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是各大私校奖学金考试的旺季。现在有点尘埃落定,我也凑热闹说说作为在校生考奖学金的经历吧!这个好像没什么人说。
这件事情从去年年底开始申请就一直都很揪心。当时我还生病,做了大手术,精力也不济。觉得阿森有一定的实力,就让他去试试。放假一开始我们去新西兰玩了一趟,回来之后他一直呆家里,也没专门练习考试题海,法国号也跟平时一样,没有特别加强练习或者时间上加长;我则拖拖拉拉地在他开学之后才把申请材料整理好寄到学校。这些申请材料已经一拖再拖,花了两三个月才做出来,几乎是赶着截止日之前送到的。等事情都办完了,2月中旬早上到学校中学部参加了笔试,过两个星期收到学校通知乐器面试,给我们排了三月初某天早上八点半。
最近这一个月以来我们一直就是为了奖学金考试在集中练习两首曲子,老公为了这个考试也弄得很紧张,老是嫌阿森练习时间不够长,为了这事我们闹得很不愉快。而我认为阿森对法国号的悟性是有的,放假前雷老师给他布置了四首六级曲子,他不需要指南,自己看视频练了几个星期就全都吹得有板有眼了。开学一个月以来,上了几次私课,老师只是给他研磨一下,让曲子吹出来更动听而已。但是他练习有个特点,刚拿到新谱的时候会用心琢磨、勤奋练习,一下子练很长时间。随着对曲子熟悉度的增加慢慢地就不练那么久了,一般每晚每首歌就练一次,不管吹得好不好。最近我以考试为名,要求他把吹得不完美的部分重复吹一下,他颇有微词,但还是照做了,平时连这个都不答应的。我也发现了让他多吹几次或者增加练习时间其实并不非常有效,可能也是由法国号的特性决定的,时间长了丹田气就不足,然后音会吹不准,嘴唇也累了,一首曲子吹不出应有的水平,吹再多也没好处,所以我从来不逼他多练,他爱多吹就多吹,不爱的话就少吹点,但我希望不要因为逼迫令他对这门乐器产生厌恶感,而且每晚坚持练习的习惯也需要得到保持,这跟奖学金无关,而是学乐器的初衷。为了这个原因我跟老公多次意见相左,我不断跟他说奖学金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要舍本逐末,就算这次没有,九年级、十一年级还可以再考。但这种说辞其实很无力,老公一直很难过得了自己心里那一关。
考笔试那天感觉有一两百个申请人,我们自己学校的去了十二个。考试总共考了三四个小时,阿森是属于完全的裸考,一点准备都没有,模拟题也从来没做过一道。考完才中午,副教头过来中学校区把他们带回小学部继续上课,这样我们家长不用呆在那边等,非常感激学校安排得那么周到。多数来参加考试的孩子都穿着便服,除了笔也没有带多余的东西,只有我们自己的学生还穿着校服、背着大书包,考完试该干嘛干嘛,下午还回去训练。当时感觉在自己学校考试还是占了一点优势,孩子不这么紧张。后来问阿森做了些什么题,一道都想不起来了,就说数学简单,写作只有二十五分钟不过时间够用了,英语的阅读理解比较难,总共七篇文章,大约五十道选择题,有四道左右问的词汇稀奇古怪,他不肯定什么意思,就随便乱猜的答案。难度比ICAS要高。
送他去考笔试的时候,碰到许多同学家长,他们都说前一天有去考悉尼文法学校SG的奖学金试,独独不见我们,还有点惊讶我们为什么不去争取这个。其实我生病,没精力准备这么多所学校是原因之一,另一个没说出来的原因是觉得悉尼文法对于学业太过看重,也很受家长追捧,我反倒觉得这学校不适合阿森。再说那个学校的奖学金出名的难考,也不是我们说考就能考上的,不去考并不可惜。而且,其他学校都离我们家太远了,根本不可能去,申请了又不去也没什么意思。听雷老师说今年有一所男子私校特别放出风声,要招法国号的奖学金学生,他本来建议我们再报一所,多个筹码。但是学校太远,接送花的时间太长不现实。上好学校是为了孩子好,如果挑了这种离家十万八千里的学校,每天早出晚归时间都浪费在路上,难道全家搬家?那整个生活就是天翻地覆的变化,别说孩子,大人都受不了。这样折腾一番,就算给家里省了十几二十万,我觉得也不值得。而且阿森明确表示不换学校,过去几年我们基本上跟悉尼所有的男子私校都打过比赛,他对别的学校的观感都是从跟对方比赛的队员那里来的,除了自己学校自然不可能对任何外校的学生有好的观感,换学校的念头从来没有出现过,大概就是有点“儿不嫌母丑”的意思在里面吧。我也觉得这对他有好处,他性格比较内向,适应新环境慢,尤其七年级开始又是青春期,我希望能平稳过渡,不想再把精力放在适应新环境和新的人际关系上。
