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由岛波海道引发的四国特种兵之行 (2024-6-18) ginginyingying · 辣旋风——燃烧吧,香辣虾(悲催版) (2011-12-22) amon54
· 从富山到松本 - 记一次计划外的旅行 (全文完) (2023-5-6) violinlearner · 悲催以后的感悟 (2013-8-20) yuxuanlin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现金为王

[行情讨论] 数据与现实:悉尼房价的多元视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6-20 19: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amoga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amoga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7w5算是低收入了。
10w是普遍收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6-20 19: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l0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l0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现金为王 发表于 2025-6-20 16:26
这就陷入了将悉尼几百平方米的别墅与香港的纳米房进行比较的误区。极端假设一下,国内也有纳米房,只有10 ...

bro 并不是 你极端了

我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住状态,你可以拿人均居住面积来比。。。

我没有查过资料,但是我依稀记得,比如HK 3口之家的常态居住就是4-50平米的2房公寓,但是澳洲的3口之家常态居住应该是600平地,150平房子的3-4房house。所以要对比,就是拿这2个的中位价来对比。当然,你要是说悉尼很多人 只能住公寓,但毕竟还不是主流吧?就像HK也有人住100平 也有人住20平公屋啊

你同意吗?

发表于 2025-6-20 20: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wb100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wb100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把这里和国内比 你忽略了很重要一点。20年前我也是这么算的,但是看可负担性是否要看所有开销和存钱的难易程度。
我上海刚毕业的时候,或许一半的工资都能存下来。外加出差补助,年底奖金1年攒的钱比实际工资都高。
在这里,你刚毕业,租房,能攒几个钱?我想说的是 国内你想省钱有办法,这里衣食住行,医疗保险等等
就算都是父母资助20%买了房,开销也不一样,还贷的压力也不一样
这么说吧 去年还能看到有人给几个钢板给停车擦窗户的。今年我还没看到过,一次都没有。大家口袋都很空啊

发表于 2025-6-20 20: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wb100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wb100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比如这个 实际钱和当地购买能力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5-6-21 10:0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状元弗拉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状元弗拉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全球一线城市里,悉尼是最便宜的,其他城市普通人哪敢想大house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5-6-21 10:1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状元弗拉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状元弗拉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wb1000 发表于 2025-6-20 20:39
把这里和国内比 你忽略了很重要一点。20年前我也是这么算的,但是看可负担性是否要看所有开销和存钱的难易 ...

确实是这样,中国是真正的藏富于民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6-21 10: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amoga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amoga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lainbbs 发表于 2025-6-20 15:43
大陆二线城市个人7500月薪买130-150万房子当然有可能,因为在大陆除非父母死绝了,否则不可能不帮助,大 ...

真有父母不闻不问不帮忙的。
您觉得有用,请给我加点分。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5-6-21 10:5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oyalt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oyalt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标准低,吃过苦,忍耐力强

发表于 2025-6-21 17: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wb100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wb100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状元弗拉格 发表于 2025-6-21 10:09
全球一线城市里,悉尼是最便宜的,其他城市普通人哪敢想大house

你这么说也对 澳洲人的住房条件确实无可比拟
不过澳洲人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也在肉眼可见的下降,不止住房。

看你怎么比了,横比纵比环比。自己和自己的昨天比,还是比别人给自己多些安慰

发表于 2025-6-21 18:0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urebo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urebo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yl001 发表于 2025-6-20 15:50
首先 这种排行总来都没有带上中国大陆啊
不然还怎么比,房价收入比,在大陆都是3-40倍的。如果这种排名带上 ...

年轻一代的居住模式会随着经济状况、生活方式的变化,有所改变的。

新一代人的社交方式、向上居多,根本不会像老一代一样花那么多时间在家务上。所以,House所附加的投资属性会逐步的加大,对于居住来说,公寓会逐步成为新世代所接受的。可以回去问问你的子女哈。

发表于 2025-6-21 18:1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urebo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urebo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wb1000 发表于 2025-6-21 17:25
你这么说也对 澳洲人的住房条件确实无可比拟
不过澳洲人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也在肉眼可见的下降,不止住房。 ...

