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历史乱弹之李斯--纬世之才,形琐之人 (2005-5-20) booper · 梦幻泡菜全攻略! (2005-7-14) 飞龙
· 【摄出你的足迹】我学摄影的这几年 (2013-1-2) zhoupc · 墨尔本南澳7天自驾行 (2014-10-19) daniello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maxiaoc

[NSW] 文化,中国文化,到底什么是中国文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25 12: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林草12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林草12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来很认真地回答一下,真正的中国官方文化就是儒家文化。男尊女卑,父为大,次为子,再为母的家长制。尊师重教,以学养家的官学文化。
所以说,为什么,中国的正统文化缺乏魅力,是因为长期的封建制度把除了官学以外的所有的声音都消灭了,焚书坑儒,这是历代都有的。一个朝代建立起来,首先要做的就是把以前的不利于本朝的声音全部消灭。所以说,这个国家的文化缺乏连续统一性,唯一得以生存的就是儒家文化,这是中庸文化,也是顺应潮流,攀权附贵的文化。

国外的相应的这个文化呢,就是圣经和宗教。

但是,中国很多宝贵的文化在民间得以保留和传承,如果楼主要学中国文化,去了解中文的魅力,一定要读中国的历史,读中国的唐宋以前古文,那才是中国真正美丽的语言。其实这样说,也不全面, 中国的很多地方保留了古代的文化魅力,音乐,舞蹈,戏剧,习俗,饮食。但是这个面实在太广,你不去入门,怎么能窥探到里面的绝色风景呢 ?

所以说,你觉得中文无趣,中国文化无趣,那是因为,你读到的是人民日报,但是看看别的方面,你也许会打开另外一闪门。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maxiaoc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减肥已经成功,林草更需保持。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12-25 12:2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eelongwes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eelongwes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其实我越年长越觉得自己没有资格谈论中国文化,我只是母语是中文而已。传统的中国文化早就断裂,仅凭语文课背几篇论语孟子,我不敢妄谈中国和中国文化。
都说中国人勤劳节俭,尊老爱幼……可是其他民族也具有这样的美德啊。
我一直觉得我们有一种心态很不理性不健康,好像以自己的民族\文化为傲就一定要贬低别的民族和文化一样,如果对自己民族文化有所批评或者认真地赞美一下别的种族文化,就成了叛国者……总有一种穷人翻身找补的急切感。
我理想中的中国,是一种富贵不淫,穷贱不移,威武不屈的自信和怡然,是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的温暖人情,是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对时间宇宙和人类命运的永恒之问……而这些属于全人类共有。

评分

参与人数 5积分 +18 收起 理由
李十三 + 2 太给力了
米雪兰 + 4 感谢分享
ttmum2 + 4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大隐隐于。。。。养小孩

发表于 2015-12-25 12: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EO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EO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LEOZHU 于 2015-12-25 12:42 编辑
zuozuo 发表于 2015-12-24 11:26
那你想说啥呢?

我理解大家是在说“现代人进步了,古人的东西不适用了,早被推翻打倒了”,“现代的孩子 ...


古人的東西不是全部在今天的社會都能適用,也不是絲毫沒有用處,但你的問題在於只有贊嘆沒有批判,所以會得到非常主觀的結論,而不是客觀事實。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灭故彼灭。

发表于 2015-12-25 15: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lora.zho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lora.zho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zuozuo 发表于 2015-12-24 11:08
一起学可以,关键是态度。要求‘教人的人’以谦卑的态度对待‘学习的人’,就有点反了。

正确的态度是学 ...

教的人为何不能够用谦卑的态度对待被教的人?三人行,必有我师,孔子教育了天下人,尚且这样说这样做。。。

2020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5-12-25 16:3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uozu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uozu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EOZHU 发表于 2015-12-25 12:41
古人的東西不是全部在今天的社會都能適用,也不是絲毫沒有用處,但你的問題在於只有贊嘆沒有批判,所以會 ...

