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堪培拉扫街.V3 (2015-6-30) workflow · 新人报道贴, 香辣猪蹄,夫妻肺片,茄汁虾,肉糜刀豆,青菜蘑菇,黄瓜蛋汤 (2007-6-9) miss99
· 我的Outback鳌拜购买之路和团购作业 本次Subaru傲虎团购大成功!成功认购13台(Syd+Mel)! (2015-4-8) 捷足先登 · 念亲恩——念母亲大人 (2008-7-26) 阿Ka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tina50

儿孙自有儿孙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22 13: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ina5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na5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冬歌 于 2011-8-22 11:41 发表
没有几个人那么放得开。

谢谢参与讨论!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8-22 13: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ina5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na5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luming 于 2011-8-22 12:06 发表
写得好!

谢谢!您的好多观点我也挺赞同的。

[ 本帖最后由 tina50 于 2011-8-22 12:39 编辑 ]

发表于 2011-8-22 13: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illybab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illybab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其实关键还是要有自己的事,不管是事业还是事情
说这个话非常的残酷,我知道,为什么在澳洲西人之间这种事情少?
不是他们就不管孩子,也不给钱,而是社会造成了他们的今天:
1.65才能拿退休金,之前不做了什么收入都没有,吃啥?所以上班到65,国内小地方45内退的比比皆是
2.每家都有3个以上的孩子,我周围7个孩子以上的多了去了,把生日都写在冰箱上,每个孩子都在不同的地方,同事是老6,刚收到老妈寄来的礼物,300多,说老妈呢?姐姐这个月结婚,去观礼,下个月零一个姐姐生孩子,要去帮忙,在下个月。。。。他们也真得很忙。
3.澳洲也会有人啃老,老公同事65+了,说你怎么不回家,回答:儿子买了房子交不起放贷,每个月我还要贴补点,所以要挣钱。。。

这些人,他们都有自己忙的事情,很多都忙得不可开交,所以不会聚集在一家人或者一个人身上,像我老妈,我不在家,退休就接受了返聘,比原来还忙,但是我们每天邮件交流,什么事情决不拉下,但是从来不参与,他们也觉得这样很好。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tina50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8-22 14: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ina5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na5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sillybaby 于 2011-8-22 12:53 发表
其实关键还是要有自己的事,不管是事业还是事情
说这个话非常的残酷,我知道,为什么在澳洲西人之间这种事情少?
不是他们就不管孩子,也不给钱,而是社会造成了他们的今天:
1.65才能拿退休金,之前不做了什么收入都没有,吃啥?所以上 ...

谢谢分享!是呀,一定要有自己的事情做,最好有点业余爱好。

发表于 2011-8-22 14: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eny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eny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当妈妈的舍不得与孩子的距离拉越来越远。她说服不了自已让孩子在心里的分量变的越来越轻。也不想孩子这样对待她。说服不了自已,心里又有点儿怕失去孩子就自然而然的说些理由来说给孩子听,顺便安慰一下自已,让自已放心,就不停的叨叨从小养你这么大,不舍的吃不舍的穿的。。供你读书又供你买房的。。。结果这些话就给孩子们造成了压力。。或者伤了孩子的自尊心。。。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5 收起 理由
tina50 + 2 感谢分享
缓缓 + 3 有共鸣

查看全部评分

监控 | 报警 | 门禁 | 收银 | 智慧门店
https://signalpro.com.au

发表于 2011-8-22 14: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ina5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na5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tenyu 于 2011-8-22 13:13 发表
当妈妈的舍不得与孩子的距离拉越来越远。她说服不了自已让孩子在心里的分量变的越来越轻。也不想孩子这样对待她。说服不了自已,心里又有点儿怕失去孩子就自然而然的说些理由来说给孩子听,顺便安慰一下自已,让自已放心,就不停的叨叨从小养你这么大,不舍的吃不舍的穿的。。供你读书又供你买房的。。。结果这些话就给孩子们造成了压力。。或者伤了孩子的自尊心。。。

所以说,家长要有底线,只做自己应该做的,和有能力做的。要学会说不,不要违背心愿,无条件的满足子女的愿望。这样对自己好,其实也是对子女好。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8-22 14: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urplenigh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urplenigh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tina50 于 2011-8-22 13:18 发表

所以说,家长要有底线,只做自己应该做的,和有能力做的。要学会说不,不要违背心愿,无条件的满足子女的愿望。这样对自己好,其实也是对子女好。


同意!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tina50 + 1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The difference between reality and fiction is: Reality doesn't have to make sense.

发表于 2011-8-22 14: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自游自在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自游自在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量力而行就OK了.

