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我的家在Central Coast (2012-12-13) overbridge · 永恒的火焰 - Eternal Flame (2008-10-28) patrickzhu
· 十米高的树枝轻松锯 (2019-5-19) eric_gao · [Karen 健康烘培] 酸酸甜甜的Fresh Plum Cake (2008-12-13) Tiger_Karen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咖啡文化

[其他讨论] 经济/债务/地产的几点看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6 19: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咖啡文化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咖啡文化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回到房市,应该还是以稳定或温和上涨为主,毕竟人口增长和经济基本面在那摆着。几年后,收入增长逐渐恢复正常水平,资产负债情况逐步改善,银行也会逐渐放开融资限制,然后是新的周期。。。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8-6 19: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咖啡文化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咖啡文化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IH 发表于 2017-8-6 19:10
很奇怪既然你理解這個邏輯怎麼還覺得Fed不加息就好呢?不加息,泡沫會更加失控,因為名義利率和自然利率 ...

我没说不加息一定好,而是说加息很勉强。另外,不加息,泡沫就一定会更加失控吗?不一定吧。

发表于 2017-8-6 19:4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I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I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咖啡文化 发表于 2017-8-6 19:26
我没说不加息一定好,而是说加息很勉强。另外,不加息,泡沫就一定会更加失控吗?不一定吧。 ...

我的觀點是Fed把利率壓得太久了才導致現在的進退兩難

发表于 2017-8-6 19:4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咖啡文化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咖啡文化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IH 发表于 2017-8-6 19:41
我的觀點是Fed把利率壓得太久了才導致現在的進退兩難

同意。加息的好时机已经过去了。现在加息就象前几年量宽一样实际上也在给自己挖坑

发表于 2017-8-6 19:5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zh199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zh199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咖啡文化 发表于 2017-8-6 19:02
不是只有被动加息一条路的,看看中国现在的做法,哈哈。

还是那句话啊,G20国家不要去向G2看齐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7-8-6 20: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xxxx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xxxx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ZxxxxZ 于 2017-8-6 20:23 编辑

不喊口号的中介就不是中介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8-6 20:2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咖啡文化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咖啡文化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ZxxxxZ 发表于 2017-8-6 20:22
不喊口号的中介就不是中介了?

在你眼中,一切只是生意

发表于 2017-8-6 21:0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I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I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BIH 于 2017-8-6 21:11 编辑
咖啡文化 发表于 2017-8-6 19:48
同意。加息的好时机已经过去了。现在加息就象前几年量宽一样实际上也在给自己挖坑 ...


坑已經挖好,加不加息都要掉進去,只是時間問題。所以我才說進退兩難。這就是所謂的灰犀牛。明知道它正沖過來你就是躲不掉。

发表于 2017-8-6 21: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几年以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几年以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移民政策了。澳洲没有457跟留学生撑住租金市场,没有新移民源源不断来买房子。
收紧移民,就业恶化,房价慢慢就下来了。
澳洲物价这几年涨的一定比房价快。

发表于 2017-8-6 21:3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咖啡文化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咖啡文化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几年以后 发表于 2017-8-6 21:27
看移民政策了。澳洲没有457跟留学生撑住租金市场,没有新移民源源不断来买房子。
收紧移民,就业恶化,房 ...

条件提高,额度未减啊。至于通胀,未来2-3年很难起来吧

发表于 2017-8-6 23:1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ellobottl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ellobottl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帖学习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8-6 23: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man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man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普通老百姓有钱就是买房期待增值,太深奥难懂的理论没有意思

发表于 2017-8-7 00: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syrsy64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syrsy64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觉得楼主太高看澳洲了
打个比方说下全球化是什么情况,如果把各个国家比作船,就是铁锁横江,一荣倶荣,一损俱损
航母前进,木舟跟着走,航母倒退,木舟也得跟着走
但问题是多个小木舟和俩航母绑在一起,一个浪打过来,航母可能只是局部受损,小木舟可是说翻就翻了

你说澳洲不缺流动性没问题,问题确实不是出在缺乏流动性。流动性泛滥才是当前问题,这也是澳洲政府为什么抓紧银行限制贷款的根结所在。中国都开始在锁流动性资金了,部分地区出台的房地产多少年内不许倒卖等等,已经是赤裸裸的锁定超发资金了。

看到中国房价暴涨,但是工资也是近几年几何性增长,资金超发的结果
美国房地产也在复苏,近些日子来各州也是出台最低工资大幅度增加的政策
澳洲发达城市房价也在暴涨,可是工资增长率怎么和中国和美国比

资产泡沫就像一个膨胀了的气球,慢慢撒气,伤害最小。继续吹,气球表面看着越来越大,但一旦炸了,恐怕连嘴都崩伤了

两害相比,取其轻是目前最理想的做法了。加息是早晚的事,该来的总会来。

发表于 2017-8-7 00:4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roce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roce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帮顶

发表于 2017-8-7 09:4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I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I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syrsy641 发表于 2017-8-7 00:17
我觉得楼主太高看澳洲了
打个比方说下全球化是什么情况,如果把各个国家比作船,就是铁锁横江,一荣倶荣, ...

