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此文章由 ikerz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kerz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ikerzy 于 2014-10-12 22:38 编辑
周末太忙,更新晚了,请见谅哈,我继续。 (一家之言,不够全面,就当抛砖引玉,大家互相多交流,共同提高^_^,)
【面试-问题准备】先说面试官准备问题的流程。 我们基本上是公司提供一个question list, 根据岗位不同,要每个部门的面试官自己从这个list上选。 其实看看那些问题跟网上的无异,基本上涵盖几个方面 (Again, 这里讨论的是非纯技术工种,不涵盖IT,法律之类的高精尖领域):
1. Time management
2. Communication skills
3. Deliver best result under pressure
4. Analytic – Decision making (Optional)
5. Change Management (Optional)
6. Strength, weakness
7. How to deal with Difficult situation/person
8. Deal with failure
等等等等….
这些问题准备过面试的应该差不多都涵盖了。 更多问题大家网上搜搜就有了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有一个有意思的发现就是: 如果candidate 交流比较正常,问题准备的比较全面的情况下, 面试真的会是一个很随机的过程!!! 取决于:
当天面试人的状态(人非圣贤,难免会被感觉左右,可能也算是unconscious bias吧)
两个面试人对被面试人的整体感觉,
面试人回答问题的时候有没有地方会让人有疑问,从被drill dow, 问更多的问题(记得有一个candidate话说的很大,仔细一问前言不搭后语)
被面试喷(bla bla bla)的程度
要注意的事情:
1. 自我介绍
面试官明明准备了问题的list, 但是面试开始一切就开始随机了。 从自我介绍开始,如果candidate介绍的很详细的话,马上问题就开始了,这后面的流程就乱了, 建议大家自我介绍还是尽量简洁概括一些,不要过于细致,轮廓画出来就好了(correct me if I am wrong)。因为每个人能说出来的具体大case也就那么多,前面都说完了后面就虾米了。
2. 准备充分
老生常谈, 一定好好想想以前做的每一份工作,有哪些achievement, 建议列个表, 然后每个case都准备一下, 比如A公司, 经典问题过一遍, B公司,经典问题再过一遍。 楼主当年面试一共准备了6-7个case,说到后面就有点不够用了… 说白了还是懒…
3. 语速语调
试想一下,你要跟一个不认识的人一起坐着,聊40分钟到一个小时,你希望听到什么样的表述,怎么样的声音。 是机关枪类型? 磕磕巴巴类型?还是有快有慢,有紧有松, 有节奏的表述。 这个真的很难,个人觉得。 因为中文的“面试”,本来就有考试的意思,所以所有人都紧张,英文其实就是互相见面,即便如此,还是会紧张。(废话咋恁多) 我们面的candidate里面一点不紧张的估计只占到不到1/3。准备的充分,一定会更好的应付这种紧张情绪。 另外就是时不时的,有意识的提醒自己注意语速语调。 “怎么说,很多时候比说什么还重要!” 这话其实是写给楼主自己的…
准备充分, 语速语调注意了,就成功了一大半。
4. 小动作。 奥卡姆剃刀原则, 如非必要,不增加实体数目。 不赘述
5. 讲故事的夸张程度。
这个要注意,一般准备的时候都是说自己多么多么牛叉,一定要注意程度, 太牛叉too good to be true. 另外有一些大项目不会一帆风顺的,太顺利就容易失真, 哪儿那么容易就给公司省几个million, 整体换dashboard也没有任何人有疑义,太假。
6. 对公司的了解。 只说说历史没啥新意,如果做财务的起码把几年的报表弄来看看,业务大概分析下吧。
其他想到再说, 今天先到这儿了,剩下内容不多了。楼主理科生,码字实在不行,大家见谅吧。
故事: 一个在可口可乐干了多年的高个大叔。 问: 如果你做了一个活儿,比如一个大表,给一个team 做presentation, 有人不喜欢你做的东西,怎么办。 大叔斩钉截铁的说,我会告诉他: This is life, live with it… 这成为我们的quote of yea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