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一些买车的经验分享,希望对大家有用。 (2009-3-11) KPMG · 写给年幼无知的我--出国到现在的历程 (2008-10-19) cotta
· 谁能比过我可爱? (2006-12-28) Melody · 原创******《开贴说橱柜》******陆续上图中... (2011-6-4) iamwhoami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dootbear

特朗普想把中国工厂的工作岗位带回美国,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24 10:1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利马克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利马克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xddt 发表于 2025-4-24 07:13
不可能都回流,白宫目标是尽可能让中高端回流,低端分散供应链,避免出现习总不开心美国人就买不到内裤的情 ...

美国的国际秩序就是某些国家负责低端产业,美国负责高端。只是有人不愿意留在低端,要挑战美国的这个国际秩序。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4-24 10: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冷色调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冷色调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广大网友积极献计献策

发表于 2025-4-24 10: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akk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akk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jameskg 发表于 2025-4-24 07:49
美的目的只是部分生产能力的移转,是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的利益重新分配,被动奶酪的叫声大了。
目前美国人 ...

不可能,在哪儿生活十年,就知道完全不可能进工厂,福耀玻璃的那个纪录片,其实拍的很好,尤其是美国管理人员,到中国来之后哭了,很感叹。在那里的经历,很理解他为啥哭。想好好做事的人是有的,但是很难进行。这是两种思维和生活方式,这纪录片之后的几年,后来中国工人进驻了工厂,后来被查封了。

这个纪录片是得奥斯卡奖的,不是倾向于哪一边,很客观,双方理念不同。也说明了为啥当年几乎所有美国品牌集体出走亚洲。在美国,如果想经营一个由工人生产为主的劳动密集型高效率工厂,或者不可能,或者很难。和中国有摩擦,就只能经营印度,不过回美国更不可能。

发表于 2025-4-24 10: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头爸爸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头爸爸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可以考虑把美金贬值到跟人民币1:1,这样就可以回流了

发表于 2025-4-24 10:3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c_zh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c_zh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问题是如果只是为了把低端制造业搬离中国,美国还留着对其它国家的低关税口子,比如墨西哥这样的,中国必然会搞洗产地,绕过关税壁垒,最多损失一些转口贸易的损耗,靠着成本和配套产业链的优势,低端制造业也能活下去。特朗普只有对全世界都提高税率,才能堵住这个漏洞。
要么就对全世界都降低关税,要么就全世界都提高关税,不能骑墙派。

发表于 2025-4-24 10:3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c_zh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c_zh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大头爸爸 发表于 2025-4-24 10:33
可以考虑把美金贬值到跟人民币1:1,这样就可以回流了

那美元霸权咋办?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1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25-4-24 10: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交易人生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交易人生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觉得懂王根本就没有想把很多产业带回美国,不过是个话术,给红脖子们提提气。

从懂王的行动看,半导体、汽车和制药是他真正想搞回美国的,也可能包括钢铝等基础产业,如果懂王成功了,日本,德国和韩国是大输家。
0  to 1

发表于 2025-4-24 10:4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lv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lv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avinavailable 发表于 2025-4-24 10:14
计算机,汽车,手机早就不属于高端制造业了。要能回流早就回流了。美国人能为了iPhone新的产品备货3班倒 ...

5年前或许还不行,苹果已经准备投资5000亿在美国生产iPhone了,随着指数级发展的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生产成本在美国可以变得很低,人工成本的占比也会越来越低.

发表于 2025-4-24 10:5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amesk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amesk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jameskg 于 2025-4-24 10:56 编辑
takki 发表于 2025-4-24 10:30
不可能,在哪儿生活十年,就知道完全不可能进工厂,福耀玻璃的那个纪录片,其实拍的很好,尤其是美国管理 ...


新的工厂模式不会再是以前的那种了,自动化程度会大幅提高。你能想象首先完成美国本地制作的是袜子和锅子吗?袜子就是编织,没有缝纫的工序,完全自动化。
老板在比较成本,很多时候就是因为人工便宜才不推进自动化的,不是技术达不到。
而且美国3.6亿人,光靠服务业吸收不了,没路了。而且德国可以维持制造业,为何美国就不行了,德国人对工作条件的需求一点都不比美国低,甚至更高。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