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章由 JuJ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uJ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以前曾做过Storage Admin 和 Storage Architect, 现在呢是在打杂 :)
DMX 和CX 因为architecture的根本性不同, CX data loss的情况还是时有发生的, DMX 我就从没见过出比较严重的问题, redundancy和reliability 上好得多了. Tiering 其实是完全可以都放在DMX或V-MAX上搞的, Tier 1 放在15K fiber channel hard disk上, 甚至如果出得起钱的话放flash disk上, Tier 2 放在10K fiber channel hard disk上, Tier 3 放在SATA disk 上等就可以了. 当然如果总共数据不多, budge 有限, 也确实没必要用高端的了, 毕竟这些高端的价钱都太惊人了.买了后还要搞DR, replication, local copy...很砸钱的. 而且DMX provisioning 还是很花时间的, 尤其如果device没有在bin file 里预先configure 好的话, (预先configure 好呢又没有那么flexible). 又如果公司不买ECC, 员工很不容易上手,都是command line. CX多简单啊,对用户来说很容易学,虽然要懂得考虑performance, 对新手来说可能也不那么容易, 但是好歹弄点LUN给server是很容易做到的事.
DSP的Crossbar Switch Architecture 比较 DMX 的 Point to Point Direct Matrix Architecture, 说不好哪个更好,反正每个vendor 都是说自己的更好, 他们的architecture完全不同, 很难比较. 我比较欣赏HDS的是它virtualize 方面的能力, 觉得即使现在也比EMC的要来得好和实用,HDS 靠这个在澳洲打入了一些曾完全是EMC shop or IBM shop 的公司,毕竟在几年前, 能够在不同SAN之间支持heterogeneous migrations对很多公司是很有吸引力的,对有好几家vendor产品的客户就更有吸引力了. 这样你就可以比较容易地把以前没有好好设计好放对位置的application挪来挪去了.各家各有所长吧, DMX的 replication 技术比较好,产品比较丰富, 我觉得比HDS的好. 还有记得当初HDS 的CIO 对flash disk 不屑一顾, 后来EMC上了后, 证明市场效果不错,一年多后也跟上了, vendor之间也是互相学习跟进的.
有时侯喜欢就是因为哪个用得更熟, 个人偏好而已, 比如我最早用的SAN Switch 是BROCADE的, 就一直对BROCADE有些偏爱.
[ 本帖最后由 JuJu 于 2010-6-5 18:49 编辑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