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心底的声音 (2007-6-16) youyuan · DC党+胶片党,LX3和巧思积压的图一起发 (2010-5-19) jmms_smmj
· Mollymook扫海 (2012-12-16) workflow · 绝对惊艳的西班牙海鲜饭--不看后悔哦 (2011-6-7) chesecake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七点钟

参加活动—老人们为什么有养儿防老的担忧? [复制链接]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4-26 20:35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101010 30# 帖子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可以,但要看实际情况

我没见过实例

另外,祖父母跟来,也要1人3万+哦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4-26 20: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iajia00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iajia00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purplenight 于 2012-4-26 20:31 发表


不是这个意思,比如爷爷奶奶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住在小儿子家,其它孩子经济支持,那其它的孩子自然就可以移民。以后有事儿再回去帮忙也是可以的。

那跟着自己的孩子移民了,偶尔回去看看不就像现在讨论的不给老人养老吗?真是糊涂了,脑子转不过来。

2013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4-26 21: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hinkbi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hinkbi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D妈妈 于 2012-4-26 20:30 发表
不是啊,我是说,子女多的,大家出点力,养老这事儿就搞定了,不一定每位子女都要和老人一起住


我们父辈那一代人,兄弟姐妹都很多,养老人没像今天独生子女家庭这么辛苦。即使这样,照顾老人也是件不容易的事。如今,肯牺牲个人生活来养老人的,太值得赞赏了。
2022年度“最伟大的爱国者”

发表于 2012-4-26 21: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2010101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2010101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D妈妈 于 2012-4-26 20:35 发表
可以,但要看实际情况

我没见过实例

另外,祖父母跟来,也要1人3万+哦

那挺好啊,如果经济上没负担的父母,就能带着老人一块移民,这样既能自己尽孝给孩子作榜样,又能给孩子机会尽孝,一举两得了。

2013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4-26 21: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hinkbi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hinkbi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当年大多是多子女家庭,单位还能分福利房的,老人很抢手。有一部分家庭,哪个子女资历熬到能分房了,就把老人接来,增加自己的砝码。老人就在各个子女间转来转去。有人还戏称老爸老妈是“流动红旗”。

另外,以前的老人在每年的三月份都很抢手。中小学生眼睛都盯着老奶奶,帮她们过马路。过了那个月份就很少有人理了,因为“三月里来四月走,雷锋叔叔没户口”。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4 收起 理由
luckynumber + 1 精品文章
keke + 3 哈哈,想起来为了做好事,楞把老奶奶送过马路的笑话。

查看全部评分

2022年度“最伟大的爱国者”

发表于 2012-4-27 10: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urplenigh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urplenigh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jiajia007 于 2012-4-26 20:37 发表

那跟着自己的孩子移民了,偶尔回去看看不就像现在讨论的不给老人养老吗?真是糊涂了,脑子转不过来。


要真说原来的时候,是有“父母在,不分家”的说法的。一大家子住在一起,讲究个“彩衣娱亲”。我姥姥,13个兄弟姐妹,太姥姥在的时候,也是住在一起的。但是后来的社会吧,一边讲究英雄母亲,一边大家物质条件越来越差,没那个条件找那么大房子住在一起。再后来吧,上山下乡,很多子女都回不来了,我姥姥五个孩子,只有两个闺女在身边。要真按以前的说法,父母在,不远游,还有,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养老要靠儿子的。那我姥姥还不哭死。所以后来老人一般都是一个孩子养,其他的孩子经济支持,要是在一个城市里的,周末回家看看,要是不是一个城市里的,就只好等春节了。

题外话,那会儿我GGPP在的时候,有一次聊天,因为要去给LG爷爷烧纸,所以就说起这烧纸的南北风俗习惯。GG说,原来还有一种说法,说女儿烧纸,爹妈是收不到的。得儿子烧,所以有些人一定要儿子。我立马看小猪,说,完了完了,你老娘我以后到了那边怎么下馆子,怎么腐败啊。。。LG说,你没看那冥纸上都印着冥界银行呢吗,趁自己还在,多买点儿,我烧给你,存冥界银行里,以后下去了用。大家狂笑。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john-2204 + 3 你太有才了,特别是题外话.

