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三试土炮SSV/Redline__周日提车。 (2015-5-23) evereve · 西餐大赛 - 最简单的家庭西餐菜+不简单的西餐甜点 (2011-1-12) tryso
· 重装火车头--INFINITI QX80 全尺寸SUV 体验-2月26日更新-验证4只22寸RAYS 锻造轮圈 (2015-12-15) ancient_fan · Hola Espana! 西行记 (全文完) (2019-5-30) joaquin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astina

介绍阿成的散文 - 吃出来的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20 23: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itca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itca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astina 于 2008-8-20 22:07 发表


果然是北方同学更有共鸣

俺是在北方呆过的南方同学,不过饮食上俺是南北通吃的,只要好吃的通通来者不拒(paopaobing(47))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发表于 2008-8-21 05: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孔武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孔武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astina 于 2008-8-20 20:22 发表
这一篇,在我看来,就是说,好吃的东西,还要看和谁一起吃。


有道理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飞天奖章

发表于 2008-8-21 21:14 |显示全部楼层

新大米

此文章由 astin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stin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所谓的新米,是指那种真正的,刚刚打下来的大米。这跟打下来之后,又放了一年的米是不一样的。

  第一次吃这样的新米,记得是在城郊的朝鲜屯。当时,我是工厂的工人。什么叫工人呢?就是做工的人。做什么工呢?卡车司机。有没有文化呢?没有。多么幸福的人哪。

  早年,黑龙江的生活是这样的,到了冬天,工厂肯定要安排车队的几个卡车司机到郊区的朝鲜屯去给职工拉秋菜。那时候的秋菜都是各单位自己组织车去拉,不舍昼夜,二十四小时连轴运转。时间就是生命,生命就是秋菜。

  记得,我们第一次开卡车到那个朝鲜屯已经快半夜了。村长立刻把村子里的男人和女人都叫起来,下地砍白菜,装卡车。我们则倚在驾驶室旁边儿看着,觉得朝鲜族人砍白菜别有一种风情。这时候我注意到,在砍白菜的朝鲜族女人当中,有一个长得很漂亮的姑娘,在月光下,她的脸很白,大嘴,嘴唇的颜色很重。一边砍白菜,一边不停地抬头看我,我当年人长得还可以,挺男人的,现在是不行了,一脸的沧桑。我也不停地看她。月光下、菜地里、寒风中,彼此似乎朦朦胧胧中有了相好的意思。但是,也朦朦胧胧觉得,这怎么可能呢?这不可能!这只能称之为闪电般的爱情。是啊,人的一生中有多少次闪电般的爱情呢?一次不少,十次不多,大家都好好地珍藏吧。

  白菜很快就装得差不多了。一想到装完车就得走,心情不免有些惆怅。惆怅是爱情的影子嘛。然而,装完卡车并没有走,热情好客的村长请我们到屯里吃饭。那么上谁家去吃呢?那个大嘴的女孩说,村长,上我家吧。我听了非常高兴、甜蜜,于是更加火辣、更加大胆地看她了。她也大胆地冲我,那样子的笑。

  其实,半夜,一点儿食欲也没有,但是秀色可餐哪,一定要去的。

  踏着霜似的月光,在美若版画般的屯之情境当中,到了那个大嘴姑娘的家。想不到,这一家只有三口人。她的母亲已经等候在家里了。我注意到,这家分成两间。我们在她父母的房间里休息。另一间肯定是她的房间了。我心想,若是娶了她,将来下乡,就可以住在那间屋子里了。

当然,这样子想,速度有点过快。毕竟人年轻,思维敏捷嘛。她在厨房里帮她母亲做饭,不时地到屋子里来,装作有什么事,瞟我一眼又回厨房里去。

  朝鲜人的饭锅类似古代的行军锅,用“行军锅”蒸出的大米饭,且是新米,简直是太香了。我一边吃着新鲜的朝鲜大米饭,就着朝鲜辣白菜、辣干鱼,一边用眼角偷偷地注意那个大嘴姑娘,她也在偷偷地看我。村长和这个女孩子的父母及那几位卡车司机,并没在意这种事,酸甜的米酒让他们个个都晕乎乎的。

  吃过以后,我们就走了。

  我始终憎恨那个夜晚,恨那个霜似的月光,恨那个美若版画般的屯之情境。
于无声处听惊雷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飞天奖章

发表于 2008-8-21 21: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stin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stin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astina 于 2008-8-21 20:14 发表
我所谓的新米,是指那种真正的,刚刚打下来的大米。这跟打下来之后,又放了一年的米是不一样的。

  第一次吃这样的新米,记得是在城郊的朝鲜屯。当时,我是工厂的工人。什么叫工人呢?就是做工的人。做什么工呢?卡车 ...


