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Angela的童言童语(五)--22个月 (2009-6-2) Rainyichen · 女儿得Chickenpox前后及护理方法 (2005-10-2) NT
· (全!文!完!)鸿篇巨制,生死时速:献给我的台湾行(台南&台北)– 标题略浮夸,内容qiao丰富,美食图片 (2018-2-12) caridi · 夏日午后外拍 (2009-3-8) alextzj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洋八路

一个六岁小孩在澳洲“洋插班”的故事 [复制链接]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3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0-8-28 11: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esecak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esecak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家大儿子是3岁不到来澳洲的,一来就直接5天上了幼儿园,那是一句英语都不会说的,不过我给他选的是个新加坡人开的幼儿园,老师里大多也是新加坡人,都懂说国语,而且有个老师对他特别照顾,还跟我说要认他当干儿子,所以我儿子顺利过渡,并且英语的进步速度让老师和我们都非常惊喜,短短一个星期内就能说简单的会话了,接着一个月不到基本交流无障碍了,对动物名字的认识甚至超过我们了。现在他已经11岁了,他的英语水平在班级里也是在TOP3的。至于中文能说能听不能看和写,就是个文盲。

所以我觉得过渡时期合理安排真的很重要。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0-8-28 13: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earlul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earlul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还记得女儿刚来的时候,当时我也发过帖子诉苦,说是感觉她挺可怜的,因为交不到朋友。女儿是很OPEN的性格,虽然来了什么都不会说,但是也喜欢跟小朋友凑着玩。刚来第二个星期就把她扔进学校,小朋友几乎都是洋人小孩,很多次她都跟我说:妈妈我找不到朋友,别的小孩下课在玩,我下课就是在东瞅西愁找人玩,可是很多小朋友玩玩就不跟我玩了。听的我觉得很可怜。
可是那时真的不怎么估计她的感受,其实那时应该鼓励她没有朋友玩不要紧,自己玩也一样好,可是我还是每天放学都问她,今天有没有跟小朋友玩?听到她说玩了,我就很高兴,听到她说没有,我就忍不住批评她:你不凑到人堆里面,不说不听,你的英语就不会有进步! 后来女儿可能也被我问烦了,每次问她时,她都说,你怎么老问我这个问题啊?我现在不喜欢跟小朋友玩,我喜欢自己玩。
现在随着女儿英语的进步,女儿有了好多个好朋友,我也再不问她这种问题了。想想自己当时真的很无聊,环境是需要适应的,就算我们大人,直到现在来了好几年了,有几个人能挤到人家真正洋人的圈子,更何况是一个刚来的小朋友,语言文化都不通,怎么去跟小朋友打成一片! 好在女儿的性格还可以,没有变得很极端,还是很喜欢上学。可见过多的PUSH,效果只能适得其反。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Mylittlelover + 5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0-8-28 18: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旋木 于 2010-8-28 11:31 发表

我一直对这里的教学大纲很搞不清楚,貌似每间学校教的内容都不太一样,有的深,有的浅,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3年级考生的naplan成绩不是有很大程度取决于学校教了什么,而不是小朋友本身的能力吗? ...

澳洲一直有教学大纲,我们(公校)感受不到是因为没有我们小时候习惯的量化期末考试,school report都很泛泛,澳洲人习惯这一套了。。。现在的改革后的AtoE系统还有很多人在反对呢。

Year 3的NAPLAN我也有同感,比较取决于小朋友自身的资质和家长学习上的参与度,好像和学校老师关系不太大

退役斑竹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0-8-28 19:45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3# 的帖子

此文章由 旋木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旋木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有教学大纲的话,怎么会二年级还不会20以内的加减呢?不解

发表于 2010-8-29 20: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河风丽景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河风丽景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32# 说得很对,我也一直问儿子有没有和小朋友玩,多和小朋友玩才能学到英语,他说很多人不跟他玩,有些玩一下,又不玩了.他也很苦恼.从现在开始,不再问他了,让他自己看着办吧.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10-8-29 21: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ino16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ino16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是呀,比较可怜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0-8-29 21: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ylittlelov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ylittlelov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kangaroo 于 2010-8-28 10:51 发表
没有经验,只有后悔和教训,现在大人和小孩都在挣扎中。

二岁来澳洲,断断续续地上过childcare。家里全说中文,从没想过教她英文,也想着她在英文环境里,怎么可能学不会英文呢。大家还说怕以后不会中文。幼儿园的老师,kindy的老 ...



