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味道不错的肉酱手扯面~~ (2005-6-17) liz · 终于成为车见车怕的小红P (2008-7-29) OneLeaf
· 牵手的旅行-我们的袋鼠岛 (2011-1-11) 微风细雨 · E&E -- 肉饼子蒸蛋。 我的美食处女贴 Ye~~~~~~ (2009-5-3) 知秋一叶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小能人小小

反对学校中文课学唐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31 16: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cm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cm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唐詩應該是格式最乾淨的 難道先西廂記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5-1-31 16: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没见过谁一开始学英语是从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起背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Tasmanzhu + 4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1-31 16: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能人小小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能人小小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vcmd 发表于 2015-1-31 16:09
要先培養語感吧 初學英文時也是背一些數來寶之類的東西

培养语感给西人小朋友培养吧,我们的小孩子就不用培养了吧,嗯,如果学校针对西人小朋友的话,这种做法也无可厚非,只能说是我个人的片面意见。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6 收起 理由
Tasmanzhu + 4 我很赞同
vcmd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1-31 16: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hocares201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hocares201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当然是启蒙用唐诗的,有文化人家的选择。

我字没认以前,诗都会背很多了。

发表于 2015-1-31 16: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hxix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hxix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请问是哪个学校在教?在哪个城市和区啊

发表于 2015-1-31 16: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hocares201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hocares201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ping 发表于 2015-1-31 17:01
我也是这么想的。唐诗可以欣赏 但还是要学基本的中文口语,阅读一般的文章。基本的都不会, 先来些诗词歌 ...

学语言的目的是学习这个语言所承载的文化,不能理解,学什么语言都没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1-31 16: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李十三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李十三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你想提就提。但是我認為老師喜歡怎麼教就怎麼教。你可以利用其它時間教。

发表于 2015-1-31 16: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李十三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李十三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ping 发表于 2015-1-31 15:54
孩子马上要上kindy了 也准备选中文课 这里中文课不教中文认字啊?学唐诗?唐诗可以学点但意思意思简单点就 ...

我認為老師可以有自主權。不同老師可以有不同教法。我們這裡學校,家長可以選擇是否上中文課的。再不然,就直接轉校。

发表于 2015-1-31 16: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mit-201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mit-201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limit-2010 于 2015-1-31 17:01 编辑

如果是把唐诗当作儿歌来念两遍, 这样对了解传统文化也没有什么帮助。
就算把一系列发音背诵下来了,对理解中文有什么帮助?最多是这样的:

家里来客人了, 小X(or Y, or Z) , 过来给王叔叔背个唐诗。



真正能把其中精髓解释清楚的中文老师, 澳洲这边几乎不存在。
就算有足够好的老师, 如果学生连基本的日常用语都未学明白, 这些受众能听懂的几率又有多少呢?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auzhangsanfeng + 1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1-31 17: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hocares201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hocares201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小能人小小 发表于 2015-1-31 18:07
那是我们,唐诗宋词都没问题,这里是生不拉拉的香蕉人。

香蕉人啊,既然不想让他们深入接触中国文化,那索性好好研究英语吧。

发表于 2015-1-31 17: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能人小小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能人小小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whocares2014 发表于 2015-1-31 16:43
当然是启蒙用唐诗的,有文化人家的选择。

我字没认以前,诗都会背很多了。 ...

那是我们,唐诗宋词都最终会理解的,这里是生不拉拉的香蕉人。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1-31 17: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能人小小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能人小小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whocares2014 发表于 2015-1-31 16:43
当然是启蒙用唐诗的,有文化人家的选择。

我字没认以前,诗都会背很多了。 ...

ABC能读个文章已经让人刮目相看了。

发表于 2015-1-31 17: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hocares201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hocares201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imit-2010 发表于 2015-1-31 17:55
如果是把唐诗当作儿歌来念两遍, 这样对了解传统文化也没有什么帮助。
就算把一系列发音背诵下来了,对理解 ...

