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参加活动-马上变大厨之 肉松,肉松 (2014-2-3) daniello · 颠覆你对食品认知的一本书Ultra-Processed People,聊聊UPF (2024-8-29) viviancn
· 最后一个西关大少 (2008-6-7) 西关少爷 · 悉尼IT找工故事分享 (2010-11-3) letmein2468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1225|回复: 9

[zt] 游戏机到家了,兼论亲子间的相互信任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2-6-19 11: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kspee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kspee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那种“怎么让孩子一说就动”的问题,本身就是个错误的问题。
无论采用什么办法去达到让孩子一说就动,长期管用还是短期管用,都是错误的答案。
因为孩子本来就不应该什么事情都一说就动,也不是个好习惯。想想看一个一说就动
的小孩,脑子里究竟在想什么?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d9a7aa0102e7pm.html


游戏机到家了,兼论亲子间的相互信任
(2012-06-14 17:09:56)
转载▼
标签:
育儿
        分类: 关于原原川川

一大早便听到敲门声,我和儿子几乎同时从床上跳了起来,‘游戏机到了。’我们不约而同地叫到。我迅速穿好衣服下了楼,大开门一看,门口放着一个盒子,正是xbox游戏机。儿子欢呼雀跃地看着我打开包裹,急不可耐地拆开了所有的小盒子,一个一个地拿出来查看。儿子把手柄拿出来,抓在手里反复把玩,还试图把保护套套上,但一看时间,已经八点钟了,便马上发下所有的东西,快快地吃了妈妈准备的肉夹馍,拿起书包便上了车。我和他妈妈都很惊讶,川川居然没有企图赖在家里尝试一下新机子(逃课可是儿子的长项),一句多余的话都没有,没有丝毫的任性和勉强,好像他面对的不是朝思暮想的游戏机,而只是很普通的什么东西。

放学的时候,我知道今天儿子一定会很急切地回家,所以提前了十分钟到了学校,好第一时间接到儿子,让儿子尽快回家。果然,儿子就远远地就看到了我,大声欢呼着向我跑来,两个小脸蛋兴奋地红扑扑的,没等我的车停稳,便拉开了车门跳了上来。一开车,儿子便问,‘可以现在就回家吗?’,我笑着回答,‘你以为爸爸为什么这么早来接你。爸爸已经把机子都装好了,你最喜欢的Carrer(一款赛车游戏)也放进了机子里,就等你回去玩儿呢。’儿子又兴奋地欢呼起来。

最令我们欣慰的是,儿子从回家到吃晚饭前,一直在玩儿游戏机,但是吃完饭后,就再也没有动过,直到睡觉一直在看英文,中文和科学。

儿子真是变化太大了,非常的有责任感和自律。从要买游戏机到现在,我刻意什么也没有说,从来不把买游戏机和儿子的学习和运动挂钩,也从来没有把这个当成条件来要求儿子。因为我和儿子从来都是钉是钉铆是铆,学习是为他自己的未来事业,运动是为他的健康,游戏是为他的放松和喜好,彼此独立,都有存在的理由,并不是互为因果。我最不喜欢和儿子说,‘如果你不好好学习,你就不能玩儿游戏’这类的话,因为那样实际上是在暗示,学习是一种很痛苦很被动的事情。这实际上是在把孩子往错误的方向上引导,让他潜意识里觉得,学习运动时为了积攒玩儿游戏的代价,这会极大地伤害孩子长远的学习热情。记得在邮轮上,儿子也曾玩儿游戏失控,我也曾经下了禁制令,但我告诉儿子的理由是,‘你还没有能力管理自己的时间,还没有能力保护自己的健康。’我从来都是把游戏当成独立的活动,一种休闲娱乐的内容而单独对待的,就像这一次突然决定给孩子买游戏机,也没有任何理由,就是希望儿子能更加的开心。

我也曾担心儿子无法控制自己,也曾想提醒儿子要把握好尺度和平衡,既要玩的开心,也不能顾此失彼。但是我还是忍住没说,因为这些话我很早之前就已经说过,我想看看儿子到底有没有听进去。从今天儿子表现看,儿子实在是太棒了,收放自如,比半年前强多了,玩儿得尽兴,收得干脆,这是我能期待的最好的效果,儿子就这样实现了。老婆也觉得很惊讶,‘我们真的什么也没有说过呀,他居然都做到了。’是呀,第一天就能自我管理地这么好,我对儿子充满了信心。

----------------------------------

我前两天写过一篇博文,没有发,因为我总觉得有些问题还可以更深地讨论,不过这个讨论和今天儿子表现还是很相关的,还是先发在这里吧:



                                  亲子之间的信任



昨天晚上,儿子突然一本正经地告诉我,‘爸爸,我已经想好了怎么安排我的时间,我以后每天会先做完我的功课,然后剩下的时间再做我的游戏。’儿子这样等于回答了我五天前给儿子提出的一个问题,‘如何保持自己兴趣?’记得当时儿子学习制作游戏的软件可以说是废寝忘食,我便提醒儿子注意节奏,并要保持生活的平衡,并让儿子考虑如何长久地保持自己的兴趣。虽然这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回答,一点都没有新意,但从这几天儿子的状态看,儿子的回答是经过认真思考和具体实践的。

