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DIY蛋糕之绿茶慕斯红豆芝士蛋糕 (2007-8-12) 紫雪花 · House Boat可以玩! (2010-8-25) 车友
· 2014捕捉光线---天光云影共徘徊 (2014-7-17) autrant · 3年之后的十一回目! (2022-12-20) joaquin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1026|回复: 0

[其他] 太上道祖老子下凡批註《太上清靜經》(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31 22: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道術世家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道術世家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太上道祖老子下凡                                                            

                                                            批註《太上清靜經》




★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
☆清靜是污濁的源頭。如水源在上游是清靜的,在下游就顯得污濁。活動的事物只是清靜的基礎。如一切的建築物,都是由活動而來的。這就表示出,活動的力量只是靜止的基礎。只有清靜,才是萬物的根本之道。

★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所以,人如果能夠經常保持清清靜靜,一切天地萬物,就全部歸納在人的本性之中了。這就是學道的根本。可是學道的根本,每個人都忽視了。


★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
☆比如說,人的元神本來是喜好清靜的。可是卻被後天的識神給擾亂了。

★人心好靜,而欲牽之。
☆人的心性也是一樣,本來也喜歡清靜的。但是卻被貪念的欲望牽引去了。

★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
☆因此,一個人如果能夠遣除這些貪念的欲望。人的心性,自然就能夠清淨。

★澄其心,而神自清。
☆澄濾這個心性之後,我們的元神,自然能夠清醒。

★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
☆這樣的話,六種眼、耳、鼻、舌、身、意,這些所接觸的欲望,自然不會帶來干擾;三種「貪妄心、愚癡心、嗔怨心」之毒素,也自然而清滅。

★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欲未遣也。
☆但是有些人就是做不到,這就是這個人的心性,還沒有澄清的關係。所以尚有一些欲望還沒遣除。

★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
☆如果人能夠遣除這些欲望,達到清淨的話。你去觀察你自己的心,連你自己的心,都會感覺沒有了。

★外觀其形,形無其形。
☆你再往外看一切形體,這些形體也不是形體了。

★遠觀其物,物無其物。
☆就是瞭望遠處的物體,遠處的物體,也不是什麼物體了。

★三者既悟,唯見於空。
☆這三種「心、形、物」都能了悟一切,都是虛幻的話。心地就唯有一片空曠,毫無一物了。

★觀空亦空,空無所空。
☆能夠這樣的話,看到虛無的天空,也是虛幻的。連這個虛幻,都能看破,以及看空的話,就是一切都沒有了。

★所空既無,無無亦無。
☆既然知道一切都沒有了,心性之中還有什麼可以存在呢。本來都是一切假相而已。

★無無既無,湛然常寂。
☆既然知道一切都是假相的,我們就要連這些假相都不要執著。連假相都不執著了,就是一片靜止的狀態。

★寂無所寂,欲豈能生。
☆心性的靜止,達到想要靜止的心都沒有的時候,欲望怎能夠生出來麼。


★欲既不生,即是真靜。
☆能夠達到貪念的欲望完全不生出來的時候,就是達到真靜的工夫了。

★真常應物,真常得性。
☆心性達到真靜的狀態,然後去應用實行一切事物,自然就是自在自如了。能夠自在自如的人,就是能夠守住真正常清常靜的人。能夠守住真正常清常靜的人,他就是已經得到明自本心,識自本性的人。

★常應常靜,常清靜矣。
☆能夠達到明自本心,識自本性的人。無論在紛擾的場所,或是在清靜的場所,他都能時時保持清靜的心。能夠經常保持清靜心的人,才是真正清靜之人。

★如此清靜,漸入真道。
☆達到真正清靜之人,就是已經漸漸邁入真正的大道了。

★既入真道,名為得道。
☆既然邁入真正的大道,就是修道人所稱的「得道」這個名詞。

★雖名得道,實無所得。
☆可是雖然稱為「得道」,實在是沒有得到什麼。

★為化眾生,名為得道。
☆但是為了度化天下迷昧的蒼生,所以才舉個「得道」的名稱,作為他人修道已成的名詞。

★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現在我(太上道祖)講到這裡,如果你們能夠領悟的人,就可以普傳
這個至真至貴的聖賢大道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