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牛油果之奇门遁甲 (2018-8-30) ayeeda · 南澳阿德,袋鼠岛,蓝湖9日游(完结) (2011-10-27) kate555
· 发牢骚! (2005-7-28) maya · 2013信手随笔之散漫集 (78楼小更几则) (2013-1-1) astina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cla

[地区选择] 不是华人区衰落,是中国人搬家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6-19 08:3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RAC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RAC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ARACT 于 2022-6-19 08:33 编辑
damogao 发表于 2022-6-19 08:31
别吹了。华人主要往内西边走。
去东边是什么鬼。。Mansfield和Wishart的房子比sunnybnk更破 ...


西区那点华人,再有10年成不了气候。

10年后再来讨论西区的华人区,比较现实。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eddie9874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2-6-19 08:3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witchax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witchax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ennett 发表于 2022-6-19 08:29
全不适合。
The shire白澳的最后领地,
北岸太遥远,我指离学校太遥远,房价也不低。


大多数华人都这么想的。所以说道不同不相与谋,你去你的山区站岗,我去我的白人区自住,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发表于 2022-6-19 08:3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amoga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amoga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RACT 发表于 2022-6-19 08:32
西区那点华人,再有10年成不了气候。

10年后再来讨论西区的华人区,比较现实。

再过10年绝对成气候,内西是完美符合华人对于居住地的任何要求,除了价格贵一点,所以有钱的华人先走一步,没钱的华人多攒几年前随后就到。为什么降级去Wishart和Mansfield。就为了那个公立中学吗?
华人收入上来后,肯定考虑私校和QA BSHS Indooroopilly这些学校。Mansfield只是无奈的鸡肋选择
您觉得有用,请给我加点分。

发表于 2022-6-19 08:3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witchax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witchax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amogao 发表于 2022-6-19 08:37
再过10年绝对成气候,内西是完美符合华人对于居住地的任何要求,除了价格贵一点,所以有钱的华人先走一步 ...

“华人收入上来后” 这个前提是怎么得出来的?

发表于 2022-6-19 08:3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RAC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RAC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ARACT 于 2022-6-19 08:40 编辑
damogao 发表于 2022-6-19 08:37
再过10年绝对成气候,内西是完美符合华人对于居住地的任何要求,除了价格贵一点,所以有钱的华人先走一步 ...


你不觉得现在讨论10年后的问题,不是太早了吗?
10年有太多不确定性。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2-6-19 08:3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l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l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没人讨论上东区嘛,我在那也见过一些亚洲人面孔,不算纯白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2-6-19 08:4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RAC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RAC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华人在布里斯班西区的比例,也是被稀释的。

有很多华人去了西区,没错。但是其他族裔去西区的更多。华人比例更少了。

发表于 2022-6-19 08:4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u31415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u31415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因为中国长达二十年的房地产黄金时代已经结束了。
国内房市已经持续惨淡几年了。

国内房产又跌又变不了现,
就导致国外的中概股,中概房,中概生意统统衰落。

下个二十年和上个二十年大大不同了。
这是大环境决定的。

再抱着2000--2019年的投资理财思路的人,
下个二十年会输惨。

评分

参与人数 4积分 +13 收起 理由
蔷薇 + 3
marlene603 + 4 我很赞同
mingng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6-19 08:4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amoga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amoga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witchaxe 发表于 2022-6-19 08:38
“华人收入上来后” 这个前提是怎么得出来的?

华人能攒钱,舍得花钱买房子,类似收入的华人和老外家庭,5年内攒下里的钱加上原本的积蓄,华人家庭肯定能拿出多得多的钱当首付。
您觉得有用,请给我加点分。

发表于 2022-6-19 08:5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witchax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witchax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amogao 发表于 2022-6-19 08:42
华人能攒钱,舍得花钱买房子,类似收入的华人和老外家庭,5年内攒下里的钱加上原本的积蓄,华人家庭肯定 ...

你这…你怎么不说华人收入比白人家庭低很多呢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eddie9874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6-19 09:0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RAC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RAC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amogao 发表于 2022-6-19 08:42
华人能攒钱,舍得花钱买房子,类似收入的华人和老外家庭,5年内攒下里的钱加上原本的积蓄,华人家庭肯定 ...


现在的华人家庭都不攒钱吗?过去5年都干啥了?
一样也是在攒钱,但是还是不够。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2-6-19 09:0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一博.王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一博.王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RACT 发表于 2022-6-19 09:00
现在的华人家庭都不攒钱吗?过去5年都干啥了?
一样也是在攒钱,但是还是不够。 ...


