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征文--难忘一刻--我的LABOR路(债已还) (2005-1-20) 安州人 · 2011年复活节 - 美西 (2011-5-20) astina
· ***项链***七年不痒 (2010-9-10) 槐花点点 · 去年圣诞, 塔岛一游 (2010-4-15) 星星星星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Epiphany2013

孩子念书中国好还是澳洲好?交流平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9-1 21: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risty_BJ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risty_BJ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jaulxj 发表于 2013-9-1 21:04
我没和他比,我只是知道他当初去美国加州伯克利的初衷肯定不是为了回民营机构来教奥数。如果要教奥数,他 ...

培养下一代数学人才不是做贡献


教你这样说很多女孩子都不用上高中更别说大学,反正将来生孩子做家务不上班,很多就算上班成就也远远比不上男人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3-9-1 21: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risty_BJ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risty_BJ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jaulxj 发表于 2013-9-1 21:04
我没和他比,我只是知道他当初去美国加州伯克利的初衷肯定不是为了回民营机构来教奥数。如果要教奥数,他 ...

做老师就夭折啦?为下一代培养数学人才就不算做贡献?


而且这是他的选择,澳洲奥数冠军做老师你也会觉得屈才?只有得菲尔兹奖才算成才?

那很多女生不需要上大学,将来也要结婚生子做家务,很多不工作在家,读个小学就可以了,剩下时间学家务

发表于 2013-9-1 21: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noop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noop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achelwang528 发表于 2013-8-28 13:05
不敢苟同。

西方的教育挑战权威,正是西方教育的精华,象中国教育那样人云已云,一切按课本来,是束缚孩 ...

我很赞同!

发表于 2013-9-1 22: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狗乐乐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狗乐乐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urbb 发表于 2013-8-28 12:28
要我说啊,跟着爸妈好。你们若决定回国发展,那孩子回国念书。若决定留在澳洲,就把孩子留在身边念书。很纠 ...

同意,有句话说得好,孩的家不是一个地理概念,父母在哪,家就在哪。关键是跟父母一齐。家庭教育更重要,任何地方都去状元。

发表于 2013-9-1 22: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zlj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zlj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中国人还是应该接受一段时间的中国教育比较好,比如ABC跟新移民文化观念上是很不同的,中国的传统文化很多事精华。应该让你的孩子接受这类教育。

发表于 2013-9-1 22: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piphany201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piphany201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zlj 发表于 2013-9-1 22:05
中国人还是应该接受一段时间的中国教育比较好,比如ABC跟新移民文化观念上是很不同的,中国的传统文化很多 ...

对的,之前说的这个就被乱拍砖了,哈哈。
应作如是观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3-9-1 22: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piphany201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piphany201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妈妈 发表于 2013-9-1 20:42
何时开学,盼分享感受

呵呵,早呢,几年光景。
应作如是观

发表于 2013-9-1 22: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z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z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们父辈,50年代的大学生,知识分子,都还是能甘于清贫,踏下心来几十年,做研究,搞实验,,写论文,现在哪个有这份耐心,研究生,博士生,有几个能安下心,去用几年几十年积累專研数据,就想早混个文凭,东抄抄,西改改,导师,领导家多跑跑,能做出什么科研,都是笑话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bjaulxj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9-1 22: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z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z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qwert 发表于 2013-9-1 12:55
澳洲如果真想提高公共教育的质量和公平公正性,就应该加大学校课业,提高教学标准,使家长和学生能信任学校 ...

多数本地人对此很淡定,因为他们都在这里上过小学,中学,他们的父母輩也一样,他们知道分数并不能带来太多的好处所以他们能泰然处之,我们没在这里上过小学中学,不明白怎么回事,所以基本按国内自己的方式去教导孩子,而且他们早就普及的教育观念,我们还很陌生,我猜想这可能是我很少见到第二代的移民送孩子上补习班的原因。其中有个家长对我说,孩子被引导过多,在高中阶段会变得吃力,因为高中起,基本要靠独立学习,如果还处于被动学,因为总被别人安排的学,会很难适应,如果多和本地人的家长聊聊,你会发现他们不是不注重学习成绩,而是他们有他们自己的方式和套路

发表于 2013-9-1 23: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ayaa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ayaa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hristy_BJ 发表于 2013-9-1 10:15
所以说你还没孩子或者孩子还小

这里孩子四五岁开始去komun补习的不少,就算不去,家长也会在家里教

看到这儿我真焦虑了,俺家的已经要4岁了,啥也没教,啥也没学,咋办呀
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认识至圣者便是聪明。

发表于 2013-9-2 10: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杨树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杨树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ayaaz 发表于 2013-9-2 00:13
看到这儿我真焦虑了,俺家的已经要4岁了,啥也没教,啥也没学,咋办呀  ...

小孩子玩就是最重要的教育,,学知识,读博士再学都来得及。
如实正观世间集,如实正观世间灭;不说世间无,不说世间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3-9-2 10: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risty_BJ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risty_BJ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ayaaz 发表于 2013-9-1 23:13
看到这儿我真焦虑了,俺家的已经要4岁了,啥也没教,啥也没学,咋办呀  ...