我很喜欢这篇

借着大米,把青年男女暗传情愫,欲言还休的心理刻画的入木三分。

我始终憎恨那个夜晚,恨那个霜似的月光,恨那个美若版画般的屯之情境


人的一生中,在记忆中或多或少都会有类似的情境吧,那些朦胧的不似真的场景,那些无法把握的飞速从手中溜走的良辰美景,让人每每忆起,总要唏嘘。
于无声处听惊雷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08-8-21 23: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且听风吟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且听风吟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喜欢看文章本身,评论不要太多,容易落入巢窠。
基本上,只要看见黑龙江这仨字,我就可以像(monkey36) 这只踩了电门的小猴子,so,nothing to say is the best thing.......说一句,就说一句:还说啥啊。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飞天奖章

发表于 2008-8-25 22:58 |显示全部楼层

大豆腐

此文章由 astin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stin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虚构乡是全国有名的贫困乡,他们每年都享受着国家的补助,返款、返粮、享受各种优惠政策,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非常甜蜜。给我的一个古怪的感觉是,似乎他们并不想甩掉这顶“贫困乡”的帽子,因为在这顶帽子下面,他们生活得很温暖,很惬意。当然,这种没出息的现象是很少见的,虚构乡只是一个特例,是个别的乡、调皮的乡。

  虚构乡尽管是贫困乡,但是它并非没有闪光之处。其中,虚构乡的大豆腐就非常好,豆质非常纯,口感相当好,招人惦记。其实我到虚构乡去,就是冲着大豆腐去的。所以,到了吃饭的时候,乡里的干部问我,阿老师,想吃点什么呢?我说,大豆腐。

  我个人认为,虚构乡的大豆腐,凉拌是最好吃的。

  凉拌的大豆腐分为几种,一种是把大豆腐用热水烫过之后,将炸好的肉末加葱花大酱温情地铺撒在上面,然后,用勺子挖着吃,好吃。另一种做法是先将大豆腐用热水烫了,再用大勺炝锅,加酱油、葱花、蒜末、姜末,以及各种调料,熬成似稠未稠的汁儿,浇在大豆腐上。这种做法是我最喜欢的。准确地说,我到虚构乡,骨子里就是冲这种做法去的。即便是到了那里的饭店,个人付费,我也会嘱咐他们用这种做法做大豆腐,以免得他们把大豆腐粗野地捣碎,加上生豆油、葱花和盐,做成那种凉拌的鸡刨豆腐。当然,那种豆腐也好吃,但比之上面我说的那两种就差多了。

  到了虚构乡之后,已是红轮西坠,万顷霞涛了。晚餐就在乡里的一个小饭馆子里吃的。毕竟是贫困乡,乡干部们下馆子的机会终究是不多,于是,招待我们的那个乡干部(他的脸呈泥色)又找来了一些朋友,我快速地数了一下,一共是四对八个人。相继到了之后,小饭馆的那个小圆桌坐不下,只好挤挤擦擦地又加了一些凳子,最后,总算是瘦着身子挤下了。在吃喝的过程中,我很快发现,他们对大豆腐并不感兴趣,都不怎么动它,光往炖大鹅身上盯。这太好了,于是,我欠起身把大豆腐笑嘻嘻地拿到自己跟前,他们吃肉、吃小炸鱼儿、喝酒,边吃边说一些不着调的话(主题是乡干部又一次保住了“贫困乡”这顶金帽子),而我呢,自顾自地大吃豆腐。

  招待我的那个乡干部,一直用眼睛偷偷地看我,我便冲他笑了笑。他站了起来,走过来给我敬酒。

他端着酒杯说,咱们是朋友?
  对,咱们是朋友。
  你是作家?
  对,我是作家。市作协会员还能不算作家吗?嘻。
  如果你是朋友加作家,你就把我们乡写得再贫困一点。懂吗?
  懂。
  阿老师,你是一个成熟的作家。
  不敢当。
  我们贫困乡永远欢迎你。
  谢谢。
  咱俩干了这杯?
  干半下好不好?
  也好。
  干。
  干!
  大豆腐咋样?
  好吃。
  走的时候带上点。
  不行,路太远,都颠碎了。
  那就常来吧。
  唉。
于无声处听惊雷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飞天奖章