澳洲凭什么生活水平要高于其他国家,凭借着家里有矿,如果家里的矿不值钱了,那么平均生活水平下降是符合逻辑的,这自然包括平均居住水平。所以House不应该是澳洲生活不可或缺的。公寓是可以接受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6-21 19: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wb100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wb100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ureboy 发表于 2025-6-21 18:14
澳洲凭什么生活水平要高于其他国家,凭借着家里有矿,如果家里的矿不值钱了,那么平均生活水平下降是符合 ...

我不知道你为什么回复我 你讲的和我说的是两回事。

你说的和我一样的是澳洲生活水平在下降,确实,以目前和将来的生产力,澳洲没什么理由继续享受高质量的生活水平。
人越来越多,想在悉尼大城市,不住公寓住哪里?住公寓和可负担也没有必然联系。。。垃圾质量垃圾防水,垃圾strata,花钱是小事,关键是钱花了问题还是解决不了,就像是一个无底洞。。。

发表于 2025-6-21 19:1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cyy200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cyy200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你可能还需要考虑其他生活成本,包括看GP、看专科医生等医疗费用。在国内是可以把大部分钱用来还房贷,因为吃穿用度甚至挂号费用还是便宜的。所以要用两个国家去除基本生活成本的剩余工资来比较

发表于 2025-6-21 20: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l0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l0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ureboy 发表于 2025-6-21 18:09
年轻一代的居住模式会随着经济状况、生活方式的变化,有所改变的。

新一代人的社交方式、向上居多,根本 ...

你说的这个我非常认同的

但是要建立在一个最基本的条件下 那就是公寓无论在质量还是增值上,要基本等同于house才行啊

house质量不行,怎么修,找谁修,花多少钱修,自己做主。公寓质量不行,要么暴雷,要么被拿捏,无穷尽的special levy,被strata玩死

house增值比率,是公寓1-2倍吧?同样花1m上车,你买公寓,十年不涨,你买house,1m变2m?

什么时候澳洲的公寓不会被strata玩死了,质量上去了,增值接近于house了,我很乐意住公寓,投资公寓。

over


发表于 2025-6-21 20: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现金为王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现金为王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yl001 发表于 2025-6-20 19:45
bro 并不是 你极端了

我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住状态,你可以拿人均居住面积来比。。。

看主流没用啊,就是因为悉尼house便宜,所以还能有很多人住house。那比如悉尼house 再涨10倍,从2M 涨到20M 到时候大部分人都只能买1M 的公寓,那是不是悉尼更加可负担呢,因为主流就变成公寓了。

发表于 2025-6-21 21: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un11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un11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伦敦房子中间价。链接: https://www.plumplot.co.uk/Londo ... operty%20price%20in,median%20price%20is%20%C2%A3515k.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6-21 21: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yz0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yz0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xyz001 于 2025-6-21 21:32 编辑
yl001 发表于 2025-6-20 19:41
抱歉 没有恶意
但是你的不具备参考价值


能买的起当然可以买house,我是说钱不多的可以先买Unit入场。
而且Unit挑的好,也没有你说的那么糟糕,我最近买的unit在metro线上,settle的时候已经至少涨了5W,房价的7%左右。

我觉得凡事都不要绝对,house这几年涨的快,没问题,但是能够这么一直下去吗?

如果新手入手个1.5M的house,本息现金流大概税后8W,按照现在悉尼的工资,小两口日子还怎么过?既然来了澳洲,就不要过的那么套路,那么紧张,一定要搞house,上来就搞成一辈子房奴,愉快才是生活之本,过的轻松才是我们来澳洲的原因,不是吗?
头像违规可导致禁言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5-6-21 21: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antones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antones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郊区市中心在哪里?

