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章由 八扇屏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八扇屏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八扇屏 于 2013-1-12 16:34 编辑
---为什么移民澳洲?
楼主北京人
2001到日本,一直在东京
和大家一样,留学,工作。就像季羡林所著的留德八年一样,开始谁想到能呆上这么久?没想到一呆就是十年。2002年宜家重返日本前做了很多广告,当时还在想,2006年才来,肯定已经回国了。未来不可预测,惰性吞噬一切。
不会留在日本的理由:
1,日本非移民国,绿卡(日本叫永住)很难拿到,要事实居住十年才能提出申请,还不一定批准。相反国籍(日本叫归化)很好拿,但是从没想过。主要是感情上受不了。
2,孩子的教育,2010虎宝宝降生,最难接受的是将来要学三种语言(中,日,英),还好LP是东北人,不用学什么方言。(我有个朋友朝鲜族,LP上海人,我真可怜他们未来的孩子)而且最好的应该是日语,还有只有日本人才懂的英语。日本的教育又不像西方的开放,和其他亚洲国家类似,都是在补课中度过。
一直没离开日本的理由:
1,太安逸了,日本的服务有口皆碑,当时没觉得,来到澳洲才算明白。
衣,应有尽有,作为亚洲潮流发源地(貌似渐渐让给韩国了),到银座转一圈,所有名牌都买全了,还有类似巴布瑞的黑牌蓝牌等专供日本市场。
食,米饭,面食,和国内差不多的饮食习惯,不去中国超市也能买齐所有调料,更不要说和牛烤肉,筑地市场的海鲜饭,最便宜的快餐也是吉野家牛肉饭,天冬的天妇罗。又健康又好吃。
住,刚工作时申请县营住宅(日本的廉租屋),运气好,抽签1/270的比率抽中,两室两厅,坐地铁到银座只有12分钟。房租2万日元(约210澳元)/月,诸位看官先把下巴收起来,后来收入升高,房租也随之上涨到………………3万日元/月。然后一直赖着没走。幸福死我了。同等条件的房子在当地约12~15万左右。
行,公共汽车和地铁都非常方便,等到会开车后也很舒服,日本人素质高,很少鸣喇叭,比如绿灯时慢了一点,也是静静等着,毕竟谁都有走神的时候,悉尼的司机我就不说了。
玩,楼主家离属于千叶,离东京一河之隔,离迪斯尼乐园不远,走路的话大约…………15分钟,哈哈哈哈,爽死了,没得说买了一年的年票,周六周日基本上奉献给了迪斯尼,从不排队,用fastpass,所有游戏全玩遍。一到假期就休,反正我们外国人,可以不理会日本人的加班文化,箱根,北海道都去了若干次,富士山也和朋友爬过了。玩完日本就去国外,反正日本的物价放到什么地方都便宜。
2,收入高,工作好
LP在某500强,工作轻,收入高,奖金多,日本是有名的红色资本主义,不会轻易裁员。收入年年增长,工会每年都有春斗,不组织罢工但都会与公司谈条件,日本儒家文化深入人心,轻易不会做撕破脸皮的事情。
我换了好几家公司,体验各种电商模式。当时想多学点,回国创业。
3,国内的现状,北京的天气
以前一直存着回国的心思,和很多朋友一直在联络策划公司,2件事延缓了我的计划。
好像是从2008年起,国内创业环境越来越差,断网,备案,防火墙,愈演愈烈。
人身安全,食品安全,拼爹什么的也是那时候开始,奶粉出事一次又一次。
回北京,经常是十多天,一次太阳也没见过,空气质量基本靠风,几乎每次都会感冒。
最终移民到澳洲的理由:
1,地震是契机,辐射是主因
在日本10年,终于赶上个大的。地震并不可怕,我们的专业都和地震有关。辐射是最担心的,地震后回到日本后一口自来水也没喝过,全都是矿泉水,每月多支出大约5000日元。买菜全部在超市,超市的标明产地,小店的会乱标,支出也增多。鱼一条也没吃过,忍了。
并非我杞人忧天,还有同窗在大学念博士,得到的所有消息都是坏消息。日本人从不谈论地震辐射,但心里面怕得要命。来到悉尼后参加大学的校友会,全是派驻在此的日本高层,基本上每月回国一次,每次必带的一定是各种青菜。
2,英语,发达,地大
可供选择的其实不多,美,加,澳而已,新西兰在地震带上,不考虑。欧洲的英语国家很少移民国家,地方也小。其他英语国家,北京和东京生活了30年,没什么兴趣了。
3,未来发展
决定放弃回国,两个原因
在日本呆了10年,已经习惯国外的生活,人情往来害怕自己应付不来。
但凡我是除北京外任何一个城市,都会考虑回国,北京的天气/交通/房价实在受不了。
4,孩子教育
经过地震生死瞬间,不希望孩子有什么大抱负,平安过一生足矣。来到澳洲至少压力不大,将来不喜欢读书做个水管工也能养活自己。
5,噢,还有个小理由:姐姐在墨尔本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