发表于 2008-8-25 22: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stin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stin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东北的大豆腐有好几种做法,比较普通的做法是,大豆腐炖白菜,冻豆腐炖白菜,以及豆腐泡炒白菜,炒黑菜(黑菜就是木耳),高档一点,奢侈一点的,用大豆腐炖鱼,德墨利鱼就是这种做法,外加粉条、辣椒。除此之外,还有酱油烹豆腐,熘豆腐,炒豆腐,都挺好吃的。总之,让东北人一生不准吃豆腐,相当于精神酷刑。所以有文化的人说,大豆腐既普通又不普通……

  小的时候,家里的生活并不是特别的好。于是,豆腐被归到了奢侈品类,并不轻易地吃。偶尔买回来之后,年轻的母亲就把它切成若干个小块儿,撒上盐,在太阳底下晒,晒成豆腐干,好给我们这些小狼崽子上学的时候带饭吃。

  这种类似女性高跟鞋后跟儿似的豆腐干非常咸,抗吃,是下饭的“佳品”。其他同学看我天天吃豆腐干,很羡慕,要知道,吃豆腐干总比吃咸菜体面、绅士。

  如此看来,吃法不仅仅是一种无奈,于无奈之中还可以生出一种智慧与自尊来的。

  前不久,我去食品超市,看到有豆腐干儿,决定买一点回去,当然,这种豆腐干儿要比过去的高级多。

  女服务员问,称多少?

  一斤。

  半斤就够了。女服务员说。

  ……还是一斤吧。我坚持地说。

  女服务员称好,装袋,递给我。当我付款后要走的时候,她突然说,王阿成,你还是那么喜欢吃豆腐干呀?

  我大吃一惊,愣愣地看着她。

  她冲我嫣然一笑,又忙她的去了。

  回去的一路上,我到底也没想起来这个女人是谁,于困惑之中,不免觉得人生有点凄凉。
于无声处听惊雷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飞天奖章

发表于 2008-8-26 23:30 |显示全部楼层

馄饨

此文章由 astin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stin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尚志大街上,有一个馄饨馆。这个馄饨馆并不大——好像所有城市里的馄饨馆都不大,非常有意思。年轻的时候,我经常到这家馄饨馆去吃馄饨。

  我喜欢吃馄饨。

  最初,馄饨是一毛四分钱一碗。饭馆的墙壁上挂着一个小黑板,上面用白粉笔写着馄饨的成分,除了瘦肉丁之外,还有虾仁、香菇、紫菜,等等。用现在人的眼光看,六十年代的馄饨做得挺精致、挺讲究、挺实诚的。

  在美丽的六十年代,能经常到这里吃馄饨的大多是城市里的“白领”。当年,所谓的“白领”就是指机关干事一类的角色,即科级以下的干部,很少见处级干部到馄饨馆吃馄饨的。不知道处级干部们恪守着怎样的一种规矩。

  “白领”进馄饨馆,其表情通常是:一半群众,一半干部,颇有毕加索绘画之风采。馄饨馆对面大多是平房,有柳树和榆树之间拉着绳,绳上晾着衣物,间或跑过去一辆大卡车,或者驶过去一辆叮当响的有轨电车。行人不多。那时候全国才六亿人口。他们大多是要一碗馄饨,一个烧饼就算是中饭了。个别胃口大一点的,吃不饱就胃疼的,就要一碗馄饨,两到三个烧饼。六十年代馄饨馆的碗都是海碗,一碗相当于南方的三碗那么多,所以足够吃了。我肯定不是干部,但是,我喜欢吃馄饨。我的吃法是:一个烧饼也不要,就来两大碗馄饨。吃得胃肠非常舒服,精神面貌也非常好,吃过以后,见了人也非常和善。现在我们讲构建和谐社会,我认为,吃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因素。构建和谐社会不能单纯地停止在精神层面上。

  后来,不知是什么缘故,每碗馄饨居然上涨了一分钱。老顾客们都非常不满,纷纷提意见。结果,意见白提了,还是硬性地上涨了一分钱。现如今,别说上涨一分钱,就是上涨一块钱也是寻常小事。多么让商家感谢这甜美的现如今呀。