自从儿子学习自己制作游戏后,有两件事情令我感到变化明显:一个是跑步,一个是弹钢琴。以前儿子跑步经常缺斤短两,但是最近总是非常卖力,每次都会尽力跑完全程。钢琴更是如此,儿子练琴的方式产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以前总是浏览式的练琴,每个曲子弹一两遍。现在则是重点突破式的,一个曲子反复弹,直连到手指酸困为止。而且这种变化都是自然发生的,并不是在我的要求下,儿子的状态整体上像是回到了几年前对动物痴迷的时候。

我感到很好奇,想知道这里面的逻辑转换。

从南美回来后,在我的主导下,儿子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儿子表现的非常配合,顺畅地运行在新的生活模式和节奏下,精神状态也很好。但是这种好,和以前的好还是不同的。我可以感觉到儿子出于一种‘绷着’的感觉,感觉出儿子是在约束着自己,克制着自己,因为他完全理解和认同现在的转变是正确的,他随着年龄的增长,是要更有责任感,更有纪律的要求,他也努力地在实现这种转变。所以这种‘好’,是一种以理智为基础的。而现在的这种‘好’,则有所不同,在理智之外,更掺杂着一种感性的东西,我很难准确地描述,打个比方,就如同恋爱中的人,总是会用更为美好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和事一样,儿子或许是由于在‘制作游戏’中获取了巨大的满足感,令他非常的开心和兴奋,而无形中,儿子把这种幸福的感觉波及到了其他的方面,让他感觉更有干劲,更主动地去做。

我想这或许是最为合理的逻辑。如果的确如此的话,就可以反证出,在学期之初,我不让儿子玩儿游戏时,儿子虽然接受,但却是很失落的。现在不仅可以玩儿游戏,还是最酷的X-BOX游戏,甚至还可以自己制作游戏,这一下子让儿子欣喜万分,同时,老爸在儿子心目中,又回到了从先那种‘至情至性’的角色,重新令儿子体验到爸爸最关注的是什么。

在亲子的关系中,我一直都认为彼此的信任最重要,这种信任不仅仅是理智上的,而同时是感觉上的,甚至是深层次的直觉上的。如果这种深层次的信任存在,亲子的关系就是高品质的,彼此都能从这种信任中得到巨大的满足感和安全感。你心里怎么想的不是唯一重要的,你还要让对方能够感觉的到也同样重要,你爱孩子要让孩子感到这种爱,你希望孩子兴幸福,就要让孩子从你的行为中感受到幸福,父母不能仅仅一句话‘我这么做都是为了你,都是为你好’就可以让孩子对自己完全接受。当你的行为总是让孩子感到幸福,感到亲近,那么这种信任的纽带便建立起来的,孩子是感性的动物,他信任你,所以才听从你。

所以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感受到幸福,的确是亲子关系的核心。这不仅仅是主观的愿望所可以做到的,更需要你去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去听懂他自己也许都没有意识到的需求,去带领他发现这个世界,发现他自己内心的世界,让他自己去体验,去感知,然后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之道,我想这就是父母能够带给孩子最珍贵的东西。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15 收起 理由
aprilpoon + 3
fztt + 10 感谢分享
zuozuo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6-19 11: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tmum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tmum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很难理解这个逻辑:因为制作游戏中获得了满足感,所以其他方面也主动努力。现实中多数人是在某个方面获得满足感后就沉溺于这个方面而不是举一反三。

这个爸爸的理念不错,孩子更是出色(有自制力),但我很想知道他家是否有老二老三老四,是否遵循同一个模式。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2-6-19 13: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kspee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kspee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他还有个女儿,老大,儿子是老二。他们在新西兰。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6-19 20: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对照了一下,我可以做到7-8分,孩子也可以做到7-8分。偶有失误。不过我等都是凡人,允许失误

发表于 2012-6-19 22: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avid72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avid72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学习了。我最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儿子,你再不怎照怎照,我就不给你玩iPAD,我就不给你吃lolly。而且很多时候发现这样并没什么效果。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2-6-19 23: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kspee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kspee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个博主还是很厉害的,自己能悟出那么多道理,而且不是那种某个理念先入为主的。
本版的369的思路和这位博主有点接近,也许369老兄没讲那么多而已。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6-20 12: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zt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zt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最后一段写的非常好。

发表于 2012-6-20 12: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iuniuyy200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iuniuyy200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学习了

发表于 2012-6-20 21: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ianf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ianf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玩游戏那段写的很有道理
育儿书上也写不能把游戏作为学习的奖励,这样只会起相反的效果

发表于 2012-6-22 23: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tta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tta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Yanzhongmark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