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分享考奖学金一点经验 (2020-2-28) luckyabc · 小卡6个月成长记录--睡眠和食物 (2009-9-5) zliner
· 说说我十几年的战豆血泪史和内调外养的制胜法宝-坑已填完,欢迎乱入 (2012-2-22) kitcat · XXXX之往事系列 (2006-12-18) riverstone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d200

使用Raid0提升家用PC硬盘存取速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21 15: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20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20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新买的主板支持Intel Smart Response Technology,设计太有意思了,用一块18G的ssd做cache,操作系统必须装在硬盘上,还不能在ssd上。号称很快(6X正常速度)。
现在内存这么便宜,直接把这18G做进内存虚拟盘上,把操作系统装在ssd上,这个多快啊!
起码可以搞个选项吧,但手册上写的这个选项是死的,必须cache是ssd,操作系统是硬盘。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6-21 15: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20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20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datace2004 于 2012-6-21 03:48 发表
机械盘raid0用了好几年,没出过问题,速度也不错,发热共振噪音却不小,买个橡胶垫笼子才解决。最近偶尔装了intel磁盘管理软件,发现一个盘坏道已经很多,不换不行,估计撒热没解决好留下的隐患。现在用一个ssd做系统盘,速度秒杀raid0,急速选择当然是ssd raid0。总之电脑玩家对储存系统的速度容量可靠性发热量噪音成本都要考虑周全。片面追求某一方面肯定日后会遭遇瓶颈,需费事补救。


我也发现偶尔硬盘会出现共振,很偶尔才有,因为家用pc硬盘装配精度不高,有缝隙。
买个橡胶笼子--这是花钱的路子。
我的方法非常简单:找块旧橡皮,剪两个小条下来,塞在硬盘和机箱之间,花费几乎为0,问题解决。

发表于 2012-6-21 15: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atace200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atace200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z68?

找不到文件试试everything,很好用

发表于 2012-6-21 16:08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d200 31# 帖子

此文章由 libers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bers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aw a presentation years ago mentioning this technology (was not named SRT back then) at IDF Shanghai. A really nice idea, however requires applications fully optimised to take the advantage. We were presented with a comparison between 2 PCs running Photoshop (with optimisation) performing photo editing. Also it won't work at the very first time opening the application as the data has to be preloaded into the cache...
It is more like the idea of Readyboost promoted by MS.
I think the limitation of not allowing SSD to be used as boot drive is due to the proprietary design as it does not appear to be a standard SATA interface.
Well, all I know is years old info, might not be relevant now

[ 本帖最后由 liberson 于 2012-6-21 16:09 编辑 ]

发表于 2012-6-21 16: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20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20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TuTuTu 于 2012-6-20 21:09 发表


绝对不会用RAID 0做启动盘的,一旦崩溃还要重新恢复系统(我所谓的修补),任何系统我认为稳定性永远是第一,运行速度很重要但是还是要排第二。


一块盘做启动盘,无论SSD或HD,崩溃了不需要重新修复系统吗?这个和raid0的两块盘有什么区别?
两块硬盘raid0的可靠性比一块盘低?都是坏一块就完蛋,我觉得一样。我只谈从硬盘质量来看。
当然,如果一定说raid0会出问题,这个另说了。这样算的话,那还有多余的数据口,数据线,电源线,都是新增的故障点,算下来可靠性就大大降低了。

发表于 2012-6-21 16: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20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20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liberson 于 2012-6-21 16:08 发表
Saw a presentation years ago mentioning this technology (was not named SRT back then) at IDF Shanghai. A really nice idea, however requires applications fully optimised to take the advantage. We were  ...


