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我的那些女人香 --- 说说我与香水不了的情缘 119楼更新~~~ : ) (更新) (2010-7-10) tians_soul · 大头家 2010中秋小家宴 (2010-9-22) datou2z
· 美食回忆录之 水蛭,松节虫和霹撒 (2009-5-23) 叶多爸爸 · 入手高大上版camry---Lexus ES300h - 提车了,更新驾驶感受 (2014-5-21) 命运之锤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紫衣

[会计] 和一群优秀的人工作是什么样的感受- 聊聊四大一线的财务咨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4-25 08:5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njoylifeq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njoylifeq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有人跟我一样 刚毕业的时候特希望到处飞做项目,后来真能满世界飞,却发现自己更喜欢在家里朝九晚五的吗? 以前只要工作出差心里就无比烦,佩服楼主有孩子了还能和同事满天飞,我是真没这激情。你老公应该是个朝九晚五的工作,而且特理解你。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2-4-25 10: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紫衣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紫衣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紫衣 于 2022-4-25 10:42 编辑
enjoylifeqd 发表于 2022-4-25 08:56
有人跟我一样 刚毕业的时候特希望到处飞做项目,后来真能满世界飞,却发现自己更喜欢在家里朝九晚五的吗? 以前只要工作出差心里就无比烦,佩服楼主有孩子了还能和同事满天飞,我是真没这激情。你老公应该是个朝九晚五的工作,而且特理解你。


解释一下,我也是年轻时候飞太多,到了澳洲飞不动了,才找了个朝九晚五的工作,至少做了4-5年吧。我是个不喜欢出差的人,前面也有提到,能不飞我就不飞,尽量避免那种项目;需要飞,能少去几天我就少去几天。疫情加速了远程工作的接受度,不是每个会议都需要线下的面对面的。目前的情况是,今天飞,明天回;或者当天飞,当天回; 最长也不过偶尔才周一飞,周四回。而且我哪能次次上这种项目,前面有提到我家里的娃才是重点,谁要天天排这种项目给我,我也辞职走人了。

现在四大这个飞的频率,和年轻的时候不在一个量级。年轻的时候,飞美国基本就是几个星期起,大部分是一个月。中国工厂去了半年多,我直接在当地租了个公寓,爹妈娃都和我在;飞欧洲的话大概是2-3周起。我老公年轻的时候本来就是个满天飞的,1-3个月才回家一次。绝对的呀,我们现在更喜欢在家工作,方便接送娃。我老公恨不得一个月才去办公室1-2次,能远程做的干嘛费那劲儿。我老公年轻的时候消失太多,现在在家里努力刷存在感,再不陪娃,娃都长大了,谁还和我们玩啊

前几天和同事聊,大家都说,疫情远程工作这个对咨询业绝对是福利;有同事说他原来飞了八个月,每周周一飞周四回,基本做完那个项目就想辞职;现在疫情加速了远程工作的接受度,喜欢这种灵活度。

——————————————————————
加一句,博士大哥家的娃都大了,所以他是来反场玩一玩的。我和他说我得少飞点,他说理解,再不陪娃,就会像他家两口子一样,现在娃都不和他们玩了。说得我乐死了:)空槽老人的即视感 - 估计早年也是带娃的爸爸,有感触,现在孩子大了,找点自己职业上不一样的乐子。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xiaobao + 4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我刚停下奔跑的脚步,雨就落下来了。

发表于 2022-4-25 10:4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njoylifeq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njoylifeq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紫衣 发表于 2022-4-25 10:03
解释一下,我也是年轻时候飞太多,到了澳洲飞不动了,才找了个朝九晚五的工作,至少做了4-5年吧。我是个 ...

我是再不想飞了,降薪找了个绝对不飞的,省出时间看娃。虽然损失几万,虽然娃有时候让人很烦,但我觉得陪伴他们的时间远比那点钱珍贵。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紫衣 + 2 这个很棒哟:)陪伴很重要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4-25 10: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紫衣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紫衣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enjoylifeqd 发表于 2022-4-25 10:40
我是再不想飞了,降薪找了个绝对不飞的,省出时间看娃。虽然损失几万,虽然娃有时候让人很烦,但我觉得陪 ...


这个很棒哟,我也觉得陪娃也是很有乐趣的。

我有时家里有事,开完会就做下午的早班飞机走人了,下午吃晚饭时就到家了;当然,忙的时候也真是忙,最晚的一班飞机晚9点吧。现在咨询业是结果导向的,只要客户满意,你什么时间上班,这种灵活度还是可以有的。

话说,我已经从需要飞的项目下线了,每周也就去办公室1-2天,不去也可以。家里的孩子我也是要管的。
我刚停下奔跑的脚步,雨就落下来了。

发表于 2022-4-29 23: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紫衣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紫衣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紫衣 于 2022-4-30 10:54 编辑
enjoylifeqd 发表于 2022-4-25 10:40
我是再不想飞了,降薪找了个绝对不飞的,省出时间看娃。虽然损失几万,虽然娃有时候让人很烦,但我觉得陪伴他们的时间远比那点钱珍贵。


记得我在505#楼写下过一段话:
-“对比一生,孩子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不过短短十多年,在未来人生岁月中,回想起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光,满满幸福与美好。把时间花在自己喜欢的事上,全情投入下去! 可以陪着孩子享受这个过程,对于父母来说也是一件幸福的事!”
(紫衣 于 2021-12-29)

我也觉得这样的陪伴很美好。

话说,现在四大的国际项目也开始上线了,有部分同事开始飞欧美,这种项目一般都是一走1个月起;这种项目再牛再好,对于有娃的妈来说,确实上不了。国内短途飞个1-2天行,国外1-2个月的项目目前这个阶段上不了。

而且年轻时,做了好几年欧美项目,目前这个人生阶段是不太想上欧美项目,吸引力不大。但将来如果家里的娃想去欧美读书,我是很想跟着娃一起的,娃的爸爸早年也是咨询出身,娃去哪里,我俩都可以和他们一起。只要家里娃喜欢的事情,我们都会全力以赴支持。哪里不是工作生活,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

如果我还是喜欢四大,我可以直接转个国家;而且早年的欧美项目经验,可以无缝对接。如果娃不喜欢我们跟,就由他们去。喜欢呆这里也可以,澳洲大学很容易考,想学什么在哪里学,选个自己喜欢的。感觉努力了那么些年,得了个选择的自由。

看娃的未来选择,他们有无限的自由选自己所爱,无论读书、智力、眼界都比我们这一代强太多,在一个国际化的环境长大,可以选任何想走的路。。。他们这一代的成长的环境,和我成长的轨迹完全不一样,更大的舞台,更国际化的视野,无限的可能性。。。
我刚停下奔跑的脚步,雨就落下来了。

发表于 2022-4-29 23: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紫衣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紫衣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紫衣 于 2022-4-30 10:56 编辑

分享两本书

第一本:
Flow:The Classic Work On How To Achieve Happiness
By Mihaly Csikszentmihalyi
"What really makes people glad to be alive? What are the inner experiences that make life worthwhile? For more than two decades Mihaly Csikszentmihalyi studied those states in which people report feelings of concentration and deep enjoyment. His studies revealed that what makes experience genuinely satisfying is 'flow' - a state of concentration so focused that it amounts to complete absorption in an activity and results in the achievement of a perfect state of happiness.
https://www.dymocks.com.au/book/ ... 6dla3saAkGEEALw_wcB