  而今,我偶尔还会路过尚志大街,可是,那个小馄饨馆却不见了,在馄饨馆的旧窝子上盖了一座大楼,是一家豪华的大酒店,进进出出的,都是一些有头有脸有钱的人。我的邻居,那个倒卖旧手机的李勇敢的儿子李大志,就在这家酒店当门童。见了我,还敬了我一个美式军礼,弄得我立刻就不会动作了。

  这小子长得挺帅,不然也不可能选他当门童。但是,我却认为,应当把他送到美军陆战队去。他在那里肯定是一个勇敢的、敬业的、幽默的、乐观的军人。

  有人把城市比作是一个大舞台,我和李勇敢、李大志,都是这个城市连续剧中的一个个角色,从一毛四的馄饨演到一毛五的馄饨,一直演到我从这家大酒店门前经过,演到李大志漂亮的、潇洒的美式军礼。
于无声处听惊雷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飞天奖章

发表于 2008-8-31 23: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stin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stin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去大连。由于要赶早车回哈尔滨,便在大连火车站站前的一家饭馆里吃早餐。进去以后看到有馄饨,因为我是一个喜欢吃馄饨的人,就要了一碗。这家饭馆非常脏,桌面上油腻腻的,碗里的馄饨破破烂烂,面都泡馕了,汤也不热,温吞水似的,相当难吃。尽管大连靠着浩瀚的大海,馄饨碗里所谓的海物居然是几枚小海米而已。味道差极了,感觉这家馄饨馆的厨师刚从服刑的荒岛上回来。

  有几个乞丐在饭馆里转来转去,吃着顾客扔下的残汤剩饭

于是,我把馄饨给了一个乞丐。他咧嘴冲我笑了,脏脏的脸,白白的牙,笑着。他是个少年。

  许多年过去了,我还记得这件事,即在凄清的大连之晨,吃破破烂烂的馄饨,并把那碗难以下咽的馄饨给了那个脏脏的脸、白白的牙的少年乞丐。这一场景始终无法从我的记忆中抹去。我不知道这是一座城市的不幸,还是我的不幸。

  那脏脏的脸、白白的牙的少年乞丐,笑得是那样的灿烂,很显然,那碗馄饨对他来说是无尚的美味佳肴……
于无声处听惊雷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飞天奖章

发表于 2008-8-31 23: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stin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stin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由于长年在外跑,所以,住宾馆便成了经常的事。宾馆的早餐里就有馄饨,它自然成了我的首选。

  这一次,跟我一同出门的是老秦。老秦是我的好大哥,六十多岁。他每天吃早餐都要好多,油饼、鸡蛋、油炸馒头、韭菜合子、油条、茶鸡蛋,都上一些。看到我端回来一碗馄饨,他立刻放下筷子,跑去要了一碗。

  这么多食物,他自然吃不了,他的胃有多大呀?后来,他扔了一大堆吃不下的东西,也不跟我打个招呼,就一个人走了。

  老秦是一个独身,在家里经常是饥一顿饱一顿的,很少能主动或被动地吃上早餐。吃不上归吃不上,但是,想象中的早餐显然是丰富多彩的。遗憾的是,在真实的、丰富的早餐面前,他的胃却限制了他的享受。看到他离去的背影,看到他矛盾的肢体语言,我一点胃口也没有了
于无声处听惊雷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飞天奖章

发表于 2008-9-4 23:08 |显示全部楼层

饺 子

此文章由 astin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stin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喜欢到东方饺子王去吃饺,那儿的饺子做得很精,配菜也不错,熏肚啊、拉皮啊、炝土豆丝、莴笋啊,清爽、干净也好吃。另外,凉丝丝的扎啤口感也不错。所以,没事的时候,我便率领全家到那里吃一顿。

  东方饺子王的蘸料也很好,有蒜泥、芥末、辣椒油。这些是吃饺子——或者说,“内行”吃饺子人的必备。这就像骑马得有鞍子一样,都得配齐全了。我们的人生是珍贵的人生。当然,裸骑也行,但那有点太原始了,也硌得慌。