从没想过要批评什么,别的家长提出的观点我其实也没去批评,只是试图讲清我相信的理由。

确实,传统教育是要教人"吃苦"和"屈己"的,人们普遍不喜欢这两样东西,所以一定会逃避和反对的,太正常了,非常能理解。
CPA, Tax Agent

发表于 2015-12-25 16: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EO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EO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zuozuo 发表于 2015-12-25 16:30
从没想过要批评什么,别的家长提出的观点我其实也没去批评,只是试图讲清我相信的理由。

确实,传统教育是 ...


傳統教育的核心不是屈己,是反省,很可惜你沒有把握住。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flora.zhou + 2 还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查看全部评分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灭故彼灭。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20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5-12-25 17:5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uozu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uozu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zuozuo 于 2015-12-26 11:05 编辑
LEOZHU 发表于 2015-12-25 16:48
傳統教育的核心不是屈己,是反省,很可惜你沒有把握住。


借此提醒家长,不信古人这一套的话,千万不要试着做,只有家长说服自己了,才能说服孩子。我可不想担"误人子弟"之名。

对于文化的理解,我一定是非常肤浅的,不对的地方,多谢讨论和指正。

我觉得中国文化是建立在"五伦"与"八德"基础上的。"五伦"指:父子有亲,长幼有序,夫妇有别,君臣有义,朋友有信。并强调天下无伦外之人。西方只有一伦,就是"朋友"。父母和子女也是朋友,朋友的话就可听可不听了。

"八德"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听台湾朋友说他们是把这八个字悬在学校黑板的上面的,尤其是后面四个字。

古人强调"修身", 认为修身是“知之至也”,就是指最最重要的知识。 ,大概就是你说的"自省"的意思。一个人每天做的事情应该都是为了"修身",只有身修好了,才能做到"家齐",才能做到"国治",然后才能"平天下"。

以这些来教育孩子,不是为了束缚孩子,以至于使他们要么叛逆,要么没主见,而是帮他们走向独立的第一步,因为一个人的长进就是从日常生活中的”孝敬父母“和‘洒扫应对“开始的。

CPA, Tax Agent

发表于 2015-12-25 19: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lora.zho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lora.zho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flora.zhou 于 2015-12-25 19:36 编辑

转的——也许有很多人是这样被教育和教育自己的孩子,接力棒就这么传下去

知不知道错哪里了?----不知道----错哪里都不知道?----啪啪啪啪---- 知不知道错哪里了?----知道了----知道了你还错?----啪啪啪啪---- 知不知道错哪里了?----....----不作声?你还敢犟?----啪啪啪啪----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LEOZHU + 3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5-12-25 19: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芒果飘香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芒果飘香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lora.zhou 发表于 2015-12-25 19:35
转的——也许有很多人是这样被教育和教育自己的孩子,接力棒就这么传下去

知不知道错哪里了?----不知道-- ...

小孩能这么对答如流的话,至少中文教育是成功的,呵呵
签名被屏蔽

发表于 2015-12-25 19: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lora.zho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lora.zho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芒果飘香 发表于 2015-12-25 19:43
小孩能这么对答如流的话,至少中文教育是成功的,呵呵

哈哈,ta只回答了不知道,知道了,六个字啊

发表于 2015-12-25 22: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oailvz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oailvz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究竟为什么我们要学中文"?

如果我不懂英语,我就缺少了一个认识世界工具,一个途径,一个角度。同样,对于英语是母语的人来说,
如果可以学会中文,也能有同样的作用。如果你血统上又正好是中国人,或者更好,爸妈能讲中文,有什么理由不试着学习中文呢?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12-25 23: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orthwind7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orthwind7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woailvzi 发表于 2015-12-25 22:21
"究竟为什么我们要学中文"?

如果我不懂英语,我就缺少了一个认识世界工具,一个途径,一个角度。同样,对 ...