心流(英语:flow) [1]  在心理学中是指一种人们在专注进行某行为时所表现的心理状态。如艺术家在创作时所表现的心理状态。通常在此状态时,不愿被打扰,也称抗拒中断。是一种将个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心流产生的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认为,使心流发生的活动有多样性。

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定义心流为一种将个体注意力完全投注在某活动上的感觉;心流产生时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提出使心流发生的活动有以下特征:
1.我们倾向去从事的活动。
2.我们会专注一致的活动。
3.有清楚目标的活动。
4.有立即回馈的活动。
5.我们对这项活动有主控感。
6.在从事活动时我们的忧虑感消失。
7.主观的时间感改变——例如可以从事很长 的时间而不感觉时间的消逝。
8.不断优化的障碍,我们对于所从事的活动是力所能及的,且具有一定挑战的,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地练习来增加完成障碍的能力。
(百度百科)

——————
伴侣也觉得很奇怪, 有天评价我目前的工作状态完全就是心流状态,他对咨询业感觉一般。特别诧异我玩得很开心,问我是什么促成了这种状态: team? project? client? 我想了想,大概都有吧,或者只是运气好,到了那个点,刚好碰上,能力上能应付,节奏刚刚好,不耽搁我管娃 - 时间管理也许还能优化一些,但并没觉得难到我应付不了。。。

也有困难的点,但拼一把也就熬过去了,不同的时段,各个事项的优先轻重缓急不同,有些不重要的,错过也就错过了;升职加薪也不是必须,而且我完全可以按我想的节奏来。。。
( 比如拼国际项目的人,业绩很有可能比你好;升得比你快。每个人选择,侧重点,节奏都不同,找到合适自己的就好。前面我有说到,哪里有什么平衡,最后做的都是取舍,评估一下什么对你重要,然后优先等级排序)

——————
对这种类似心理活动感兴趣的,推荐可以看一看这本书。

我刚停下奔跑的脚步,雨就落下来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2-4-29 23: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紫衣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紫衣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紫衣 于 2022-4-30 11:02 编辑

第二本
GRIT -why passion and resilience are the secrets to success

Unlock The Key To Success
In this must-read for anyone seeking to succeed, pioneering psychologist Angela Duckworth takes us on an eye-opening journey to discover the true qualities that lead to outstanding achievement. Winningly personal, insightful and powerful, Grit is a book about what goes through your head when you fall down, and how that – not talent or luck – makes all the difference.

GRIT is a persuasive and fascinating response to the cult of IQ fundamentalism. Duckworth reminds us that it is character and perseverance that set the successful apart. ― Malcolm Gladwell
https://www.amazon.com.au/Grit-p ... ul%20and%20powerful,luck%20%E2%80%93%20makes%20all%20the%20difference.

中文名《坚毅》—— 很多人认为,成功的要素在于智商与情商。但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副教授安杰拉•达克沃思通过研究发现,坚毅的品质对成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达克沃思教授从2007年开始对“坚毅”(GRIT)进行研究,她的研究成果已发布在美国各大学术杂志上。她认为,坚毅比天赋更能预测一个人未来的表现。在遇到挫折、失败时,仍能坚持不懈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这才是决定长期成功的因素。 本书基于大量研究案例,同时也引用了作者的亲身经历及她采访过的诸多坚毅典范,包括商业精英、艺术家、教育家、运动员及军事家等。事实证明,我们不仅可以通过训练提高自己的坚毅指数,而且应该从孩子的教育阶段就开始重视坚毅品质的培养,比如多让孩子参加课外活动,并且一定要让他们在某项课外活动中坚持一年以上的时间。 本书能够让我们看到关于成功的另一面,那就是: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找到自己的人生使命,在挫败中不断磨炼自己,成为一个坚毅的人,拥有自己想要的生活。
https://www.amazon.cn/dp/B072VC6XQ7

————————————————————
我一直认为,你想培养什么样的娃,首先是你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然后言传身教,孩子就会成为你努力的样子。

Mayer Musk绝对是个极为努力的妈,故此她的儿子潜移默化的就有他妈妈的一部分;这都不用专门教育,孩子一天天长大,自己会看到,感悟,自然而然成长为一个坚毅的人。。。拥有极强的抗压能力。

我前面有聊到我的中学时代,参加各种竞技体育,尽管成绩一般,但确实对我的人格形成有极大的影响。我今天可以在highly competitive environment生存而不觉吃力,应该说和中学时期的竞技成长环境有很大关系。

所以家里的娃,现在喜欢音乐也好,体育也罢,我都会支持她/他去玩一玩,各种竞赛都去参加一下,都去拼尽全力比一场,成败不论- 那种畅快淋漓的博一场的感觉很爽,赢了固然好,输了我们就再来一轮,分析为什么败了,再努力,争取明年更好。

回想经历的岁月,曾经怒放,曾经鲜花灿烂,曾经一败涂地,日子可以平淡如水,也可以跌宕起伏,绚烂的华丽丽。。。选自己所爱,爱自己所选!选什么道路不要紧,只要你在努力,你总会走上一条自己想走的路。。。

我刚停下奔跑的脚步,雨就落下来了。

发表于 2022-5-5 11: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谙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谙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很喜欢楼主的热情,可以一直这样鸡血很棒。

我家有Director劳工,部门核心,据说是公司其他人眼中的Genius。在他眼里大家都是一般人,包括他自己也是一般人。他对谁都是平常心,包括直属上司,CEO,教科书上出现的名字,新人。工作中倒一般不会情绪化。可能是男生女生不一样?但是对技术性的工作他有迷一般的热情,加上这种平常心让他在公司很吃得开。

楼主说的找到自己适合的公司很重要,一万个赞成。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紫衣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5-20 20: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紫衣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紫衣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紫衣 于 2022-5-22 08:18 编辑
谙旎 发表于 2022-5-5 11:55

很喜欢楼主的热情,可以一直这样鸡血很棒。

我家有Director劳工,部门核心,据说是公司其他人眼中的Genius。在他眼里大家都是一般人,包括他自己也是一般人。他对谁都是平常心,包括直属上司,CEO,教科书上出现的名字,新人。工作中倒一般不会情绪化。可能是男生女生不一样?但是对技术性的工作他有迷一般的热情,加上这种平常心让他在公司很吃得开。

楼主说的找到自己适合的公司很重要,一万个赞成。.


有个吸引力法则: 你会遇到谁,取决于你是谁。

这本书挺有名的https://www.thesecret.tv/products/the-secret-book/
The Secret is a 2006 self-help book by Rhonda Byrne, based on the earlier film of the same name. It is based on the belief of the pseudoscientific law of attraction, which claims that thoughts can change a person's life directly. The book alleges energy as assurance of its effectiveness. (Wikipedia)

