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河内/下龙湾之旅 (2008-3-7) 落梅摇香 · Michael Jackson 超白金歌曲(87楼起有奖竞猜!10月31日截止) (2008-9-4) steveking
· 为了十年前那擦肩而过的缘分 (2009-6-25) janine · 那抱一束花的男子 (2011-3-6) 薰衣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11091|回复: 68

[行情讨论] 澳洲房价下跌危害初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30 10: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李同志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李同志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随便翻译一下,不代表本人观点。我不同意作者比较极端的观点,但房市确实不好,最近中介很热情,我们当初出价被拒绝的几栋房,都在不停降价,个人感觉还要继续降。

《澳洲房价下跌危害初现》
来源: http://www.moneymorning.com.au/

“墨尔本房价持平” - 摘自‘The Age’今日头条

但问题在于,这与实际的故事并不相符:

“墨尔本房价中值在第二季度保持在$551,056,与第一季度相比($555,958)下跌0.9%”

所以实际情况是,房价并不是持平,而是下跌。这些房产投机者,不愿意承认大家都能看到的事实。

连一向非常稳定的悉尼市场,也开始感到了房价下跌的影响。另外一篇The Age的文章说到“悉尼房价中值第二季度相比第一季度下跌1.1%”

这听起来不多,但事实上很多。

因为不要忘记,房产是一项严重依赖于杠杆效应的投资项目,而杠杆效应放大了下跌的幅度。

澳洲房市几乎相当于股票市场的3倍,所以房价的下跌对个人财富的影响要远大于下跌的股票。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几乎100%的债务都在房产投资上。


在不久的将来,悉尼和墨尔本将看到与佩斯和布里斯班类似的下跌。从第一季度到第二季度,这两个城市房价分别下跌了2.7%和2.1%

但是有人说,这没有什么,因为“尽管第二季度的下跌,悉尼的房价中值仍然算稳定,仅下跌0.6%,而且考虑到在从2009年一月到2010年6月,18个月期间,房价上升了20%,这点下跌不足为奇。”

首先,对于20%这个数据,我们不能找到任何数据支持,就算真的上升了20%,如果房价保持不变1-2年,房价的增值部分就会消失殆尽(房产税,利息,维护费用,通货膨胀等)。这正是佩斯和布里斯班的投资者在兜售房产的原因。

上星期,来自于黄金海岸的Geoff Brand Real Estate写信说“他们不相信事实”,他写了一篇文章叫作“昆士兰房市自由落体”,(链接: http://www.geoffbrandrealestate. ... arket-in-free-fall/)里面说道“最近的销售数据显示,昆士兰房市几乎保持了每个月下跌了3%的幅度,在过去的6个月一共下跌了15-20%,而且这些下跌与洪水几乎无关。”

其中一栋投资房在2007年以¥960,000成交,在之后的4年零增长,2011年6月再次售出,下跌16.2%。如果我们加上其他的代价,这样的下跌是恐怖的。

根据ANZ银行三月份的评论“目前房价的低迷情况应该会在2011年持续,这将使房市更加稳定,同时降低未来暴跌的可能性”。

但我们不这样认为,低迷的房市,不上涨的房市,会变成加速下跌的房市。

因为房价不上涨的情况持续的越久,对于投资者的负担就越大,这将最终引起抛售。

最后一点,不要相信房价指数,因为他们不能真实反映出房价的下跌。

我们的建议是,如果你贷款买房,并把它当作一样普通的消费品而不是一项投机,那么没有问题,但是不要指望靠这个发财。墨尔本有名的房市煽动者也承认,在未来20年,房价不太可能跑赢铺货膨胀。

评分

参与人数 5积分 +15 收起 理由
sas66ct + 3 感谢分享
大字报 + 3 谢谢奉献
excite + 4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8-30 10: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ina5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na5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财经证券深奥难懂。

发表于 2011-8-30 10: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ourne126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ourne126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ll Rubbish

发表于 2011-8-30 10: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elnande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elnande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整天说房子要涨了那些人都哪去了,要不咱们来个刨旧帖的活动吧

发表于 2011-8-30 10: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nz201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nz201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如果中国房子便宜了,有多少投资客会来澳州买房?