发表于 2011-8-22 14: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自游自在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自游自在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儿子接近5周岁,很喜欢玩具.每次去逛街都是爱不释手.我总是和他说,现在家里就爸爸一人上班,妈妈确实买不起这么贵的玩具,等妹妹再长大些,送进CC,妈妈去上班了,一定买2个玩具给你们,你一个,妹妹一个.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tina50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8-22 14: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urplenigh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urplenigh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big_beast 于 2011-8-21 19:41 发表
可见都是两个钱闹的……

如果父母没钱,儿女自然想不到向父母伸手……经济独立
如果儿女没钱,父母成天愁儿女的日子咋过,享不了儿孙福,只能靠自己……生活独立

金钱真是万恶之源……-_-b


这还真不一定。

我这两年看到两家了,一家人父母都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老百姓,只在闹市区有一套一居室。现在国内的房价,想换别太远的两套一居都换不到。儿子结婚,把房子装修好了给儿子,自己搬回山东老家去了。

另一家,父亲早亡,妈把儿子带大了,儿子也没什么正经工作。赶上拆迁,能分一套一居,打算留给儿子,自己也会老家去。

我觉的吧,想要上半辈子过的好,得把自己管教好了,自己自立,找个好工作,娶个好媳妇/嫁个好LG。如果想下半辈子过的好,还得把孩子教自立了。特别是我们在国外的,这孩子不用多聪敏,也不用考多好的大学,只要是个独立的普通人,就行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tina50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The difference between reality and fiction is: Reality doesn't have to make sense.

发表于 2011-8-22 14: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自游自在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自游自在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如此教育几次以后,儿子每次看到心爱的玩具,就会说,太贵了,我们不买,等妈妈上班了就可以买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8-22 14: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ina5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na5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自游自在 于 2011-8-22 13:34 发表
我儿子接近5周岁,很喜欢玩具.每次去逛街都是爱不释手.我总是和他说,现在家里就爸爸一人上班,妈妈确实买不起这么贵的玩具,等妹妹再长大些,送进CC,妈妈去上班了,一定买2个玩具给你们,你一个,妹妹一个.

以前在街上,经常能看到家长不想给孩子买某样东西时,说“妈妈今天没有钱,下次在买”,小孩子喊,“你有钱,你有钱”。其实和小孩子讲道理,他能听懂的,你做的好。

发表于 2011-8-22 14: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ina5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na5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自游自在 于 2011-8-22 13:35 发表
如此教育几次以后,儿子每次看到心爱的玩具,就会说,太贵了,我们不买,等妈妈上班了就可以买了.

好乖的儿子,懂事了。你以实情相告,孩子感觉到了尊重,反过来体谅到父母的艰辛。

发表于 2011-8-22 14: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ina5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na5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purplenight 于 2011-8-22 13:25 发表


同意!

谢谢参与讨论!

发表于 2011-8-22 14:56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自游自在 41# 帖子

此文章由 miki090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ki090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你儿子太可爱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tina50 + 1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8-22 14: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ina5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na5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purplenight 于 2011-8-22 13:35 发表


这还真不一定。

我这两年看到两家了,一家人父母都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老百姓,只在闹市区有一套一居室。现在国内的房价,想换别太远的两套一居都换不到。儿子结婚,把房子装修好了给儿子,自己搬回山东老家去了。

另一家 ...

面对子女的要求,父母步步后退,如果没有老家可回呢,退到没路可退的那天怎么办?我感觉还是观念问题,昨天浏览一个老年人的论坛,那里面的一句话,我觉得说的好,“不要想着自己给的太少了,要想对自己好不好”很多父母是迷失了自己。

[ 本帖最后由 tina50 于 2011-8-22 14:28 编辑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8-22 15: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ina5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na5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自游自在 于 2011-8-22 13:33 发表
量力而行就OK了.

量力而行,就一定回避不了说不。

发表于 2011-8-22 15: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ina5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na5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miki0908 于 2011-8-22 13:56 发表
你儿子太可爱了。

同意!

发表于 2011-8-22 15: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urplenigh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urplenigh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tina50 于 2011-8-22 13:58 发表

面对子女的要求,父母步步后退,如果没有老家可回呢?


是啊,是啊。我刚才写了这个帖子就在想,有没有父母卖了房子拿着钱到澳洲来,给子女付了首付,然后住在一起,然后有了矛盾,然后国内没房子了回不去?
The difference between reality and fiction is: Reality doesn't have to make sense.

发表于 2011-8-22 15: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ina5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na5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purplenight 于 2011-8-22 14:20 发表


是啊,是啊。我刚才写了这个帖子就在想,有没有父母卖了房子拿着钱到澳洲来,给子女付了首付,然后住在一起,然后有了矛盾,然后国内没房子了回不去?

