?那你活的一定很累,极度自卑到了极点。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6-2-28 13: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C_SUS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C_SUS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个大话题,应该由大方之家来回答。

仅由自己一点点的经历看到的中西方不同大概有, 尊师重教 (西方是平等的,在私校里更是商业化的),谦虚 (西方是要自我夸耀),关爱孝顺老人(西方是双方要独立,隐私), 拍马屁是可耻的 (西方是Professional),集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西方是人权第一)。。。。。。
签名禁止广告

发表于 2016-2-28 13: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xz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xz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Iannatang 发表于 2016-2-12 22:13
中国文化就是没有文化。

这话也就只能从没文化的人嘴里才说的出来

2020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6-2-28 14: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uozu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uozu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河里的木头 发表于 2016-2-28 08:36
你不觉得你的论调很可悲吗?你来自中国,你觉得自己见不得人?那你活的一定很累,极度自卑到了极点。 ...

我不觉得可悲。

我真正想说的都在后面的回帖里,仔细看看再下结论噢!
CPA, Tax Agent

发表于 2016-2-28 14: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xonlin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xonlin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现在不学可以以后跟老外老师学

发表于 2016-2-28 14: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澳洲风情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澳洲风情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澳洲风情 于 2016-3-6 21:36 编辑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中国文化主要分两部,一部是秦始皇的文化,另一部是孟姜女的文化---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16-3-2 11: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link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link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mlink3 于 2016-3-2 13:18 编辑

楼主 请让你的小孩 了解以下事实。

孔孟之道和老子的道学就是中国文化底蕴的大纲。
中国漫长的历史,是人类人性 和 人的力量的博物馆。

在西方或很多其他地方, 只有宗教教徒才能学到类似于中国文化底蕴里的东西, 其余的都是没有被开化的表象。中国文化 博大精深。 可是西方主流社会为了掩饰他们自己的干瘪文化 对于中国的文化一向不予尊重宣传 并以落后 来贬低他。 其实真正落后的是他们自己。 大多数人对中国的了解 就是他的近代错误史, 即 共产党 和 文化大革命, 甚至FA LUN 功。 这些在中国的5000年历史长河中, 只是几朵小的浪花而已。

签名被屏蔽

发表于 2016-3-2 11: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tmum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tmum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link3 发表于 2016-3-2 11:09
楼主 请让你的小孩 了解以下事实。

孔孟之道和老子的道学就是中国文化底蕴的大纲。

楼主的孩子听了这一通话准一愣一愣的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16-3-2 11: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link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link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ttmum2 发表于 2016-3-2 11:23
楼主的孩子听了这一通话准一愣一愣的 。

别小看这里的孩子。。早熟。。

10岁看上去就像个大人了。。和他们说, 他们听得懂。。
签名被屏蔽

发表于 2016-3-2 11: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tmum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tmum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link3 发表于 2016-3-2 11:26
别小看这里的孩子。。早熟。。

10岁看上去就像个大人了。。和他们说, 他们听得懂。。 ...

文化是潜移默化的,说教不太顶用,尤其是本地长大的孩子,10岁独立思考性已经很强了,与其唠叨孩子孝顺,不如自己敬重长辈。没有内涵的“博大精深”孩子怎么懂得了?道可道非可道?:)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16-3-2 11:4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link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link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ttmum2 发表于 2016-3-2 11:39
文化是潜移默化的,说教不太顶用,尤其是本地长大的孩子,10岁独立思考性已经很强了,与其唠叨孩子孝顺, ...

我的意思是让他们了解事实 而不是去曲解中国文化。 你可不要小看这里的主流文化对中国文化的贬低哦, 很多小孩就是在学校里知道这些在同学中不肯承认自己是中国人。
签名被屏蔽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6-3-2 11: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tmum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tmum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link3 发表于 2016-3-2 11:44
我的意思是让他们了解事实 而不是去曲解中国文化。 你可不要小看这里的主流文化对中国文化的贬低哦, 很 ...

自己不去曲解就行吧?不需要别人去“曲解”
很多ABC是去中国后看到一些不好现象而产生文化抗拒的。他们不是在这种文化中长大的,还没有足够人生经历去体会其优势。
比如,非诚勿扰,个人认为按中国传统文化谈对象是很不适合广而告之的事情,更不是像挑商品一样的过程,而这个节目却是这边不多的中文电视节目之一,是“外人”在曲解还是自己在曲解?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16-3-2 12: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link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link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mlink3 于 2016-3-2 12:57 编辑
ttmum2 发表于 2016-3-2 11:55
自己不去曲解就行吧?不需要别人去“曲解”
很多ABC是去中国后看到一些不好现象而产生文化抗拒的。他们不 ...


这些东西 那里够得上让他们排斥中国文化? 主要的还是带有政治色彩的东西。 当然, 这些年的变化很大。。也许将来的ABC 的困扰会少些。。。我是这里长大的。。知道很多ABC 对中国文化排斥 就是因为 政治原因。。中国办奥运那会儿。。你去看看AGE报每天的头版都在写什么!! 都是些什么中国派军队 看住来参赛的人, 以免发生对其不利的事情, 每个去参赛的人都感到岌岌可危, 好像自己去了一个WAR ZONE里的集中营等等。。后来很多有良知的澳洲选手 从奥运回来后 还为这些说辞 平反。 但是都被放在报纸的第N页的角落 等等。

