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世界杯征文-我的第6届世界杯 (2010-5-30) helnandez · 工程类专业找工+跳槽心得 (2008-7-24) hello-taotao
· 谈谈女儿去FAMILY DAY CARE一年的体会,希望给由有此想法的TX做参考 (2007-10-11) joy4land · 小儿女记事系列14-教我如何不爱她(小花朵的故事,近2岁到2岁半) (2009-11-17) 清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lihao720

[产后休养] 如何坐月子?都需要老人照顾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29 14: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hao72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hao72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她坐月子期间肯定不会让她干活的,会让她好好休息。

原帖由 james的猫 于 2012-4-29 13:12 发表
也看个人的身体素质,如果你老婆身体素质很好,你自己能忙活过来的话,就自己试试,不过我个人不推荐。

女人生完孩子身体会很虚弱,如果不得到良好的休息,会落一身病。。我刚生完孩子时候睡一觉,第二天醒来都感觉每个关节像脱臼了一样,疼,可能是因为开骨缝的缘故。一定要休息好,不提重物。

你老婆只有休息好,恢复好,才能更好的为家庭付出,照顾好你和宝宝~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4-29 14: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hao72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hao72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表妹跟我们一起住5年了,她可以当个帮手。

原帖由 dolinloop 于 2012-4-29 14:03 发表
个人经历是没有必要特地坐月子,但是宝宝刚出生特别忙,新妈妈爸爸容易累倒到,家里有人帮忙做家务会比较好。

发表于 2012-4-29 14: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hao72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hao72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现在家务我已经基本都包了,我觉得自己照顾这种经验挺值得尝试的。很难忘的 experience。

原帖由 Lisa 于 2012-4-29 14:03 发表
其实如果是第一胎,还是有个人在旁边照顾比较好。
因为你们两个都没有经验,多了那么多事,你们会忙不过来的。
BB半夜要喂奶换尿片,还不是一次。这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适应的。
如果BB、大人没事还好,如果大人因为缝针或可能的手术需要额外照顾,呵呵,那就有的忙了。

LZ 可以现在试试一个人干全部的家务。

发表于 2012-4-29 14: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hao72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hao72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其实跟双方父母之间的关系一直都处的很好,但是你知道的,这种关系有时是比较微妙的,尤其是父母来到一个新的环境,希望以自己的方式来照顾小孩,来生活。我们又有自己的想法,就怕因为这些琐碎小事而引起矛盾。

原帖由 aprilbaby 于 2012-4-29 14:08 发表
不必象老人主张的那样不洗头不洗澡,完全不碰冷水,但每个人恢复程度都不同,还是尽量多注意少劳累,多休息,家务尽量少做,因为有些宝宝的事情别人替代不了,妈妈还是要自己辛苦,比如喂奶,这些对新妈妈特别是产后前两三周的妈妈来说 ...

发表于 2012-4-29 14: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hao72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hao72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们夫妻一向坦诚相待,有什么说什么,都是大家一起讨论做决定。

原帖由 Lisa 于 2012-4-29 14:10 发表
男人这种事还是少搀和比较好。
让老婆自己来定,要妈妈来照顾也不是很过分。

现在的做月子无非就是吃的好些,家务活少干些,多休息些。

男人不生所以是不知道很多事的。
女人有时只是不说而已,你说谁会和一个男的说这些。

发表于 2012-4-29 15: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elly988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elly988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6月预产期,妈妈5月中来,10月回去(住5个月),我觉得有妈很好,很方便。
我家老公每天上班10小时+2小时路上,12小时不在家,我完全指望不上呀,
而且我妈思想就是,她照顾我,我照顾宝宝。其实老人的话有时候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毕竟都是为了宝宝好。lz全职照顾月子和宝宝,多一个人也没关系的,但是要讲好,如果有争议,
以你们的方式为主,如果你不让丈母娘来,她也不放心她自己女儿呀,与其操心,不如来看看更放心!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4-29 15: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hao72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hao72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父母肯定都是为了孩子好,只是他们传统思想比较严重(甚至有时可以说是迷信思想),而且我到时也可以全职照顾,所以才想自己照顾。

之前丈母娘在备孕期间就打电话说过好多次,说不能吃羊肉,吃了羊肉以后孩子会得羊癫疯!!!而且还说不听她的到时候会后悔,让我们感觉很不好,好像是她盼着她的预言成真一样的。

担心啊!(monkey08)

原帖由 kelly9881 于 2012-4-29 15:06 发表
我6月预产期,妈妈5月中来,10月回去(住5个月),我觉得有妈很好,很方便。
我家老公每天上班10小时+2小时路上,12小时不在家,我完全指望不上呀,
而且我妈思想就是,她照顾我,我照顾宝宝。其实老人的话有时候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毕竟 ...

