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swordmich 于 2017-3-23 20:58 编辑
学期一开始课程表就排得满满的。阿森去年年底参加学校的游泳课之后,突然对游泳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个学期我们就应他要求报名参加学校的游泳队晨练了。晨练最辛苦的是要在早上七点钟到达游泳馆,我们早上五点多就要起床,出门时天还是黑的,真的有披星戴月的感觉。这两年来他对乐器的演奏表现出很大的兴趣,今年参加了爵士乐队的面试选拔,又参加了管乐团的排练。另外,他坚持早上参加合唱团和篮球的额外训练,同时还是机器人俱乐部、编程班、辩论社和TOM的成员,因此一个星期有四个下午放学之后需要参加活动,早出晚归。
我现在最大的感触是作为父母,要像山一样,成为孩子最大的依靠。我绝对不在孩子面前说,自己每天送他去参加各种活动多么辛苦,他要怎样感激我,要达到怎样的成绩才算能报答我。既然愿意为孩子付出,就不要跟孩子计较。令我欣慰的是,父母的付出,孩子其实嘴巴上不说,心里却很明白。记得阿森参加TOM的时候,指导老师给了每人一份调查问卷,有一题问:父母对你的支持度有多少?他回答的是 100%。我自己当学生的时候,曾经凭兴趣学习了许多当时被认为没什么用的东西:钢琴、音乐鉴赏、艺术鉴赏,曾经演过戏剧、研究过电影拍摄、甚至自编自导拍过片。我也曾经喜欢打篮球、看足球比赛、代表学校参加长跑比赛。这些东西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好像都不大用得上,但最近随着孩子的成长,我越来越觉得作为家长所拥有的一切,其实会渐渐地渗透出来,滋养着孩子的发展。其实他的发展,是踩在你的肩膀上的。别的不说,就说阿森的篮球,他上三年级的时候是完全不会打,入门就是我教的,看球赛都一起看。之后放假或者周末去练球,也是我陪着指点。所谓的“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之后他参加夏令营、各种训练,我自然是越来越帮不上忙,但是我觉得自己从一开始就很好地保护了他对篮球的兴趣。再说音乐,我们在三年级之前一点乐器都没碰过,然后学校给配了个法国号学来玩的,现在学了两年,阿森老师说他吹号达到五级水平。不是我自吹自擂,里面绝对有我的功劳在。他从一开始接触乐器那一天,我就有这个习惯每天听他练习,以前曲子简单的时候,我用钢琴给他伴奏;伴奏曲越来越难,我水平跟不上了,我找别人给他伴奏。我听他练习吹号不是坐在那里盯着他练几分钟,有没有练到一点错都没有,有没有完成练习任务。相反,我经常让他挑自己喜欢的曲子吹。我们常常讨论这首曲子的意境是什么,有些出自神话故事、有些出自歌剧,会去查相关的背景资料,有时还会去看表演。我常常觉得家里几个孩子学几种乐器挺幸福的,那种通过彼此磨合把一首曲子共同呈现出来的美妙感觉不能用言语形容,这些都能大大地提高孩子对音乐的兴趣。阿森的法国号老师说的一句话我一直深以为然。他说,学音乐不是为了考级,不要让考级限制了你,你有更广阔的天地。
我很欣喜于看到阿森有了不少进步。他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很害羞内向的孩子,不愿意多说话、不愿意表现自己。即使心里有许多点子,也不愿意当众分享。平时老师给他们拍些生活照,从来找不到他的身影,大家站成一堆听老师讲话吧,他肯定是缩在最旁边最后面的那个。但是他今年鼓起勇气参加了音乐剧的选角、辩论队的选拔和爵士乐队的面试,其中也许爵士乐的面试给了他不少感触。之所以喜欢爵士乐是因为觉得独奏的时候很酷,从以前就一直很想参加,但是只有五六年级并且水平达到四级以上才可以,为了面试,放假的时候还选了一首曲子练好久。到了面试的时候,却发现他同学亨特,去年才刚刚考了个小喇叭一级证书,也拿着三级的曲目乐颠颠的去了。他一级的水平能不能吹出三级的曲子我们先不去说他,问题是乐团明文写着要求成员乐器至少达到四级水平,就算他能把三级的曲子吹出来也还是不达标啊!但是人家就这么无所谓地去了。鬼仔们有个显著特点,脸皮够厚,吹牛不打草稿,也不怕被拆穿,就算最后发现不是有真材实料也无所谓,他们也不觉得丢脸,反正呢他们需要的关注也得到了。我觉得在这一点上我们家的人很难做到。本身自己就不是那么爱出风头的性格,阿森也是随了我们,十分老实,自己会就是会,不会就说不会,从来不敢夸夸其谈,就怕说错话了丢脸。主要还是好面子,欠缺鬼佬这种自我标榜的能力。不过我们自己是这样的人,也不能勉强孩子。最后的结果是皆大欢喜,所有去面试的同学不管水平如何,最后都成功进入爵士乐团了。也不知道是有兴趣参加的同学人数不够呢,还是想鼓励所有有音乐热情的学生都去参加尽量多的音乐活动,最终发现所谓的面试也就是个幌子啦,似乎阿森紧张兮兮地准备了一个假期并无必要,不过反正多练习对自己也有好处就是咯……
也许是因为爵士乐,又或者是因为今年的音乐剧是狮子王,是他十分喜爱又熟悉的一个故事,阿森居然主动参加了音乐剧的选角。他选的是丁满这只猫鼬的角色,需要在老师面前演一段跟庞巴那只野猪的对台戏,还要唱一段 Hakuna Matata。不过小孩子就是有点做事不靠谱,报了名却没有仔细查看选角的时间安排和要求,也没有准备台词,直到第二个星期才告诉我,我只能匆匆忙忙帮他打印了,连续几个晚上跟他演对手戏,着重突击了一下。辩论队的选拔也一样,初赛要连选两轮,一轮是可以预先准备好的一分钟演讲,第二轮是即时演讲,前一个我可以帮点小忙准备,扮观众听他练习,后面那个就帮不上了,只能帮他记住选拔的时间,当天提醒一下。我心里还是蛮紧张的,但不能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他自称挺想进入辩论队,大概是对于可以跟着老师坐车去别的学校比赛很好奇吧!还说虽然自己平时不爱说话,但在辩论的时候可以侃侃而谈。希望他能选上,按理说才五年级的小学生,要说多么严密的逻辑思维估计是没有的,只是想他跟着出去涨涨见识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