我有一个例子,不过不是澳洲,是美国,有这么一个老太太,还是比较有钱的,把国内的一应家当都处理了,房子也卖了,拿着钱去投奔在美国的女儿。女儿嫁了一个洋老外,老太太去了后,马上用带来的钱买了一套房子,登记的时候,女儿问写谁的名字,老太太说,写你的名字吧,我的还不是你的吗,这样房子落在了女儿的名字下。后来,家庭有了些矛盾,女婿不喜欢和老太太同住,女儿和女婿合伙要把老太太赶走,女儿说房子是我的,我不想让你在这里住了。老太太孤苦伶仃,好不可怜。当地的华人协会帮助老太太,算是没有流落街头,但是也没有办法帮她要回房子,因为,按法律,房子的却是女儿的合法财产了。老太太带着一颗伤透了心,回国了。老太太老家有一个侄子,听说了,马上把她接了过去,说:我这个姑姑,原来对我帮助很多,我要让我姑姑在我家安度晚年。

[ 本帖最后由 tina50 于 2011-8-22 14:40 编辑 ]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8-22 16: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父母可以考虑把国内房子出租,租金补贴在澳零用钱。这样,父母手头可以宽余点,就算回国也有退路。子女那边也不用很紧张地天天想着补贴多少给父母,补不补看心意。这是不是好点?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8-22 16: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2010101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2010101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D妈妈 于 2011-8-21 22:26 发表
看了这个帖子,我的第一感觉是:孩子的职业选择一定要慎重。职业选好了,啃老的几率就降低很多

有同感,也想起那句话“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8-22 17: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ungl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ungl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就是论事地说,我觉得大家的讨论 离LZ这个故事的原意 实在差得太远。

我个人非常赞同“儿孙自有儿孙福”这句话,但是我同样认为LZ的这个故事用来讲这个道理是非常不妥当的。“儿孙自有儿孙福” 仅适用于成年子女,而对于未成年子女,该故事里那个父亲的做法是非常不负责任的。

试想,若这个孩子当晚就因为冻饿而死,而不是什么最后中了状元,这个故事的意义又变成什么呢?

我只知道,如果说我的(年幼的)孩子真没有东西吃了,不要说去偷去抢,就算拿刀杀人,我也做得出来。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tina50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8-22 17: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enxi_su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enxi_su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好故事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tina50 + 1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8-22 17: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ina5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na5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jungle 于 2011-8-22 16:06 发表
就是论事地说,我觉得大家的讨论 离LZ这个故事的原意 实在差得太远。

我个人非常赞同“儿孙自有儿孙福”这句话,但是我同样认为LZ的这个故事用来讲这个道理是非常不妥当的。“儿孙自有儿孙福” 仅适用于成年子女,而对于 ...

能够理解你的心情,对于未成年人,父母当然要关心,要保证他们的安全。但是经历些苦难也是子女的财富,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课。
如果儿孙知道努力,不必先人遗产,也能白手成家。倘若儿孙不肖,任汝万贯家财,不足以供数年挥霍,反令造业,反害儿孙。
这个家庭的家境是贫寒些,父亲也是被迫在大雪天出去,偷,差点被砍了头,路上又险些被冻死。有时我会想,如果这个父亲在彪悍些,运气在好些,偷着了,或是抢着了,结局会怎么样呢?对于孩子来说,有时候,难也是福。

[ 本帖最后由 tina50 于 2011-8-22 16:54 编辑 ]

发表于 2011-8-22 17: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ina5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na5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D妈妈 于 2011-8-22 15:49 发表
父母可以考虑把国内房子出租,租金补贴在澳零用钱。这样,父母手头可以宽余点,就算回国也有退路。子女那边也不用很紧张地天天想着补贴多少给父母,补不补看心意。这是不是好点?

父母如果一切都要靠子女接济,恐不是长久之计。同意,有退路总比没有退路要好。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8-22 17: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urplenigh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urplenigh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插个嘴,我猜楼上的楼上说不负责任是说那个爹做和尚,一去不复返了。这个的确是挺恶心的,把儿子扔给LP,自己四大皆空去了。

发表于 2011-8-22 17: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ina5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na5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chenxi_sun 于 2011-8-22 16:10 发表
好故事

欢迎参与讨论!

发表于 2011-8-22 17: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ina5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na5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purplenight 于 2011-8-22 16:39 发表
插个嘴,我猜楼上的楼上说不负责任是说那个爹做和尚,一去不复返了。这个的确是挺恶心的,把儿子扔给LP,自己四大皆空去了。

所以呀,最后他留了封信,悄悄的走了。其实,也不用生他的气,他也是为了老婆孩子死了2次的人,才顿悟,然后四大皆空。

发表于 2011-8-22 17: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2010101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2010101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tina50 于 2011-8-22 13:18 发表

所以说,家长要有底线,只做自己应该做的,和有能力做的。要学会说不,不要违背心愿,无条件的满足子女的愿望。这样对自己好,其实也是对子女好。

很赞同,父母这样做的同时,也是在教子女如何量力而行, 言传身教。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