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讨论)真的可以“无条件”地爱我们的孩子吗? (2009-8-19) 缓缓 · 种青菜 (2014-10-5) qld
· 圣诞传统菜------红糖橙香烤烟腿,蓝莓橙子tea cake (2011-12-17) chesecake · 小M系列之二 ——父亲节的礼物 (2009-9-4) 老陶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企鹅男孩

讨论一下澳洲 的教育,关于OC,精英中学,私校和大学 [复制链接]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0-8-6 15: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Karen_au 于 2010-8-6 15:12 发表
what is SES quarter?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在学校基本背景资料里除了ICSEA,还有一个叫做SES Quarters,也是大家讨论的焦点。

官方解释如下
Derivation of SES quarters from ICSEA values

As well as being used to group and compare schools that serve similar student populations, the variables that are used to calculate the ICSEA value are also used to derive information about the student population background, shown on the My School profile page for a school. The information is shown in the form of quarters. It shows the proportion of educationally advantaged or disadvantaged students in the school compared with the spread of students across Australia.

For example,

if a school was exactly representative of the range of students across Australia, the quarter percentages would all be 25%.

If a school was providing for students from predominantly advantaged backgrounds, then the top quarter might have 55%, the middle quarters 34% and 11%, and 0% in the bottom quarter.

这里我的理解是,SES Quarter你可以简单的把这个百分比看成是这个学校里家庭教育背景不同的学生比例。
理想状态下,一个学校里不同家庭教育背景比例的学生比例是平均分布的,也就是差的比例0-25区间(bottom quarter),中等比例25-50 % 50-75区间(middle quarter)和高的比例75-100区间(top quarter),每个区间里的学生比例应该各占25%。
但是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比如当你看到一个学校的SES Quarter比例是bottom quarter 2%, middle quarter 2% & 52%,top quarter 46%。
那么你就可以这样理解,这个学校来自(相对于全国水平)家庭教育背景高的学生比例有46%,中等背景的是52%,中等偏下的是2%,家庭教育背景差的学生比例有2%。

所以基本上你可以看到,来自于家庭教育背景高的学生比例越高,学校top quarter的百分比就会越高,因为同样来自于影响ICSEA值的变量,所以,SES可能会更实际的反映了学校具体学业表现的预期。
也就是说,同样的ICSEA值的学校,top quarter百分比越高,其NAPLAN的平均分被预测认为也应该高。
所以当你比较两个ICSEA值相等的学校,你也要看看有一个NAPLAN分数高是不是因为top quarter的学生比例很高造成的。
如果那个NAPLAN平均分低的学校的top quarter比例低于那个NAPLAN分数高的学校,那么在我来看,这两个学校其实没有很大的差别,因为很有可能NAPLAN平均分高是因为家庭教育背景高的学生来实现的。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MYSCHOOL提供的不是一种硬性排名!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洋八路 + 3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0-8-6 15: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MART196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MART196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Holly2010 于 2010-8-6 14:49 发表

我们也没送去补习,不是因为我们不看重成绩(我们是最俗气的家长 ),,而是孩子很不乐意去,与其哭哭涕涕地去,还不如不去(学习应该是快乐的吧)。而且目前阶段我们自己还能教一教。补习省下来的钱让他们多选了一些体育或音乐活 ...

俺也想但受南区大环境影响还是做不到。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0-8-6 15: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觉得我们也不要一味的指责上公立学校的家庭正在搞所谓的“应试教育”,整天OC和Selective High,因为SES bottom的学生家庭的选项原本就不多,特别是华人移民家庭的家长们在澳洲没有根基,忧患意识普遍很强烈,在做法上形成了对high academic performance的强烈期待,这是和外来人员和穷人家庭的认识水平决定的。在这个问题上,无论如何就是有高层次家长和低层次家长之分的事实的。

另外,NSW的OC和精英体系可以预期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不可能消失,因为这是一场NSW公立教育体系对抗私立学校集团的“斗争”里的一种重要手段,其本质是要让穷人家庭有奔头,挽救公立系统的颓势。
州政府或者是联邦政府最担心的事情就是大量学生从公立学校系统留向私立和教会学校系统,最后造成公立系统的垮台。NSW采取公立精英学校和班级的政策已经有近二十年了,可以预见,解决或者说是缓和外来移民子弟“占领”精英学校的矛盾的办法可能还是继续扩大Selective High和extension class的规模,更大规模的设立“Partial Selective School”,放权给公立学校的校长和家长委员会以改善教育拨款和师资的合理利用,让公立系统能够留住优秀教师,有好的竞争性的环境培养优秀教师,从而提升公立系统的教学水平。