查看全部评分

The difference between reality and fiction is: Reality doesn't have to make sense.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4-27 10: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2010101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2010101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父母在,不远游,"

紧跟着的下一句是,“游必有方”。

发表于 2012-4-27 10: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ek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ek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20101010 于 2012-4-27 10:29 发表
"父母在,不远游,"

紧跟着的下一句是,“游必有方”。

切,我当年说了一句"父母在,不远游,",被我爸妈挤兑得狗血淋头的,我姐也从美国打长途来挤兑我。说我没本事出国,还说的像谁拖累了我似的。尤其是我妈,话都说绝了。说家里根本用不着我,我在家纯粹是白吃白喝白住,少了我还少个人要伺候。事实肯定不是如此,我后来在家人面前也不重提这些。人啊,都是此一时彼一时。计划的好好的,到时候可能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不过话说回来,我出国的时候我妈还是帮了我的,帮我报名亚斯考试,背调回答移民官的问题,都是功劳大大。

发表于 2012-4-27 11: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iajia00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iajia00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所以后来老人一般都是一个孩子养,其他的孩子经济支持,要是在一个城市里的,周末回家看看,要是不是一个城市里的,就只好等春节了。"
请问一般老人会跟着哪个孩子呢?根据什麽来选择?以前大家生活都不富裕,其他的子女经济支持也很重要,现在的老人一般不缺钱,对子女来说,给老人些钱对生活影响也不大,那大家都想给点钱就推掉自己的责任怎麽办?

发表于 2012-4-27 11: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uckynumb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uckynumb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20101010 于 2012-4-26 20:34 发表
有没有移民父母把自己的父母也带着一块移民的?

上个世纪5、6十年代的有。我知道一家人一九五几年的时候从广东移民到香港,再从那里去美国,全家三代一起移的。

发表于 2012-4-27 11: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iajia00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iajia00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luckynumber 于 2012-4-27 11:22 发表

上个世纪5、6十年代的有。我知道一家人一九五几年的时候从广东移民到香港,再从那里去美国,全家三代一起移的。

如果孩子小的话,应该是四代一起移吧。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4-27 11: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urplenigh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urplenigh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jiajia007 于 2012-4-27 11:21 发表
"所以后来老人一般都是一个孩子养,其他的孩子经济支持,要是在一个城市里的,周末回家看看,要是不是一个城市里的,就只好等春节了。"
请问一般老人会跟着哪个孩子呢?根据什麽来选择?以前大家生活都不富裕,其他的子女经济支持也很重要,现在的老人一般不缺钱,对子女来说,给老人些钱对生活影响也不大,那大家都想给点钱就推掉自己的责任怎麽办?


这可不好说了。只能老人自己决定。有的老人喜欢和女儿住,因为女儿细心体贴照顾的好。有的老人因为自身需要,对物质条件要求比较高。比如我老爹,大house住着,做饭清洁有住家保姆,出门有司机,我哥就在一碗热粥送到不凉的距离,那里还有俩孙女。我这闺女再细心也提供不了这服务,澳洲木有任何吸引力,我在这里这么多年,老爹连来看看的愿望都木有。老爹就等我每年回国,然后把我往家里一锁,哪都不许去。我一已经嫁人的闺女,只好每天晚上等他睡下以后狂奔到婆家看老公,然后一大早再飞奔回来。再次感谢老公背后支持,ggpp不计较。

但说到兄弟姐妹都想给钱,不想和老人同住,那就没折鸟。人家推卸责任,你能推卸不?昨天看一帖子,说了大实话,自己逃走,可头上顶一大帽子,走也走不好啊。

话说我老爹脾气诡异,老哥经常说,别人说的都是狗屁,自己过的好才重要。说了这么多年,不还在一碗热粥的距离?
The difference between reality and fiction is: Reality doesn't have to make sense.

