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觉得, 做任何事情都是建立一个体系, 有了合适的体系, 再根据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 相对就比较容易。
最大的难度在如何建立有个性化和针对性的运作体系, 西方人在这方面有很多值得我们东方人学习的地方, 其实老子一早就提出"道" 就是体系, 做事的方式方法。
在聊天沟通上, 也是如此。家庭中的聊天和工作中的聊天是不同的, 目的性不同, 方式方法, 切入角度都是不同的。不过, 首要的, 都是充分了解聊天对象, 性格, 脾气, 喜好厌恶, 什么是最合适的时机, 什么是当下最合适切入的话题, 一旦最初步的信息了解了, 可以试着开始, 对于自己聊天的话题选择, 希望什么样的结果, 往往有时候, 开始和预期是天差地别的, 在我看来也没有关系, 只要积极参与到话题中, 有思维的火花都是好的。
有家长问做数学作业的事情, 其实也是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过程, 这个理性逻辑的判断, 其实是一切学习的根本, 也是我们应对一切生活中出现问题的根本, 所不同之处, 是人性有爱和恨, 有情绪来感染理性的判断。
所以, 家长要准备聊天, 首先自己的耐心一定要够, 选择聊天的时间跟内容要和环境配合好。其实一旦, 孩子喜欢上跟你聊天, 你不聊, 他们会抱怨的, 会是好几天没好好聊天了, 好些时候没有我们单独相处的good quality time了, 这是因为他们自己体会到聊天的乐趣。
根据聊天对象的不同, 要区分谁多说, 谁多听, 什么时候多说, 以什么方式多说, 如果你总数落他, 估计没人喜欢和你聊了。聊天, 尤其父母和孩子, 关注他们是根本, 而不是光顾着自己聊, 不合适氛围的话题, 尽快结束。
我们都有同性, 自己最好, 别人都一般, 看别人都是缺点没做完美, 看自己都是最能干最厉害, 就算口头不承认, 潜意识的内心也是如此。所以, 我们经常不满意孩子, 往往会, 我像你这么大那时候。。。。。
所以, 父母心中必须充满无穷尽的爱, 有爱才会包容, 有爱才会给足耐心, 有爱才会放下一切要求从细节去观察孩子的成长, 并且鼓励他们每一个小小的进步, 包容他们每一次错误, 找到最合适的方式帮助他们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