我现在都忘了,记得若干年前流行过在内存里搞个虚拟磁盘,把操作系统装进去,快。
这个更像是cache的概念,把最常用的数据放入高速存储器,查找不能命中时,再进入低速存储器查找。目前的cpu都这样了。还有硬盘,现在普通硬盘都64M缓存了。
软件也有cache,比如IE。甚至连数据链路都可以有cache,小运营商曾经在昂贵的国际出口电路上安装cache server。
人们总是想在有限的资源下,花比较少的钱,尽量提高系统效率,确切说是系统优化,而不是马上扩容新系统。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6-21 16: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20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20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Melternity 于 2012-6-20 23:28 发表
Raid 0 相当不稳定,故障率也很高,2 x TB 的data 如果不见了可是欲哭无泪,如果真的要跑 Raid 0 的话,我会用 2 x 60G SSD 来跑,大概只要150刀,只装OS和一些要求比较高的软件,再拿普通硬盘做存储。

稳定性比速度要重要,我还想弄个NAS来跑 Raid 1 。


用ssd装OS启动很快,但操作系统启动再快,一天也就一次,意义有限。
真正占用时间的,或我们使用计算机的目的,是让应用程序更快。如果应用程序不能装在ssd上,那ssd的价值就非常有限了。
所以,对于大数据量的应用,比如VM,目前raid0是比较便宜有效的方案。
出得起大价钱,搞N个大容量SSD,做raid5(3块起步,单块512G的要$2100起,只有1T有效容量),又有速度,又可靠!
问题是坛子里,目前有谁是这么用的呢?

其实,如果只是播放电影什么的,1080P,用最慢的硬盘也够了。
只有VM这种实时需要读写数据的,才需要考虑速度问题。

我也是忍了很长时间,笔记本什么都好,就是太慢,屏幕太小(15寸还是小),还有内置硬盘太小,最后终于忍无可忍了,才装了台式机。

发表于 2012-6-21 17:37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d200 36# 帖子

此文章由 libers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bers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 u r absolutely right! SSD is great but the price tag is keeping it far from the reach of most users. For gamers, the marginal increase of perfomance from SSD is not quite comparable to the gain they can get from investing in a high end GFX card.

发表于 2012-6-21 19: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uTuT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uTuT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d200 于 2012-6-21 16:15 发表


一块盘做启动盘,无论SSD或HD,崩溃了不需要重新修复系统吗?这个和raid0的两块盘有什么区别?
两块硬盘raid0的可靠性比一块盘低?都是坏一块就完蛋,我觉得一样。我只谈从硬盘质量来看。
当然,如果一定说raid0会出问题,这个另说了。这样算的话,那还有多余的数据口,数据线,电源线,都是新增的故障点,算下来可靠性就大大降低了。

简单的概率学问题,我有一个硬盘A,5年内的损坏率是5%,你有两个同样的硬盘B和C,5年内的单个损坏率也是5%,但如果你用raid 0做成一个逻辑硬盘损坏率就是5%+5%,因为任何一个硬盘坏掉整个逻辑硬盘就完蛋了。

发表于 2012-6-21 19: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uTuT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uTuT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最便宜、最高效且很可靠的方案:
1. 1X120G ssd做系统盘  --- 130
2. 2X2T Raid0跑应用 ---- 220
3. 1X2T 专门做备份  ----- 110
总共:$460

这个其实挺靠谱的,有些应用必须装在系统盘上才可以工作,所以120GB还是有必要的,第三个可以装我的视频学习文件。

发表于 2012-6-21 21:09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TuTuTu 39# 帖子

此文章由 libers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bers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orry, but ur calculation is wrong. The possiblity of system failure should be 1-(95%*95%).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2-6-21 21: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ichse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ichse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主的方案对于他自己的需要是非常合适的。

vmware的vm说实话,丢了也就丢了,实在重要的,就作备份到第三个硬盘上。

SSD可以更小一点,系统盘64G我觉得也行,不过对于你们这种不缺米的来说,120G的更好。
签名被屏蔽

发表于 2012-6-21 21: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0203j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0203j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主你其实也可以做Raid1,读取性能翻倍,写入性能等同一块硬盘,也挺好的。

发表于 2012-6-21 21: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goodm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goodm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d200 于 2012-6-21 16:23 发表


我现在都忘了,记得若干年前流行过在内存里搞个虚拟磁盘,把操作系统装进去,快。
这个更像是cache的概念,把最常用的数据放入高速存储器,查找不能命中时,再进入低速存储器查找。目前的cpu都这样了。还有硬盘,现在普通硬盘都6 ...