有对这个感兴趣的,摘抄两段如下,也可以去看The Secret原版。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 ... A%E5%BE%8B/10422186
吸引定律又称“吸引力法则”,指思想集中在某一领域的时候,跟这个领域相关的人、事、物就会被它吸引而来。有一种我们看不见的能量,一直引导着整个宇宙规律性的运转,正是因为它的作用地球才能够在46亿年的时间里保持着运转的状态。
也正是因为它的作用,太阳系乃至整个宇宙中,数以亿计的星球,都能相安无事的停留在各自的轨道上安分地运行,这样一种能量引导着宇宙中的每一样事物,也引导着我们的生活,这种能量就是——吸引力。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总是倾向于跟自己的同类待在一起。而能把分散的人集中起来形成一个群体的就是这个群体的灵魂人物。一般被这个灵魂人物召集到一起的分散的人身上,总会有这个灵魂人物的一些影子,也就是说他们具有某种共性,正是由于这种共性,这个灵魂人物才能把人们吸引过来,从而形成一个团结的群体。
澳大利亚一名电视工作者朗达-拜恩,于2008年出版了一本名为《The Secret》的书(中文可译为《秘密》),曾引起较大的反响。这本书最核心的内容就是阐述了一个法则,即“吸引力法则”,大意是说“心中所想之事越发强烈,似乎就越容易实现”。
这本书阐述的“吸引力法则”基本原理是这样的:人类所有的思维活动,都会产生某种特定的频率(锑场),而这种频率就好比杜鹃用于求爱的信号、蝙蝠用来探路的超声波。它会吸引同样的频率,引发共振,从而将我们思维活动中所涉及到的任何事物吸引到我们的面前。就像物理界认为任何有质量的物体存在吸引力一样,人的思想也存在吸引力。

同频共振 同质相吸 - 同样频率的东西会共振,同样性质的东西会因为互相吸引,而走到一起。共振会产生同质性,同质性会产生吸引力,吸引力会把这两个共振体牵扯到一起。所以,假如共振性没有改变,则在吸引定律之下,一样东西将会不断地持续扩大、成长。

https://baike.baidu.com/tashuo/b ... 54e8452296f07e580c8
吸引力法则大致是一种正相关。

量子力学告诉我们,宇宙是一个大磁场,而人体也是一个磁场。宇宙中,你能用你自己的磁场吸引力来同频的人或者事。

当你有坚定的信念时,持续不断想这件事时,你就是向宇宙发出要求。当宇宙接受到你的信息后,会以不同的形式回馈给你。

吸引力法则是中性的。如果你内心充满负面念头,你越是想负面的东西,你的生命中就会吸引来越多的负面的东西。

比如,如果你每天都想着自己好穷,那么,宇宙也会收到信息,它回馈给你的是,会让你越来越穷。

当你用正面思维积极去想事情时,你的生命就会吸引来更多的好的东西。比如,你长期坚定地想赚钱,并且付诸行动,宇宙最终就会实现你的愿望,让你赚到你想要的钱。

吸引力法则的关键是,保持正念+持续发愿+果断行动+不断反思。这四个环节是一个完整的闭环,可以帮助我们实现心愿。
——————————————————

不是什么绝对真理,吸取对自己有用相关的部分就好。

我刚停下奔跑的脚步,雨就落下来了。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2-5-21 13:2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wmw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wmw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楼为什么盖这么高?四大普通员工工资也就比平均工资高一丢丢,怎么就精英了

发表于 2022-5-21 22: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紫衣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紫衣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紫衣 于 2022-5-22 10:13 编辑
mwmw 发表于 2022-5-21 13:25
这楼为什么盖这么高?四大普通员工工资也就比平均工资高一丢丢,怎么就精英了

...


看来你对四大工资和定位有很大误解啊。

首先,四大未必是精英,高级苦力而已。其次,四大分内岗和外岗。再次,不同的service line对技能要求不同,有的岗只要会输数就行,这样岗位自然不需要给多高的工资。但你要是各种前沿技术傍身,能说会说话懂得政治平衡,懂产品了解市场,在不在四大都能拿的比平均数高很多。看个人而已!

说一下四大的阶梯吧,一般来说(不排除有特例),初中级岗,内岗最低,外岗中assurance 的起薪最低,consulting/financial advisory最高,service line来说,做strategy 和technology的比其他咨询要高。合伙人以上,不分service line, 看你自己的销售能力和项目盈利能力,在assurance还是consulting/advisory都不重要了,bonus是和个人跑业务做业务的能力挂钩的。
(外岗-client facing; 内岗-non client facing)

AFR上定期都有公布,给个最近一期公布的几个典型级别的工资:

毕业生起薪 $55k起,高至~$120k
高级经理起薪$110k起,高至~$270k
总监$164k起,高至~$362k
(不一定正确,但我理解的是-这里说的是工资,不包含Bonus)

四大打工的肯定不能和Atlassian 老总+创始人Mike Cannon-Brookes,Scott Farquhar 这样的传说中上亿身价的澳洲精英比,差太远了

$120k的毕业生肯定比拿$55k的毕业生工作压力大工作时间长,和MBB争项目,没点水平也拼不过。比如说四点起床, 赶最早一般飞机,然后同一天做到晚11点。我从今年一月到现在也就做过那么一天,而且四点我起不来,我赶晚一小时的飞机,五点起床就可以了,所以工资低点我也认了,没那个命赚那份钱。如果有人来问你,转岗, 平级但工资立涨三到五万 - 转战略组,项目难度大政治纠结多工作时间长;转技术组,每天下班考证疯狂考试学习。我觉得我还是少拿点,不求精英,但求自己喜欢、舒适,做做自己擅长的事,有空管管娃,过过日子,活个人间清醒。

所以,追求精英范的,钱多无止境,去拼就好了!只能说,太主流精英拼钱多的并不适合我个人。现实点说,我能力也一般,也拼不出个精英范

————

给个工作几年不到30岁拿到$150k~的实例,一线投行工作几年,抗不住工作压力和直属上司的bully,回炉读了个MBA, 直接招进战略组,主做M&A项目,工作时长也是一言难尽。但人家姑娘觉得,四大这个工作量级和工作压力,太轻松了,完全和当年投行没得比,工资低点也没什么问题。

感觉上,精不精英的,人家姑娘也不在乎,现在做得轻松胜任开心就好。
我的感受是,人生,因人而异,找到适合自己的就好。你的人生你定义!


我刚停下奔跑的脚步,雨就落下来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22-5-21 22: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毕业生这个工作强度应该拿25万以上吧,包奖金

否则不值得

发表于 2022-5-21 22: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紫衣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紫衣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缓缓 发表于 2022-5-21 22:27
毕业生这个工作强度应该拿25万以上吧,包奖金

否则不值得

更正一下, 现在大家对毕业生,刚工作的保护的都比较好。
至少我周边的人是这样。大部分毕业生还是能6-7点下班的,偶尔才晚上做个1-2小时。
有时五点多走也可以,在家上班也没人看时间,活出了就行。

而且,我做的项目,毕业生只要保证把白天交代的活做完就好,除非速度奇慢无比的才需要晚上做。
有毕业生和我做过1-2个月,也就只有一个周末做了半天。而且是因为他用错了方法,做错了,需要更正才周末做半天的。
还是以追求工作效率和时间管理为主的。

不过每个人的职业生涯节奏也由自己掌控的,有人如果比你更拼,升的快拿得多也不奇怪。
没人强制谁一定要加班。有人要卷,也有人要躺平。所以四大从业人员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
我刚停下奔跑的脚步,雨就落下来了。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22-5-22 08: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紫衣 发表于 2022-5-21 22:47
更正一下, 现在大家对毕业生,刚工作的保护的都比较好。
至少我周边的人是这样。大部分毕业生还是能6-7 ...

如果这个工作量,毕业生就拿120K,貌似还行啊。但大多数毕业生offer也就在55到75K区间吧

发表于 2022-5-22 08: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紫衣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紫衣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紫衣 于 2022-5-22 09:16 编辑
缓缓 发表于 2022-5-22 08:43
如果这个工作量,毕业生就拿120K,貌似还行啊。但大多数毕业生offer也就在55到75K区间吧

...