我认识一个年轻人,他自己办了一个公司,后来,像变魔术一样,这个公司越办越大,他也越来越有钱。都四十岁了,仍然不结婚。有一回,他请客去东方饺子王吃饺子,他看我往小碟子里调各种吃饺子的调料,便嘲笑说,饺子里本身就有咸淡了,你又弄这么多作料蘸着吃,有必要吗?是不是有点犯傻呀。

  说完,桌上的另外几个人都随声附和,觉得吃饺子蘸调料是有点蠢,一致认为,这个年轻老板说的对呀,饺子里本身就有咸淡了嘛。

  年轻的老板自己也认为自己很聪明,所以样子很得意。

  我一边调各种吃饺子的调料一边说,吃饺子不蘸调料的人,可以肯定,他小的时候是偷饺子吃的。为什么呢?因为偷吃的饺子非常香,几次下来,便养成了习惯,公开吃饺子绝对不蘸作料了。理由是,吃饺子怎么还需要蘸调料呢?饺子里面不是已经有咸淡了吗?

  这个年轻的老板听了之后,哈哈大笑,说,看来阿成老师是不服啊。
  我说,我可以服你,也可以随声附和,但有一个条件。
  是什么?说说看。
  我说,把你的财产分给我一半。如果你不给我钱,我为什么要附和你呢?如果是这样,就不是你傻而是我傻了。
  年轻的老板说,好,我现在就把财产分给你一半,拿纸笔来。
  纸笔拿来了,年轻的老板刷刷地写上了自己的承诺,递给了我,说,给你一半了。这回你该附和我了吧。
  我把那张纸条放在吃饺子的作料里,蘸了之后,津津有味地吃掉了,一脸迷人的笑。
于无声处听惊雷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飞天奖章

发表于 2008-9-4 23:09 |显示全部楼层

干炸鱼

此文章由 astin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stin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这个人喜欢吃干炸鱼,而且特别喜欢吃干炸小黄花鱼,小黄花鱼不大,两三寸长,本身就是一种精致。具体做法是这样的:先将小鱼收拾干净之后,卤上盐、味素、花椒面,再撒些面粉,弄均了,腌上个把小时,再炸。炸出来非常脆,非常好吃。小黄花鱼的肉像蒜瓣一样,洁白而细腻,鱼刺也少。吃起来一点也不麻烦。就着葡萄酒慢慢地吃最好了。是一个让人期待的日子。

  我还喜欢吃炸小白票子鱼(也称板黄)。不过,这种鱼只能吃新鲜的,陈了,有点怪味了,就不好吃了。无论是海鱼黄花,还是江鱼板黄,都是我最喜欢吃的。所以,只要有空去早市或者菜市场,我肯定要寻找这两种鱼。只是,现在想找到比较纯的这两种鱼,难了。因为无论是小黄花鱼还是小白票子鱼,都被卖鱼的人做了手脚,抹上了防水的黄颜色,鱼眼睛点上了防水的红颜色,你抬头看卖鱼的人,无论是爷们儿还是娘儿们,都是非常憨厚的样子。你甚至怀疑,咱是生活在真实的世界里吗?

  这个卖鱼的是方脸的中年人,过去我常到他的摊子上买鱼。
  他看我犹犹豫豫的样子,说,心里不托底了吧?
  我说,有点儿。
  他看了看我,便从摊床上拿出几条鱼,很新鲜,一看就是没有化过妆的。
  他说,来这个吧。
  我问,是不是您自己留着吃的?
  他说,对。你是老顾客了,来这个吧。
  我说,谢谢你。然后又问,家里挺好的吧?
  他说,挺好的。
  过去,我记得总是他媳妇跟他一块儿出摊卖鱼,最近倒是少见了。
于无声处听惊雷

退役斑竹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发表于 2008-9-5 05: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孔武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孔武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来这贴一看,又馋了。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飞天奖章