发表于 2025-6-22 08: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现金为王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现金为王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们来看广受国际好评的新加坡住房制度:

商品房市场向高收入群体开放,自由买卖,供投资者和富人参与;

组屋(政府建屋)主要面向普通居民,价格受控,限制涨幅,保障基本居住权。

对比悉尼的情况:

独立屋(house)成为高收入人群的投资对象,价格上涨明显;

公寓(apartment)则更易于普通家庭入手,价格涨幅相对可控,成为“居者有其屋”的实现途径。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沧海一粟a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6-22 10: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itsp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itsp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都叫悉尼,但公寓与house是2个完全不同的市场。好区的house有实力才能入场,但公寓坑多 随便买。

发表于 2025-6-22 10:4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天涯浪客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天涯浪客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jitspt 发表于 2025-6-22 10:32
都叫悉尼,但公寓与house是2个完全不同的市场。好区的house有实力才能入场,但公寓坑多 随便买。 ...

没坑的公寓还是大多数。我买的公寓,持有了15年,物业费从460一周涨到610一周。15年里交了一次800刀的special levy。
足迹最穷地产投资人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6-22 12:1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天涯浪客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天涯浪客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现金为王 发表于 2025-6-22 08:35
我们来看广受国际好评的新加坡住房制度:

商品房市场向高收入群体开放,自由买卖,供投资者和富人参与;

对呀,看看公寓的价格,还有人说悉尼房价贵,不可负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足迹最穷地产投资人

发表于 2025-6-22 15: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l0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l0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天涯浪客 发表于 2025-6-22 12:18
对呀,看看公寓的价格,还有人说悉尼房价贵,不可负担?

没那么夸张吧 最近看epping的公寓 貌似价格也起来了 至少回到17年高峰了呀

发表于 2025-6-22 16:0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天涯浪客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天涯浪客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yl001 发表于 2025-6-22 15:58
没那么夸张吧 最近看epping的公寓 貌似价格也起来了 至少回到17年高峰了呀

你说我是信你还是信CoreLogic?
足迹最穷地产投资人

发表于 2025-6-22 16: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oe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oe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yl001 发表于 2025-6-22 15:58
没那么夸张吧 最近看epping的公寓 貌似价格也起来了 至少回到17年高峰了呀

这是以17年楼花交房的价格对比到现在的。epping17年的新公寓,价格应该还没回到17年高峰,老公寓回到17年高峰

发表于 2025-6-22 16: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mit-201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mit-201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yl001 发表于 2025-6-20 19:41
抱歉 没有恶意
但是你的不具备参考价值

真实案例:
08-14 6年涨20万
14-23 9年多涨10万
(而且14-23还交了5万多special levy)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6-22 17:0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urone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urone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各位,请不要再用中国楼价和澳洲比了,完全2种不同制度,没可比性

发表于 2025-6-22 19: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l0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l0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imit-2010 发表于 2025-6-22 16:42
真实案例:
08-14 6年涨20万
14-23 9年多涨10万

14-23 涨10w 没毛病啊 我都说了 悉尼12-16/17 就是普涨啊。。。

你这个14-23年涨的10w,基本就是14-16涨的份额,17-23说不定还是跌的。

我那段话的意思就是,时间节点也非常重要,16、17年谁要是买的公寓,那到至今都一份不涨啊

发表于 2025-6-22 19: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l0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l0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天涯浪客 发表于 2025-6-22 16:08
你说我是信你还是信CoreLogic?

55楼说的 这是以17年楼花交房的价格对比到现在的

那就说得通了,当年的楼花溢价了

不然得话,要是以17年现房的价格来对比现在,那确实差不多是回去高峰了。

发表于 2025-6-22 19:2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ardenia1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ardenia1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房价这样,全是政府的错,如果取消负扣税,看房价还会涨吗?政府只知道降低首置业的门槛从20%降至5-2%,其实就是害了年轻一代,这么早就背上沉重的房袋。不是每个父母都会帮子女出钱负首付的。年轻人的生活需要他们自己去承担和奋斗。新加坡和中国都没有负扣税,所以澳洲的房价都不能与这些国家比较。新加坡政府不鼓励房价上涨。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