由於資本的內生性需求,這個慢慢散氣的想法只是一廂情願。泡沫破滅之時,流動性氾濫到流動性枯竭一夜之間就能完成轉變。那麼可以做到軟著陸嗎?我覺得有可能,但難度不是一般的大。就好比要駕駛一架戰鬥機在東非大峽谷里穿梭。必須現在開始保持住一種微妙的平衡直到一個新的巨大需求產生。說白了要靠運氣。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berserkyjc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8-7 13: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qingfengs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qingfengs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的看法是维持,互相比谁能撑的住,用楼主的话就是时间换空间,能拖多久拖多久,拖到出现黑天鹅,好的或者坏的再应变。所以我的做法和建议就是该干什么干什么,什么时候都有保守的获利了结,稳定为主,什么时候也都有激进的,当然激进的确实死的也是一层一层,但那有什么关系呢?后续依然有激进,激进的成功太吸引人,仅此而已,所以,各位该干嘛干嘛,改搏一搏改变命运就取博,该防守就追求稳定生活就取最求。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7-8-7 13: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ui_g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ui_g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大家就说吧,现在是买房子是不买。。。。。痛快点吧

发表于 2017-8-7 13: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咖啡文化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咖啡文化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qingfengsan 发表于 2017-8-7 13:08
我的看法是维持,互相比谁能撑的住,用楼主的话就是时间换空间,能拖多久拖多久,拖到出现黑天鹅,好的或者 ...

都无法承受一次比08年更严重的超级危机,比耐力,双方最终妥协并合作搞掉1-2家,然后一家复苏,另一家延缓衰退,合适时机全球缓慢加息,不过再想回到正常利率水平,感觉是好多年之后的事了。因为不缺供给,需求上不去;天量债务也限制了加息空间。

希望大家都加分哦,多谢。

发表于 2017-8-7 13: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咖啡文化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咖啡文化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ui_gi 发表于 2017-8-7 13:32
大家就说吧,现在是买房子是不买。。。。。痛快点吧

个人认为:在有钱没有更好的投资且保证资金链稳定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位置,有拓展空间的土地或者房产,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也是一种相对稳健的投资吧。

发表于 2017-8-7 13: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咖啡文化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咖啡文化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还有,相对前几年,后面几年赚钱相对不那么容易,不过,只要把握好趋势,不过是多少的问题。

发表于 2017-8-7 13: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qingfengs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qingfengs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咖啡文化 发表于 2017-8-7 13:38
都无法承受一次比08年更严重的超级危机,比耐力,双方最终妥协并合作搞掉1-2家,然后一家复苏,另一家延 ...

差不多这个样子吧,两三年前欧罗斯,欧洲危机那会大有一加冲天搞死俄罗斯味道,但欧罗斯后来表现很好,搞不死,现在加没任何意义了,只能等,等中国出问题看能不能趁机一把,或者那个大个头出问题,总之,得等个受伤的在它伤口上撒点啥,没伤口撒了白撒还浪费。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8-7 13:5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I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I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咖啡文化 发表于 2017-8-7 13:38
都无法承受一次比08年更严重的超级危机,比耐力,双方最终妥协并合作搞掉1-2家,然后一家复苏,另一家延 ...

我覺得有個詞很適合這種想法,一廂情願。我覺得不管結果怎麼樣,都將是市場規律自我演化的結果,現在的全球市場已經編織成一張協作大網,無論是誰,現在的力量有多強都無所謂可以通過犧牲掉他人而自己得救的結果。與其說企圖禍水東引什麼的。不如是全球合作去確保在這個泡沫破滅之時不影響到全球分工協作的鏈條發生斷裂。

发表于 2017-8-7 13: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咖啡文化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咖啡文化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现在是新老过渡期间剧烈的博弈时期,1-2年内见分晓,终归于大势,老的接受新的,新的兼顾部分老的利益,然后带领大家一起搞生产扩张,创造需求,提高收入,慢慢消化掉天量债务。
澳洲资源丰富,处于资源产业链的上游,加上制度,环境,人口等方面的因素,就像牛市来临前的券商股,新周期到来时必然先启动。
所以,我的看法是:未来2-3年,房市处于巩固阶段,然后会开启一个比过去4年多更长的更稳健的发展周期。原因是过去这波主要是资金推动,而非主要是收入增长驱动。当然澳洲若能更有效的整顿财政纪律,并致力于培育部分新产业拉动就业会更好。

发表于 2017-8-7 14: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咖啡文化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咖啡文化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IH 发表于 2017-8-7 13:56
我覺得有個詞很適合這種想法,一廂情願。我覺得不管結果怎麼樣,都將是市場規律自我演化的結果,現在的全 ...

只有三种选择:

1. G2倒掉一家;
2. G2搞掉第三方;
3. G2和和美美,带领地球分工协作;

你觉得哪种情况最有可能?

我觉得1的概率最小,2的概率次之,2的概率最高。

发表于 2017-8-7 14: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qingfengs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qingfengs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咖啡文化 发表于 2017-8-7 14:05
只有三种选择:

1. G2倒掉一家;

那问题是怎么分工呢?过去G2互搞,把资源价格搞的高高的,准备掏空一个,现在呢?和和美美,联手让资源国把过去收益吐出来补贴全球发展?比如中东,G2如果真合作一堆的办法掏空石油财富补贴全球,卖军火就很不错。

发表于 2017-8-7 14: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咖啡文化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咖啡文化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是说第二种情况最有可能。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8-7 14: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zd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zd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咖啡文化 发表于 2017-8-7 14:44
我是说第二种情况最有可能。

要搞掉哪一家?欧元区、英国、日本、印度、巴西,挑哪家出来?其它的太小了不够吃呀。

发表于 2017-8-7 14: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咖啡文化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咖啡文化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比智商呗

发表于 2017-8-7 15: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zd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zd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比智商,印度和巴西略差。

发表于 2017-8-8 17: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咖啡文化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咖啡文化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顶起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