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蛋糕姐姐家的简易快捷家常晚餐之二,5月6日更新在第15页,烤鸡腿菇,蒸豆腐虾仁,苔条江白虾 (2012-5-1) chesecake · 八达岭春雪 (2013-11-25) flyingdog12321
· 想想我们孩子的时候,是那么野蛮粗糙,竟然也活了过来 (2010-6-22) 分辨率 · 墨市五周--找工纪实 (2006-9-9) Henrychen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xaofei007

一个143移民的生活纪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31 10: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ina5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na5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嗯,我不在澳洲,我在国内,儿子在澳洲。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2-5 11: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aofei00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aofei00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回来几个月,一直在医院的环境里,
话韪有点沉重,一直不怎么发帖,
可是看到那么多朋友,依然在关注着这个帖子,自己多少有点放不下,
陪侍自己大病重病的亲人,是很多人生活中都要面对的,
生老病死更是每一个人无法逃避的,
身在海外的子女,肯定很想了解一些国内老年人就医,治疗,护理情况,
我所看到的,听到的,很有限,难免片面表面化,
但毕竟是第一手资料,
有时间我会和大家分享,
我希望我能平静的写,大家能平静的看,
话题是沉重的,但心情不要受此影响,
人一辈子不容易,快乐很重要!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0 收起 理由
tina50 + 10 期待你的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2-5 12: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aofei00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aofei00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一个月,我忽然有一种很奇特的感受,
有时候,悲伤和难过竞然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2011年的最后一天,2012年的第一天,
当然最主要的是因为父亲的病,还有就是处在情绪的低谷吧,
这两天泪就没有止过,不停的流。
过年时,护工回家了,两个星期,我们两个人轮流看护父亲,
有时候,我是两个白天连一个晚上,
到后来几天,我都这样想,别说是个人,就是个阿猫阿狗,
替我一会儿都是好的,我要休息,
哭和伤心是需要消耗很大体力的,
也就是说,有很好的体力来支撑,
当你的生理到了一定限度时,
那种悲喜就很淡了,生理的需要压倒了一切!
我见有个网友说,好护工不好找,把病中的父母交给他们,自己做不到,
我想他是没有真正的经历过,
如果是重病大病,住院,家人一直陪侍,假设三个子女吧
时间不用长,半年以上,体质不好的家人,直接就摞倒了,
我们院和医院就好几个例子,
病人还好好的呢,陪侍的老伴先走了。

评分

参与人数 4积分 +15 收起 理由
又十年 + 2 阿姨,坚持!加油!
chinara + 3 安慰一下
缓缓 + 8 理解的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2-5 12: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ina5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na5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多谢小肥姥姥,和想知道国内现在看大病的情况,期待你的分享,第一手资料最珍贵。

发表于 2012-2-5 13: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梧桐叶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梧桐叶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是的,记得我奶奶去世前一个月住院,几乎每个夜班都是老爸值,虽然有三个叔叔都比老爸年轻。奶奶去世了,老爸也累病了。。

发表于 2012-2-6 12: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NMOS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NMOS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追了这么久。看到落泪。文笔非常好。真挚实在。善良无华的美。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2-6 19:08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xaofei007 574# 帖子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一段,太有共鸣了。只有经历过,才知道个中滋味。不单考验体力,也考验心理。许多事情,不是一句“孝顺”可以化解。

发表于 2012-2-7 10: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ina5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na5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xaofei007 于 2012-2-5 13:10 发表
这一个月,我忽然有一种很奇特的感受,
有时候,悲伤和难过竞然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2011年的最后一天,2012年的第一天,
当然最主要的是因为父亲的病,还有就是处在情绪的低谷吧,
这两天泪就没有止过,不停的流。
过年时,护工回家了, ...


其实我坚持移民,很大的一部分也是看重澳洲这一点,住院和养老院不需要加人陪伴护理。
自己能动的时候,一切自己做,一旦自己真的不行了,就交给医院和养老院去处理吧。
其实那时候自己的生命已经不重要了,关键是别连累家人。

我们都是独生子女,国内就老两口,一个有病,另一个老人去护理,
那一把年纪了,都颤颤巍巍的,自己都强活呢,咋个去护理别人?
都说国内人工便宜,可那人工也要有一个家人去寻找、雇佣及监管不是。
都老糊涂的人了,老弱病残的,全屏雇工的良心,不靠谱。

发表于 2012-2-7 10: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o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o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生老病死,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只是早晚而已。小肥姥姥的新篇章感同身受,写得真好。

发表于 2012-2-7 10: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oonlal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oonlal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tina50 于 2012-2-7 11:12 发表


其实我坚持移民,很大的一部分也是看重澳洲这一点,住院和养老院不需要加人陪伴护理。
自己能动的时候,一切自己做,一旦自己真的不行了,就交给医院和养老院去处理吧。
其实那时候自己的生命已经不重要了,关键是别连累家人。 ...