我感觉内向害羞的孩子,除了父母以外,老师和学校的态度真的很重要,这个学校,不一定要有多么好的成绩,但老师一定要有爱心,能给孩子足够的attention。我女儿也是比较害羞的类型,我以前曾经写过一篇帖子说焦虑她的英文在childcare没有长进,事实上她当时所在的那个childcare虽然很新设施很好,也去评各种奖项,但是感觉老师却不是很喜欢孩子在意孩子的那种类型,孩子听不懂英文,在集体活动的时候就容易游离在外,也容易也几个中国小朋友搞小集团,但是老师从来都没有试图鼓励她们一起讲故事,唱歌,问她孩子今天如何永远都是excellent或者another wonderful day~ 跟她说我担心孩子的英语怎么没长进,永远回答说,你不要急,她会自己学的....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女儿上4 yrs kinder,kinder的老师很注意我的反馈,也知道如何去保护女儿的积极性,鼓励女儿去做一些她原来不敢做的事情,比如在所有小朋友前面带头领唱然后赞扬她的英文说的好等等,虽然只是半年,虽然只是每周10个小时,但是女儿在英文上有很明显的进步,老师给我的反馈也越来越好,女儿也从原来上kinder一直闷头自己玩,到现在老师说she talks a lot,真是很大的转变,所以有的时候,选学校真的不要一味的去看成绩如何,有多少出色的program,有的时候大的学校不一定好,适合孩子的才最重要,好的老师也是可遇不可求的,遇上了,真的是福气。
高高山岗立 深深海底行

退役斑竹 特殊贡献奖章 新闻达人 三奖

发表于 2010-8-29 21: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花生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花生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旋木 于 2010-8-28 19:45 发表
有教学大纲的话,怎么会二年级还不会20以内的加减呢?不解

2年纪应该会20以内的加减了吧。我儿子已经学到100以内的加减了。简单的乘除他也会,但我搞不清是他在学校里学的,还是老公教他的。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0-8-30 09: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旋木 于 2010-8-28 19:45 发表
有教学大纲的话,怎么会二年级还不会20以内的加减呢?不解

不知道,大概是老师对此无所谓吧。。。

退役斑竹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0-8-30 10:00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9# 的帖子

此文章由 旋木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旋木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对这里上学没有全国统一的教课书一事很不解, 不知道朱爸爸了不了解为什么会这样?

发表于 2010-8-30 10: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野猪林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野猪林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旋木 于 2010-8-28 19:45 发表
有教学大纲的话,怎么会二年级还不会20以内的加减呢?不解


我想我女儿英文不好,也影响了她的数学理解吧。她读一年级时,去的是一个新开的学校,一开始招生不多,是混班上课的,就是1年级和2年级混,3年级和4年级混,现在学生多了,后面的班级才独立成班。我觉得这种方法,对一般学生来说还是弊大于利。不知我的理解对不对,如果一节课40分钟,那老师是不是20分钟教一年级的内容,20分钟教二年级的内容?如果教二年级时如果让他们自己做作业,一年级的学生有没有那么高的自觉性?没有老师辅导行吗?她还告诉我,有同学还说1+1=11,不知她是不是跟说笑话。

她的学校在myschoo我们这个地方的l排名是倒数前五位(各科,Y3和Y5都是)。今年Y3开学初,我把她转学到了另一间学校,这间学校刚好和以前那间相反,是一间老学校,在myschool 排名很靠前,尤其数学,象棋,电脑是传统强项。她在这间学校好象学习的效率好些,她说她的老师很好,very kind。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0-8-30 10: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旋木 于 2010-8-30 10:00 发表
我对这里上学没有全国统一的教课书一事很不解, 不知道朱爸爸了不了解为什么会这样?

具体我也不是很了解。
只知道,因为澳洲是联邦国家,在教育系统上是各州和领地各自为政,8个“独立王国”,各州自己发展自己Curriculum。
一直到2008年,大家都同意全国都应该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有统一的考试内容,NAPLAN就是这个各州统一协议的第一步成果。
ACARA - Australian Curriculum, Assessment and Reporting Authority (也就是My School网站的负责机构)
正在编制统一的教学大纲,当然这个里面争议不断。

听一些老移民说,过去澳洲私立学校的教学大纲要求要比公立学校广泛的多,也深得多,具体针对性的要求执行的要比公立学校严格的多,所以平均来说academic performance私校要比公校强很多。我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旋木 + 5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退役斑竹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0-8-30 10:26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1# 的帖子

此文章由 旋木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旋木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觉得在澳洲,做数学题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理解题目到底在问什么,而不是单纯的数字加减。

退役斑竹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0-8-30 10: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旋木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旋木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patrickzhu 于 2010-8-30 10:26 发表

具体我也不是很了解。
只知道,因为澳洲是联邦国家,在教育系统上是各州和领地各自为政,8个“独立王国”,各州自己发展自己Curriculum。
一直到2008年,大家都同意全国都应该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有统一的考试内容,NAPLAN就是这个 ...