在DOS时代,就有这个技术,但是,虚拟盘里面不能安装系统,因为它是建立在内存中的,关机后里面数据消失。

发表于 2012-6-21 21: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uTuT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uTuT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liberson 于 2012-6-21 21:09 发表
Sorry, but ur calculation is wrong. The possiblity of system failure should be 1-(95%*95%).

哈哈,好不是10%,是9.75%是不是大于5%呢?

发表于 2012-6-21 22: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goodm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goodm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主的方案,对他自己比较适合,但是对大多数电脑使用者,并不是适用。
大多数人用电脑:
1----上网
2----游戏
3----看片
能安装VM的 ,都是IT领域的专业人士或发烧友,这个比例在整个电脑使用人群中能占多少?也许1%?估计更少。
大多数人,对数据风险的敏感程度,远远超过对速度的追求。
Raid 0的风险,即使不考虑Raid的故障,仅仅算硬盘的故障,也不是2块硬盘的风险相加得来的,而是远大于两者之和的。
为什么我这么说呢,硬盘用久了,0磁道损坏、分区表、文件分配表损坏,最常见的一些毛病,对于单硬盘来说,找2个修理硬盘的软件,一般都能解决,数据都是完整无缺的,不需要专业公司出马;
而这些常见故障,如果发生在Raid 0的任何一个硬盘中,对整个Raid 0就是致命的,可以说个人基本无力维修,专业公司也不一定能修好。
这样的风险,根本不是1+1=2这样得来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6-21 22:16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TuTuTu 45# 帖子

此文章由 libers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bers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orry, I can be an annoyingly picky person from time to time:) u r right. I agree that it is more risky than using just 1 HDD. Not suitable if data security is on top of the list.

发表于 2012-6-21 22:21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w0203j 43# 帖子

此文章由 libers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bers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This is not a bad idea. Though it will sacrifice 50% storage capacity.

发表于 2012-6-21 22: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asterni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asterni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aid0也就是理论上速度快些,但实际应用完全不是那回事。
测试环境都是文件的复制,但是实际应用你有多少几率经常的复制文件?
家用,ssd系统盘,弄个普通硬盘储存大文件就行了。

希捷用raid 0,good luck.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a-goodman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6-21 22: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n7726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n7726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200多刀买个240g ssd就完了,折腾什么呀。50g一个虚拟机,家用弄3个还不够?剩下的数据raid5放nas里(文档,照片之类)。

就高速硬盘的震动和寻址时的噪音,放身边就受不了。

发表于 2012-6-22 00:53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zn7726 50# 帖子

此文章由 gifox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ifox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可能不够,我自己使用经验是,2008系列以后的软件大吃的其中一个表现是硬盘也占的多。
还有经常做测试练习的vm要保存好多各不同的snapshot,基本上关键的改动前都save一下,万一有问题roll back或者反复比较不同组合的设置之间的效果。
我有几个vm folder 去到170g。不单我一个,做implementation的那些同事的开发机vm 单个也是去到170g。
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6-22 01: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avahx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avahx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用4块硬盘做的raid0,测试单块50mb/s,raid0 150mb/s,用主板自带的raid,5年了没出过问题。

发表于 2012-6-22 08: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20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20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zn7726 于 2012-6-21 22:38 发表
200多刀买个240g ssd就完了,折腾什么呀。50g一个虚拟机,家用弄3个还不够?剩下的数据raid5放nas里(文档,照片之类)。