这个工作量拿不到$120k, 必须是和MBB拼项目的那一组。而且毕业要拿到$120k, 一般都有某一方面出众的才能或者某种的能产生贡献的技能。

我的感受是一分钱一分货,市场是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如果要毕业就拿到$120k, 一般来说,读书时就应该是那种非常拼的孩子,学神学霸格调的。等同于,毕业折现了你当年流的汗,苦读的书。而且毕业拿到这个数,需要以实际工作价值给雇主证明你值这个价。

我在的组是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组,既不是四大里最高的,也不是垫底的。所以工作量也只能算是中等或者中等偏上点的量级。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缓缓 + 5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我刚停下奔跑的脚步,雨就落下来了。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22-5-22 09: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学神去IT大厂或投行之类拿250K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2-5-22 09: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紫衣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紫衣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紫衣 于 2022-5-22 09:22 编辑
缓缓 发表于 2022-5-22 09:13
学神去IT大厂或投行之类拿250K了


对,各个IT大厂也是狠下血本招脑子好使,又能疯狂上班的高精尖技术人才。现在都是抢人才的年代,读书时的学神毕业都是抢手货。

而且就工作量来说,投行、律所、MBB和医学院毕业生都比四大大得多。感觉上投行的起薪最高,但那个行业不容易混;医生行业压力更大,读书更苦。

我的感悟是:赚多少钱,因人而异。有能力去拼的,就去搏一搏。扛不住的,就歇一歇。

但有的人的确能力卓尔不群,你让这群人做普通工作,反而特别没意思,就是要有挑战,高薪工作压力大的才是乐趣之所在。
我刚停下奔跑的脚步,雨就落下来了。

发表于 2022-5-22 09: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紫衣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紫衣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紫衣 于 2022-5-22 12:10 编辑
mwmw 发表于 2022-5-21 13:25
这楼为什么盖这么高?四大普通员工工资也就比平均工资高一丢丢,怎么就精英了

...


感觉上你对澳洲精英的定义有误解。四大打工的,和现实中的澳洲精英差了好几个million/billion的鸿沟 。我个人从来没有觉得我混到澳洲精英了,普通打工上班养娃的working mum而已。

年初前文509#我有提到“有个AU Rich list, 一堆entrepreneur出来说他们是如何成功的,期中有一个华裔姑娘从四大辞职出来创业,创造了~$50m的商业帝国的真人真事。”

既然聊到精英,那么应该听一听,看一看AU Rich list,澳洲精英阶层的故事,有人名有时间有地点有公司名,有故事,有钱,有奋斗,很多人是白手起家,靠自己成为澳洲精英的。爱钱,立志要做精英的,可以看一下听一听这个系列。很多人的人生特别有意思!

三部曲: Let's talk about money, 3-1

Some of Australia’s most prominent entrepreneurs reveal how they built their fortunes from scratch and offer the secrets to their success, in a new podcast series How I Made It, from The Australian Financial Review.
爱钱,爱精英范的看这篇,真人真事,过来人一字一句告诉你他们如何白手起家,如何缔造庞大的商业帝国。

https://www.afr.com/podcast/how-i-made-it-inside-the-rich-list
Inside the Rich List: How Australia’s top entrepreneurs built their fortunes and what they learnt along the way. 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you and a Rich Lister? Listen and see.

学习一下澳洲精英的成功人生,AU Rich list!

重点说一篇,华裔姑娘,离开了四大, 如何创业- “Made this ex-accountant a $47m fortune”
https://www.afr.com/wealth/peopl ... une-20211014-p5904b
Jane Lu, the only child of Chinese migrants, was too terrified to tell her parents that she’d thrown in a perfectly good job at EY during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to join a friend at a pop-up store selling clothes.

She would get up in the morning, put on her conservative corporate suit and sit alongside her mother on the 442 or 441 bus as the pair headed from Sydney’s Balmain into the city for work. The only problem was Lu wasn’t going to the job her mother thought she was.

爹妈中国人,一开始姑娘都不敢告诉家里人,她不在四大做了。后来做成了,才和家里人说的。爱情事业双丰收!

——————————
IT的看这篇,普通中学的孩子,上亿身家是如何造就的
https://www.afr.com/wealth/peopl ... ire-20211024-p592l1

Listen now: Meet Australia’s newest tech billionaire
Julie-anne Sprague talks to Tony Walls, 57, a Wollongong boy who went straight to work from Port Kembla High School, attended university at night and spent all his spare time programming computers. Listen here or wherever you get your podcasts.

https://www.afr.com/wealth/peopl ... ant-20211021-p59201
从BHP出来自己创业

Tony Walls, the founder of software company Objective Corp, has quietly joined Australia’s billionaires club after adding $20 million a week to his wealth pile over the past five months.

He is perhaps Australia’s most unassuming billionaire.

——————————

说下我的感受: Consulting/ Big4 is not suitable for everyone,这个是四大里很多人的共识,并不是人人都要做咨询,走四大这条路的,这世上的路有千万条。选择什么路,走到什么程度,是看个人的际遇、努力和悟性的!

一定要走精英路的,实话说,并不好走,每个人都是披荆斩棘一路泥泞,才终有所成的。
小的时候,爸爸和我说: “天上不会掉馅饼,你要什么,你必须自己努力去争取。”

祝福选择走澳洲精英道路的!也祝愿我们有更多华裔澳洲精英!
我刚停下奔跑的脚步,雨就落下来了。

发表于 2022-5-22 11: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猫咪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猫咪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主真是优秀,并且乐于分享!

看了我深深的陷入了imposter syndrome 当中。。。。。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紫衣 + 2 感谢回复,还在努力变得优秀中:)不会的太.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5-28 23: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紫衣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紫衣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紫衣 于 2022-5-28 23:20 编辑
猫咪樽 发表于 2022-5-22 11:34
楼主真是优秀,并且乐于分享!

看了我深深的陷入了imposter syndrome 当中。。。。。 ...


感谢评论。努力变得优秀中。。。感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多谢imposter syndrome的提法,HBR中说到“ Imposter syndrome is loosely defined as doubting your abilities and feeling like a fraud. It disproportionately affects high-achieving people, who find it difficult to accept their accomplishments. Many question whether they’re deserving of accolades.”
https://hbr.org/2021/02/stop-tel ... 20loosely%20defined,they're%20deserving%20of%20accolades.)

知乎上有个讨论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160781/answer/155006834
有人问: 为什么清北等优秀大学的优秀学生都不承认自己优秀?
有人回答“ 第一,你觉得清华北大的学生优秀是因为他们比你身边的人水平高,清华北大的人不觉得自己优秀是因为他们认识很多比他们水平高的人。平台不同,参照物不一样。第二,知识越多越觉得自己无知。
谦虚不是习得的品德,是认识到自身渺小无知的正常反应。”

有一句话,出处忘记了,大意是“你上北大是因为寒窗苦读勉强够线,有些人上北大纯粹是因为中国没有更好的大学了”。中学的时候你或许靠努力就能碾压别人,大学你会知道眼界、天赋带来的差距是什么感觉,有时会有天花板带来的绝望感。就算你在北大成绩算好的,看看师兄师姐已经成为什么政界或商界的大神(远一点的比如能左右朝局的北大系阁老们,近一点比如比我高两届的本院师兄,本科毕业就已经是OFO创始人,没错就那个满世界跑的小黄车),各位教授何等著作等身依然谦逊勤奋……依然会觉得自己弱爆了。学海无涯,老实搬砖吧
作者:毛小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160781/answer/136760519

——————————————————————
什么样的人容易患上“冒充者综合症”?