不需要家人陪护确实轻松。可是也不是那么美好,我家老人生病住院时,每天都有很多时间段是家人访客必须离开病房,白天还好,晚上确实难熬。病人在医院很孤独,而且医院护士毕竟要照顾很多病人,很多要求无法及时满足,让病人更加焦虑。特别是老人觉得有情况,护士大概看的比较多,觉的没什么,耽搁一下,老人就会觉得很无助。本来就生病,更容易情绪化。早晨我们都是不让进病房之前就到门口等,第一时间让老人看到我们,毕竟有家人,老人才有安全感。护士有时会告诉我们病人情绪不好之类的,让我们劝导,可是劝导归劝导,还是挺心疼的。虽然晚上我们很早就可以回家休息,但在家里,心里牵挂着老人,不知道他在医院怎么样,心里也很不是滋味。如果白天上班,从下班到医院,呆到到被轰回家,感觉时间真的不够。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6 收起 理由
tina50 + 6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2-7 11: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ina5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na5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moonlala 于 2012-2-7 11:48 发表


不需要家人陪护确实轻松。可是也不是那么美好,我家老人生病住院时,每天都有很多时间段是家人访客必须离开病房,白天还好,晚上确实难熬。病人在医院很孤独,而且医院护士毕竟要照顾很多病人,很多要求无法及时满足,让病人更加 ...


好有爱心的孩子,看的我眼泪流,你爸妈有福气。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2-7 11: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ina5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na5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人这一辈子不容易啊,尽管回头一看还是很快的

[ 本帖最后由 tina50 于 2012-2-7 15:04 编辑 ]

发表于 2012-2-7 18: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ohn-220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ohn-220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xaofei007 于 2011-3-7 11:52 发表
从心里我是不喜欢这份工的,但开始的想法,我是想坚持两三个月,
会做得很熟练了,学一门技术,如果换一个城市生存,暂时找不到工作,
有这门技艺,马上就能上手,有收入。
但这两天有点动摇。
这份工的优点,
上班时间八个小时,实际做工, ...

耒自国内的才子,才女非常多.因为沃卅市场太小,靠它出出名还行,赚钱就很难,许多人都是自已花钱出版.很多免费報纸都以广告为主,加上拼凑文章.

发表于 2012-2-7 18: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aofei00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aofei00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是个三层楼的病房,牌子上写的,老年病病房,以前是老干部病房。
一间房一般两个病人,房间内有独立的卫生间,电视,空调,微波炉
热水器,重病人是一个人一间,陪护者在旁边支一个小床,
这里住院的病人都有陪护,不管是家人还是护工,
我们这层有个老病号,是个植物人,住了十年,
女儿一年也不来一次,儿子在外地,过节时会来,
只有老伴,每天早早做好饭送过来,陪他坐好一会儿,还好家在医院附近,
这个护工用了五年,病人卧床十年居然没一处褥疮,
窗台上摆放着几盆鲜花,阳光射进来,居然很有生机,
忽然有事出去,有空再写。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10 收起 理由
tina50 + 5 感谢分享
缓缓 + 5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2-7 20:19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yesan2122 444# 帖子

此文章由 john-220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ohn-220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赞同.lz虽然也关心女儿,邦其带外孫女.但总觉得太自我,她的女儿确不容易,独立不能成为借口.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xaofei007 + 4 想法不一样,其实帮不帮儿女,不用什么借口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2-7 23: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aofei00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aofei00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们这个城市护工行情一天一百到一百二十元,不包饭。
特殊的有一天一百五的,
去年十二月,我第一次用护工,也就是说,第一次和护工打交道,
比我想像的好得多。
这是个四十左右女的。
有两年的经验,外地人,
她曾经和一个新护工说过这样一句话,其实老人和小孩子一样,
你怎么样照顾自己的孩子,就怎么照顾老人就对了。
她有这样的体会和悟性很不简单,
我每次去,她都坐在老人床边,
我说,白天当病人睡着了,或液体多时,你也可以在床上靠一会儿,休息一下,
不用每时每刻这样守着。
大夫和护士对她评价也不错,那是因为她常常把护士的活也干了,
干活比我利索多了,不说感情因素,
她照顾老爸比我照顾起来,老人要舒服得多,
她在,我很安心放心。
本来说好,初六过年回来的,但她婆婆摔伤了,
我只好另找了人。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tina50 + 5 能顾到一个好护工幸运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2-7 23: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inar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inar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每次看到养老的话题心情就沉重。。