就高速硬盘的震动和寻址时的噪音,放身边就受不了。


只说200多刀240g的方案,我会买2块120G,速度远好于1块240g。两块单独用,更可靠。
我都没买特别高级的风扇和机箱,就在身边30cm远,可以听到非常轻微的风扇的声音,估计换个好风扇就可以了,但这个可以忍。
硬盘,只要读盘,肯定有声音,平时也非常安静,可以忍。

[ 本帖最后由 d200 于 2012-6-22 08:32 编辑 ]

发表于 2012-6-22 08: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20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20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其实,说半天,就是如何少花钱,多办事。
以120G ssd和2T 3.5HD为例,在预算等同条件下:
方案1--$110:1HD
方案2--$220-240:1SSD+1HD或2HD单独或2HD raid0,这个就看选择了,快选1、3,安全选2,
方案3--$350-370:2SSD+1HD或1SSD+2HD(raid0)或1SSD+2HD
方案4--$460:2SSD+2HD或1SSD+2HD(raid0)+1HD

当然,肯定方案1是最常见的,方案2越来越多,3是高级选项,4估计就没什么人用啦,是我的目标,其实就差一块ssd了,hd一堆。

一个很让我失望的问题,原以为sata3会比sata2快,所以才买了新盘,实际发现好像没什么差异,还不如随便找两块旧盘格式化了,塞进去呢,省下来的钱直接买个ssd了。
郁闷。

[ 本帖最后由 d200 于 2012-6-22 09:23 编辑 ]

发表于 2012-6-22 09: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重机枪手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重机枪手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a-goodman 于 2012-6-21 22:06 发表
楼主的方案,对他自己比较适合,但是对大多数电脑使用者,并不是适用。
大多数人用电脑:
1----上网
2----游戏
3----看片
能安装VM的 ,都是IT领域的专业人士或发烧友,这个比例在整个电脑使用人群中能占多少?也许1%?估计更少。
大 ...

这个说的太对了,就是纯it人士,需要在家里跑vm比例有多大,更何况非it的了,搞那么复杂干嘛。另外除了高清电影控加看完了还得留着不舍的删,或者摄影爱好者放海量图片,一块1t的怎么用都够了,真正需要保护的数据能有多少。

发表于 2012-6-22 09: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重机枪手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重机枪手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至于硬盘的速度,除了大量的从另外一个盘里拷av,快点慢点有啥啊。
而且现在宽带这么发达,自己下不就行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kersey + 3 好多AV啊,拷来拷去好费时间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6-22 09: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lewel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lewel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用Raid0,先把备份软件弄好。

发表于 2012-6-22 15: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aszho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aszho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强烈建议不要使用RAID0,要用就用RAID1或者更高的。我有过惨痛的经历。我现在是全公司唯一一个使用装备RAID1的WORK PC的员工。

发表于 2012-6-22 17:57 |显示全部楼层

文件管理是更大的问题。

此文章由 dhmpz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hmpz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说得太好了。深有同感,1:从朋友那里COPY了500G 300多部电影,结果一年来看了不到10部,大部分时间花在找电影删除电影上,整个文件夹删了又舍不得。2,几年了很多照片从D盘备份到E盘,E盘到F盘,找起来费时费事,删又不敢删。

发表于 2012-10-8 21: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20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20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d200 于 2012-10-8 22:59 编辑

折腾半天,又把Raid1给拆了。作为独立硬盘,性能也不错。
SSD终于没忍住,还是买了一块128G做系统盘。

使用Disk Bench做了一些测试,结果如下。

读取速度:SSD是SATA3的22倍,是外置SATA2的56.8倍,SATA3是外置SATA2的2.56倍。
SSD:

SATA3:

外置SATA2:


------------------------------------------------------
拷贝速度:SSD和SATA3没太大差距。内部拷贝最慢,盘间拷贝很快。


SSD to SATA3:

SSD to self:

SSD to external SATA2:


SATA3 to SATA3:

SATA3 to self:

SATA3 to SSD:

SATA3 to external SATA2: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