如前文所述,取得较高成就的人无疑是“冒充者综合症”的高发人群。除此之外,女性被认为更容易拥有此类特质。娜塔丽·波特曼、凯特·温斯莱特、蒂娜·菲都曾公开承认自己有“冒充者综合症”;艾玛·沃特森也曾对媒体表示,自己在出演《哈利·波特》后受到过这样的困扰。Facebook CEO谢丽尔·桑德伯格在《向前一步》中提到自己得“冒充者综合症”时说,她应对的方法是,“当感觉不到自信时,就假装自信。”

研究者认为,这是因为女性从小获得的社会期待与男性不同,女性在获得成功时,可能是与家庭和社会期待不符的,同时也会遭受更大的压力和质疑。
(原文出处: https://baike.baidu.com/tashuo/b ... 618cefb7d42b6b8ab3f
——————————————————————

渺小如我,是从非常低的点一步一点走到今天的。一直觉得有运气的成分,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我是个喜欢个文字的人,日常工作生活中,能用到中文的机会不多,能用中文写一写所思所想,零星点滴时间梳理一下自己的心绪也是幸福满满。很多的评论, 无论正面的负面的,我也有很认真、真诚的回复,也聊了聊我的真实感受。
(我是真的很喜欢中文,可惜现在连中文书都读得少了;也有读,但毕竟没有英文书那么便利)

我回看了2013年的帖子,和这个帖子 - 记录了一路走来的心情,其实是一件很棒的事。直白说,写下来主要是给我自己看的,如果顺带遇到心有戚戚焉的读者更好,没有也不遗憾,不喜欢的人可以选择不看; 说好或者不好,不会影响我的心情。大概我是个内心笃定的人吧,知道自己的喜好,生活也好,工作也罢,写文字都是为了自己觉得爽。

我看了2013年的帖子,才知道原来那时,我一点都不喜欢四大;多年之后,居然很喜欢,超级奇妙的感觉;而且COVID前后是各种风云变幻的时代,很多发生的事,如果不写来,都不会知道当时发生过什么,当年彼时我是这么想的。

万一将来我不喜欢四大了,那我会非常感谢我这几年来不间断的写下来各种心情感受。回看这一段,也是生命成长中不可磨灭的一段!前文也有提到,如果将来我不high了,那么往事回忆,我可以回来读一读这些文字,原来当年那么high啊!物转星移, 世事变幻,谁知道将来怎么样呢。

再次感谢回复!

我刚停下奔跑的脚步,雨就落下来了。

发表于 2022-8-11 11: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r.Righ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r.Righ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做为一个资本家,看到员工都这么主动鸡血,我就放心了。。 。。下套豪宅要买在哪里,真是个问题。”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2-8-20 20: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紫衣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紫衣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紫衣 于 2022-9-2 22:45 编辑
Mr.Right 发表于 2022-8-11 11:19
“做为一个资本家,看到员工都这么主动鸡血,我就放心了。。 。。下套豪宅要买在哪里,真是个问题。” ...


好奇一下, 现下澳足上隐形富豪的豪宅定义是多少了,现在这行情,普通家庭住房都两三百万起,具体豪宅豪到个什么程度。爱买豪宅的豪,也可以来给工薪阶层普及一下。看新闻刘强东的豪宅在2015年以1620万澳元购入,终于售出, 亏本成交损失上千万,有买豪宅爱好的, 有没有去捡漏 ?(https://www.sohu.com/a/290686785_114941

买卖豪宅不是我们的业务范围,毕竟我们不是豪宅房产中介,不存在让你放心一说。私人买卖豪宅关我们什么事?

难道你是买了四大服务的资本家,看我们那么努力,你放心了?如果你能一个月付个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四大是不会做砸自己牌子的事的,只要你钱付到,一分钱一分服务,根据你付的钱,我们会配备等值的级别高中低的人,一定会做得让客户放心。让客户放心是一个咨询师的最低标准。重要是让客户感到这钱花得值,贵点就贵点,下次还找你,做到客户心服口服,不止放心而已。
---顺带问一下: 你买了那个方面的财务咨询服务?难道你除了买豪宅外,还买生意?比如说,你要上下游收购,买几个XXXmillion, 甚至billion级别的生意,买到5家以上,不同业务线的财务数据已经没有办法正常合并,甚至连哪个业务线亏了赚了都不知道,所以需要出高价买四大财务咨询服务;
---还是你是大资本家,全球几千个财务人员,需要裁撤20%甚至40-50%的workforce,建立全球财务共享中心,要全球选址,评估那些业务线可以外包,那些流程可以自动化,怎么自动化;
---或者是财务系统需要更新换代, 几十million级别的技术投入,只能找四大财务咨询。
如果你有以上业务需求或者其他相关的财务咨询业务,我们一定会无比努力拿下这单,并把此单做成一个行业标杆,然后去卖下一家。
会做得让你放心的。

话说,就算是我们合伙人买豪宅,关下面员工什么事,不服气的就努力自己做上去,只要跑得来单子,下面有得是员工给你努力,能和客户高收费是实力,凭专业能力立于市场、凭个人能力让跟随的人心悦诚服,赚多多的钱,钱赚到想买什么买什么。如果做不上去,能力不够,就安心过自己的小日子,开开心心洗洗睡了。一份工作而已,开心就做一下,不开心就换一家;做员工的完全没有必要操老板/资本家的心。

如果你一没买四大财务咨询线的服务,二不是我的老板,我努不努力都和你没关系,你有啥需要对我放心的?
我刚停下奔跑的脚步,雨就落下来了。

发表于 2022-9-2 23: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紫衣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紫衣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紫衣 于 2022-9-3 21:24 编辑
Mr.Right 发表于 2022-8-11 11:19
“做为一个资本家,看到员工都这么主动鸡血,我就放心了。。 。。下套豪宅要买在哪里,真是个问题。” ...


给资本家个中位数报价吧,万一你哪天要用到四大服务呢?

做个简单算术题
四大去年到今年,revenue年增长数都在两位数以上,大致在16%-21%, 总和 3+2.75+2.5+2.3=10.55 billion
从业人员,各家大致9000-10000上下,去除内部服务人员(瞎猜一个500-1000人左右),平均8500 x4 = 34000
10.55billion除以 34000, 中位数的市场收费人均30万出头, 级别越高,收得越贵。

30万在市场上能招聘到什么人?这个价位,各种能人都能招到了吧 - 除了审计这种必须项目,各大公司还是源源不断的买着各种咨询服务。各上市公司大型政府机构当然知道,咨询费并不便宜,可是还是买了这些服务,一来规避风险,二来招到合适的人太难了,更别说招一个团队。再者,咨询公司有专业的工具和一套方法学。

但整体来说,不是业务复杂或者规模特别大,基本不需要上咨询服务。简单业务,自己市场上招几个人就搞定了,哪里需要人均付30万出头。

疫情之后,都做转型,都在数字化,都在各种商业买卖,只要有买和卖,以及各种基建、转运, 并购,各家事务所的业务就会红红火火 - 现在太小的生意已经接不了了,因为后台没人了。

举个假设的例子 - 这种超支超时的项目,都是找外力去补救的。
前两个月的新闻,一个$475million的项目,直接花了$2.875billion, 各个职能部门都在扯皮 --就这种情况,最后很多都是出钱找咨询公司救火的,看哪家拿下来而已; 如果有某咨询公司能力挽狂澜,省个xxMillion, 收xMillion不是很合理吗。
https://www.smh.com.au/politics/ ... st%20of%20the%20NSW,pandemic%20and%20surging%20building%20costs.