2007-2008年州教育部的数据说,每个公立小学生平均大概得到州政府(NSW)11000刀,每个公立中学生得到14000刀的资助。如果这个国家放弃公立体系,全面私立学校化,把这笔钱补贴给家长们去交私立的学费,那么对这个国家是种灾难。马太效应只会越来越严重。
一句话,公立系统对澳洲至关重要。

我会陆续的编译一些文章来说明这个问题的背景的。

[ 本帖最后由 patrickzhu 于 2010-8-7 20:38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0积分 +55 收起 理由
yuyu_laohai + 2 偶对你的景仰如滔滔江水
charmaine + 8 谢谢奉献
beta + 4 谢谢奉献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8-6 15: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risty_BJ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risty_BJ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patrickzhu 于 2010-8-6 15:39 发表
我觉得我们也不要一味的指责上公立学校的家庭正在搞所谓的“应试教育”,整天OC和Selective High,因为SES bottom的学生家庭的选项原本就不多,特别是华人移民家庭的家长们在澳洲没有根基,忧患意识普遍很强烈,在做法上形成了 ...


我觉得也是,这是穷人往上走的一条路,跟国内高考似的
不然就成了有钱人的游戏

发表于 2010-8-6 15: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企鹅男孩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企鹅男孩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charmaine 于 2010-8-6 13:23 发表


关键是你咋知道水管工就一定开心呐?
声明一下,俺绝对没有觉得水管工是“下品”的意思哈~~俺只是担心上点年纪就干不动了吧~~~


关键不在乎做什么,而是要按照孩子的天赋和兴趣来选择

如果孩子天生是医生的才,还爱这个,当然人人开心了

但是,事实是绝大部分孩子也就是一般孩子的水平,如果都逼着往医生这条路上奔,想开心也难啊

发表于 2010-8-6 15: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risty_BJ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risty_BJ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企鹅男孩 于 2010-8-6 15:53 发表


关键不在乎做什么,而是要按照孩子的天赋和兴趣来选择

如果孩子天生是医生的才,还爱这个,当然人人开心了

但是,事实是绝大部分孩子也就是一般孩子的水平,如果都逼着往医生这条路上奔,想开心也难啊 ...

医生用不着天才来作呀?/在国内考医也不难。一般聪明就好
但是愿不愿意作这行是一会事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0-8-6 15: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armain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armain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企鹅男孩 于 2010-8-6 15:53 发表


关键不在乎做什么,而是要按照孩子的天赋和兴趣来选择

如果孩子天生是医生的才,还爱这个,当然人人开心了

但是,事实是绝大部分孩子也就是一般孩子的水平,如果都逼着往医生这条路上奔,想开心也难啊 ...


我想你的这个说法,足迹全体家长都是赞同的。而且,我相信这里也没有几个家长真的是“逼着孩子往医生这条路上奔”的,多数都只是怕孩子学坏,顶多再加上个怕考不上大学罢了。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0-8-6 15: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茶面同学在此贴所有发言我都赞同,就不再一一加分了

发表于 2010-8-6 16: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armain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armain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patrickzhu 于 2010-8-6 15:39 发表
我觉得我们也不要一味的指责上公立学校的家庭正在搞所谓的“应试教育”,整天OC和Selective High,因为SES bottom的学生家庭的选项原本就不多,特别是华人移民家庭的家长们在澳洲没有根基,忧患意识普遍很强烈,在做法上形成了 ...


白条!

亚裔的孩子去跟那些欧裔的后代竞争体力工,能有竞争力吗?

发表于 2010-8-6 16: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risty_BJ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risty_BJ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charmaine 于 2010-8-6 15:57 发表


我想你的这个说法,足迹全体家长都是赞同的。而且,我相信这里也没有几个家长真的是“逼着孩子往医生这条路上奔”的,多数都只是怕孩子学坏,顶多再加上个怕考不上大学罢了。 ...