没错。扯到文化通常是这样:
为什么学中文?为了学中国文化嘛。那反正我们不喜欢中国文化,所以不用学中文了。
要么就是:
为什么学中文?为了学中国文化嘛。那反正英文也能学中国文化,所以不用学中文了。

其实很多我们这些想让孩子学会中文的,脑子里根本没想过中国文化这回事。我们没有那么伟大想着去传扬中国文化,国内十几亿土生土长的中国人足够传扬了

发表于 2015-12-26 09: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omor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omor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EOZHU 发表于 2015-12-22 15:16
诚实守信在澳洲常见,在祖国倒是失传了,令人感到羞愧。

同意

发表于 2015-12-26 10: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engqil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engqil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TIANPINKONG 发表于 2015-12-22 14:49
我理解主要是:儒与道。
出国之后感觉中西方的确差别大:我国人民含蓄,勤俭,长幼有序,对亲人的关注与帮 ...

再别提释儒道,其实就是一泡狗屎,祸害中国几千年。其实就是王权愚弄统治百姓的工具。
头像被屏蔽

草鞋族

发表于 2015-12-26 10:25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5-12-26 10: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unni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unni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觉得文化是社会规范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文化的表现形式就是社会个体之间的极大认同,请注意,是个体之间的,不是只有单向的,比如说,只有你认可人家,人家不吊你,那叫文化边缘化,孤立化
文化的基础是同根同种,这个是人类进化自然而然的形成的,物竞天择,形成相同的基因机构,生理结构,这个是基础,所以很多种族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最明显的就是饮食文化,有些种族对另外一个种族的是食物严重过敏,甚至致死,这个就是基因基础。也是文化存在的基本。

不同种族的文化实现在初级阶段都是通过武化手段来实现的, 高级阶段通过宗教传播来实现,现在通过科学技术知识和手段得以广泛传播。

具体到中华文化,也无非逃不过这些定义来套,你的基因结构得到其它族群的认同?你的饮食习惯得到其它族群的认同吗?你的语言文字得到其它族群的认同吗?你的宗教信仰得到其它族群的认同吗?自己一项一项套,都认同了,你就被同化了,否则就是异化,边缘化。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5-12-27 11: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fw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fw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小农意识,重私德轻公德。

发表于 2015-12-27 14:0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米雪兰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米雪兰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們不妨跳出固有的思路,假设我們在旁观具有灿烂文明,悠久文化的希腊。他們的移民在讨论他們的文化特性,文化传承,希望他們的子女掌握希腊语的应用,背诵希腊经典。我們觉得是应有之义呢,还是小題大作呢?又假设李白移民到天朝上邦,纯熟地运用天朝語言文字,他的父母至亲会不会令他不可忘本,最好再学一门俄语。
呵呵,胡思乱想。

发表于 2015-12-27 15: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uliaxhch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uliaxhch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Juliaxhchen 于 2015-12-27 15:16 编辑

中国小孩子的教材里,勇敢是很重要的品德。不怕困难,敢于尝试。很多儿歌都有提到。这边的熊孩子有点什么就 ‘好难啊,我做不来’,‘好难啊,我没那么聪明’,真是让人晕倒,一点克服困难的决心都没有。我觉得我的小孩和学生至少要了解到勇于尝试和坚持努力的可贵,才算是受到了一点点中国文化的影响。

还有,ls很多人提到有些我们认为的中华美德别的民族也有。但这仍然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啊!没有人说美德不可以和别的民族一样。我们的孩子生活在澳洲,只要我们认为重要的价值观,澳洲社会又没有的,我们都可以把它作为中国文化传递给我们的后代,不管什么韩国日本有没有。

远的不说,就说坛子里大多数人自己是怎样一路走来的(富二代当我没说),如果个个都像澳洲这些衣食无忧的teenager一样,我们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吗?支撑我们奋斗的那些价值观,都是中国文化。当然,它有很多局限性,所以我们才没有local那么舍得享受生活,但决不希望我的孩子像大多数澳洲中小学生一样,我希望他保留些许中国特性,这样在将来的社会里才会很有优势。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zuozuo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12-27 17: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hengyiqun0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hengyiqun0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PRILGIRL 发表于 2015-12-22 14:45
没觉得所有ABC都不喜欢中文, 我们家大小两个都喜欢中文,喜欢四大名著武侠小说            ...

