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皖南旧韵(圖文) (2008-9-22) 着我青衣永飘零 · Queenstown匆匆一瞥 (2005-1-14) pisces
· 说说怎么种荷花(莲花) (2010-7-2) qi_zq · 我的Camino De Santiago (2022-10-21) 士多可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rurutia

[自购小窝] 独立屋的地价房价比逻辑变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1-7 09:0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iv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iv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wb1000 发表于 2022-11-7 07:32
嗯 看来造房技术要改进。改成工厂预制房或者模块化才能可负担

我看到小红书上有人发的中国乡村建房,看起来就是大块的泡沫塑料,跟乐高一样拼好,还可以随意切割,然后一个机器往中间空着的地方灌水泥浆。记得视频里面说什么七天建好一栋房子-估计指的是毛胚框架不包括水电内装这些。但是这个速度已经很惊人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2-11-7 09: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wb100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wb100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xiva 发表于 2022-11-7 10:08
我看到小红书上有人发的中国乡村建房,看起来就是大块的泡沫塑料,跟乐高一样拼好,还可以随意切割,然后 ...

之前还有几十天建几十层酒店的案例,模块化工厂预制然后现场安装

说白了,现在澳洲建筑市场只是在行业保护。等到有一天政府发现实在百姓负担不起要造反了,估计就会考虑、放开以及推广了。

发表于 2022-11-7 13:4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iv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iv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wb1000 发表于 2022-11-7 10:48
之前还有几十天建几十层酒店的案例,模块化工厂预制然后现场安装

说白了,现在澳洲建筑市场只是在行业保 ...

我是觉得新技术还需要时间推广,也要人们接受。
哪怕在中国也还是传统的建筑方式更多。
不过长远来说,省人力、省成本的方式一定会占上风,就和汽车取代马车一样势不可挡。何时发生的问题而已。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cwb1000 + 1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11-7 15: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1年又1年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1年又1年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urutia 发表于 2022-11-6 22:27
一个SQ 2万算是普通finish价格了,房子本身45SQ就得差不多90万。现在100万可能都还不能包括损失一年的利 ...

感觉单位建筑成本在过去的5年翻了一倍。

2016 - 2017年的70万相当于现在的150万。

如果有钱或者能贷款的话,现在买5-10年新的房子性价比非常高, 特别是疫情期造的房子。

大地破房相对现在的建筑成本是鸡肋。 除非自己比较懂行而且能干,有技术有时间有便宜的进货渠道。 如果要去淘宝搜索海淘还是算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rurutia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11-7 15:5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iv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iv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1年又1年 发表于 2022-11-7 16:21
感觉单位建筑成本在过去的5年翻了一倍。

2016 - 2017年的70万相当于现在的150万。

当大家都负担不起新房的时候,就只能找次新的,次次新的…一层层传导下去。
就像180万的房子加20万没法变成200万的房子的样子,可是预算不够200万的人就只好买180万的了,对180万的房子其实是用了溢出的价格在买。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rurutia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11-7 16: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p20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p20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ep209 于 2022-11-7 17:10 编辑

好房逆势上涨是少数现象。主要是因为建房成本上涨。我的观察是,豪宅卖不掉,破房领跌,新房的和翻新房价格坚挺等待自住房购买者和 upsizer 接盘。但是两边都不傻,清盘率还是很低。'观望' 还是目前的主旋律。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2-11-7 17:1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iv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iv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r Lowe adds that the Reserve Bank is not to blame for Australia's housing affordability issues:

“The fact that Australians have to pay high prices for housing isn’t about (interest rates)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It's the choices we’ve made as a society that have given us high housing prices,” Dr Lowe says.

“And the high housing prices come not from the high cost of construction, they come from the high cost of land embedded in each of our dwellings,” he says.

“And why do we have a high cost of land? Because of the choices we have made about taxation, the choices we’ve made about zoning and urban design.

“The fact that most of us have chosen to live in fantastic cities on the coast.

And that we want a block of land.

We don’t want to live in high density, and we’ve chosen as a society to underinvest in transport.

“So all of those things have either reduced the supply of well located land, and so we have high land prices embedded which gives us high housing prices. Interest rates have influenced the cycle, but not structurally.”