攒钱? 华人要做的事是吃饱了没事就去银行问还能贷多少,而不是省吃简用,每周看房发足迹找同类寻安慰

发表于 2022-6-19 09:0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RAC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RAC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一博.王 发表于 2022-6-19 09:05
攒钱? 华人要做的事是吃饱了没事就去银行问还能贷多少,而不是省吃简用,每周看房发足迹找同类寻安慰 ...

这么厉害,现在还这么穷?

发表于 2022-6-19 09:1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一博.王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一博.王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RACT 发表于 2022-6-19 09:09
这么厉害,现在还这么穷?

哎,你攒10万苦3年老婆孩子,拍卖场就一嗓子被人叫没了

发表于 2022-6-19 09: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erlot1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erlot1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amogao 发表于 2022-6-19 08:42
华人能攒钱,舍得花钱买房子,类似收入的华人和老外家庭,5年内攒下里的钱加上原本的积蓄,华人家庭肯定 ...

你讲的是60年代老华人吧 我这种80后都讲究生活质量 吃喝旅游不能少 剩下的再存起来 而且有了孩子就是年入税前20万也存不下什么钱 只能是国内父母卖房接济了吧

发表于 2022-6-19 09: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最近人口统计,墨尔本的人口统计,印度移民已经跃居少数民族人口比例的首位。印度和澳洲的外交关系达到前所未有的亲密。这是事实,不会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往回推十年,中国制造业的黄金时代,互补的贸易关系和韬光养晦的外交政策让华人社区迅速发展。那时华人是少数民族的首位,这也是个事实。
再往回推二十年,少数民族人口比例的前两位是意大利和希腊,中国第三。华人社区相对富裕的大部分来自于香港和东南亚地区,大陆移民的经济地位处于弱势。我记得找个华人餐馆工需要会粤语,大部分中文报纸是繁体字。
再往回推三十年,中国移民就更弱了,大部分人为身份和生存而奔波,好几个挤在一个房间打地铺的非常普遍。
三十年河东 三十年河西,海外移民的整体实力跟母国息息相关。衷心希望中国继续繁荣稳定,和世界融合的更和谐。正如胡哥的那句质朴的名言:不折腾。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bennytang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2-6-19 09:2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RAC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RAC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一博.王 发表于 2022-6-19 09:11
哎,你攒10万苦3年老婆孩子,拍卖场就一嗓子被人叫没了

10万块还用攒吗?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oz2009 + 4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6-19 09: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自游自在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自游自在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最近10年身边有钱的朋友基本都是搬去上北和下北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8 收起 理由
churchman + 8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6-19 09: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ing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ing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RACT 发表于 2022-6-19 07:53
印度人喜欢的区,还真保不准有机会。

也没机会,看看第二cbd就好啦,够多啊三吧房价一样万年不涨,他们多数人只要市场价打五折的东西

发表于 2022-6-19 09:3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sam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sam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悉尼山区还好吧,华人顶了天5%,印度人现在特别喜欢山区,80%还是本地鬼佬。

发表于 2022-6-19 09:3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uskaol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uskaol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o 发表于 2022-6-19 09:20
最近人口统计,墨尔本的人口统计,印度移民已经跃居少数民族人口比例的首位。印度和澳洲的外交关系达到前所 ...

你的意识是因为你的记忆还在上一个年代。中国05年到20年间的澳洲移民,恐怕是澳洲所有族裔中最有钱的。中国来的留学生,很多都不打工了,而且来了就买房买车。
这是有统计数据做支撑的。每年澳洲接收的超高净值家庭达到一万二,全球第一。中国输出的超高净值人群一万一,全球第一。其中好几千是重合的,我身边大量中国的大佬都落户在悉尼,我说的不是那种百万千万级别,而是用澳币可以上九到十位数的。
所以,上北,下北(尤其mosman),上东这些区域,中国新移民的进入速度肉眼可见。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2-6-19 09: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ineye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ineye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继往开来的冤大头因为闭关锁国出不来了

发表于 2022-6-19 09:5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uskaol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uskaol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o 发表于 2022-6-19 09:20
最近人口统计,墨尔本的人口统计,印度移民已经跃居少数民族人口比例的首位。印度和澳洲的外交关系达到前所 ...