发表于 2008-9-7 21:38 |显示全部楼层

酱油炒饭

此文章由 astin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stin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知道的炒饭,有鸡蛋炒饭,就是木须饭,还有扬州炒饭,虾仁炒饭,蔬菜炒饭,等等。过去,我的小妹妹发明了一种大油炒饭(就是猪油炒饭),放上盐,那样炒,非常好吃。我现在有一个问题始终没搞懂,就是,穷人的智商高,还是富人的智商高?是穷人富于创造力,还是富人富于创造力?
  不过,事情是很清楚的,小妹妹发明的大油炒饭,只能在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吃,因为那是个贫困年代,是个嘴上寡淡的年代。把好一点的东西吃在贫困年代,就会感到相当精彩,非常幸福,十分激动。
  要知道,幸福也是一种记忆。
  所以,到了现在,我一直惦记着再做一次大油炒饭,并不是什么忆苦思甜,没必要忆苦思甜,我个人看,忆苦思甜并不是积极的生活,反倒是别一种落后。我之所以惦记着再做一次大油炒饭,是因我忘了这种炒饭是一个什么样的味道了,让我多少有一点迷惘。同时,我还想知道,当时为什么我吃大油炒饭的时候感觉那么香。
  但是,惦记归惦记,我却一直也没有做,一直到今天我也没有足够的决心再做一次大油炒饭。
  我的小女儿听了我的故事之后问,老爸,这很难吗?
  我没有言语。说心里话,我担心破坏了那种香喷喷的美好记忆。
于无声处听惊雷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飞天奖章

发表于 2008-9-7 21: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stin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stin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个猪油炒饭,我小时候也吃过的,确实非常非常香。

如果现在再吃,估计会嫌腻,而且会担心不健康。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飞天奖章

发表于 2008-9-7 21: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stin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stin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连翘花开放的季节,在哈尔滨的开发区,我和一个朋友吃饭,主食要的是酱油炒饭。听说,酱油炒饭是重庆人的吃法,不知确切否。现在,炒饭的品种越来越多了,所有的商家都在挖空心思、推陈出新,酱油炒饭恐怕就是其中的一例。酱油炒的饭是大米饭,炒出来颜色有点发红,有的在酱油炒饭里面还放上一点点鸡蛋,有的则放上一些葱花。无论放哪种都非常好吃。而且酱油炒饭是用少数民族盛饭用的小木桶装着,这样又增加了一种古朴的色彩。我每次吃完饭之后,肯定将剩下的酱油炒饭打包带走。

  这一次,我俩选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吃饭,一边喝酒,一边赏花,一边聊天。我的这位朋友是个有钱人,他时不时地就打电话过来请我吃顿饭,吃过之后,再请我洗洗澡,喝喝茶,总之,一切费用都由他来埋单,我也不用假惺惺地装着要付账,一切都非常自然。我的这位朋友从不求我办任何事情,我呢也不求他办任何事情,何况我也办不了任何事情。古人说“百无一用是书生”,指的就是我这种不能办事的文化人。过去的时候,我是个工人,当工人的时候还能办点事,当了文人之后,古怪了,凡事都办不了啦。想起来,非常痛苦。

一句话,我们就是在一起吃吃饭,洗洗澡,喝喝茶而已。而且,连我往返乘坐的出租车票子都由他来“报销”。我就是一个纯粹的消费者。但不是他的师爷、幕僚、门客,就是在一起玩儿。

  那么,这位朋友为什么喜欢和我在一起玩呢?事情是很清楚的,与其说他喜欢和我在一起,莫如说他喜欢和文学在一起。因为过去的时候,他也写过小说,写过诗,现在也偶尔在写,但已经不那么在意了,无所谓了,没有神圣感了。但是,他不像有些人一旦不写了,马上扔下棍子打花子,开始攻击文学。他不,他仍然尊重作家和文学。同志们,这是很难得的。我没有理由拒绝这样人的邀请。

  吃饭的时候,我接到一个电话。我放下电话之后,他看到我的脸色不对,便问我,怎么回事?
  我跟他说,一个诗人朋友死了,人很年轻……
  说着,我指着窗外,说,你看,外面的车照样在跑,连翘花照样开,男人和女人照样在街上走,好像这个世界上什么事情也没发生过一样。所以,咱们都好好地活着吧。
  …………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0 收起 理由
PACIFIC + 20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于无声处听惊雷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飞天奖章

发表于 2008-9-7 21: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stin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stin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全文完

希望有同学读了喜欢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08-9-7 21: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oaqui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oaqui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蔡澜最喜欢写猪油拌饭……
俺还是看他写的比较有共鸣些