呵呵,父母可以自己教啊。

发表于 2015-1-31 18: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mit-201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mit-201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whocares2014 发表于 2015-1-31 17:43
呵呵,父母可以自己教啊。

不太了解具体的可行度。例如说时间精力的分配, 教材和教学方法的未知 等待。

而且如果我是那个被交的小孩, 如果父母教, 肯定有更多办法 耍赖不学了。



发表于 2015-1-31 18: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mit-201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mit-201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limit-2010 于 2015-1-31 18:06 编辑
小能人小小 发表于 2015-1-31 17:09
那是我们,唐诗宋词都最终会理解的,这里是生不拉拉的香蕉人。


+1

教这些小孩中文,用唐诗启蒙, 大概就和 《我是歌手》那些歌手唱英文歌一样的效果。
他们可以每个词,节奏和音调都模仿得很像, 可是对真正提高英文好像没啥太大帮助。

发表于 2015-1-31 18: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hocares201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hocares201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imit-2010 发表于 2015-1-31 19:02
不太了解具体的可行度。例如说时间精力的分配, 教材和教学方法的未知 等待。

而且如果我是那个被交的小 ...

家庭教育就是潜移默化的,从宝宝抓起。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1-31 18: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mit-201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mit-201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whocares2014 发表于 2015-1-31 18:07
家庭教育就是潜移默化的,从宝宝抓起。

我父母的朋友家的两个孩子:
老大在中国出生,小学来澳洲,现在大学毕业好几年了,中文十分不流利, 而且有 英语+地方话 的口音。
老二在澳洲出生, 上中文学校(“填鸭式”教学的中文学校), 还在小学就基本沟通无障碍, 无口音。

那个中文学校有点儿像中国式的那种严厉刻苦的学习环境,小学3年级就学到什么“股票交易”这样的词汇了。
但是语言这东西, 不下功夫是不可能学好的。



发表于 2015-1-31 19:5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ifox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ifox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不满意就要提,或者换学校

发表于 2015-1-31 19: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澳洲行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澳洲行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不实用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15-1-31 21:0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ingkongfe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ingkongfe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个人体会,中文是中华文化的表现。能看能读只是一种理解中华文化的手段。却不代表能掌握中华文化。而老祖宗的精华都在这文化二字。

我是赞成背古文的,任何认知都不乏三步,知道 理解 领悟。小时候是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能背知道就行。到了中小学,有能力理解了 但不足以悟 因为缺少生活经验。成年了 某种机缘巧合 会突然顿悟某些之前背的古文。倍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对人和事物的高度概括。如果不是儿时背的 有哪能在若干年后出现在脑海里呢?我个人认为中国哲学的精髓都在古文里面。

语言是后天可以补的, 但文化底蕴是积累的。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10 收起 理由
李十三 + 2 感谢分享
flora.zhou + 4 不能同意更多
fhjp01 + 4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1-31 21: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hjp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hjp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kingkongfei 发表于 2015-1-31 21:01
个人体会,中文是中华文化的表现。能看能读只是一种理解中华文化的手段。却不代表能掌握中华文化。而老祖宗 ...

分析非常透彻。学习了。
教育: 一半是科学,另外一半是艺术。与孩子共同成长是人生的一大乐趣!再加一句: 分享是一种快乐。 [img]http://www.oursteps.com.au/bbs/static/im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1-31 21: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mit-201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mit-201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kingkongfei 发表于 2015-1-31 21:01
个人体会,中文是中华文化的表现。能看能读只是一种理解中华文化的手段。却不代表能掌握中华文化。而老祖宗 ...
成年了 某种机缘巧合 会突然顿悟某些之前背的古文。


唯一“顿悟”的时候就是玩 三国志11 的时候会想起《出师表》   , 阿斗的 强运 太恶心了  

在这个学校学中文的效果, 可能是这样的:
如果自己去中国,在机场, 餐馆之类的情景下都无法正常沟通。
是学认字 说话重要, 还是背那么多 根本就不理解的古诗有用呢?


何不食肉糜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15-1-31 21: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ingkongfe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ingkongfe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kingkongfei 于 2015-1-31 23:14 编辑
limit-2010 发表于 2015-1-31 22:24
唯一“顿悟”的时候就是玩 三国志11 的时候会想起《出师表》   , 阿斗的 强运 太恶心了   

在 ...