发表于 2011-8-30 10: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nyView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nyView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个不符合足迹第一定律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8-30 11: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北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北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房价要真的要是大跌了对大家都没有好处
小跌一跌更健康

发表于 2011-8-30 11: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李同志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李同志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是啊,大跌把经济都毁了,只要能跌到理性一点的价位,把投机者的热情扑灭一点就够了。

发表于 2011-8-30 11: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hongbing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hongbing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北风 于 2011-8-30 11:02 发表
房价要真的要是大跌了对大家都没有好处
小跌一跌更健康

澳洲的都是NG, 是负现金流。在加上最少5倍的杠杆,跌10%,会吃掉本金

发表于 2011-8-30 11: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北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北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觉得主要问题是租金房价比太低了
所以显得实际价值和价格比差的很远
其实实际价值不光是从租金上体现,它是可以从地价,造价等成本中算出来的
如果这样计算很多房子的实际价值会高一些
归根结底还是澳洲的生产力比较低,生产成本太高
造成很多物品价格高,不光是房子,很多其他物品也是
这些价格也不是虚高,而是成本的体现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6 收起 理由
S明月S + 2 我很赞同
ausox + 4 最后4分!

查看全部评分

If you let people believe that you are weak, sooner or later you’re going to have to kill them.

发表于 2011-8-30 11: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北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北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所以说澳洲房价会大降?
是有可能的
但是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那会对大多数人造成伤害
适当的调整是好的,也是正在进行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8-30 11: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不负有心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不负有心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一段时间一个说法

发表于 2011-8-30 20: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teven_s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teven_s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不想看到的未必就一定不会发生.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1-8-30 20: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微胖儿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微胖儿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10年中到现在11年底了,房价基本没变化,把之前08-10年的涨幅泡沫挤的差不多了,估计还要再挤小半年就差不多了。

你没发现之前乱叫价的房子现在开的价都比较REASONABLE了吗? 你没发现现在OFFPLAN开盘的FROM价都比较低了吗?

[ 本帖最后由 微胖儿 于 2011-8-30 20:44 编辑 ]

发表于 2011-8-30 21: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apsk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apsk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在这里说房价跌会引起公愤的。不过还是希望房价大跌啊。

发表于 2011-8-30 21: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行者有疆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行者有疆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每年不涨5%就是跌啊,最近是坑爹坑娘啊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1-8-31 10: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微胖儿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微胖儿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行者有疆 于 2011-8-30 21:12 发表
每年不涨5%就是跌啊,最近是坑爹坑娘啊


澳洲的房子就是长期持有啊,不要把国内的房地产感觉用到这里来,完全两回事。

随便一个两室的房子,一年搭进去二,三万很正常,NG退回来顶到天一半,不长期持有,利息钱都平不回来。

发表于 2011-8-31 10: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usox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usox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未来20年谁也不知道
不过向前看20年,甚至30年
投资房产发财的,或者说过上不错生活的,比上坚持不买房产的,做其他投资的,一目了然
希望更多的理性房价讨论,而不是无聊的起哄

发表于 2011-8-31 10: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李同志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李同志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无论什么投资,都最好遵循巴菲特“别人疯狂我冷静,别人恐惧我疯狂的原则”,这几年澳洲房市算是真正的全民参与,要冷冷了。

当初也头脑发热过,非要掺和一下,幸好认识一个本地做了几十年的builder,好好给我泼了冷水,当时还不太服气,现在回头看来,金玉良言。他说炒房和其他任何生意,工作都没什么区别,这是个专业,从挑选,到维修保养,再到买卖都是很深的学问。我相信无论在什么市场阶段,有实力有经验的人都可以挣钱。老百姓只能在整个市场疯狂的时候搭便车,一旦市场风向一变,利润早晚要吐回去。

