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北欧的冬天不太冷**冰岛&芬兰**17圣诞+18元旦砸俩蛋**全文完 (2018-1-17) 小兔白又白 · 今天下午给后院做了一把椅子(床板系列之2) (2010-9-25) coleclark999
· 流水帐之——上学了 (2005-5-12) 美人鱼爱哭 · 【迟到的二月手记】悉尼,一座每天都在party的城(图片巨多,慎入) (2009-4-22) 小狐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老猫

自愿被隔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10 11: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uyu_laoha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uyu_laoha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读帖有感。
城市不同,学校氛围跟家长的想法也会很不一样。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8-10 11: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想LZ是要讨论精英VS 普通公校(NSW),是吧

如果拿私校来比,我没话讲。

发表于 2011-8-10 11: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李同志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李同志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RZ的妈妈 于 2011-8-10 11:31 发表


私校每个学期都组织n个家长联谊活动,家长委员会的成员每个年级都有,很正常呀!稍微敏感一点儿的正常人都能感受的出别人是否友善吧,用不着“天才”。
我儿子的班上,家长以professional为主体,22个小朋友,19个白人,家长们都很友善,主动为好,交流下孩子的情况和课外活动班的信息。
某些同族,经常在擦肩而过时,垂下眼帘,用余光扫视,却不愿意打招呼,哎......


深有同感

发表于 2011-8-10 12:00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老猫 1# 帖子

此文章由 AMANDACH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MANDACH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用“隔离”二字,的确能吸引眼球,但偏激了。精英中学亚裔学生比例偏重,其实只是不同种族对教育的追求方向和重视程度不一样而已,可以说是文化的差异;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有相近价值观的人聚在一起,其实也避免了矛盾的尖税化,反正不同人依然拥有不同选择,有许多西人不认同精英中学,那就选私校或教会学校;有不认同亚裔太重视考试,认为孩子须放羊的,那普通学校都可以;目前而言,还是各取所须,上升不到种族矛盾,自愿隔离这一层面。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缓缓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8-10 12: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李同志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李同志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D妈妈 于 2011-8-10 11:40 发表
我想LZ是要讨论精英VS 普通公校(NSW),是吧

如果拿私校来比,我没话讲。


呵呵,是我看贴不仔细。精英+普通公校+NSW,这三个条件我一个也不满足。

论坛也是一个小社会,只不过大家都躲在了面具后面,更容易表现出自己内心的一面。我自己从来没有混过论坛,所以可能不太习惯这里一些人的表达方式,看来在这里需要多一些幽默感,少一点认真

我试验一下

发表于 2011-8-10 12: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o@sy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o@sy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没人拍照?

楼炸得也太快了啊

P2打坐 看各位家长分析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8-10 12: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umingba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umingba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貌似外国国籍的孩子也只能上国际学校,公校没户口不能上的,我说的是中国。

发表于 2011-8-10 12: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ulao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ulao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小李同志 于 2011-8-10 11:08 发表


是大部分。人对人的态度不友善是可以感觉出来的,并不需要都认识才能知道。比方说,您这么说话,我就知道您对我不友善,虽然我不认识您。同样的话说给一个心态平和的人,不会有您这样的反应。

不知道我说的话那里刺激到了您,让您冷嘲热讽。我只是说个自己的真是感受而以。


别忘性这么大,看看你自己刚刚说的

此文章由 小李同志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和作者 小李同志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太偏激了,我家孩子的学校从来没有这些问题,全校只有她一个中国人,老师学生对她很好


刚才还“从来”,“都”,现在就成了“大部分”,你有闲功夫去琢磨我是不是对你友善,还不如先搞清楚你自己到底打算说什么好些?

发表于 2011-8-10 12: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林草12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林草12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个人觉得不论上什么学校,还是要看家长的。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8-10 12: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粉猪妈妈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粉猪妈妈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是精英学校  vs  社会主流的讨论

again, 何谓‘主流’, 需不需要融入。

我感觉,精英中学的同学, 将来会有自己的圈子, 专业人士的圈子,好吃好住的有什么不好。

[ 本帖最后由 粉猪妈妈 于 2011-8-10 12:50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zzn + 3 我很赞同。粉妈的话往往一针见血,也不偏激。

查看全部评分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8-10 12: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上NSW排名前十的公立精英中学,和上悉尼还有墨尔本顶尖的私立学校是差不多的,都是一种“隔离”。。。不过这是一种非常“高级的隔离“。

