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笨鸟的中式小点心--韭菜鲜虾馅的水晶饺和春卷 (2009-4-25) 迁移的笨鸟 · 遥想去年此时 (2005-6-28) luxixi
· 二手kawai钢琴的选购宝典+买琴记 (2011-9-6) PurpleRipples · 十年磨一剑,名成天下知 - 我看功夫 (2005-1-29) noin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anang

孩子究竟应该上什么样的学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6 09:40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0# 的帖子

此文章由 Loveda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oveda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reat Points!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20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0-8-6 09: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uozu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uozu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茉莉桔香 于 2010-8-5 22:45 发表


你女儿是KINDY吗?怎么我从我KINDY儿子嘴里从来也套不出谁是他的好朋友,好像今天和这个玩,明天和那个玩。


上year2了,不过她Kindy的时候也是这个状态。曾试图交往过一些华人小孩儿做朋友,不过人家已经形成了固定的交往圈子了,上学之前就很熟了,所以一时也融不进去。现在逐渐好多了,不在那个小圈子的人也很多。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3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0-8-6 10: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esecak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esecak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说一个我亲戚的例子,小姑娘现在已经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了,10几年前在南区的yowie bay小学上学,整个学校也就1-2个中国孩子,所有的朋友都是LOCAL的。

那时候不流行补习,也顺利考上了ST GEORGE GIRL HIGH,开始有认识多中国背景的孩子了,但她一切在我的眼里基本已是西化了,非常爱好体育,每天都在SUTHERLAND 的游泳馆训练2个小时,还参加足球队,爱自己画画,积极竞选学校的CAPITAN。

现在毕业工作了,也经常晚上去CLUB玩到半夜,打扮,消费理念都已不是中国人的样子了。但她最好的朋友现在基本都是中国人为主的亚洲人。

我问过她原因,她说因为大家相同背景,会比较有共同语言,很容易交朋友。

所以就我而言,不管你上的哪个学校,到头来,中国人的知心朋友基本还是中国人。个别情况不列入。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缓缓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0-8-6 10: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不能废除OC,废除精英,但是在每个小学,中学多设立几个精英班,这样,聪明的孩子可以得到照顾,孩子们也有BALANCED SOCIAL LIFE。也不用补习。

发表于 2010-8-6 10: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risty_BJ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risty_BJ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D妈妈 于 2010-8-6 10:20 发表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不能废除OC,废除精英,但是在每个小学,中学多设立几个精英班,这样,聪明的孩子可以得到照顾,孩子们也有BALANCED SOCIAL LIFE。也不用补习。 ...


多设几个,就失去精英的意义了
OC的本意是给top5-10%的学业吃不饱的学生的,中国人把这当做成功的象征
就算没有这个班,一样有补习班,因为医生法律不会多收学生的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0-8-6 10: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既然要照顾好学生,那何不在本校照顾。分出一到两个班教。其实现在一些学校已经有这种提高班。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0-8-6 11: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risty_BJ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risty_BJ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D妈妈 于 2010-8-6 10:35 发表
既然要照顾好学生,那何不在本校照顾。分出一到两个班教。其实现在一些学校已经有这种提高班。


小学有GT班,但是中国家长一样往里送。这里提高班也是中国孩子具多
还是国人心理。老外就不这样不是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0-8-6 11: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们以前学校的提高班都是老外啊。当然,学校本身也没几个中国人-3个,都在提高班了。

发表于 2010-8-6 11: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uponin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uponin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矛盾,纠结中,还没考虑好~

发表于 2010-8-6 11: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risty_BJ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risty_BJ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D妈妈 于 2010-8-6 11:12 发表
我们以前学校的提高班都是老外啊。当然,学校本身也没几个中国人-3个,都在提高班了。

那你的学校不一定很有名,这里有名的公立小学提高班全是中国小盆友
老中就是王最好学校的精英班挤,哪都一样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3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0-8-6 11: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esecak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esecak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小儿子现在读KINDY,班里倒没几个中国人,但我大儿子读的提高班里一大片中国人,全班26个人,只有一个是真正的西人,其他的有韩国人,印度人,最多的还是中国人。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0-8-6 11: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olly201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olly201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D妈妈 于 2010-8-6 10:20 发表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不能废除OC,废除精英,但是在每个小学,中学多设立几个精英班,这样,聪明的孩子可以得到照顾,孩子们也有BALANCED SOCIAL LIFE。也不用补习。 ...