发表于 2012-4-29 15: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inkapri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inkapri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当然老人思想会跟咱们不一样 但是他们毕竟有经验 传统月子也不都是没道理的 比如少受风 尽量不沾凉水什么的 如果楼主跟老婆觉得自己能应付得过来 那就别叫老人过来照顾了 但是他们会担心不是吗? 楼主不是孕妇 也许有些事想太简单了 反正我周围的朋友里 没有人过来照顾月子的期间 没少跟老公吵嘴 那段时间女人心思很微妙 也很需要人关照

发表于 2012-4-29 15: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elbourne45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elbourne45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z这句话“生产及月子期间双方家长都不来,因为怕引起矛盾(我们都是性格比较要强的人,难免和老人之间会有观念不同的地方)。”和我们情况完全一样。
而且经过我们数个月的思想工作,说白了也有点儿“连蒙带骗”,说没有我们的邀请函,他们来不了,最终他们都没有来。
我是3月28生的,孩子已经满月,我和老公自己带。
月子里,不是非要出门吹风、非要吃凉东西什么的,只是觉得科学的让自己休养生息就可以了。
我每隔一天洗一个热水澡,天天刷牙,2周和26天时都出门走路去了社区母婴中心。

所以说,不用一提到坐月子,就一定是完全卧床、不洗澡不出门。也不要一提老外不坐月子,就认为是生冷不断、天天出门。
科学度过产褥期,卫生清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营养平衡就没问题了。

原帖由 lihao720 于 2012-4-29 09:51 发表
老婆的预产期是11月底,现在丈母娘经常在国内通过电话唠叨,说生产和坐月子期间一定要过来照顾。非常强调老婆坐月子期间要大部分时间卧床休息,绝对不可以出门,怕被风吹着留下后遗症。

我和老婆早前就已经商量好,生产及月子 ...
二次来澳,四口之家,不一样的感受,不一样的思考

发表于 2012-4-29 15: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ncsc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ncsc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当时是老公全职照顾我和孩子,没有老人,没有坐传统的月子,和老公有吵架,不过感情还更好了。不过,头一两个月还是挺累的

发表于 2012-4-29 15: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oyawuj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oyawuj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觉得没有经验的话还是需要老人来帮忙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4-29 16: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icillx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icillx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妈一个人照顾不来,我把我爸也叫上了。老公上班挺累,偶尔还加班,要他每天晚上起夜长期下去估计受不了,他身体没那么好。所以,只好我爸妈多做点。

发表于 2012-4-29 16: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hao72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hao72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哈哈,这个我们也想过,不过我们父母也没有那么强求,等月子完了后再让他们来。

原帖由 melbourne457 于 2012-4-29 15:54 发表
lz这句话“生产及月子期间双方家长都不来,因为怕引起矛盾(我们都是性格比较要强的人,难免和老人之间会有观念不同的地方)。”和我们情况完全一样。
而且经过我们数个月的思想工作,说白了也有点儿“连蒙带骗”,说没有我们的 ...

发表于 2012-4-29 16: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angjinpangz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angjinpangz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觉得老婆爸妈来对女人来说还是至少有用的吧,因为女儿和爸妈什么都好说呀!还有人帮忙!但是怎么带孩子方面还是听孩子妈妈的,这个事情之前要说好!

发表于 2012-4-29 16: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fxy00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fxy00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有最好,不能帮也别勉强。

发表于 2012-4-29 16: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hen001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en001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婆婆来了 还不晓得月子里会怎么样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4-29 16:24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lihao720 37# 帖子

此文章由 北极熊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北极熊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个岳母看来很有些“主见”的,填堵是肯定的,磨擦会不断的,

发表于 2012-4-29 16: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im92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im92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wcx0314 于 2012-4-29 14:00 发表
老外不做月子,也有后遗症吧,你看老外老了以后那个手脚关节很多有毛病的。再说楼主总不能永远不让双方父母来吧

非常非常地同意!我也发现老外很多是腿关节有问题的,我觉得跟他们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有关系的。比如经常很凉的天气光脚走,寒气久而久之就侵入身体了,中国的中医理论还是很有文化积淀的很成熟的。老外衰老也比亚洲人快,他们其实不太懂得涵养身体。台湾不是还有个坐月子中心嘛,专门提供给产妇做月子的。有些传统的方法未必不科学

发表于 2012-4-29 16:29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这个贴子,宝宝还没有出生呢,就够填堵的了

此文章由 北极熊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北极熊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发表于 2012-4-29 16: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alpe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alpe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如果怎么带孩子怎么做月子这些事同丈母娘谈不拢,Lz又休假在家照顾的话,那月子里自己带也可以。
我是我爸妈过来帮忙的,来之前已经跟我妈说好了,科学的坐月子,怎么带孩子也是我们做主,我妈还是比较开通的呢,过来开始还是难免有些意见不同产生的矛盾。

发表于 2012-4-29 16: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elbourne45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elbourne45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上诸位劝lz让老人过来照顾月子的jms其实也要好好想想:
和老人的相处要区别对待的。
如果老人的观念和夫妻两差别很大,甚至是带有不少迷信色彩的观念,那就非常容易发生矛盾,那样月子里新妈心情能好吗?不是更影响健康吗?
如果老人的观念和夫妻俩很融合,那过来绝对是好帮手。
没有人否认老人都爱孩子,但是每家都有自己的特点,lz有顾虑的话,那就不如两口子自己努力带好孩子。
二次来澳,四口之家,不一样的感受,不一样的思考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