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章由 cathytz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athytz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翻出来女儿在那段时间发给我的邮件,贴上来大家看看。
1.行百里者半九十。
转:
张璐译文:
Half of the people who have embarked on a one hundred mile journey may fall by the way side.
译文直译:
在百里的旅途中,有一半人会在途中放弃。
点评:
“fall by the way side”在英语中是半途而废的意思,用英语中的成语来翻译中国古语,对接得很巧妙。
我的理解
“行百里者半九十”的“者”不是“人”,是“这件事”,也就是行百里这件事,“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的意思。
For a hundreds-miles journey, ninety miles are only counted as its half.
2.华山再高,顶有过路。
转:
张璐译文:
No matter how high the mountain is, one can always ascend to its top.
译文直译:
无论山有多高,我们都能登到顶峰。
点评:
后半句翻译得非常好。 always(一直)表现出誓要登顶的坚定信念。
我的理解:
原句里面的“华山”是有特定英文名字的山,就像“黄河”一样。所以翻译最好直接翻译成HUA SHAN,or HUA Mountain。“黄河”就叫Huang river, Huang HO,or Yellow River,你不会说可能去翻译说是the river.
“顶有过路” 其实是一句描述句,主语是“顶”而不是“我们”。这句话之所以妙,是因为这八个字没有写任何“我们要努力爬山”,但是读者/听者会自动获取“我们要努力爬山”的隐性信息。一但这个隐性信息被直接翻译出来了翻译出来了,这句子就失掉一部分精华了。。。。。。 。句子中的“有”比较特别。如果“有”表示“已有”那就是完成时态,如果表示“将有”就是将来时态。根据客观事实,肯定有人登顶过华山,那就应该时完成时。但是,根据说话人的意思,是要去解决没有被解决的困难。。那么就应该用将来时。。。于是。。。还是现在时比较好。。。。。。。。。而且“有过路”这个是指有“可以过去(顶)的路”,还是有“过路的人”。。。。我也不是很确定。。。。。。。
另外,“顶有过路” 是说,有人会去走,但不表示所有人都会/能去走。 always的意思是1、任何时候、任何场合,2、在最后。 One can always do sth. 通常是说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想做某件事情就可以去做,或者,不管怎样任何人在最后总能做成某件事情。把“one can always ascend to its top”翻译过来,不大可能会是“任何人都能一直登顶”,那也就是“任何人(到最后)总能登顶”。 可是在native听到这句英文翻译的时候,自然地就把one作为个体,或者代表性个体,只会理解为个人在再高的山前都有很大毅力,都会到达山顶。但应该没可能把它理解成“我们都能登到顶峰”吧。。。他们可能会觉得,温总理觉得任何人都能够去登无敌的高山吧。。。。。中国人真强大(maybe自大)。。。。嗯。。。。。
所以。。。。。。。。。。。。。。。。 。。。。
No matter how high Hua Shan is, its top can always be stepped.
[No matter how high Hua Shan is 华山再高,its top can always be stepped.顶有过路。]
3.亦余心之所向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转:
张璐译文:
For the ideal that I hold dear to my heart, I'd not regret a thousand times to die.
译文直译:
我遵从我内心的想法,即使要死千万次我也不会后悔。
点评:
“九死”翻译成thousand times(上千次),很地道。
我的理解:
英文翻译看完第一反映就是囧死我了。。。。
I'd not regret a thousand times to die. 其实是说,我不会为了(准备要)去死(一次)而后悔上千次。(如果理解不了,就看看I’d not practice a thousand times to perform/for performance.)然后看评论,那个“九”翻译成 thousand times(上千次)是很地道。。。但是这个英文翻译出来已经不是“九死”,是“九悔”了!。。。。。。。。。。。。。-。-。。。。。。。
前半句的“所向”是一个强大的力的表达,不是ideal和hold可以等换的。而且还用什么“I hold dear to my heart”。。。。。超级复杂。。。。然后,后半句的“悔”其实不算是“后悔”的意思,而是“悔改”。。。那其实是一个条件句。 “死”是“悔”不“悔” 的条件。。。。如果单纯的解释为“后悔”根本表达不了全句的强烈愿望。。。。。
所以。。。。。。。。。。。。。。。。。。。。。。。。。。。。。。
Of those my heart is impelled by, even compelled to die for a thousand times, I would never repent.