所以我依然觉得,地价是房价里面很大的一块。同样的房子在A区和B区价格会差很多,区别在于地。

房子的建筑成本在房价中的比重增大,但是地价依然是大头。


发表于 2022-11-7 18:4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uruti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uruti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rurutia 于 2022-11-7 18:44 编辑
1年又1年 发表于 2022-11-7 15:21
感觉单位建筑成本在过去的5年翻了一倍。

2016 - 2017年的70万相当于现在的150万。


说得太好了。钱够的话现在买全新和次新两层独立屋(500以上地)自住是最理想的,总价里面往往房子的价值都是偏便宜的,同样的价格盖不出来还得搭上至少一年。又可以享受到好房子还不用太在意地价部分的下帖,反正是自住,运气好房子价值还能涨。就现在的通胀和蜗牛速度的加息,盖房成本还要上涨。
[co

发表于 2022-11-7 19:1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rzedan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rzedan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xrzedane 于 2022-11-7 20:31 编辑
bello 发表于 2022-11-6 14:07
本来独立屋就是要看屋况的,大地破房在房市下跌的时候就被打回原形了,澳洲从来不缺地,稀缺的永远是地段。 ...


还用你说,说的就是好地段的大地破房。也不能说大地破房,大地旧房更准确,很多老房维护很好

发表于 2022-11-7 19:2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rzedan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rzedan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urutia 发表于 2022-11-6 21:39
不是每个都可以用这个理论。发这个帖子只是希望大家注意到房价本身越来越重要的趋势,这个是过去几十年澳 ...

再新也不买,就喜欢老房,最好所有新房都涨老房都降,让我抄底,哈哈

发表于 2022-11-7 19:2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rzedan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rzedan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xiva 发表于 2022-11-6 23:26
就我看到的两个例子:
16 Park Street, Arncliffe, NSW 2205 这个房子卖1.84


我也发现了,没翻新的旧房卖家期待值还是挺高,根本不愿低价卖,只比翻新的便宜一点,性价比差,要不装修卖高点,要不不装修卖低点,这种卖的最慢,没买家出价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2-11-7 20: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ina-g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na-g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流拍后,等到没等到,也要看的

1,好房,等一等,能等到
2,破房,你不降,真卖不掉。

所以,对于破房,拍卖就是死期。拍卖要不到的价格,之后nego个啥,也没人给。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2-11-7 21: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ell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ell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xrzedane 发表于 2022-11-7 20:19
还用你说,说的就是好地段的大地破房。也不能说大地破房,大地旧房更准确,很多老房维护很好 ...

老房维护好的,可惜都不是华人的,华人的独立屋,大多一沓糊涂,因为不肯花钱啊

发表于 2022-11-7 21: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tella_hq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tella_hq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100多万的还是蛮多的嘛,

发表于 2022-11-8 05:2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iv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iv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xrzedane 发表于 2022-11-7 20:29
我也发现了,没翻新的旧房卖家期待值还是挺高,根本不愿低价卖,只比翻新的便宜一点,性价比差,要不装修 ...

新房卖很快。旧房如果不是太破,不装修卖比较划算,因为旧房的价格+装修>新房能卖的价格。
旧房瞄准的就是买不了新房又想要在某些区的人,否则大家都去买远郊那些100万左右的小地新房了。
其实建筑成本暴涨带来的就是新房用材做工等缩水、偷工减料。一般人踩坑的风险增大。
我不认为建筑成本会一直这么高。当然我说了不算。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2-11-8 05: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阳光海岸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阳光海岸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目前地段好的大地旧房价格依然坚挺,就看持续加息以后的市场反应了,圣诞前稍微好一点的房子都挑完了,没有买到的要等明年三月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2-11-8 08:4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oolyb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oolyb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模块化房屋是早晚的事

发表于 2022-11-8 09: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berge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berge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关注

发表于 2022-11-8 15:3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iv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iv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观察一个大地比较破的房子:Take a look at this property on www.domain.com.au:

Perfectly positioned in cul de sac street, blue chip location.
7 Bruce Avenue, Caringbah South

https://www.domain.com.au/7-bruce-avenue-caringbah-south-nsw-2229-2018033814

地价120万,房子以我的眼光已经没有居住价值。目前的guide是170万。
这种房子以前应该是builder的最爱,现在从八月三十挂了两个月没卖出去。
但是,我觉得它卖得出去。我估计能在16x-170卖掉。

发表于 2022-11-8 20: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uruti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uruti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全世界出生率暴跌是趋势。一方面减少的人口和需求反而会让盖房成本只上不下,另一方面让大地的价值日益降低。还有点就是降低location的重要性,以后部分WFH和可预见将来普及开的4天工作制都会让传统的location思维越来越不准确。无意在这个帖子里引起任何争论是否正确,不愿相信的看客就当笑话即可。
[co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