现实是,很多人恍恍惚惚也是过完一生,有些人大彻大悟也是一生。每个人的人生观和人生目标不同。每个人的经历和对自己人生的感悟也不同。人生是没有是非对错。所以我一直强调的一点,是个人观点,也是我对我小孩的教育框架。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vcmd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1-31 22: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mit-201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mit-201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kingkongfei 发表于 2015-1-31 21:59
现实是,很多人恍恍惚惚也是过完一生,有些人大彻大悟也是一生。每个人的人生观和人生目标不同。每个人的 ...

所以我之前有说 “何不食肉糜”。

我佩服 您有足够能力和精力去做好这件事,但是整体上来讲 情况是不尽人意的。

大多数ABC或从小来澳洲的人, 由于在学校和社会上大部分环境中 思维 都是英文的, 很难有中文的语境和思维。
所以很多是把中文当成外语(就像学日语,法语, 西班牙语这些一样)来学的,几乎很难达到您要求的高度。

不单单是华裔, 其他族裔的澳洲人也有类似的问题。 这是一个有没有需求和兴趣的问题。

发表于 2015-1-31 23: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b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b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来我也要跟学校提提为什么不教孩子们读唐诗了,都快3年级了,只会几首自己家里教的,这样教下去就是个识字的文盲,怎么能够以后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没有一点点地积累永远也不可能达到那个高度;英文日校2年级都让孩子们自己写诗了,中文学校还不去叫孩子们读诗,唉。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亲相见知何曰,此时此夜难为情。

发表于 2015-1-31 23: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huizhih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uizhih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腹有诗书气自华。古诗文是传统文化,应该修习的。
让孩子学中文的目的不仅仅局限于交流,而是让她们了解父母的故土那一方文化。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2-1 00:4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wa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wa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初学当然是唐诗开始了。大部分唐诗都是用词简洁但意境深远的。现在可能只是背韵律,意境随着见识的增长,会慢慢有不同的感受。

这才是真正学中文的精髓。学中文不仅仅是为了应试,而是了解中华文化。

而且很多唐诗的用字都很简单,对认字也有很大帮助啊!连唐诗都不会,怎么可能敢自称会中文?

发表于 2015-2-1 11: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笨鸟飞飞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笨鸟飞飞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主是不是想从读这些起步?

风儿吹,雨儿下,
太阳公公躲起来。
乖宝宝,不偷懒,
背着书包去上学。

发表于 2015-2-1 20: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lora.zho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lora.zho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flora.zhou 于 2015-2-2 09:06 编辑
笨鸟飞飞 发表于 2015-2-1 12:26
楼主是不是想从读这些起步?

风儿吹,雨儿下,



有人以为先拼音,再识字,再阅读,由易而难,似乎是天经地义而且最正确的方法。其实这种方法效率低下且不说,习得的都是片言只语,达到无障碍阅读需要多下几倍工夫

(中国小学六年毕业,小学生识字数量其实平均只有2500字,花了6年时间全日制学习才学这些字。如果用古人的方法,从读书背诵开始,效率绝对提高不止一倍。可以肯定的是,用旧时的方法,认识2500字绝对不用花上6年时间。以三字经为例,背诵之后,识字量不少,而且又掌握基本的文化历史地理知识)

拼音1955年周有光发明的,没有拼音之前,中国人如何识字,阅读?用旧时的方法,才叫事半功倍

汉字这个东西,很奇怪,似乎应该反过来,由难而易,反倒简单。先从经典入手,再看白话文,真的是白话。。。




之所以是回复笨鸟飞飞的帖子,实在因为她方法正确,而且执行力非常非常强,朝于斯,夕于斯,日日于斯,3个孩子的中文叫人刮目相看。我个人是相当地佩服。

我自己认为她的理念和方法是在海外学习中文的最正确的一条路,最切实可行和效果最好的一条路。没有之一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11 收起 理由
meigui + 5 太对了
小能人小小 + 2 感谢分享
笨鸟飞飞 + 4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2-1 20: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眺望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眺望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汉字是我们都不怯场的东西。中文学校教得好不好,也只是创造一个环境,或者给孩子和家长一个引导怎么学。不管怎么教,最后还是需要做父母的有信心,有恒心,再讲究点方式技巧,孩子才能在回归中华文化这条路上走得更远。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小能人小小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