发表于 2012-2-8 00: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ina5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na5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chinara 于 2012-2-8 00:41 发表
每次看到养老的话题心情就沉重。。

关键是不能轻松养老,社会和家庭负担都比较重。

发表于 2012-2-8 11: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aofei00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aofei00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回复586#帖子
哈哈,你还算客气的,说我太自我,我自己也是这样觉得,
在现实生活中,我和萍姐常常争论这个问题, 她直接说我太自私,
我说她,年过半百,自己付首付在澳洲买了房子也就罢了,
两个女儿,每人每周补贴她一百,毕竟她们还年轻,不算什么,
就算一种细水长流的投资,若干年后,房子和地都是她们姐妹俩的,
总强过她一个老太太一个人把这副担子扛起来,多累多辛苦啊!
她一句也听不进去,
看来人的个性千差万别,成长环境有别,思维习惯不同,
真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
就算同是143移民,也不能一个模式去套,
就像有的人,有的父母,心甘情愿为哪怕成了家的子女付出,操劳,
无怨无悔,
觉得这一生都是为子女活得,
我不是,
除非我觉得值得,在原则性的问题上可以帮她的大忙,
这种情况下,女儿第一,我第二,
但仅仅就是生活不方便,下班回来要做家务带孩子,让我做我不喜欢的事,
就让我完全放弃自我,
放弃我喜欢的生活方式,我做不到,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11 收起 理由
XIAOTUDOU + 3 我很赞同
tina50 + 8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2-8 11: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aofei00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aofei00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一起回国的路上,我也感慨过,
对女儿说,如果你有一个像你婶婶那样的妈妈就好了,
我老公的弟媳妇,做家务那是一流的,
做饭收拾家,不是负担反而有一种乐趣,
孩子们专心挣钱,日子岂不是美上加美,
女儿不为所动,真心的说,妈妈,你也很不错啊!
这很出乎我意外,要是放在一年前,她也许会附合我,就是,就是,然后
羡慕向往一番那样的日子,
这一年,我们换了一个角色相处,我从主角到配角,在她的地盘上生活,
在最初的碰撞摩擦以后,彼此都有收获,都在成长,
那就是尽管能看到对方有太多的不足,

却能做到平和的包容,然后更多地看到对方的闪光点和长处。
前几天,女儿跟我说,妈妈把你的护照扫描过来,
原来她无意中看到一个楼盘,在市中心,
她说,我准备给你和爸爸买一个两居室的房子,你们安顿下来,我就踏实了,
她有这个心,我和老公就很高兴很高兴。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10 收起 理由
缓缓 + 5 感谢分享
tina50 + 5 风雨过后是彩云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2-8 19: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ina5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na5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今天去医院开点药,交款的时候,看到一对老夫妻, 至少有80多岁吧。老头拄着拐,老太太驼着辈。老夫妻两个人的身体状况都很差,每往前走一步,也就前进了半个脚掌,两人都是这样,但老太太还不时的嘱咐老头,“慢点走,别摔了”。

没有家属跟着,老太太没有残疾,但走路时,左脚是拿鞋帮当鞋底那么走,我久久的注视着他们,鼻子发酸,眼睛发潮。。。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2-8 20: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oonlal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oonlal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tina50 于 2012-2-8 20:48 发表
今天去医院开点药,交款的时候,看到一对老夫妻, 至少有80多岁吧。老头拄着拐,老太太驼着辈。老夫妻两个人的身体状况都很差,每往前走一步,也就前进了半个脚掌,两人都是这样,但老太太还不时的嘱咐老头,“慢点走,别摔了”。

没有家属跟着,老太太没有残疾,但走路时,左脚是拿鞋帮当鞋底那么走,我久久的注视着他们,鼻子发酸,眼睛发潮。。。



唉 不知道说什么好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2-8 20:44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tina50 592# 帖子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样的老人还是住养老院安全点。这状态听着就很危险,摔的概率不是“万一”,是随时有可能。

发表于 2012-2-8 21: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ina5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na5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D妈妈 于 2012-2-8 21:44 发表
这样的老人还是住养老院安全点。这状态听着就很危险,摔的概率不是“万一”,是随时有可能。