The cost of the NSW government’s signature metro rail line under Sydney Harbour and the central city has blown out by $6 billion, which has been blamed on an overheated construction market, the pandemic and surging building costs.

Nine months out from the next state election, it has also emerged that the first stage of the Parramatta light rail line has blown out by $475 million to $2.875 billion, largely due to the cost of remediating highly contaminated land for a tram depot and recent flooding.

Transport for NSW blamed the blowout in the City and Southwest rail project on an “overheated major project pipeline, reduced risk appetite from contractors, and significant price escalation on materials and labour”.

类似的项目我做过,大项目中的某个支线,work stream, 上财务模型,看哪超支了,定点跟踪; 把超支超时的项目拉回既定轨道。
还有一个项目也挺有意思,CEO直接炒了CFO, 我们几个人坐CFO 办公室,董事会要啥我们给啥,每个月发一张账单,收费比市场招个CFO贵得多; 可招了几个月,楞是没招到合适的人。也不能说生意不做了,关门大吉- 只能照付账单了, 而且CEO还特感激。

所以市场上特别欢迎四大出去的人,尤其是做了好多年的,上手快,经历的事多,能抗压,出了事可以给方案。

总之,现在市场火爆,在不在四大都是一种选择。

————————————————————————

顺带聊两句现在的招工就业市场,
首先,澳洲的法律是偏保护employee的,employer的要合规,各种法律法规也挺多的。
其次,现在是great resignation的时间节点 - 请看8月的新闻 Australians baulk at the great resignation, leery of commute
https://www.smh.com.au/politics/ ... 0220819-p5bb4q.html
澳洲目前在开放移民配额来缓解用工荒。

现在招工太难了,资本家的日子也不好过。操的心多,赚多一点钱补偿一下吧!

如果你在找工作,现在绝对是好时机,到处都在招人,可以和资本家谈个好价格。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Mr.Right + 4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我刚停下奔跑的脚步,雨就落下来了。

发表于 2022-9-4 18: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紫衣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紫衣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紫衣 于 2022-9-4 22:29 编辑
mwmw 发表于 2022-5-21 13:25
这楼为什么盖这么高?四大普通员工工资也就比平均工资高一丢丢,怎么就精英了

...


接着聊一聊精英这条路吧。除了前面聊到的Rich List, 广义的精英定义还包括各行各业的能人。我的感悟是: 精英这条路不好走,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再聊一聊现在的华裔 - 所谓天花板,存在的意义,就是让人打破的 - 心生迤逦,佩服之。。。
( 声明:此贴不聊政治,我也很难对澳洲的国策外交发表任何见解,只是聊一下我看到一路拼搏,那些让人感动的奋斗史)

我第一次注意到黄英贤,一群澳洲政治精英中,一个华裔女性,工党前排大佬,在一群人中,格外醒目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BB%84%E8%8B%B1%E8%B4%A4/9619559
百度百科摘抄几段:
黄英贤从小就受到中华文化的熏陶。父亲经常对黄英贤说:“别人可以拿走你的一切东西,但不能将你所受的教育拿走。”黄英贤说:“我很珍惜家庭和文化根基,我对我的华裔血统感到十分自豪和骄傲。”黄英贤说,她从祖母身上学到了坚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黄英贤是1977年移民澳大利亚的。她继承了父亲的血统,长着一张标致的、典型的中国人的脸和一头秀美的黑发。那时,澳大利亚的种族歧视较严重,而南澳的华人又较少。她当时是学校里唯一的华裔学生,就免不了经受种族歧视。她亲身体会过那种不被接受的感觉,他们家的房子也被人涂鸦,上下学的途中被人辱骂、丢石块,在她幼小的心灵中,她明白了自己与别人的不同,体会到了受歧视的痛苦。
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黄英贤说,父亲一直重视对孩子的教育,把人生的价值观传递给她,用中华文化熏陶她;而祖母教会她坚强和勇气;母亲教会她用爱心对待别人,教会她有幽默感。对于所有在她成长的道路上给予过她支援的人,她都充满感激,她用坚定的人生信念朝着自己的目标走下去。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enny_Wong - 感兴趣的可以再看一看维基百科
现在的华裔在政治上已经优秀的做到了澳洲的外交部长,一切皆有可能。。。。。。。

可是她成长的环境如何呢?https://www.nowtolove.com.au/amp ... ong-daughters-59661
She has, she acknowledges, a fiercely guarded personal life, which she attributes to having grown up the victim of bullying and racism as a child after she migrated from her birthplace, Malaysian Borneo, to Australia at the age of eight.
Penny's challenging childhood formed her and her political ambitions. The fear of prejudice – "what it would do to me and my family" – is one of the reasons she gives for not aspiring to be Prime Minister. She judges the country not yet ready for a gay, Asian, female Prime Minister.
It was 1977 and the wave of Asian immigration that formed part of the legacy of the government of Malcolm Fraser had yet to occur. Penny and Toby were the only Asian children in the schoolyard. They were also abused by a racist neighbour, who called eight-year-old Penny "a slant-eyed s--t". Racist graffiti was written on their driveway.
The children were constantly bullied at school – and sometimes it turned physical. Penny learned how to fight, but more significantly she developed the tough attitude that has driven her to excel. She was determined to prove herself better than her persecutors.
Toby was less resilient. He grew up to be a talented chef and a musician, well known in the restaurant scene in Adelaide and Melbourne. But he was permanently marked by the racism he and Penny faced.
In one of the great tragedies of her life, Toby died by suicide 10 days after his 30th birthday, which was also the day on which Penny was elected to the Senate in 2001. She paid tribute to him in her first speech in parliament, which she used to attack Howard's politicisation of race and to declare "compassion", particularly for the marginalised, as her guiding principle in politics.
非常遗憾,她一起长大的兄弟 - 生命永远的定格在30岁。

一路成长,要经历多少,才能走到今天。
你可以被命运打到,自怨自艾,感慨生命不公,可是这个世界什么都不会为你改变;但你也可以选择一路抗争,去改变这个世界的不公 -这个世界就是那么现实、那么的不公平,只有幸存下来的强者的声音才会被听到,你才有能力去改变这个世界的不公,才能去保护你想保护的弱小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在的华裔挺牛的,再分享一个看到的:https://k.sina.com.cn/article_5617133798_14ecea8e600100g88q.html
澳华裔游泳新星成双料冠军,破中国纪录!曾遭霸凌、学业受阻,他一路“战斗”成学霸
澳洲又迎来了一位急速上升的泳坛新星——华裔游泳天才杨旭(William Yang)。
2金1银破纪录“期待为澳洲带回奥运金牌”
在4月刚结束的澳大利亚全国游泳锦标赛上,年仅21岁的杨旭斩获2金1银。
他以23秒23获得男子50米蝶泳冠军,该成绩排名世界第5,亦打破了中国50米蝶泳记录。
同时他也以24秒98获得男子50米仰泳冠军,该成绩排名世界第8。
(网络摘抄)

几个月前报道https://amp.abc.net.au/article/101088388
William Yang among new stars to emerge at national swimming titles
The 23-year-old won the title at the Australian Swimming Championships in Adelaide in a personal best time of 48.55 seconds, with two-time Tokyo Olympics relay bronze medallist Zac Incerti (48.65) second and 16-year-old sensation Flynn Southam (48.76) third.