小L他们今年4个学期分别学习加,减,乘,除,比我想象中的快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0-8-30 10: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旋木 于 2010-8-30 10:31 发表
小L他们今年4个学期分别学习加,减,乘,除,比我想象中的快

所以老移民们的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我是相信,所谓Year 8的学生有高位乘法口诀有困难的情况在一般私校系统里是不存在的。

[ 本帖最后由 patrickzhu 于 2010-8-30 10:35 编辑 ]

发表于 2010-8-30 10: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is-tor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is-tor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chesecake 于 2010-8-28 11:49 发表
我家大儿子是3岁不到来澳洲的,一来就直接5天上了幼儿园,那是一句英语都不会说的,不过我给他选的是个新加坡人开的幼儿园,老师里大多也是新加坡人,都懂说国语,而且有个老师对他特别照顾,还跟我说要认他当干儿子,所以我儿子顺利 ...

你送的是哪家day care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0-8-30 10: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ld16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ld16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孩子到底多大学英语啊

发表于 2010-8-30 10: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olly201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olly201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旋木 于 2010-8-30 10:26 发表
我觉得在澳洲,做数学题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理解题目到底在问什么,而不是单纯的数字加减。

是的。这里好象更看重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计算能力。小学数学有大量的文字题,而且涉及的面很广。

发表于 2010-8-30 10: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olly201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olly201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patrickzhu 于 2010-8-30 10:33 发表

所以老移民们的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我是相信,所谓Year 8的学生有高位乘法口诀有困难的情况在一般私校系统里是不存在的。

是的。公立学校到了三,四年级,学生间的数学能力差别很大。有部分学生已能做多位数和小数分数的乘除法,但有些学生连简单的乘法口诀表都背不出。

发表于 2010-8-30 13: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洋八路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洋八路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旋木 于 2010-8-30 10:00 发表
我对这里上学没有全国统一的教课书一事很不解, 不知道朱爸爸了不了解为什么会这样?


我也对这个事情,一直百思不得其解。尤其是刚过来几年,国内的朋友要我寄一些这里的小学课本给他的小孩参考,可把我“忧愁”坏了。课本是天经地义啊,这里怎么就没有课本呢?读书读书,连书的没有,读啥书呢!?

小孩的书包不小,可那是装“饭”用的,应该叫“面包”才对。我对那个同学解释半天,他好象明白点什么,不过我肯定他还是半信半疑,怀疑我是不是太懒不愿意跑邮局。

刚才我钻了下牛角尖,想出一些我自己也不太确信的理解。

这种现象是不是同西方的“自由”文化想匹配呢?

我们中国的文化,比较追求一致、大同、正确、权威。什么东西都比较讲究统一,整齐划一的事情比较多,对成功、人生的价值好象有一个统一的追求,就连找LG,LP也要一定的标准(比如:大学生至少要配个中专生吧),对漂亮、美的理解都比较趋同。因此,如果同年级的小孩数学能力相差太多,那就充分违反了这个文化诉求。“比如:数学差是不好的”。

西方的文化,是个人经验性,体验性的。每个人有独立的理解,生活方式、人生的价值也是多选的,除了上帝说,人是它创造的以外,人一生要追求什么不存在一种多数人都认同的“权威”。数学,就象其他的所有自然科学和艺术一样,并没有特别显示出人生的必须,这里的父母说不定也没有特别显示出“考大学”的必须。(比如:数学差,可是这个人能说会道,可以做总统,象布什一样;或者什么都不是,就是他自己领救济活一辈子,有什么不对呢?)

当然,并不是说西方人就没有考大学、考研究生的要求,比如私立学校学生的父母可能也是在追求某种模式也说不定。又或者,由于今后中国的“功利”以及人生竞争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得以发扬光大,使得西方人也认同我们这种模式。不过,就过去和目前来看,在西方这种文化环境中无法产生一个统一的“板块”。它是分散的,各种想法多种多样,都可以占有一定的比例,而中国文化是某种“好的”东西最好大家都要有才算合理。

这样,如果西方的教育体系对我们来说是“放羊”,那么我们的教育体系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现代化“养鸡场”。放羊可能放出天才,也可能放出懒汉,羊群在自由流浪过程中说不定在某个生活阶段会产生特定的“学习钻研”需求,由于没有哪个权威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因而可以体现出独特的自由创造能力;而现代化“养鸡场”的成果是那种一致的、有了某种标准的好产品,随时可以被社会所用,缺少的是那种发自内心需求的,不会盲目崇拜权威的“创造”和“钻研”动力。

这个会不会就是中国人学习很好,可在各个领域缺乏创造力的根本原因?而西方人要么很懒,要么在各行各业可以非常“专业”的道理?