这里还有考不上大学的吗?/俺以为稍微努力点(不用象我们当年一样天天一俩点睡),考个一般大学没问题吧

发表于 2010-8-6 16: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armain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armain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D妈妈 于 2010-8-6 15:59 发表
茶面同学在此贴所有发言我都赞同,就不再一一加分了

那就扔几张白条让俺虚荣一会儿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6 收起 理由
JuJu + 5 我给加上:)
Holly2010 + 1 不好意思,最后二分了,想省一点用。这是我们穷 ...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0-8-6 16: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armain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armain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Christy_BJ 于 2010-8-6 16:00 发表

这里还有考不上大学的吗?/俺以为稍微努力点(不用象我们当年一样天天一俩点睡),考个一般大学没问题吧


不知道,没考过

发表于 2010-8-6 16: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miletolif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miletolif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华人家长重视学习也是无可非议的,送到补习班补也好,家长在家补也好,反正都是一个“补”字。但是除了读书学习,孩子还有很多东西要花时间,体育也好,胡思乱想也好,乱七八糟画画也好,甚至于看电视,玩游戏,等等,都是需要的,孩子需要全方面的发展,才会成长为热爱生活,追求幸福的人。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海之女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8-6 16: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wwdo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wwdo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一楼说的,大家收入都差不多---是澳洲的特色。我遇到一个英国的移民,是个装空调的。对我说,还是澳洲好,在英国收入太低。

发表于 2010-8-6 16: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essica_ca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essica_ca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charmaine 于 2010-8-6 16:00 发表


白条!

亚裔的孩子去跟那些欧裔的后代竞争体力工,能有竞争力吗?


有的,俺们给打折.

发表于 2010-8-6 16: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armain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armain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jessica_cao 于 2010-8-6 16:24 发表


有的,俺们给打折.


啥打折?薪水打折?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0-8-6 17: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ydneymumof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ydneymumof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想如果家长负担的起的话,谁都喜欢私校的。问题是每个孩子单学费就2万多,还要交各种杂费,捐助,课外兴趣,体育运动,没有个4万元为每个孩子准备是下不来的。两个孩子就是8万。这不是一般家庭能afford的。一般的学校,特别是中学,家长都会担心,不要什么personal skill 没学到,到乱七八糟教了点坏朋友。Selective 不管怎么样,都是要读书的小朋友在一起,应该坏不到哪里去的。所以能够上selective最好。我想大部分让小朋友考selective的家长,并不是一定要孩子当医生,律师的。只要能够健康成长就好。上一个好的学校,只是给小朋友提供一个相对比较好的朋友圈子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缓缓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8-6 18:03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3# 的帖子

此文章由 iamsher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amsher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天!怎么这么崇拜PATRICKZHU啊!
想给你加多多的分数,可是我自己还没有鞋穿呢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patrickzhu + 3 谢谢你的好意,我先给你赞助下,呵呵 ...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8-6 18: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aren_a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aren_a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sydneymumof2 于 2010-8-6 17:34 发表
我想如果家长负担的起的话,谁都喜欢私校的。问题是每个孩子单学费就2万多,还要交各种杂费,捐助,课外兴趣,体育运动,没有个4万元为每个孩子准备是下不来的。两个孩子就是8万。这不是一般家庭能afford的。一般的学校,特别是中 ...


旋版还有其他孩子在私校的妈妈能不能确认一下这个费用对不对啊?
我印象当中以前的帖子都是说2-3万多差不多了,包括学费以及各种其他杂费

没有质疑的意思,就是想了解跟确认一下

发表于 2010-8-6 18: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olly201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olly201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patrickzhu 于 2010-8-6 15:39 发表
我觉得我们也不要一味的指责上公立学校的家庭正在搞所谓的“应试教育”,整天OC和Selective High,因为SES bottom的学生家庭的选项原本就不多,特别是华人移民家庭的家长们在澳洲没有根基,忧患意识普遍很强烈,在做法上形成了 ...

听说,澳洲是唯一政府有补贴私立学校的国家,不知对不对?

退役斑竹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0-8-6 18: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旋木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旋木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Karen_au 于 2010-8-6 18:21 发表


旋版还有其他孩子在私校的妈妈能不能确认一下这个费用对不对啊?
我印象当中以前的帖子都是说2-3万多差不多了,包括学费以及各种其他杂费

没有质疑的意思,就是想了解跟确认一下 ...

