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2010年7月半月谈 - 3 Weeks in Paris (2010-7-13) joaquin · 我要一杯咖啡 (2008-5-12) patrickzhu
· 开始准备GG两岁的Birthday party 了 (2007-12-31) 飞儿 · 入口即化的萝卜丝酥饼 (2012-9-2) wwwjs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舟之

女儿总是不爱理睬和爷爷奶奶怎么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2 13: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yuef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yuef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教,上行下效。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10-2 14: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猪胖胖 发表于 2012-10-2 13:37
同意上面一个同学的说法,老人很难改变了,那就教小孩子妥善应对这种局面
第一,父母身教,按D妈的二十四孝 ...

第三条可否展开一下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2-10-2 14: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kspee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kspee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第3条没啥,就是要小孩按照弟子规的规矩做。

一般这种时候都会选择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告诉孩子要赶紧回应,
爷爷奶奶发话了要赶紧回答。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2-10-2 15: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kspee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kspee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可是为啥这时候不选择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发表于 2012-10-2 15: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gamemn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gamemn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样可不好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10-2 15: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inkspeed 发表于 2012-10-2 15:03
可是为啥这时候不选择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亲也没过啊,最多是技巧时机不对。没有原则问题的错误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2-10-2 15: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kspee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kspee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女儿不爱理睬也不是原则性问题啊,不就是忙着做事,没立刻回应嘛。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10-2 15: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粉猪妈妈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粉猪妈妈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主再举个例子吧

标题说是‘总’不爱理睬。 孩子和爷爷奶奶有‘和平相处’‘开心时光’吗

发表于 2012-10-2 15: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不理睬?打几顿看看还理睬不理睬

发表于 2012-10-2 15: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中国小牛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中国小牛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文化差异,一个讲究民主平等,一个讲规矩,对尊重的理解压根不是一回事,楼主只能跟能够讨论的一方探讨一下这个问题,至于改不改由本人说了算,因为大家都没错啊

发表于 2012-10-2 15: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北京洋娃娃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北京洋娃娃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不是女儿的问题,也不是爷爷奶奶的问题
是爸妈的问题,
建议lz教育小的,引导老的,会和稀泥生活才会更美好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10-2 21: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yuef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yuef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长辈叫,孩子可以看电视不理;
学校里,老师叫,也可以在做什么不理;
去工作,领导叫,也可能在忙什么不理。
。。。
可能工作,与人相处,事业方方面面都会有困扰。

长辈呼叫,停下自己手头工作马上回应,是对长辈基本的尊重,中国传统文化是如此,
我相信西方的主流文化也是这样的。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才能与人共事,快乐。

不懂规矩,在家里,学校,工作都不容易快乐。
中国传统的规矩,在《弟子规》里面有很明确的描述,做到了,自己日常生活有规律,
待人接物有分寸,每天充实,周围的人都处得好,多么快乐!不会有类似的烦恼。

《弟子规》1080个字,容易读,背起来也不难,难的是做到,我也做不到,
只能慢慢来,发现错的,就改。和楼主共勉。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linacheng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无我相