再告诉你两个搞笑的事情

我刚实习那会儿(很大的一个上市公司), 那是十二三年前。。我在单位里午饭的时候, 在电脑上看SOHU的网页, 我们组里的一个40来岁的女的, 看到了后 很惊讶的说。。“这是中国的网站吗?为什么 是有颜色的?“
我当时没明白 她在说什么, 就问 “WHAT DO YOU MEAN?" 然后她的回答让我惊呆了。 她说 "共产主义国家的网站竟然是有颜色的。 我一直以为他们的网站 只允许黑色和白色的." 我不知如何作答, 只能说西方媒体 才是真正的洗脑媒体的大家。 中国媒体洗脑后 大家一看就看出来,洗脑的入门学徒。 人家润物细无声, 那才是高手。

我在读大学那会儿, 我们课程里 有三十个拿全额奖学金的, 我也是其中之一, 我们三十个人中有不到十人是有亚洲背景的, 而我是唯一一个中国出生的。 其他都是亚裔。 我们这三十个人里 每年分数考的最高的总是一个华人ABC悉尼出生家住豪区BRIGHTON, 然后就是一个澳洲人家住屌丝区风吹咖喱, 两个人总是全部 A+。。有一次 在一个LECTURE里, 我和一个中国来的留学生在说话,然后看到他 叫他坐过来, 他过来后, 我就礼貌式的介绍傍边的那个中国留学生, 那个留学生就出于好奇问了句, 你这位朋友是从中国来的吗? 这个ABC立马很紧张的跳了起来, 为自己申辩道 ”我不是, 我和你们是不一样的“。。我当时 有点被他震慑到了。。表面上高智商的背后却是那么一个自卑的灵魂。。。 还是这位ABC高才生, 快毕业的时候, 大家都开始找工作了, 大家都在互相 交流 自己去了那些地方的 INTERVIEW, 记得有一次, 他来问我。。”我最近去了次NAB的interview,那个manager在interview结束的时候, 他问我 你是不是中国背景, 我听了很UPSET, 难道我的英语听上去 不像澳洲人?” 然后在接下来的几分钟里他重复了“难道我的英语听上去 不像澳洲人?” 好几次。这就是澳洲的abc精英的形象。

我们中华民族的自豪感 在他身上 还不如中国的一个乞丐。。。两个字 可怜。。

在移民国家, 这种现象是普遍 现象, 英文叫 “IDENTITY CRISIS", 就是由于多重文化 的 冲击 造成 个体 对自己身份在这个社会 定位的一个矛盾阶段
签名被屏蔽

发表于 2016-3-2 13: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tmum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tmum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link3 发表于 2016-3-2 12:43
这些东西 那里够得上让他们排斥中国文化? 主要的还是带有政治色彩的东西。 当然, 这些年的变化很大。。 ...

为何在你身上没有体验?你认为是父母的教育还是你出来时已经形成世界观?:)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16-3-2 14: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link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link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ttmum2 发表于 2016-3-2 13:37
为何在你身上没有体验?你认为是父母的教育还是你出来时已经形成世界观?:) ...

我出来时已经形成世界观
签名被屏蔽

发表于 2016-3-13 20: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灿烂如夏花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灿烂如夏花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人治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6-3-13 21: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inklil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inklil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只能盲人摸象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6-3-16 15: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uezhongl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uezhongl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中国文化就是有些loser跑来澳洲,然后千方百计的踩低中国文化,幻想这样能更接近一点他们心目中的白人主子文化

发表于 2016-3-16 15:2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axiaoc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axiaoc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yuezhongli 发表于 2016-3-16 15:26
中国文化就是有些loser跑来澳洲,然后千方百计的踩低中国文化,幻想这样能更接近一点他们心目中的白人主子 ...

那你有什么高见?哪些是不该“踩”的啊?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6-3-16 15: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uezhongl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uezhongl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axiaoc 发表于 2016-3-16 15:29
那你有什么高见?哪些是不该“踩”的啊?

没高见,不敢评论。这里高等华人太多。

发表于 2016-3-16 16: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oji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oji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第二代移民的心理问题是个社会问题。一定要重视的。
将来我会尽我所能给我的孩子作为一个澳洲出生的中国人的自豪感,如果做不到的话,就放弃澳洲,一起回国生活。我不能接受数典忘祖的那种人。
Francis Shen_ 关注我的个人微信(Wechat)公众号: AU澳洲土地开发那点事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6-3-16 16:1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akkie7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akkie7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EOZHU 发表于 2015-12-22 14:37
让父母高兴,是多么愚昧的理由。任何国家的文化,在学习之前应该是了解,了解之后,没有兴趣可以不必学习, ...

有道理,赞同

发表于 2016-3-16 22: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icoleme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icoleme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link3 发表于 2016-3-2 12:43
这些东西 那里够得上让他们排斥中国文化? 主要的还是带有政治色彩的东西。 当然, 这些年的变化很大。。 ...

很不幸,看到太多这样的事实。第二代华裔普遍存在对自身identity认知的困难。本地人眼里他们就是Chinese,可是他们又明显这么认为,他们认为他们与留学生等第一代移民有着天壤之别(好吧我承认的确差异很大),最多只能算是Asian Australian。

发表于 2016-3-17 09: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tmum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tmum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nicolemeng 发表于 2016-3-16 22:27
很不幸,看到太多这样的事实。第二代华裔普遍存在对自身identity认知的困难。本地人眼里他们就是Chinese ...


他们确实是游离于两种文化之间的群体,其实应该将其作为优势而不是劣势,可以作为两种文化之间的媒介和桥梁,当然,前提是他们必须对所承传的文化有自豪感,这个需要家长的用心了。

发表于 2016-3-17 10: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loodp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loodp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女儿十五岁,有时候碰到些事,我会给孩子讲如果在中国会是个什么情形,多数情况我的用意是讲中国也很好有些地方甚至比澳洲还好,但是每次女儿都是我才不管在中国会怎么样。所以在这样的大环境里,让孩子们有中国人的自豪感真的太难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