公立精英中学用academic来“隔离”自己,而私立学校用学费来“隔离”自己。。。其共同的本质就是用SES来作为“隔离”的工具,甄别学生种类(和族群不是第一关联的关系)。

那么谁没有资格搞这样的“主动隔离”? - 普通公立中学。
因为不能用高学费来挡住那些穷光蛋家庭,也不能用考试成绩(academic)来挡住那些低素质家庭的学生,那么普通公立中学就是Low SES背景家庭的大本营,被Maralyn Parker称为“麻风病院”,其实也是一种“隔离”,只不过不像前面说的公立精英中学和私立学校这种主动性的隔离,普通公立中学是一种被迫的隔离。

没钱,成绩又不好,那么就不要谈什么要公平教育,族群平等了,因为你根本没得选,只能去麻风病院自我隔离了。

评分

参与人数 4积分 +16 收起 理由
ozdoctor + 4 你太有才了
明河素月 + 5 你太有才了
yiyi331 + 4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8-10 12: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胖丫丫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胖丫丫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所谓主流,赚一份社会平均线以上 的工资,养几个房子,自己的小孩能beat local 小孩考上精英中学大学,然后重复自己的道路, 哦也!

发表于 2011-8-10 12: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李同志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李同志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bulaohu 于 2011-8-10 12:33 发表

别忘性这么大,看看你自己刚刚说的

刚才还“从来”,“都”,现在就成了“大部分”,你有闲功夫去琢磨我是不是对你友善,还不如先搞清楚你自己到底打算说什么好些?


我说的话是有语病,造成表达的不准确,我道歉。您的态度如何,大家自有评价,作为一个版主,说话应该心平气和才对。看来和您无法平等交流,不知您在日常生活中是否也如此说话?我来是讨论问题,不是抬杠。所以到此为止,我不会和您再争。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8-10 12: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粉猪妈妈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粉猪妈妈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胖丫丫 于 2011-8-10 12:50 发表
所谓主流,赚一份社会平均线以上 的工资,养几个房子,自己的小孩能beat local 小孩考上精英中学大学,然后重复自己的道路, 哦也!


到大学里一看, 其实高分(99+)专业的鬼老和华人都有。只不过人家可能是私校出来的, 华人是精英中学出来的。 大家用不同的方法达到同样的目的。

也别把local都说得成绩都不太好。 别人努力的方法方向不一样而已。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anang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8-10 12: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老猫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老猫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件事我没有观点,就是针对事实,感慨一下,看看大家的观点。

发表于 2011-8-10 12: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胖丫丫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胖丫丫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看不出来应试培训班教育下的高分能跟以后社会经济上的成功有很大的关联。

而且应试的能力跟真正能做academic的能力还是两回事。

近20年精英中学里凭高分考进法律专业的学生比例应该不低,可是澳洲法律界出色的华裔律师和法官呢?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20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1-8-10 13: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uozu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uozu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昨天,一中东同事说Compabelltown的三房House才二十几万,她准备在那里买一套了。她也是自愿被隔离的一群。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8-10 13: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小李同志 于 2011-8-10 12:50 发表


我说的话是有语病,造成表达的不准确,我道歉。您的态度如何,大家自有评价,作为一个版主,说话应该心平气和才对。看来和您无法平等交流,不知您在日常生活中是否也如此说话?我来是讨论问题,不是抬杠。所以到此为止,我不会和您再争。

我代布老虎向小李道歉。作为版主,就算不是亲子版主,也应该保护新同学幼小脆弱的心灵。原谅TA所有的语病,原谅TA对教育制度的不熟悉。咱不能要求VIC私校家长了解NSW公校现状。

乖,不生气哈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6 收起 理由
bulaohu + 6 接受被代表 :-)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8-10 13: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MANDACH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MANDACH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粉猪妈妈 于 2011-8-10 12:44 发表
这是精英学校  vs  社会主流的讨论

again, 何谓‘主流’, 需不需要融入。

我感觉,精英中学的同学, 将来会有自己的圈子, 专业人士的圈子,好吃好住的有什么不好。


我们是移民家庭,文化以及价值观与澳洲主流有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不觉得需要为了融入主流而强行改变这种差异;融入主流是需要时间,并自然而然地产生。我们的孩子,以及孩子的孩子,会不断地接收到主流的思想和文化的影响,父辈的文化和价值观的传承会越来越少,慢慢的,很自然地就融入主流了。目前而言,我们还是该干嘛干嘛去!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8-10 13: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粉猪妈妈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粉猪妈妈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胖丫丫 于 2011-8-10 12:57 发表
我看不出来应试培训班教育下的高分能跟以后社会经济上的成功有很大的关联。

而且应试的能力跟真正能做academic的能力还是两回事。

近20年精英中学里凭高分考进法律专业的学生比例应该不低,可是澳洲法律界出色的华裔律师和法官呢?