发表于 2012-10-2 23: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OH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OH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完所有的帖子,都很有道理,不过放在一起就让人比较无从下手,无法取舍了。
个人看法:
首先每个人观念不同,价值观不同,沟通能力、技巧不同,就像FM、AM频道不同步,就比较难沟通。
所以先把问题要区分定义清楚:
首先区分道与术的关系。道是指道理,术是指技术。道高于术,道重于术。也就是说道的对错先于术的对错、重于术的对错。
这次的问题里,个人觉得孩子的态度是属于道的层次高度,而爷爷奶奶的态度是属于术的层次高度。
所以主次是先要解决孩子的问题,其次解决爷爷奶奶的问题。
其次是对象问题:
三个组成部分:孩子、自己、长辈
请问真正能改变的、能掌控的是哪个部分?
你真的能改变孩子吗?你真的能改变长辈吗?
当目光和焦点都放在试图改变外部环境,忙着改变别人的时候,基本注定成功的几率已经很小,很难而且很累了。
当行动放在改变自身上,一切操之在我,你会发觉事态最能掌控,最能影响,也最轻松。
接下来谈谈步骤:
1、你如何看待定义这个问题:
(1)孩子为什么会这样?
A,因为孩子不知道。不知道对错,就不会认为自己有错,不认为自己有错,你想让他改这样改那样?他想:为什么我要改?
B,因为孩子没看见怎样才是对的。孩子象海绵,给什么他吸什么,孩子象镜子,照到什么学什么。
(2)孩子这样做有什么坏处?
A,习惯成自然,刚刚已有朋友说了;
B,其实更糟糕的还不仅如此,是你如此对待别人,特别是长辈,以后别人也会这样对待你,而且会加倍。因为今天种下漠视他人的种子,当种子发芽长成参天大树的时候,受伤害的只能是孩子自己。
C,现在西方文化中一些不真实的表面现象颇具迷惑性,误以为我行我素就是个性,孰不知结果就是“儿童的天堂,成年的战场,老年的坟场”(单从某一角度而言)为什么会这样?
D,东方文化里的和谐人生是“幼年培福,成年积福,老年享福”,所以“小太阳”般的孩子其实是在大量消耗他自身的福报。等到未来,只能赤膊上阵,浴血奋战了。
2、自己可以怎么做?
(1)自己首先要有正确的观念。不知道去哪里的船,其实什么风都是逆风,什么方法都不管用。
(2)知道去哪里了,用相对保险的方法去行动。
什么叫保险?
A,经过时间的考验。几千年用下来都验证有效 VS 几百年的论证 VS 几十年的尝试 VS 才几年的新观念 VS 刚刚突发奇想给出的建议
B,东方传统文化之所以经年不衰,而且渐渐被西方接受甚至奉为救世之学,正是因为行之有效。而且所有碰到的问题都能从中找到解决之道,找到答案。
(3)要有耐心
A,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冰消雪融也非一日之暖。父母多少岁了?自己多少岁了?孩子多少岁了?
所以难度就此一目了然。孩子越早学习传统文化越好,越容易,回报越大。
B,改变自己比改变别人容易。对下“上行下效”,对上“下行上效”。
C,先道(明理)后术(方法技巧)是次第顺序,顺之事半功倍,逆之事倍功半。
其实,每一个问题的解决之道都不是三言两语能为之,粗陋见解只是抛砖引玉而已。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13 收起 理由
回头望 + 4 你太有才了
stoval + 4 感谢分享
缓缓 + 5 偶对你的景仰如滔滔江水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10-2 23: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ainstorm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ainstorm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老外是咋教育的?
很感兴趣,有哪位TX知道吗?

发表于 2012-10-3 06: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us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us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ainstorm 发表于 2012-10-2 23:33
老外是咋教育的?
很感兴趣,有哪位TX知道吗?

老外提倡对孩子的尊重。孩子再小也是一个独立的人,有独立的人格,需要同样被尊重。

如果换作我处理这些事情,我会分情况,不会一概而论。

当孩子专心做事情的时候,如果家长有问题需要问孩子,比如说今天你的作业做完了吗,或者家长要切水果吃了,你要不要也吃点之类的。孩子必须要回答,不可以装作听不见。问孩子的时候,要叫孩子的名字,引起孩子的注意,确定孩子听到你了。

但是,如果孩子专心做事情,想把事情完成,不管是画画,还是看电视,还是做手工。家长都不可以强制让孩子停止正在做的事情,去做你想让他做的事。家长可以和孩子商量,如果孩子愿意暂停手里的事情,那皆大欢喜,如果孩子不愿意,也没什么,孩子没做错什么。