发表于 2011-8-31 10: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李同志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李同志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ausox 于 2011-8-31 10:35 发表
未来20年谁也不知道
不过向前看20年,甚至30年
投资房产发财的,或者说过上不错生活的,比上坚持不买房产的,做其他投资的,一目了然
希望更多的理性房价讨论,而不是无聊的起哄


等到不炒房的网友看到别人发贴炒房挣钱,不眼红。或者炒房的网友,看到别人喊跌,不激动。这样的心态,市场就差不多成熟了。

真正会炒房,一直靠这个吃饭的人,看到别人喊跌喊涨都不会在意,市场的客观规律,不是谁叫几句就能影响的。所有的心态不平衡,都是由于不了解市场,或者不现实的期望造成的。

发表于 2011-8-31 10: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lfredbir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lfredbir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小李同志 于 2011-8-31 10:39 发表
他说炒房和其他任何生意,工作都没什么区别,这是个专业,从挑选,到维修保养,再到买卖都是很深的学问。我相信无论在什么市场阶段,有实力有经验的人都可以挣钱。


大实话,哪个投资领域都是这样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8-31 10: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李同志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李同志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北风 于 2011-8-30 11:23 发表
我觉得主要问题是租金房价比太低了
所以显得实际价值和价格比差的很远
其实实际价值不光是从租金上体现,它是可以从地价,造价等成本中算出来的
如果这样计算很多房子的实际价值会高一些
归根结底还是澳洲的生产力比较低,生产成本太高
造成很多物品价格高,不光是房子,很多其他物品也是
这些价格也不是虚高,而是成本的体现


北风兄能不能给分析分析,建造成本高,更多是由哪个原因造成的?是因为人工太高即劳动力匮乏,或者是因为建筑技术落后造成的生产力低下?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1-8-31 11: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微胖儿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微胖儿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双职工家庭,家庭年收算10万,而60万就能买个不错的自住房,这样能算高吗?

一切都因为我们是第一代移民。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11-8-31 11: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字报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字报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小李同志 于 2011-8-31 10:46 发表


等到不炒房的网友看到别人发贴炒房挣钱,不眼红。或者炒房的网友,看到别人喊跌,不激动。这样的心态,市场就差不多成熟了。

真正会炒房,一直靠这个吃饭的人,看到别人喊跌喊涨都不会在意,市场的客观规律,不是谁叫几句就能影响的。所有的心态不平衡,都是由于不了解市场,或者不现实的期望造成的。

批才是理智的讨论。

发表于 2011-8-31 11: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n7726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n7726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微胖儿 于 2011-8-31 11:11 发表
双职工家庭,家庭年收算10万,而60万就能买个不错的自住房,这样能算高吗?

一切都因为我们是第一代移民。


双职工, 年薪税后达10W, 好像这要求不低了.

国内双职工如果年薪税后到50W, 300W买房也不算啥.

发表于 2011-8-31 11: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ozf1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ozf1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近期金融不乐观~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8-31 11: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iyingli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iyingli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跌跌更健康

发表于 2011-8-31 11: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自游自在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自游自在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3-4月感觉跌了,现在不这样觉得了.

发表于 2011-8-31 11: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yan5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yan5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赶紧卖房

发表于 2011-8-31 11: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北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北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不是builder没法仔细算
只是会听到builder的朋友和我抱怨没得赚了,只是在养活工人
一般来说房价应该降不到地价+造价以下的,否则这个行业就没得做了
但是也有例外,例如现在的美国
很多地区房价远小于地价+造价,以至于新房开工数都非常的低
所以在美国适合买房,而不买地

现在澳洲房价还没有降到地价+造价以下
会不会降到那个程度
个人觉得不会,因为失业率还好,空置率也还好


原帖由 小李同志 于 31/8/2011 10:56 发表


北风兄能不能给分析分析,建造成本高,更多是由哪个原因造成的?是因为人工太高即劳动力匮乏,或者是因为建筑技术落后造成的生产力低下?
If you let people believe that you are weak, sooner or later you’re going to have to kill them.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