这个4万应该包括了小朋友在校外参加各种兴趣活动班的费用吧,校内的话3万应该够了,低年级的话还不用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0-8-6 18:58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9# 的帖子

此文章由 sydneymumof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ydneymumof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ttp://www.pymblelc.nsw.edu.au/en/About/College-Fees.aspx
http://www.sydgram.nsw.edu.au/CollegeSt/fees.html
http://www.sydgram.nsw.edu.au/CollegeSt/fees.html
http://www.kings.edu.au/enrolments/fees.html
http://www.plc.nsw.edu.au/public2/fee_schedules.asp
以上的都是一些比较好的私校的网站,要看year7以上的学费。希望有帮助。我想每年2万也有的,大概就是类似catholic school 之类的了。私校的课外活动很多,相应的费用就多一点。我也没有上过但是朋友有上,基本上就是在学费的基础上再有1-2万。第二个孩子在一样的学校会有折扣,但是有限。

退役斑竹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0-8-6 19:57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2# 的帖子

此文章由 旋木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旋木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LC YEAR Years 10, 11 and 12的学费也是$7,300.00 x 3 = $21,900一年啊

发表于 2010-8-6 20: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iyi33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iyi33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charmaine 于 2010-8-6 12:54 发表
澳洲的大学教授是不是累得要死俺不知道,俺只知道薪水实在不怎莫样~~~
所谓的“软”东西,个人认为,只要没有交到坏朋友,家庭的影响远大于学校。不管私校公校,都有好坏,好的学校比较不会交到坏朋友。 ...

同意你的观点
土屋闲人

发表于 2010-8-6 22:14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3# 的帖子

此文章由 sydneymumof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ydneymumof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对啊,2万1只是学费,不包括任何杂费,捐助,体育,野营,书本,校服,等等。加上去就差不多了。还有私校是每年涨学费的。反正对我是可望不可即滴。

发表于 2010-8-6 23: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essica_ca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essica_ca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sydneymumof2 于 2010-8-6 17:34 发表
我想如果家长负担的起的话,谁都喜欢私校的。问题是每个孩子单学费就2万多,还要交各种杂费,捐助,课外兴趣,体育运动,没有个4万元为每个孩子准备是下不来的。两个孩子就是8万。这不是一般家庭能afford的。一般的学校,特别是中 ...


因为华人家长很多都这样想,现在澳洲的OC班和精英学校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于是就苦了孩子们还要课外花时间上补习班,争取那些为数不多的名额.

其实换个角度,我们应该也能理解澳洲本地人的不满,他们的公立免费教育的精英班精英学校名额都被移民的孩子们占据了,就好像比方说我们的市重点区重点里都是外国孩子,本地孩子只能去一般的学校,我们也会不满意吧.

当然,考试面前人人平等.他们考不过华人孩子,还真不能抱怨什么.要抱怨就只能抱怨这个考试制度.政府要是有本事就封了补习班,或者换个能够体现素质教育的考试方法.否则,免谈.每个人都有争取机会的权利,如何争取,那是很私人化的问题.值不值得孩子们牺牲课外的娱乐时间去上补习课来换取一个OC班名额,那还得自己心里衡量.

我个人觉得不值得,所以我肯定不会让我的孩子去上补习班.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0-8-7 13: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uJ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uJ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patrickzhu 于 2010-8-6 15:39 发表
我觉得我们也不要一味的指责上公立学校的家庭正在搞所谓的“应试教育”,整天OC和Selective High,因为SES bottom的学生家庭的选项原本就不多,特别是华人移民家庭的家长们在澳洲没有根基,忧患意识普遍很强烈,在做法上形成了 ...


阿朱很有见地, 没有分了, 口头表扬一下.

发表于 2010-8-7 13:48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7# 的帖子

此文章由 iamsher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amsher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是啊,拜读了PATRICKZHU的很多文字。育儿网站上MM们讨论得热火朝天,BB们太少参与!MM们感性,BB们还是比较理性,像PATRICK。

发表于 2010-8-7 14:05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6# 的帖子

此文章由 cynthi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ynthi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让我想起了江南的一个鱼米之乡,以前的人们都觉得过的很好,不一定要考大学,不想到外面读书,就在本地中专就很好了。
后来越来越多的外地大学生来到这个城市,很多都是在外企,薪水都比本地人高。当地人很有一阵心理不平衡。觉得外地人抢了他们的饭碗。
现在不管是不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知道必须让孩子好好学习,要考大学。竞争越来越激烈。

[ 本帖最后由 cynthia 于 2010-8-7 14:44 编辑 ]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0-8-7 14:23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8# 的帖子

此文章由 JuJ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uJ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也不要贬低MM们, 拔高BB们, 这还是个人区别, 去新闻版看看就知道一窍不通又不理性的男人们有的是.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ruru2008 + 2 哈哈哈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