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学校其实用电子产品是非常早的,从三年级就开始用平板,七年级就要求自己带手提电脑,这跟许多老牌学校理念很不一样。关于练字,小学阶段还是主要用纸笔,所以那时候老师抓书写字体比较多,阿森的字也是那时练出来的了,中学就比较少手写,主要写文章都是电脑。所以对于上网课,我们学校的学生好像不觉得有任何不便,因为跟以前的学习模式没有很大分别。比如以前小组做功课就是上共享文档,你写一段我写一段这样的;以前也经常写了文章在网上交。稍微有点分别是上课的时候大家用Zoom来开视频会议,去年可以发私信,今年老师把私信功能禁止了,所以他们聊天有点不方便,有时就发邮件或者用手机发短信。这也是阿森对在家里上网课唯一不满的地方,因为上课和课间不能跟朋友们海聊了。
还有一点分别就是有时上课写了什么作业,老师让他们拍个照片发过去。体育课的话,一般要求做几组锻炼动作,发视频;体育训练也都安排了时间,不过就只能自己在院子里打球练技术了。因为阿森今年冬季运动选了排球而且很喜欢,他每天下课后练习倒是蛮积极的,其他的运动估计也差不多是相同的训练方式。课外活动也尽量模拟原来的方式,比如戏剧会定时开视频跳舞、辩论也是在网上训练、网上进行比赛。其它别的活动比如象棋啊赛车啊之类的虽然我们没参加,但我觉得原理都差不多的,也是网上视频继续进行。乐团和合唱团的排练倒是完全没办法进行了,好在我们跟乐器老师的私课还是能继续视频进行,我自己是觉得很轻松,就是认为每天看电脑的时间有点长。其实学校是有提议课间的五分钟到房子外面跑两圈或者午饭的时候跟朋友打打电话之类的,不过阿森嫌走出去五分钟麻烦,运动没展开、身上有汗也不方便洗澡,一般懒得出去,而是选择课后一次性打球一两小时再洗澡这样。而且他们男孩子喜欢发短信,不喜欢煲电话粥,他说觉得吃饭的时候打电话然后问对方吃什么很奇怪,这种方式可能只有女孩子之间会喜欢。我本身挺满意学校的安排,师奶群里面的人也是赞不绝口,说 feeling grateful. 至于给了那么多钱内心是不是真的 grateful 就不得而知啦,但是这种疫情大流行也是没有办法的,所有学校都一样,学校也不能白白开着,干了活不收费嘛,校长老师们的工资还是要照发的,可以理解。
视频会议出现比较搞笑的事情说一件。有一次一个师弟跟乐器老师上网课,故意捉弄老师。老师让他拉某一段曲子,他拿起小提琴然后固定在那里不动,老师以为网卡了,在那边叫唤,叫了半天没反应然后就在镜头上跳脚,说 OMG stupid internet! 他忍笑不动忍得都快抽筋了,非常中二。
至于说我们学校这么早用电脑教学好不好,这就看家长的理念和接受程度了。我的理解是这所学校算是比较弄潮儿的,很早就开始让孩子接触电子产品,当然它有发展出一套完整的教学模式和管理方法,有它自己的用意。它大概是认为电子产品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既然不能杜绝让孩子接触它,不如接受它的存在并且让他们早早学会驾驭它,而限制在学校里使用并不等于可以减少电子产品对生活的影响。所以我们在小学时就开讲座讨论电子游戏,中学也经常跟家长探讨关于网络资源的问题。学校也从小就要求在平板和电脑上安装监控软件,这在某种程度上也限制了许多不良网站的影响。而且学校在科学、科技、电脑软件设计这方面课程还比较全面的,很适合对这些领域感兴趣的学生。当然肯定有不周到的地方,不少学生会钻空子,绕过封锁打游戏甚至看色情网站的都有,这有赖于家长的配合和监督,肯定不可能把责任全丢给学校的。根据我自己的经验,电脑最好买苹果的,比较不容易在上不良网站时被病毒攻击,而且也耐用。其次是不管游戏也好色情也好,孩子接触到很正常,家长不要大惊小怪的,保持平常心,开放式探讨即可。我发现的一个现象是,家长越是管得严的,而且不跟孩子沟通,一味高压手段管理的,孩子越容易在背地里挑战规则,而且上瘾了还不容易控制。最好把学习用的电脑和游戏用的分开,这也是我为什么建议手提电脑买苹果的原因,毕竟游戏电脑的配置跟前者不同,学习电脑是没办法提供这种操控感的。我看不少同学都在家专门配置游戏电脑,上网课时绝对不会打游戏,除非两个电脑同时开着,但这样家长可以很容易发现,而且边上课边打游戏也不方便。我们家干脆就是游戏电脑故意不安装无线网卡,美其名曰不够直接插光纤线快,其实是因为阿森要打电脑的时候必须把长长的线拉过来,门也关不上,便于我们监控。所以他上课关上门,我们不担心,因为他玩不到电脑。而因为电脑游戏好玩的程度超过普通的二维平面小游戏很多,他也没兴趣在学习电脑上下载那种游戏来玩,再加上许多游戏网站也被监控软件屏蔽了。
在家上网课期间,学校还提供了一个颇为周到的服务,就是给学生们寄书。学生可以上学校的网上目录预定书本,老师会把书寄到家里,还会附上回邮信封,看完之后直接塞进去寄回学校就可以了。学校图书馆里书非常多,有许多选择。本来社区的图书馆也很不错,但在封城期间社区图书馆关闭了,不但不能进去借书,连预定之后上门取书的服务也停止了。这一点也可以体现出学校非常贴心地为学生着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