的确法律这个行业和医学界不同,讲得其实是人脉。 犹太人混法律界相对容易很多。

不过, 过个10年难说, 现在这里大部分的华裔律师40+(30几岁的都属于junior),还是属于半路出家, 并非这里从小读书培育出来的。。。

至于做法官,这个很大的决定因素也是人脉。

再过10-20年, 圈子人脉发展。。。。机会还是有的

[ 本帖最后由 粉猪妈妈 于 2011-8-10 13:09 编辑 ]

发表于 2011-8-10 13: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老猫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老猫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NSW精英中学这个制度,一旦搞出来,亚裔一定会补习的。
其实大家都不补习,一小部分天份好的孩子进精英中学;
大家都补习,基本上还是那些天份好的孩子进精英中学;只是所有孩子/家长都苦了,近视的多了。大家都是输家。
来到澳洲,很大原因是想给孩子一个正常的童年。周末上课/天天晚上学习对孩子太过分了。
开始痛恨这个制度。
Love is love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8-10 13: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胖丫丫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胖丫丫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粉猪妈妈 于 2011-8-10 12:54 发表


到大学里一看, 其实高分(99+)专业的鬼老和华人都有。只不过人家可能是私校出来的, 华人是精英中学出来的。 大家用不同的方法达到同样的目的。

也别把local都说得成绩都不太好。 别人努力的方法方向不一样而已。


家境贫寒上不起私校,但是学业出色的local小朋友怎么办呢?

或许人家在普通中学照样学的很出色。 公立学校教育资源的分配,无论是精英学校,还是普通中学都是一样的,每个学生头上都是摊的一样的经费。 不见得精英中学的老师质量,设备设施,演出竞赛机会比普通中学好更多。 这跟国内的所谓重点学校有很大的差别。

怀疑普通中学里面,特别出色的孩子受到老师的关注和帮助可能更多,因为鹤立鸡群。

发表于 2011-8-10 13: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ulao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ulao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小李同志 于 2011-8-10 12:50 发表


我说的话是有语病,造成表达的不准确,我道歉。您的态度如何,大家自有评价,作为一个版主,说话应该心平气和才对。看来和您无法平等交流,不知您在日常生活中是否也如此说话?我来是讨论问题,不是抬杠。所以到此为止,我不会和您再争。


是啊,你前面把我的心态、是否受了刺激都怀疑过了,现在大概也心平气和了?对我来说这就是个简单的讨论问题的基本素养,人家抛出一个论点,你要驳斥,但驳斥的论据却是建立在根本经不起推敲的主观观察上,你这样的参与只能对其他参加讨论的人造成困惑并浪费大家的时间,这在我看来才是真的不友善。至于我对你是否友善,这样说吧,对人不友善也要消耗精力的,我还没那么滥情,只是不希望被荒唐的事情浪费我的时间而已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8-10 13: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粉猪妈妈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粉猪妈妈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胖丫丫 于 2011-8-10 13:08 发表


家境贫寒上不起私校,但是学业出色的local小朋友怎么办呢?

或许人家在普通中学照样学的很出色。 公立学校教育资源的分配,无论是精英学校,还是普通中学都是一样的,每个学生头上都是摊的一样的经费。 不见得精英中学的老师质量,设备设施,演出竞赛机会比普通中学好更多。 这跟国内的所谓重点学校有很大的差别。

怀疑普通中学里面,特别出色的孩子受到老师的关注和帮助可能更多,因为鹤立鸡群。


大家对普通中学有点小成见, 其实普通学校出色的孩子, 比例小点但是不是没有。 还有普通的教会学校,鹤立鸡群也很好。。。我本人比较倾向小的好的教会学校(学费3-5000一年的),我的亲身经历让我有这样的想法

[ 本帖最后由 粉猪妈妈 于 2011-8-10 13:15 编辑 ]

发表于 2011-8-10 13: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MANDACH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MANDACH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胖丫丫 于 2011-8-10 12:57 发表
我看不出来应试培训班教育下的高分能跟以后社会经济上的成功有很大的关联。

而且应试的能力跟真正能做academic的能力还是两回事。

近20年精英中学里凭高分考进法律专业的学生比例应该不低,可是澳洲法律界出色的华裔律师和法官呢?