至于增加筹码,如果根本不打算去别的地方,去考试浪费的是自己的时间和人家学校的感情,还增加了彼此的工作量。如果自己不是人才,本校不给奖学金,只能说明自己没好到那个程度,或者学校不特别需要你的这种才华。就算这时手上拿着别的学校的奖学金,难道就能跟自己学校讨价还价不成?总觉得这种做法有点掉分。而且我们小学音乐部的白老师知道阿森要去考试,临考之前还特意找了个午休的时间给他指导了一下唱歌技巧。因为我去年就跟她提过,会让阿森考音乐的奖学金,想请她介绍个声乐的老师指导唱歌。她说小学生不需要专门的声乐课程,而且阿森声音可以的,她本人找个时间提点他一下就行了。她是音乐部的负责人,每天都忙得脚不沾地的,还记得这件事,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指导阿森,我觉得在这种情况下,得了她的指导却去参加别的学校的考试就有点不厚道了。
申请音乐奖学金必须考学术笔试,对学术的要求虽然不是必须最优秀但也不能差得太离谱。乐器这个嘛,也是功夫在平时,临阵磨枪没什么意思。我们也不是非得不可,其实压力不应该那么大。但阿森在面试之前还是紧张得不得了。前一天晚上睡觉前就开始说,第二天在车上也紧张。我们去到学校之后负责人先带我们去一个小房间热身,特别特别小的一个个隔音间,大约就两平方米,摆了一台立式钢琴、两张椅子和一个乐谱架子,就挤得满满的,两人坐进去转身都困难。他曲子练了一两遍,自己也不满意,心情有点不好。我就马上给他开导,说这个面试不是要求你目前这一次吹得完美无缺(毕竟法国号六级水平,在小孩子中,尤其是自己学校里显得不错了,走到外面就完全不够看),而是看你在将来六年会有多少进步,对音乐和乐器是否还有激情。你的优势就是三年级才开始接触乐器和音乐的专门学习,现在进步比一般人快,我们就强调这个好了。而且一个奖学金那么多人申请,得不到的才是正常吧,考到了是惊喜。反正没考到我们也会继续在这家学校念书的,万一考到即使只有四分之一,一年省下来几千块也够用来旅游了,也挺好的。
我们在小房间练完之后,负责人就过来提醒我们,再过七八分钟就要进去考场了。我们因为已经练完,就把门打开,坐在那里聊聊天。平时法国号音乐会给我们伴奏、考五级时也帮阿森伴奏的钢琴老师看到我们还过来打招呼。我跟他解释说这次面试,学校匆匆忙忙通知说最好有伴奏,时间上太紧了,我就没有找你帮忙。他说没关系啊,阿森已经吹得很好了,其实要不要伴奏不是决定性的。他问我们吹什么曲子,我说了曲名,他说这挺难的啊,唱什么歌呢?阿森说了歌名,他说怎么没听过这首歌?我说是他听收音机觉得好听而决定唱的,大家哈哈大笑了一番。当时阿森的同学班吉跟在我们后面表演大提琴,用了钢琴老师伴奏,我看他爸在旁边欲言又止想跟他说话,怕他等急了不高兴,就提醒钢琴老师过去。接着负责人下来带我们到天台上,那里有个大厅,我留在外面等,阿森自己进去。我跟带路的负责人说现在阿森好紧张,他说不用紧张,就两个老师,一个是音乐部的头(光头)史葛,另一个是弦乐团的头密老师(也是光头)。我回头跟阿森说这两个老师我们都认识啊,不用紧张了,还跟负责人说我们每年参加音乐会都能见到这两个老师呢!在外面坐着,听到阿森在里面吹,我觉得他虽说会紧张,但听到是两个自己认识的老师就好了一点,现场发挥也比练习的时候好,夜曲好像都没吹错。后来他跟我说大厅里音响效果非常好,号音能扩散出去很远,两个老师虽然对他没印象,但他对他们不陌生,加上音质好,心情一愉快就吹得好了。吹完一首曲子,他们以为他吹了两首,开始让他唱歌、跟他聊天,还问到他喜欢什么颜色、什么时候开始学法国号、还有没有学其它乐器这些问题。阿森鼓起勇气跟他们说,我的第二首曲子还没吹哦!结果又坐下来把它吹完。这还真的完全是因为对这两个老师有印象,舒缓了不少压力才敢说出来的。考完了,真是松了口气,为了这件事心里七上八下的烦了好几个月了。拿到音乐奖学金很不容易,今年的考生据说水平都很高,而且也是看运气,学校需要什么乐器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