你多看看那些赞美澳洲教育的人的话就不会焦虑,快乐教育,孩子快乐童年长大自然成才


实话实说吧,我不爱玩那些虚的


澳洲的华人孩子跟国内不一样


国内的孩子上重点大学,基本上工作有保证,三流烂大学,饭钱都挣不出,当然要玩命学

这里华人孩子只有白领工作和医生法律之分,活个中产没问题

不必要太焦虑,早学的优势没那么大,过几年大家都差不多了,到中学就看孩子的潜力,尤其是男孩子

安啦

发表于 2013-9-2 11: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EO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EO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妈妈 发表于 2013-8-28 12:30
甘蔗不能两头甜

不会啊,我每次去市场买甘蔗吃,咬这头甜,咬另外一头也甜。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灭故彼灭。

发表于 2013-9-2 11: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risty_BJ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risty_BJ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说这边孩子轻松的去看这个帖

http://www.oursteps.com.au/bbs/f ... &extra=page%3D1

发表于 2013-9-2 12: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xr_33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xr_33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既然常驻澳洲久在这读啊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3-9-2 12: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EOZHU 发表于 2013-9-2 11:03
不会啊,我每次去市场买甘蔗吃,咬这头甜,咬另外一头也甜。

好吧,我又无知了。以后不能乱发言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3-9-2 12: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EO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EO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妈妈 发表于 2013-9-2 12:02
好吧,我又无知了。以后不能乱发言了

玩笑话。D妈别认真。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灭故彼灭。

发表于 2013-9-2 12: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清墨水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清墨水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妈妈 发表于 2013-9-2 13:02
好吧,我又无知了。以后不能乱发言了

老祖宗的错
不宠无惊过一生

发表于 2013-9-2 12: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asmine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asmine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EOZHU 发表于 2013-9-2 11:03
不会啊,我每次去市场买甘蔗吃,咬这头甜,咬另外一头也甜。

在市场卖的甘蔗是削了头尾才卖的,既不是蔗头也不是蔗尾,都是甜的部分才有人买 。蔗头(就是在土里的那部分)是甜的,去到蔗尾,就是顶端叶子部分,就不甜了。

我上小学的时候种过甘蔗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Christy_BJ + 4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9-2 15: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piphany201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piphany201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jasmineh 发表于 2013-9-2 12:32
在市场卖的甘蔗是削了头尾才卖的,既不是蔗头也不是蔗尾,都是甜的部分才有人买 。蔗头(就是在土 ...

谢谢,长知识了。
应作如是观

发表于 2013-9-2 15: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顽皮天使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顽皮天使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atrickzhu 发表于 2013-8-28 12:15
我说中国好,而且会越来越好。
支持楼主带孩子回中国。

朱版是认真的吗?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3-9-2 16: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feinsydne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feinsydne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Epiphany2013 发表于 2013-9-2 15:47
谢谢,长知识了。

从小孩教育问题谈到削甘蔗,这楼歪得真好看~~

2016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3-9-2 16: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illtop-bea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illtop-bea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傻人有傻福,我被家长教育得太清楚明白,过得挺累的。希望孩子傻一点,开开心心就好。成绩好还不及人缘好,口才好,心态好。

发表于 2013-9-2 16: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org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org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atrickzhu 发表于 2013-8-28 12:15
我说中国好,而且会越来越好。
支持楼主带孩子回中国。

如果父母不回去难道分开来么 ? 我觉得孩子还是要在父母身边长大

发表于 2013-9-2 17: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org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org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你老公不是也教书的么 ? 让他分析分析啊 , 期待专业人士点评。 这里怎么注重道德教育的呢?谢谢

发表于 2013-9-2 17: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piphany201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piphany201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ifeinsydney 发表于 2013-9-2 16:49
看到中国父母讨论中西教育问题,让人觉得很想说两句
以个人经历,谈点个人感受吧。也许肤浅,但供各位参考 ...

写得不错,有些观点说到心里去了。十年后还有高考的噩梦,经典。我觉得中国人素质不高可能是因为人口基数太大了,如果在澳洲也有那么多人口,恐怕也不是很乐观了。
应作如是观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3-9-2 17: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asmine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asmine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ifeinsydney 发表于 2013-9-2 16:53
从小孩教育问题谈到削甘蔗,这楼歪得真好看~~

我还可以分享我小学一年级种蓖麻的经历呢, 可怜我一个6岁的小孩挑着两小担火灰肥去上劳动课, 照顾分给我的三棵蓖麻。不过现在回想起来, 那时候中国的教育方式比现在的好。

发表于 2013-9-30 11: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ianyu200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anyu200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ymf990107 发表于 2013-8-28 21:44
最好就是混搭学习,中国一年,澳洲一年,我女儿就是3年在国内,4年在澳洲学的。8年以后就一直在澳洲学习了 ...

这样好么?两边都能跟上?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