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章由 patpatchow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patchow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6月28日,起了个大早,向Issyk湖出发,坐7路车去城西的长途车站,找到前往Cholpon Ata的506小巴,客满开车,我又是车上唯一的外国人。离开比什凯克约一个小时,经过诗仙李白的出生地Tokmok(古称碎叶城),其实说来,李白也算海归?
4小时的车程,沿着天山河谷一路向东,右手边时而能看到天山山脉,还超越了一趟绿皮火车。约12点40,到达湖边小镇Cholpon Ata. 沿着主街,找到了Lonely Planet介绍的Pegasas Guesthouse,10美元一晚包早餐。
放下行李,休息了一会,向湖边走去,在小餐馆吃了碗牛肉面,老板会讲几句新疆式的普通话。
从餐馆再走10分钟就到了Issyk湖。该湖位于天山脚下,东西长182公里,南北最宽处60公里,从空中俯视下来形状象眼睛。从苏联时期起,这里已是著名的疗养胜地。果不其然,这里人山人海,不过沙滩的沙质一般,风景其实也没多好,可能是因为中亚地处沙漠地带,这种高山湖泊比较罕见,所以才特别珍惜,以致名声这么大。唯一觉得不错的是,雪山与伊湖相映衬,倒是别有一番风味。
躲在湖边树荫下写了一阵子旅行日记,发了一会呆,下午5点回Guesthouse,发现房间里多了个德国人入住。他在比什凯克工作,来吉国两年多了,觉得这里满无聊的,呵呵。晚上一起在旁边的烤肉店填饱肚子。
6月29日,一觉醒来就闻到香喷喷的面包味,原来老板已为我们准备好了丰盛的早餐,有pasta,面包配果酱,蛋糕和茶。
吃罢,德国人出去玩了,我在房间听了一会歌,到小超市买了雪糕来吃,接到JiaJune电话,她和Jones快到Cholpon Ata了,于是去车站接他们。入住后,我们去湖边吃午餐,JiaJune说她觉得吉尔吉斯其实很像俄国的乡下,当地人俄化得很深,并没觉得有多少中亚特色,嗯,虽然我没去过俄国,不过也有类似的感觉。
三人在湖边消磨了一个下午的时光,去买了个哈密瓜回去吃。休息了一会,晚餐吃了抓饭。天黑后去了小酒吧,一边喝着暖茶,一边看世界杯荷兰对墨西哥。入夜后天气清凉,当晚睡得很舒服。
(吉国本地特色酒,还穿衣服的)
(这种童年回忆的雪糕好久不见了)
(又是抓饭)
6月30日,照例是丰盛的早餐,之后便与JiaJune, Jones告别,我回比什凯克,他们继续留在这里玩两天。同样是坐小巴回城,中途在荒芜的小村停车休息,发现沙井盖竟然是中文的!
下午1点左右回到USSR Hostel,无奈冷气房已客满,只好在非冷气房过夜了。发了email去阿塞拜疆使馆,他们说签证还没ready.
7月1日,hostel老板一大早便来通知我,今天可以换回去住冷气房了,yay! 感谢真主安拉,昨晚真的热得受不了。房间里有另一个刚到比什凯克的丹麦大块头,他准备在中亚玩两个礼拜,还问我办签证的各种问题。
约10点钟,在房间里待无聊了,决定出去逛逛。沿着主街Chuy Avenue一路向西,快到Ata Too广场的时候拐进旁边的小公园,绿树成荫,顿感清凉。公园内有很多雕像,无奈对他们一无所知。在国会旁边看到了中亚美国大学,该大学在中东地区很多国家都有。国会前还有巨型列宁像,以及各种前苏联的纪念宣传。
绕回Ala Too广场,巨大的国旗后面的背景是白雪皑皑的天山山脉,相当震憾。
继续沿着Chuy Ave西行,到了Manas St折向南行,这里是商业区,人多热闹,戏院商店一间接一间。在Bishkek Mall吹了一会冷气,穿过街心公园,到了火车站。
火车站大厅的穹顶的苏联国徽还保留着,这里的火车只开往莫斯科。
走得实在太热,连喝两杯冰茶,赶紧回旅馆休息。半梦半醒中,Jones也回来了。照例又是烤肉当晚餐。回旅馆和一众世界各地的旅人聊天,之后他和丹麦人去了看球。
7月2日,今天是我在吉国的最后一天了,下午就要飞塔吉克的杜尚别。早上去了Pameh吃了个韩国面。打了个电话给阿塞拜使馆,无奈签证还没ready,只得放弃,等不下去了,只好去别的国家碰碰运气吧。
回hostel休整了一下,和Jones告别,坐着中吉友谊车(机场巴士,估计是中国援助的)去Manas机场。
约2点45到,这个机场很小,check in进去后也没什么好逛的,有很多俄国人在候机回国。
4点40分,上了摆渡车登机,飞向塔吉克。话说,塔吉克航空实在不怎么样,飞机老旧,空姐态度差,没笑容。饮料只有水和可乐两种,连果汁咖啡都欠奉,酒就更不用说了。幸好只飞一个多小时便到。
当地时间5点半降落位于市区的杜尚别机场,由于新的Terminal还在建设中,所以我们从临时Terminal入境,一切顺利,过关时还有略懂中文的本地旅客主动为我充当翻译,很热心。
机场一出来就有无轨电车,在城北找到了Hotel Tajikmatlubat. 贵,且wifi不能用,不过这边的Hostel几乎没有,在没选择的情况下只能将就了。
入夜,去本地人气餐馆Merve吃饭。这边的俄化程度显然不及哈萨克和吉尔吉斯,反倒是伊斯兰气氛浓厚,人也长得像中东人,包头的女人多了很多,也不讲俄语。据说本地人都满亲伊朗的,酒店挂的时钟第一个是本地时间,第二个就是德黑兰时间,电视也有很多伊朗台。我点份鸡和酸奶,当地人向我投来好奇的目光。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