发表于 2008-9-7 23: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糖糖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糖糖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切面我没换过,我小时候就没见有人换切面的了,都是买的,初夏的时候,总有几天,天气好像是突然之间就热起来的,这时候切面是最畅销的,可能是天气热了大家胃口不好吧,都喜欢买切面做过水面吃。吃面条,无论哪种吃法我都喜欢,做的再难吃的面条,我也吃的下去。我爸做的拌面吃的配菜,我觉得比饭店的要好吃一百倍。新鲜上市的西红柿和鸡蛋做的西红杮鸡蛋卤,小青椒炸好的一碗香辣扑鼻的豆瓣酱,黄瓜切细丝,香菜和蒜切末,再淋上一勺阿成 说的那种调好的芝麻酱,这么多种配面的料,用一个大碗和面拌在一起吃,吃进肚子,好像一下就吃跑了躁热,吃散了暑气。不是只有北京才有炸酱面,东北的一样平民又美味。

油饼也是家里的好吃,这个一点不假。饭店里吃的,做的再精致,也吃不出家里的香味,就算那饼像阿成偷烙出来的半生不熟。

炸鱼哪的人都有爱吃和不爱吃的,我觉得特别的,不是炸松花江里的白漂子板黄,而是江虾,小小的江虾,刚从锅里炸好捞出,香酥可口。

东北的豆腐不像南方,要分老豆腐和嫩豆腐。东北的豆腐,就是那样敦实的四四方方的一块,要吃硬的还是软的,就看个人的烹调技术了。

饺子和馄饨好像全中国的人都吃吧?现在口味基本也不分南北了,国内大点的城市,基本上天南地北的青菜都能买到,再配上几样常见的肉类做馅。阿成的文章里,写到馄饨,有一个很有哈尔滨特色的搭配,馄饨配烧饼。那种烧饼,只有哈尔滨才有。

菜饭一体的,我更喜欢吃福建的咸饭和卤肉饭。

[ 本帖最后由 糖糖 于 2008-9-7 22:31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8 收起 理由
astina + 8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有情饮水饱!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飞天奖章

发表于 2008-9-7 23: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stin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stin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m和阿城很有共鸣啊,是不是也是哈尔滨人?

发表于 2008-9-7 23: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糖糖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糖糖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哈尔滨的,但是阿成写的有些我都没听说过,可能年纪差太多吧,从来没听说也没见过谁家把大豆腐用盐腌了放太阳下晒成豆干的,:o 有点怀疑,那不晒成臭豆腐了???
还有,我也没听说换切面的,但是在农村见过拿黄豆换豆腐的,美味啊,比城里卖的好吃太多了

[ 本帖最后由 糖糖 于 2008-9-7 22:38 编辑 ]
有情饮水饱!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8-9-10 02: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dadp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dadp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北京的阿城写吃也神着呢,棋王里边

发表于 2008-9-18 23: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不系舟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不系舟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阿丝你喜不喜欢叶兆言的小说,不记得他写过什么吃的, 可是很喜欢他的文章,风格和阿城很相似的。

退役斑竹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发表于 2008-9-19 06: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孔武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孔武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小时候吃过猪油渣,好像很香,现在是无论如何不肯再吃了。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飞天奖章

发表于 2008-9-19 11: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stin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stin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不系舟 于 2008-9-18 22:25 发表
阿丝你喜不喜欢叶兆言的小说,不记得他写过什么吃的, 可是很喜欢他的文章,风格和阿城很相似的。


对叶兆言感觉一般,看过不少他的小说,印象深刻的几乎没有
于无声处听惊雷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飞天奖章

发表于 2008-9-19 11: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stin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stin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孔武 于 2008-9-19 05:00 发表
小时候吃过猪油渣,好像很香,现在是无论如何不肯再吃了。

猪油渣真的很好吃,要刚出炉的,再撒点盐在上面,极好的零食
于无声处听惊雷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发表于 2008-9-19 11: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ingb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ingb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们小时候是撒糖吃,很香

发表于 2008-9-19 11: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黑黑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黑黑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猪油渣有用, 烙饼的时候和葱花一起撒, 香的很。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飞天奖章

发表于 2008-9-19 11: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stin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stin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猪油渣一定要吃油里炸的,刚出炉脆脆的。但是小时候吃月饼吃出猪油渣,那是我极为痛恨的。

发表于 2008-9-19 12: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黑黑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黑黑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哈尔滨绝对是一个土洋结合的城市, 家家可以淹酸菜, 做大酱, 吃糖蒜。
转天又是喝红酒,配面包,香肠。  

听说阿成有本书叫《风流倜傥的哈尔滨》, 偶要买来看看的。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