[Of those亦 my余 heart心 is之 impelled所向 by兮, even虽 compelled to die for a thousand times九死, I其 would never尤未 repent悔.]
4 人或加讪,心无疵兮。
转:
张璐译文:
My conscience stays untainted inspite of rumors and slanders from the outside.
译文直译:
我的良知纯洁没有污点,不管外界的流言飞语和造谣中伤。
点评:
如果把my改成one's会更客观一些,总体来说用词非常好,把握得恰到好处。
我的理解
我不知到点评为什么要说“如果把my改成one's会更客观一些”,这句原句补充完整的话是(旁)人或加讪(于吾),(吾)心(尤)无疵兮。本来就是一句主观句,主语就是“我”,干嘛要变成one。“rumors and slanders”是一个不错的用词,但是其具体意思是谣言和诽谤(犯法类的诽谤)。这里“讪”的比“rumors”( a currently circulating story or report of uncertain or doubtful truth )有恶意,但没有“slanders”(the action or crime of making a false spoken statement damaging to a person's reputation)那么严重。所以可以用改用 maliciousness。“疵”,是瑕疵,小缺点,小毛病,不是“污点”的意思。如果一个东西有瑕疵,这个只是有点不尽人意。但如果一个东西有污点,这个就基本没人要了。“心”应该有很多意思。。。理解成“良知”好像内容就变窄了。。。
另外,中文原句其实是两句话来形容他人,和自己的不同状态。他人可能怎么说是意见事,我有怎样的反应事另一件事。然后翻译内容其实没有体现出这样的不同状态的描述。
所以。。。。。。。。。。。。。。。。
Whether they add maliciousness to me, I will never be flawed。
[Whether they (旁)人或 add加 maliciousness讪 to me (于吾), I心 will never(尤)无 be flawed 疵兮。]
5. 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
转:
张璐译文:
Differences between brothers can not sever their bloodties.
译文直译:
兄弟之间的分歧,是无法割断他们的血脉亲情的。
点评:
“小 忿”有愤恨的意思,在极短的时间内,能想到用differents(分歧),而不是用angry等表示愤怒的词,非常有急智,比较得体。
我的理解:
原本这句话有故事,有情绪,有转折,然后被翻的什么都没了。“小忿”除了说有小的分歧还有还有小的不爽。这里用“小忿”来表达感情,“小分歧”有但不是重点,“小不爽”是重点。其实那个点评得人看出来原句是这个字是情感描写,只是他/她脑子里只有一个angry的词语来表示不满,可惜 angry是一个比较强烈的词语他/她也知道不好这么用。。。然后看到张璐用了个differences觉得很高级了。。。。。可是张璐居然用的是 “Differences between brothers”,而不是“Differences from brothers ”。。。。呃。。。我无语了。。。Differences的确有“分歧”的意思,但是介词用错了意思就错了呀。。。。前者是说”两者的区别",后者是说 “两者的分歧”。。。。。“Differences between brothers can not sever their bloodties.”的中文翻译其实是,“兄弟之间的区别(长相?),无法否定他们有血缘关系。”。。。。估计 native听了也不懂温宝宝说得是“两岸一家亲”。。。。只会觉得他是在说。。。。大陆和台湾有着一定的相同的历史、文化之类的。。。。。嗯。。。这么理解当然也没错啦。。。但是这个不意思是温宝宝想要表达的吧。。。。
“不 废懿亲”应该是个被动语态。。也就是“懿亲(关系)不(被)废”。。。。。里面的“废”是被动动词。。。“懿亲”想到用血缘来表达是满好。。。。可是 bloodties这个词语是张璐自创的的吧。。。。。。其实用blood 就好。。。。
所 以。。。。。。。。。。。。。。。。。。。。。。。。。。。。。。。
Although brothers might have a little bit displeasure (from each other), their togetherness linked with blood can never be detached.
[Although brothers might兄弟虽 have有 a little bit小 displeasure忿 (from each other), their togetherness linked with blood can never be detached不废懿亲.]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