你的意识是因为你的记忆还在上一个年代。中国05年到20年间的澳洲移民,恐怕是澳洲所有族裔中最有钱的。中国来的留学生,很多都不打工了,而且来了就买房买车。
这是有统计数据做支撑的。每年澳洲接收的超高净值家庭达到一万二,全球第一。中国输出的超高净值人群一万一,全球第一。其中好几千是重合的,我身边大量中国的大佬都落户在悉尼,我说的不是那种百万千万级别,而是用澳币可以上九到十位数的。
所以,上北,下北(尤其mosman),上东这些区域,中国新移民的进入速度肉眼可见。

发表于 2022-6-19 10:0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lphabet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lphabet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uskaola 发表于 2022-6-19 09:56
你的意识是因为你的记忆还在上一个年代。中国05年到20年间的澳洲移民,恐怕是澳洲所有族裔中最有钱的。中 ...

里面相当多自以为有钱就有一切的殖民者,还是请走的好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eddie9874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应许之地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2-6-19 10: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l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l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uskaola 发表于 2022-6-19 09:56
你的意识是因为你的记忆还在上一个年代。中国05年到20年间的澳洲移民,恐怕是澳洲所有族裔中最有钱的。中 ...


去年的census数据快发布了吧,看看是不是东区和下北中国人数量暴增了。

上北暴增是肯定的。

发表于 2022-6-19 10:0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u31415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u31415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2017年是华人区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那一年,华人区达到最后的高价。
那一年,中国出生人口最后一次达到1700万高位。

之后,中国出生人口断崖式下降。
2021年只出生了1062万,几乎减半。
医院产科撤并,不需要那么多产科了。
幼儿园部分关停,小孩不足了。
过几年,小学,中学都会生源不足。

所以,华人区的未来接盘侠也不足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limaaa + 4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2-6-19 10:1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lphabet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lphabet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alphabeta 于 2022-6-19 10:16 编辑
lisam 发表于 2022-6-19 09:34
悉尼山区还好吧,华人顶了天5%,印度人现在特别喜欢山区,80%还是本地鬼佬。 ...


看过一个估算的人口统计,似乎不止。大概讲国语的8%,粤语的4%,南亚的除了hindi有3-4%的样子,其他每个都只有0-2%,但架不住其他的多啊,所以南亚的加起来和华人的12%是非常接近,差不多的

考虑下人口规模也非常合理,南亚次大陆总人口超过18亿,远远比大中华地区多,而且人口结构更年轻得多得多,未来是人家的
应许之地

发表于 2022-6-19 10:2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unkbb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unkbb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punkbb 于 2022-6-19 10:31 编辑

我觉得是华人还是有聚集的区,但是没有以前那么明显了。尤其是年轻家庭,对于所在区是不是华人多,有没有华人的店铺这些不再那么关心。感觉华人,尤其是这十来年大陆来的移民,没有那么强烈的聚集报团居住的需求。觉得这是跟这些人在能力,财力都有提升,作为单独个体生存能力提升的反映。

住房这样,生意也是,比如奶茶行业
零几年的时候悉尼基本就是easyway一家独大,台湾人的生意,顾客也是基本以华人留学生为主。本地人还是喜欢boost之类的饮品。
这些年各种奶茶店百花齐放,很多甚至是加盟大陆的一些品牌。顾客群体也慢慢延伸到本地的青少年,甚至年轻的上班族。Wynyard station有一家chattime, 基本就是weekdays开门,顾客有很多就是附近的上班族。我们公司以前上午有时候会有人去给大家买咖啡,现在变成了有时候咖啡,有时候奶茶。

还有就是体育。我在本地俱乐部踢了很多年球,最初踢地区联赛华人不多。大多时候华人还是自己踢野球。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华人加入这些俱乐部,本地区甚至就有好几只华人球队,而且其他地区的联赛也是一样。

以前报团是为了生存,现在单独的个体生存能力提高了,自然就没必要一定要聚集在某些区了。

评分

参与人数 6积分 +15 收起 理由
gumtreesteps + 2 我很赞同
thh100 + 2 我很赞同
jasonnewman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6-19 10:3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eyar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eyar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geyaru 于 2022-6-19 11:53 编辑
ARACT 发表于 2022-6-19 08:18
我之前也跟你说过类似的观点,不过我是立足布里斯班,我说布里斯班华人区在东移,向海边的方向移动。主要 ...


尽量做local生意吧!

发表于 2022-6-19 10:4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lphabet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lphabet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eyaru 发表于 2022-6-19 10:37
我从做生意的第一天起就立下了规矩,永不做华人的生意。


小心那些来自中国的殖民者声讨你,给你扣反华分子和种族主义者的帽子
应许之地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