发表于 2015-12-28 09: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w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w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木心的《借我》,就是满满的中国文化
借我一个暮年,
借我碎片,
借我瞻前与顾后,
借我执拗如少年
借我后天长成的先天,
借我变如不曾改变
借我素淡的世故和明白的愚,
借我可预知的脸
借我悲怆的磊落,
借我温软的鲁莽和玩笑的庄严
借我最初与最终的不敢,
借我不言而喻的不见
借我一场秋啊,可你说这已是冬天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8 收起 理由
去无方向 + 3 感谢分享
冬迹之樱 + 5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12-28 14: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erthkidkkk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erthkidkkk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1949年后中国官方推广的都不要去学。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gwang + 3 自我糟蹋

查看全部评分

2013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5-12-28 17: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冬迹之樱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冬迹之樱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wang 发表于 2015-12-28 09:40
木心的《借我》,就是满满的中国文化
借我一个暮年,
借我碎片,

我觉得我们成长的年代里缺乏对传统文化精华的了解,没有才品兼具的人引领。

后来想补课,看过林语堂的书 (不错但是仅限不错而已),看过余秋雨的书 (不敢恭维)

直到看了木心的文学史,很深的触动,木心太有灵性了,他让我重新看待中国的文化精华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gwang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12-28 20:0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米雪兰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米雪兰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冬迹之樱 发表于 2015-12-28 17:45
我觉得我们成长的年代里缺乏对传统文化精华的了解,没有才品兼具的人引领。

后来想补课,看过林语堂的书 ...

请教书名

2013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5-12-28 20: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冬迹之樱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冬迹之樱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米雪兰 发表于 2015-12-28 20:04
请教书名

书名: 文学回忆录, 木心讲述,陈丹青笔记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14 收起 理由
清墨水 + 8 感谢分享
LEOZHU + 6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12-28 20:4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米雪兰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米雪兰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冬迹之樱 发表于 2015-12-28 20:21
书名: 文学回忆录, 木心讲述,陈丹青笔记

謝版主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12-28 21: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ummer73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ummer73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有空翻翻梁漱溟的《中国文化要义》,甚至GOOGLE一下”中国文化“,都胜过个人体会。

有些人的体会过于政治化了。

发表于 2015-12-28 21:0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米雪兰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米雪兰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米雪兰 发表于 2015-12-28 20:45
謝版主

中國古代文学能夠流传至今,的確是精华。具有美学价值。然而並不能完全代表文化。不乏探索人生,抒写胸臆,处处是愁,才下眉头,又上心头,完全无解。中国文化真是文艺青年或老年的文化,沒有理科生的地位。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5-12-28 21: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芒果飘香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芒果飘香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米雪兰 发表于 2015-12-28 21:04
中國古代文学能夠流传至今,的確是精华。具有美学价值。然而並不能完全代表文化。不乏探索人生,抒写胸臆 ...

这么偏颇?
理科生就不探索人生,理科生就不抒写胸臆?理科生就不具备审美能力?
别忘了鲁迅原来是学医的的。
签名被屏蔽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5-12-28 21: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芒果飘香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芒果飘香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米雪兰 发表于 2015-12-28 21:04
中國古代文学能夠流传至今,的確是精华。具有美学价值。然而並不能完全代表文化。不乏探索人生,抒写胸臆 ...

音乐教父 罗大佑也是 学医的。
签名被屏蔽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