的确,应试的能力跟真正做学问是两回事,问题是考精英前的学习是基础教育,这套培训班教育对打好基础是有帮助的。至于中学以至大学的教育就不同了,成功需要的成份和特质不一样,这或者就是你所说的精英中学考入比例不低,但不见出色的华裔法官的原因之一。当然这除了学问以外,我想还有很多因素,不是一个精英中学制度能完全解释的。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8-10 13: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粉猪妈妈 于 2011-8-10 13:05 发表


的确法律这个行业和医学界不同,讲得其实是人脉。 犹太人混法律界相对容易很多。

不过, 过个10年难说, 现在这里大部分的华裔律师40+(30几岁的都属于junior),还是属于半路出家, 并非这里从小读书培育出来的。。。

至于做法官,这个很大的决定因素也是人脉。

再过10-20年, 圈子人脉发展。。。。机会还是有的


广告一下,我在澳洲故事版正在长篇连载gonski的故事,就是给粉猪妈妈的这段话背书的,赫赫,请大家来捧场加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8-10 13: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胖丫丫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胖丫丫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粉猪妈妈 于 2011-8-10 13:05 发表


的确法律这个行业和医学界不同,讲得其实是人脉。 犹太人混法律界相对容易很多。

不过, 过个10年难说, 现在这里大部分的华裔律师40+(30几岁的都属于junior),还是属于半路出家, 并非这里从小读书培育出来的。。。

至于做法官,这个很大的决定因素也是人脉。

再过10-20年, 圈子人脉发展。。。。机会还是有的


犹太人好像混哪一行都有优势,无论是法律,金融,学术,政治,商业,艺术 。。。。都是他们的人。

发表于 2011-8-10 13: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ulao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ulao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粉猪妈妈 于 2011-8-10 13:12 发表


大家对普通中学有点小成见, 其实普通学校出色的孩子, 比例小点但是不是没有。 还有普通的教会学校,鹤立鸡群也很好。。。我本人比较倾向小的好的教会学校(学费3-5000一年的),我的亲身经历让我有这样的想法


今天上班的路上听radio,主题是你家附近是否曾经被某个电影或者电视节目租用来做拍摄场地的。有个听众打电话进来说他20年前在Artarmon,住在一个破败的房子里面,室内的decoration是30年代的,有一天ABC上门了,问能不能租用他的房子来拍摄一部电视剧的场景。拍摄那天他的wife把两个孩子留在了家里让他们开开眼。结果呢?他的孩子们觉得那些仪器设备酷极了,那些工作人员也都非常地happy和friendly,他们从此对电影产生了巨大的兴趣。20年后的今天他的儿子是个movie industry的art director,参与了很多电影的制作,他的女儿也在媒体工作,但更专注于aboriginal affairs,并且在TAFE教授电影基础的课程。

我这个回帖很可能看起来离题万里,但我觉得还是写出来好,因为跟你的观点有些类似的地方,那就是成才跟上什么学校之间的关系恐怕不是那么绝对的,对于人这种动物来说passion的重要远远超过书本知识,学校环境好当然好,是个重要因素,但最好还是不要绝对化。

发表于 2011-8-10 13: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紫萱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紫萱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小李同志 于 10-8-2011 11:03 发表

private in VIC

funny
私校有啥好讲的

发表于 2011-8-10 13: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紫萱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紫萱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老猫 于 10-8-2011 13:07 发表
NSW精英中学这个制度,一旦搞出来,亚裔一定会补习的。
其实大家都不补习,一小部分天份好的孩子进精英中学;
大家都补习,基本上还是那些天份好的孩子进精英中学;只是所有孩子/家长都苦了,近视的多了。大家都是输家。
来到澳洲,很大原因是想给孩子一个正常的童年。周末上课/天天晚上学习对孩子太过分了。
开始痛恨这个制度。

你应该痛恨的是为什么普通公校那么烂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