你看他家人的付出:
最早需要凌晨4:30开始训练的他,可谓披星戴月,风雨兼程。
“跟妈妈比,我并不辛苦。”杨旭告诉记者,“无论我需要起多早,妈妈都会更早把一切准备好。”

大部分的公共泳池早6点开门,我有时去晨泳,总是能看到一个华裔爸爸坐在泳池的另一头。一群孩子早6点的训练场,风雨无阻,很多走这条路的孩子,要练很多年。
要走精英这条路的,基本就是全家在奋斗,我看到杨旭这条新闻时,首先想到的是爹妈的付出,一路支持这个孩子走到今天这步,并仅仅是孩子努力、有天赋就可以了。

走精英这条路的,孩子自己的抗压能力要相当强才行
看一下杨的采访报道
Yang said he recently took eight months off from the sport and was close to quitting.
"In the past I had too many thoughts in my brain," said Yang, who is a former backstroker.
"It's not just swimming, it was like financially, peer pressure. I think it's a bit different coming from an Asian background as well. You have family expectations."
Asked to describe his family expectations, Yang said :"I can't really describe it, I can just feel it.
"I don't think my family actually put that much expectation on me, but I felt it."
他的队友在谈到竞技体育的压力时说到
Incerti, who has spoken openly about his mental health struggles in the past, said sport was going in the right direction in terms of talking about depression and anxiety.
"I've had some of my darkest times with mental health and whatnot," he said.
"I do my best to try to talk about it openly and honestly and I know a lot of people go through the same stuff.
"I just try to help as many people as I can and show people that it does always get better even though it might not feel like it at the time."

要把精英这条路一路走到底的,心理素质要异常强大才行。

———————————————————————
再来看音乐方面 - 墨尔本小提琴神童李映衡
https://www.abc.net.au/chinese/2 ... ompetition/10129110
墨尔本华裔男孩李映衡年仅10岁,可是已经头顶众多光环。自从今年四月获得梅纽因小提琴国际大赛少年组第一名
天赋加勤奋 - 李映衡(Christian Li)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出生长大,爸爸George Li是在美国长大的第二代华人,妈妈Katherine Liu来自中国大陆。一个是电子工程师,另一个是注册会计师,自认没有什么音乐细胞。
李映衡的音乐天赋与勤奋开始取得成果。2017年7月,他获得了意大利青年艺术家Semper音乐国际大赛小提琴组的一等奖,并被选中在纽约卡耐基音乐厅参加美国艺术家音乐展示10周年音乐会。
同年他从三百多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成为44位入围梅纽因小提琴国际大赛的唯一一位澳大利亚选手,同时也是最年轻的参赛选手。

妈妈陪着去比赛
李映衡和老师一起为比赛做了精心准备,可是李映衡在到达比赛举办地瑞士日内瓦的第二天就病倒了。
“我很担心他,发高烧,组委会派医生来开了抗生素,只能靠吃Panadol控制住体温,他在第一轮和第二轮比赛时都是发着烧演奏,脸烧得跟身后幕布的颜色一样,”孩子烧得厉害,Katherine甚至想过干脆让孩子退出比赛。她说来梅纽因不是为了拿奖,只是为了展示。
“他很坚定要走这条路,这是他自己的选择,他选择了,我肯定全力支持他。这是他跟别的小孩子不一样的地方,他很小就很确定自己想要什么,”Katherine说。

感兴趣的可以看一下他的维基https://en.m.wikipedia.org/wiki/Christian_Li
我刚停下奔跑的脚步,雨就落下来了。

发表于 2022-9-4 19: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紫衣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紫衣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紫衣 于 2022-10-3 22:50 编辑
mwmw 发表于 2022-5-21 13:25
这楼为什么盖这么高?四大普通员工工资也就比平均工资高一丢丢,怎么就精英了

...


再聊一下为什么我对精英这条路特别感慨, 我的个人感受。

有天孩子爸爸回家,真心太累,特别感慨的说,我们应该放弃很多集训比赛的机会,再把老大的各种兴趣爱好班减一减。我当时对他爹的回答是:很多父母也像我们一样孜孜不倦的接送孩子,你家孩子还能经常能让你意外的惊喜一把,全城的父母很多都是兼职Taxi Driver,未必有什么成果,只是为了孩子一个好一点的起点。

我的观点是: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 语出《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家里的老大是完美主义,对自己喜欢的东西可以无限打怪,全情投入,也确实有天赋。前一段时间,拿到了某个竞赛单元的澳洲少年组全国第一。我四大这份工作没什么,老大的各种日程才是要命。家里的时间安排完全是一种鸡飞狗跳的状态,完全围绕着老大的时间表走的。

我其实还挺感谢四大工作的这份灵活性的,我经常下午3-4点要接送娃,和项目组的人打个招呼就行。只要把我份内的工作,在截至前做完就可以了。娃送到后,我哪里都可以上班,电脑带着,wifi 挂上,经常晚八九点到家,中途还要给老大送饭;有时娃睡了,我再做个1-2小时。工作了那么几年,目前在我的专长领域就是一个熟练工种。不能和那群神速升级打怪一路高升人的比,我的工作生活进度得按我自己的节奏来 (后续主题我想聊一聊四大众生群像 - 虽然工作并不轻松,但也没有外界说得那么恐怖,主要还是要看个人的工作能力和效率,纯拼时间没有意义)。

我的时间表是围绕老大转的,目前老大有两个单项可以一路比到最后一轮国家集训队选拔。精英这条路,真心不好走。再拼个几年,如果走不到最后国家队,这几年的付出,只能当是陪着孩子成长了。拼国家队这条路,太难了,在学校和区选拔,你当然已经很牛了,要不选不出来,但比到全国最拔尖的一群孩子里,何人不是天赋异禀,无以伦比的努力。我和负责选拔的人聊了几分钟,说得特别现实:今天在这个赛场上都是在这个领域全国最好的,不拔尖的选手今天都不会在这里。

这还只是比到全国,如果要一路拼到底,全球竞技,压力更大,心理素质要更强。 天赋+努力,到了这个级别,何人不是拼尽全力?

特别感慨, 我这辈子就没那么忙过。有时会一阵难以置信的欣喜,有时也会患得患失 - 家里孩子高速运转的时间表,孩子打怪的难度、竞赛的压力,比起我在的咨询业的压力和工作难度,有过之而无不及。家里的很多时间都得给孩子的活动让路,举例来说,经常是我和孩子的爸爸,用我们的50分钟,给孩子节省25分钟,每个人的时间都是公平的,都只有24小时,也只有自家父母,愿意用双倍的时间来换孩子的几十分钟,甚至牺牲自己的睡觉时间来换孩子多睡一会儿。除了自己开车接送外,有时我们走不开,孩子自己也能打车,可以买出个几十分钟。全城各地都有我家的定点餐馆,几点几分下单,什么时间送,每周都那样。父母真心实意的对孩子全情付出,但凡能为孩子做的,能考虑到的都会做到。输赢已经无所谓了,拼到这个点,只要孩子自己能抗下来,父母已经无所求了。我的感受是,赢到最后固然最好,但拼不到终点,已经尽力了,未尝不是一种生活体验,经历成功与失败,不负少年狂,知道自己的极限,只要自己心态不崩,可以坦然接受输赢,已经很好了。 一路走来,很感谢有一个这样的孩子。

老大这个要走精英路的,我和孩子爸爸别无选择,只能陪着拼,我有时也想躺平,但时势逼人,只能陪孩子全情投入一把。 “鲜衣怒马少年时” - 趁着年少,拼一把,尽兴,这个过程未必不是一种美好。