换位思考,如果你正在专心做一件事情,孩子要你这时给他讲故事,你说没时间,过一会,孩子不干,不行,必须现在。你可能会觉得这孩子怎么这么专横啊,一点也不能体谅尊重别人。可是如果换作大人这么做,大家往往认为没问题,孩子就得无理由服从大人,不然就不是乖孩子,就目无尊长。有时候我觉得大人还真不讲理啊。

如果你想教你的孩子如何尊重体谅别人,那么首先你要尊重体谅你的孩子。一个没尝试过被人尊重体谅的孩子,长大也不会尊重体谅别人的。

评分

参与人数 5积分 +23 收起 理由
20101010 + 6 我很赞同
missdrafter + 3 说得太正确了!是不是因为鞋子不够精致,我.
XIAOTUDOU + 4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2-10-3 07:1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kspee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kspee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上正解。只缺一条,
小孩没有那么清楚的分析能力和习惯。
他只有凭感觉做事。所以呢。这事情就容易变味。
你觉得你在尊重他,其实她觉得的很可能是自己可以胡来。
你觉得你在教育他,其实他觉得的很可能只是自己要听话。

最后的综合都差不多,等他长大,慢慢变化,各个人也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10-3 07: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宏峰冰洁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宏峰冰洁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XIAOTUDOU 发表于 2012-10-1 23:25
孩子专心做一件事情或者玩的时候,是练习专注和思考的时间。如果活动经常被打断,专注被无视,孩子学会的是 ...

同意!

发表于 2012-10-3 07: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eier9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eier9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家务事难断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10-3 10: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usan 发表于 2012-10-3 06:10
老外提倡对孩子的尊重。孩子再小也是一个独立的人,有独立的人格,需要同样被尊重。

如果换作我处理这些 ...

再次理论赞同

不过,现在是三代同堂,人际关系要复杂一点。所以理论也许未必能传达到每一位当事人。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melanie.y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10-3 11: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tova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tova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OHO 发表于 2012-10-2 23:26
看完所有的帖子,都很有道理,不过放在一起就让人比较无从下手,无法取舍了。
个人看法:
首先每个人观念不 ...

很有道理。

发表于 2012-10-3 12: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IAOTUDO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IAOTUDO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就像婆媳关系关键在老公一样,
祖孙关系的关键也在中间一代。

孩子是未来,我的观点和做法是在不伤害祖辈的情况下,尽最大限度地保护孩子的发展。
如果祖辈确实影响了孩子(我的观点),我会出面将影响降到最低点。

一开始我就实行自己的孩子自己教育,祖辈只能辅助,如果祖辈认为孩子不对,找我了沟通。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10-3 13: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粉猪妈妈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粉猪妈妈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尊重需要发自内心,强加的道德理论,背书做人,适得其反。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9 收起 理由
20101010 + 4 我很赞同
fztt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10-3 13: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zt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zt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fztt 于 2012-10-3 14:06 编辑

孩子还郁闷呢。每天四对一,爸爸妈妈管,爷爷奶奶管,还都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满耳充斥着他们根本听不懂的“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6 收起 理由
20101010 + 4 你太有才了
jenny06 + 2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10-3 14: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粉猪妈妈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粉猪妈妈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弟子规基本是强加于人的

我决不会要求孩子去看

发表于 2012-10-3 14: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ugaYug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ugaYug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你们对老人的教育不够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10-3 14: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弟子规的粉丝和非粉丝,基本也是两个频道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fztt + 5 哈哈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10-3 14: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IAOTUDO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IAOTUDO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弟子规与我无关。

发表于 2012-10-3 14: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urplenigh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urplenigh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弟子规只是由论语中的一句引申而来,个人感觉很像八大纪律。。。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

纪律好背,从来都是态度最难。

发表于 2012-10-3 14: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猪宝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猪宝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在这种事情上,我对孩子的要求是:你可以不配合,但不能没反应。
你不喜欢做这件事没关系,但是不能把别人当空气。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10-3 14: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urplenight 发表于 2012-10-3 14:27
弟子规只是由论语中的一句引申而来,个人感觉很像八大纪律。。。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

不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吗?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