发表于 2012-4-27 12: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ek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ek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妈和我姥姥都是福建人,重男轻女思想严重,都是认为儿子家才是自己家的主。好笑的是姥姥只生了两个女儿,妈妈又只生了两个女儿。姥姥把我带大后回福建老家了,她有大房子,姨夫是上门女婿。我姥姥晚年是太后的生活,一家之主做到底的。我大姨快80了,才过上不挨老妈数落的日子。

我妈也希望我找上门女婿,住她的房子,我没从。现在我妈天天念,人老了最后还是要靠儿子,谁谁谁最后就是儿子领走的。我无语,有点想笑但是不敢。(我豁出去了,暴露点阴暗心理,准备盖房子了)

我奶奶是典型上海人,跟女儿过的。原来我爸跟我姑都在北京工作,曾经大家都住在一起。后来文革单位大搬家,我爸的单位出了北京,奶奶选择跟女儿,留在大城市,她跟女儿也更亲近一些。

发表于 2012-4-27 13: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urplenigh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urplenigh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keke 于 2012-4-27 12:37 发表
我妈和我姥姥都是福建人,重男轻女思想严重,都是认为儿子家才是自己家的主。好笑的是姥姥只生了两个女儿,妈妈又只生了两个女儿。姥姥把我带大后回福建老家了,她有大房子,姨夫是上门女婿。我姥姥晚年是太后的生活,一家之主做到底的。我大姨快80了,才过上不挨老妈数落的日子。

我妈也希望我找上门女婿,住她的房子,我没从。现在我妈天天念,人老了最后还是要靠儿子,谁谁谁最后就是儿子领走的。我无语,有点想笑但是不敢。(我豁出去了,暴露点阴暗心理,准备盖房子了)

我奶奶是典型上海人,跟女儿过的。原来我爸跟我姑都在北京工作,曾经大家都住在一起。后来文革单位大搬家,我爸的单位出了北京,奶奶选择跟女儿,留在大城市,她跟女儿也更亲近一些。


啥意思啊?
幸亏没从,这年头哪找上门女婿啊,可别最后成一JP凤凰男。
The difference between reality and fiction is: Reality doesn't have to make sense.

发表于 2012-4-27 15:19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purplenight 44# 帖子

此文章由 kek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ek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就是拿她认识的人举例说明,女儿靠不住,最后都是跟儿子。

发表于 2012-4-27 21: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2010101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2010101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keke 于 2012-4-27 10:53 发表

切,我当年说了一句"父母在,不远游,",被我爸妈挤兑得狗血淋头的,我姐也从美国打长途来挤兑我。说我没本事出国,还说的像谁拖累了我似的。尤其是我妈,话都说绝了。说家里根本用不着我,我在家纯粹是白吃白喝白住,少了我还少个人 ...

原来当年你爸妈认为你是找借口啊。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4-27 21: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2010101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2010101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luckynumber 于 2012-4-27 11:22 发表

上个世纪5、6十年代的有。我知道一家人一九五几年的时候从广东移民到香港,再从那里去美国,全家三代一起移的。

谢谢分享。

全家三代一起移的,老人养老没问题了。

发表于 2012-4-28 10: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ek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ek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20101010 于 2012-4-27 21:11 发表

原来当年你爸妈认为你是找借口啊。

没有到需要依靠的时候,不认为自己会有那一天。我同意朱版在某一个回帖里说的,人都是在变的。

发表于 2012-4-28 12: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2010101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2010101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keke 于 2012-4-28 10:22 发表

没有到需要依靠的时候,不认为自己会有那一天。我同意朱版在某一个回帖里说的,人都是在变的。

同意,人是会变的。

不过有些父母老了是变得更开明,眼见儿女在新时代强竞争环境中的生活,更是不忍心给他们添堵增压。

子女到了中年,那时的经济压力不同于初始的刚积累阶段,大多数应该是有所好转,但是精神压力更大,如果父母还是天天碎碎念要回报要防老,他们该是如何的心情呢?

老了还开明的父母,才是真正的真心为孩子好。

发表于 2012-4-28 12:23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七点钟 21# 帖子

此文章由 随遇而安的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随遇而安的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觉得,家,不是讲理的地方。大家也还是要多包容点。老年人不能倚老卖老。你虽然是有经验,但不一点适合现在的情况。‘老革命碰到新问题’比比皆是。与时俱进是需要的。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