所以,精英这条路不好走,细分到平平常常日子里的每一分钟,切身体会一下,能真切的感受不容易。所以,家里老二完全可以选平安喜乐的寻常生活,如果孩子自己没有拼精英的想法,想走一条不一样的路也可以 。

这一代华裔,有更多选择,有更广阔的天地,打拼也好,躺平也罢,重要的是这条路是他们自己选的,他们拥有充分选择的自由,自己开心就好,可以试错,不怕回头,不怕失败,大不了再来一轮。

不是说,幸福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吗?那么我们能提供就是那个可以治愈他们一生的童年。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上班ing + 5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我刚停下奔跑的脚步,雨就落下来了。

发表于 2022-9-11 10: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紫衣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紫衣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紫衣 于 2022-9-11 22:25 编辑
缓缓 发表于 2022-5-22 09:13
学神去IT大厂或投行之类拿250K了


这周看到一条新闻,有部分有追求的学神未必去投行或者IT拿高薪 - 不需要为了钱去满足无关本心的意愿,有自我的人生追求不再是一句空话,按自己想法过一生,遵从自己的本心,活成了人间理想的样子。

Why this maths genius refuses to work for a hedge fund
https://www.afr.com/work-and-car ... und-20220902-p5bew6

20岁拿到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31岁被授予菲尔茨奖的学神被问道为什么不去投行
他的回答是: 去了投行就要帮人解决某一类特定问题,但在学术界,我很自由,想研究什么就玩什么。
(意译)
钱买不到自由,有追求有能力的人还是愿意自己选。


Terence Tao has a mind that could make bankers a lot of money.

The Adelaide-born professor was studying university-level maths at the age of nine. He completed his PhD in mathematics at Princeton at 20 and at 31 he was awarded the Fields Medal, regarded as the “Nobel Prize of mathematics”.

But the UCLA professor has been unmoved by job offers from the finance sector that have come his way over the years, preferring to pick his own (extremely complex) problems to solve.
“In academia you get a lot of freedom to work on your own research. You choose the type of problem you work on,” he told The Australian Financial Review.

“If I worked for a hedge fund they would ask me to solve a very specific problem that would make them money. It didn’t really appeal to me.


“Professor Tao is a phenomenal example of the talent and contribution of Australian expats leading their professions on the global stage,” she said.

前文有提到:“澳洲智商奇高成功的有个例子是陶哲轩,世界级的数学牛人,爹妈养娃非常行 - 父亲是一名儿科医生, 母亲梁蕙兰是物理和数学专业的高材生; 这样的两个人忙吧,可是娃的教育啥也没耽误啊!最难的得是,陶哲轩性格特别好,可以体会普通人的幸福快乐。”

今年陶哲轩被授予了Global Australian of the Year for 2022, 澳人之光,拥有绝对的实力在全球的舞台上一展天地。。。。。
我刚停下奔跑的脚步,雨就落下来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2-9-12 16: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红宝石小屋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红宝石小屋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同意,钱买不到自由,有追求有能力的人还是愿意自己选。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紫衣 + 2 感谢回复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9-12 19:1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rang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rang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紫衣 发表于 2022-9-11 10:36
这周看到一条新闻,有部分有追求的学神未必去投行或者IT拿高薪 - 不需要为了钱去满足无关本心的意愿,有 ...

陶哲轩属于是百年难遇的天才,钱对这种人毫无吸引力,或者说钱不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快乐。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紫衣 + 2 对,有追求有能力的人还是喜欢自己选.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9-22 23: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紫衣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紫衣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紫衣 于 2022-10-16 22:56 编辑
缓缓 发表于 2022-5-22 09:13
学神去IT大厂或投行之类拿250K了


接着聊一下投行吧 - 看超级聪明的投行小伙如何造就澳洲历史上最大的内幕交易案。

前文回顾(2022-1-8):
写个预告吧,最近有个非常有名的case结案了;然后澳洲史上最大的内幕交易也尘埃落定,出了个播客纪录片,2021还拿奖了
前面很多看客都觉得一定要向钱看啊,也有看客说,你这写得,不够具体,不够详细,不够接地气 , 逻辑不严谨,没有人名时间地点场景。刚好最近听了个故事,主题都是围绕着钱展开的,非常感慨,想写个三部曲,Let's talk about money, 3-1, 3-2, 3-3, 绝对有人名,有时间,有地点,有场景;非常精彩。

Let's talk about money, 3-2

题记: 在过四大的应该都有经历独立性培训,Independence这个太重要了;任何一个项目要去跑前, 都要做风险控制检测; 如果有冲突conflict interests,有的项目宁可放弃,也不可以走错。财务作为核心部门,接触大量的敏感数据和内幕信息,Inside trading内部交易是有违职业道德的, 同时保密性也很重要,做什么项目什么客户是不能随便说的; M&A,收购交易更是高度敏感。某些财务信息一旦对外披露,股价极有可能暴涨、或者暴跌。
尊重职业操守这个太重要了 -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分享一个podcast,毕业就进了高盛的天之骄子小伙Lukas, 如何一步一步走上一条不归路的。
Podcast做的非常有水平,值得一听。
题注:细节控请看/听原文,我年初听的,某些细节记忆或有偏差。

The Sure Thing
The untold story of how two university friends hatched the perfect crime only to be undone by the desire for more. The Sure Thing is a limited edition podcast hosted by Angus Grigg, taking you inside Australia’s biggest insider trading case.
https://www.afr.com/podcast/the-sure-thing

https://www.abc.net.au/news/2021 ... ding-scam/100477328
In one 25-minute burst of trading from a toilet cubicle at the NAB he turned $1.5 million into $2.54 million.
He was 24 years old.Kamay was confident, reckless, unstoppable and nearly untouchable.
25分钟$2.5m,玩得就是心跳。
Lukas大学毕业就进高盛,野心勃勃; 然后忽然被裁员, 转身进了NAB, 还没到25岁,年薪20万澳币
Christopher Hill是Lukas的同学,国家统计局工作,踏实勤奋的小伙,年薪8万
故事开始于一场同学聚会上,两个老同学聊起来在哪里工作。
Christopher就职于统计局能拿到失业以及各种经济数据。
Lucas的生活应该是很多同学羡慕的,这包括了Christoper
一来二去,Lucas让Christopher给他提供还没有向市场公布的数据,然后他拿着这个信息,在外汇期货市场上交易,可以给Christopher分个十万二十万的; 而Christopher不知道的是,Lucas拿着他的信息整整赚了$7m, 当盈利幅度波动异常太大,就会跳出交易突起,引起监管部门注意,和警方合作,最终合网,侦破了澳洲史上最大的交易案。


感兴趣的可以来一段后续阅读
Let’s be ‘smarter’ not ‘harder’ on white collar crime
It is a myth that judges go easy on white collar offenders, and long jail sentences are not always the answer for white collar crime.
https://www.afr.com/companies/fi ... ime-20210330-p57fam

这篇就有时间,有地点,有人名, 有图片,够具体细节的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我刚停下奔跑的脚步,雨就落下来了。

发表于 2022-10-2 22: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紫衣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紫衣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wenc13 发表于 2020-7-7 16:55
四大是不是特别累?

这几天读到一段话,想起这个了
“ 活鱼逆流而上,死鱼随波逐流” - “ 容易走的都是下坡路,坚持住,因为你正在走上坡路”
原文出处也贴一下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我刚停下奔跑的脚步,雨就落下来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