我心里就想,他们是怎么到的医院呢?这台阶、马路、上楼、下楼的,唉,不容易啊

发表于 2012-2-9 19: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aofei00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aofei00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两天护工来了, 我好多了,休息过来了,
操心的事接连不断,
前天护工打电话,我一看这个号码心怦怦跳,
“是病不太好吗?”
她说不是,是病房插进一个病人,
按规定,我父亲这种危重病人,是一个人一个房间的,怕相互传染,也便于护理
我刚洗完澡,头发湿漉漉地在寒风中出门了,
找他的责任护士,护士长,
本来心情备受煎熬,压力很大,再有这些硕事,
我看着护工坐在床边,心想这样坐一晚上谁受得了啊,
护士长安抚我,阿姨你体谅我们一下,这几天病人实在太多,
都是重病人,只要一有空床,我就给你调整。
我能说什么呢?
连陪护的拉椅都没有了。一下我都不知道从哪里买或者借张小床。
心事重重的。等晚上九点再去医院,谢天谢地,那个病人调到别的房间了,
我松了口气!
这一天就跑了三次
第二天早晨我刚送来饭,主治大夫又叫我,
阿姨你放下东西,我跟你说个事,
心一沉,在楼道里,她问我怎么不用以前那个护工了,我说,人家家里有事来不了,
她说,这个不如前面那个,
昨天,她睡得太沉,没看护好,老爷子把胃管给拔了,
鼻伺病人看护的难点就是,病人随时会把管子拔了,因为不舒服嘛,
白天还好,清醒的,晚上睡得迷乎乎,下意识就拔了,
要是拔了气管都有生命危险!
我说,那我也不能要求人家一晚上不错眼珠地盯着病人,那也太不近人情了,
大夫还说,最好再弄两支人血白蛋白,和两支丙种球蛋白,
这是自费药,人血白蛋白四百五一支,丙种球蛋白六百五一支,
前段时间各输了四去,
拿药的地方也不近,抽时间得跑一次。

[ 本帖最后由 xaofei007 于 2012-2-9 20:40 编辑 ]

发表于 2012-2-9 19: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aofei00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aofei00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说一下老爸看病的费用吧,
前几年医疗改革,离休干部每人可以选本市两个医院,
任选,在这两个医院开药住院不花钱,
开药和门诊自己先垫付钱,三个月报销一次,实报实销,
住院把医疗本往医院一放,什么也不用管,
冬天有二百的押金,一天四块的取暖费,夏天一分没有。
所有的费用都是医院和卫生局或财政局结,
我曾经看过一个单子,只打了一个日期,长长的一串,
总费用是7千,
我到现在也没弄清是一天的还是一周的,
我老公是机关公务员,退休了,
财政每月往他医保卡上打一百二,
住院报销比例是80%,和企业退休职工差不多吧?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16 收起 理由
tina50 + 8 感谢分享
缓缓 + 8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2-12 09: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ina5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na5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离休的待遇和医疗环境好很多呀

发表于 2012-2-20 13: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ina5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na5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xaofei007 于 2012-2-8 12:33 发表
回复586#帖子
哈哈,你还算客气的,说我太自我,我自己也是这样觉得,
在现实生活中,我和萍姐常常争论这个问题, 她直接说我太自私,
我说她,年过半百,自己付首付在澳洲买了房子也就罢了,
两个女儿,每人每周补贴她一百,毕竟她们还年轻,不算什么,
就算一种细水长流的投资,若干年后,房子和地都是她们姐妹俩的,
总强过她一个老太太一个人把这副担子扛起来,多累多辛苦啊!
她一句也听不进去,
看来人的个性千差万别,成长环境有别,思维习惯不同,
真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
就算同是143移民,也不能一个模式去套,
就像有的人,有的父母,心甘情愿为哪怕成了家的子女付出,操劳,
无怨无悔,
觉得这一生都是为子女活得,
我不是,
除非我觉得值得,在原则性的问题上可以帮她的大忙,
这种情况下,女儿第一,我第二,
但仅仅就是生活不方便,下班回来要做家务带孩子,让我做我不喜欢的事,
就让我完全放弃自我,
放弃我喜欢的生活方式,我做不到


我怎么没觉得小肥姥姥自私呢,我觉得你做的很多地方,换做我,也会那么做的。

[ 本帖最后由 tina50 于 2012-2-20 14:35 编辑 ]

发表于 2012-2-20 14: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白云妈妈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白云妈妈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你真行,能干

发表于 2012-2-20 18: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aofei00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aofei00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前几天心里真的很难过,从来没有的难过。
但我不想影响大家的心情,不写也罢,
分享一个让人高兴的信息吧。
女儿看好的那套公寓楼,基本已经办好手续了,
它最大的特点是,买房时,政府出资30%
个人70%,但你能永久使用,和个人出全资的没什么区别,
就是说,能无偿使用这30%的资金,
但卖的时候,只能卖给政府,
这样,20多万就可以买下一套两居室的新房,
而且设计很现代时尚,健身设施齐全,
就是不知道悉尼,墨尔本有没有这样的项目,
如果有,对已经移民或正在移民的略有积蓄老爸老妈应该算一个好消息吧,
至少感觉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不是那么高不可攀!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6 收起 理由
tina50 + 6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