这样理解的话,那些统一的课本就是我们文化在教育里一个典型反应,而这里教科书的欠缺就是一个现实的自由现象。一本书算什么呢?那只不过是某个人写出来的,或者是所谓“权威团体”折腾出来的,图书馆里还有千百本不同的书呢。在一个不崇尚统一和权威的社会里,一本书根本不代表什么啊。

哈,说到这里,我自感还是无法自圆其说。也许是中国的文化烙印太深,真的是无法理解这种“自由精神”,比如我还是无法理解做一个“管道工”怎么可以同当一个总统一样的“好”?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17 收起 理由
梅花香 + 3 我很赞同
缓缓 + 8 感谢分享
patrickzhu + 6 谢谢奉献

查看全部评分

英文写作老师

发表于 2010-8-30 13: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arilyn_m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arilyn_m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的宝贝女儿也是去年prep从7月份Term3的时候插班来的。虽然是生在这里的澳洲宝贝,但是因为家庭及工作的原因,宝贝大部分的时候都是在中国的。没有英文基础,不会任何日常会话。刚来的时候确实经历了很多“伤心”的经历,但是一切都会好的。只要父母有耐心,陪伴宝贝度过那“难过”的过渡期。一年后的宝贝,因为我们搬家,从刚熟悉的学校又转到了新学校。虽然,她在原来的学校已经交了好多的好朋友。但是,来到新学校,她适应的比我还快,已经和这里的小朋友相处的很好了。特别是她的语言和阅读能力有了“飞跃”的进步。这一切,都是女儿自己的努力。我非常的佩服她,对于自己却很惭愧。在女儿最艰难的过渡期,没有耐心的扮演好“义工”的角色,反而给了她很多的压力。现在,回过头对那些正在经历的父母们说一声:“相信自己的宝贝,好好爱护他们就可以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0-8-30 13: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洋八路 于 2010-8-30 13:00 发表
哈,说到这里,我自感还是无法自圆其说。也许是中国的文化烙印太深,真的是无法理解这种“自由精神”,比如我还是无法理解做一个“管道工”怎么可以同当一个总统一样的“好”?

理解,的确很难说清楚的。

另外,我觉得我们还是不要用“管道工”来作为例子,因为在澳洲“管道工”是金领工作,其实和医生律师是一类的 - 都是成功职业人士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洋八路 + 4 你幽了一默。。哈哈。。

查看全部评分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0-8-30 13: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自由的小羊现在也需要通过NAPLAN TEST,然后主人开始把羊分三六九等。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洋八路 + 4 我学会给分了。。

查看全部评分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0-8-30 14: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D妈妈 于 2010-8-30 13:49 发表
自由的小羊现在也需要通过NAPLAN TEST,然后主人开始把羊分三六九等。


全国统一的NAPLAN考试之前,各州和领导都有自己的考试(比如Basic Skill Test in NSW),如果有分过去就分了,呵呵。现在比较引人注目是因为My School的出现,把这些不公开的秘密公布于众了。

发表于 2010-8-30 15: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洋八路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洋八路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分享一下我女儿当上班长的新闻。

我女儿今年一年级,两个星期以前刚从一个一般的学校成功转到有OC的学校(转学也是很戏剧性的:星期四刚同学校老师(这个人是关键人物)说,星期五填表办手续,下星期一就转了,让一直想挤进这个学校的妈妈目瞪口呆)。

今天说,她被同学推选当上了2010-2011年度的正班长(Captain),让我惊讶不已。才两个星期就击败了其他的竞争对手,说不定在班里正处于高人气的“蜜月期”。。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Holly2010 + 2 恭喜!

查看全部评分

英文写作老师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0-8-30 15: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听上去是个奇迹啊。一个转学新生,还是华裔,短时间内就能竞选上岗当班长。你女儿肯定有过人之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0-8-30 16: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洋八路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洋八路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她的厉害都是她两个哥哥在家里给“斗”出来的。我的大儿子,也当过班长,没想到这小的更是鬼精灵,粘人的手段很高。。哈。。

发表于 2010-8-30 16: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olly201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olly201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洋八路 于 2010-8-30 15:52 发表
分享一下我女儿当上班长的新闻。

我女儿今年一年级,两个星期以前刚从一个一般的学校成功转到有OC的学校(转学也是很戏剧性的:星期四刚同学校老师(这个人是关键人物)说,星期五填表办手续,下星期一就转了,让一直想挤进这个学校 ...

恭喜恭喜,可惜没分了。反正也欠惯你的了。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0-8-30 16: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洋八路 于 2010-8-30 16:00 发表
她的厉害都是她两个哥哥在家里给“斗”出来的。我的大儿子,也当过班长,没想到这小的更是鬼精灵,粘人的手段很高。。哈。。

恳请展开描述。具体啥手段。俺们特想学

发表于 2010-8-30 16: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olly201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olly201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突然想起:你女儿去年不是才一年级吗?怎么今年可以竞选school capital呢?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