非常赞同。虽然还会有补习,可是会少一些。虽然提高或精英班里会有很多华人,可是年纪里会有各个种族的小朋友。二三年级以后,我发现我家孩子的朋友和他们并不是年年在一个班的。孩子至少在小学其间的压力会少点。

发表于 2010-8-6 12: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risty_BJ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risty_BJ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Holly2010 于 2010-8-6 11:57 发表

非常赞同。虽然还会有补习,可是会少一些。虽然提高或精英班里会有很多华人,可是年纪里会有各个种族的小朋友。二三年级以后,我发现我家孩子的朋友和他们并不是年年在一个班的。孩子至少在小学其间的压力会少点。 ...

小孩子本身没有压力,是家长有压力。还是家长的问题

发表于 2010-8-6 12: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olly201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olly201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Christy_BJ 于 2010-8-6 12:02 发表

小孩子本身没有压力,是家长有压力。还是家长的问题

好像是吧。不过,至少他们不用在家里做那些他们不愿做的练习题了。

发表于 2010-8-6 13: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黑皮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黑皮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D妈妈 于 2010-8-6 10:20 发表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不能废除OC,废除精英,但是在每个小学,中学多设立几个精英班,这样,聪明的孩子可以得到照顾,孩子们也有BALANCED SOCIAL LIFE。也不用补习。 ...


同意的。

"废除OC"好像一直被讨论的,但没谈出下文来。

发表于 2010-8-6 16:25 |显示全部楼层

Let's review State Ranking and ICSEA Rank again

此文章由 an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n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et us review State Ranking and ICSEA Rank again by Myschool.
For NSW Primary Schools:
http://www.smh.com.au/interactiv ... %20NSW%20Ranked.pdf
For NSW Secondary Schools:
http://www.smh.com.au/interactiv ... %20NSW%20Ranked.pdf

Some parents pay more attention to ICSEA rank rather than Academic Ranking, but the others only focus on State test ranking. It is good to list both of them, the parents have more choices and information to select schools for their kids.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0-8-6 20: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春山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春山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认为上什么样的学校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家庭的经济状况。负担得起,而且不要太累了。
2. 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这主要看住在什么样的社区,愿意与什么样的人交往,孩子的学校不可能离家太远了,尤其是小学。周末和假期大家玩起来方便。选择私校,除了学习,还有为了社交的。据说很多做生意的家长,送孩子上私校,同时也扩大自己的交往圈子。
3. 朋友的影响。尤其是朋友圈里有大孩子的,如果朋友的孩子去私校,他们又反映很好,觉得物有所值,可能就对你的选择有影响。
4. 孩子的爱好兴趣。是喜爱体育,音乐,艺术,或是热爱科学,或是只喜欢学习,选择就不同。家长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要顺应孩子的天分。
5. 是否过分看重ACADEMIC PERFORMANCE.老实说,不是所有的私校都有好的ACADEMIC PERFORMANCE,这一点精英中学要好。但是你要知道,即使是JR,OVER70%过90分,那不是还有30%不能进人如意吗。

发表于 2010-8-6 20:44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7# 的帖子

此文章由 an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n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作什么选择都不容易,但先了解自己想要什么就完成了一多半任务。

发表于 2010-8-6 21: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yxz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yxz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一个移民30年的朋友,最早他来的时候家里给他选了私校

现在他的孩子已经到了上中学的年纪了,直接选了离家最近的公校(不是华人眼中的好校区)

我问他为什么不选私校了,他说:一个是太贵,另外说离家近的那个私校里面华人太多了
梦想只有坚持才会实现

发表于 2010-8-6 21: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is-tor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is-tor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tyxzh 于 2010-8-6 21:09 发表
一个移民30年的朋友,最早他来的时候家里给他选了私校

现在他的孩子已经到了上中学的年纪了,直接选了离家最近的公校(不是华人眼中的好校区)

我问他为什么不选私校了,他说:一个是太贵,另外说离家近的那个私校里面华人太多了 ...

中国人是唧唧咋咋的麻雀喜欢扎堆,鬼佬是独来独往的老鹰

发表于 2010-8-8 15: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essica_ca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essica_ca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D妈妈 于 2010-8-6 11:12 发表
我们以前学校的提高班都是老外啊。当然,学校本身也没几个中国人-3个,都在提高班了。

你太有劲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