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此文章由 灵芝芝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灵芝芝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老公最牵挂的那个“妹”,你现在好吗?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我老公的家乡哪疙瘩,管妈妈是叫妈妈,可是发出来的声音是“妹”,我说的这个“妹”其实就是我的婆婆。
过了今年一月。我婆婆就正式进入80后的行列。
婆婆是客家人,一字不识。很年轻的时候就独自带着孩子苦熬。一辈子辛苦打拼。因为生活的磨难太多,婆婆的脾气有些哪个啥啥的。她是哪种很少给自己和他人笑脸的人。
我很少听到老公叫娘。也许是这个“妹”音在大众场合下不是太适应。记得只有一回,老公妈妈要去办什么事,走出50步开外老公突然想起什么不对,就大声叫“妹…妹…妹,可是“妹”走得很快没有听见。自从我们有了女儿以后,老公叫“妹”的机会就给了孩子,进门对着妈妈对着女儿齐说:叫婆婆,快叫婆婆。
正所谓近得臭远得香,这话是有道理的。我平日里不和“妹”住一起的。我每次去看她我都很大声的叫妈妈,我其实是叫给老公听的,老公不大叫可心里一定乐开了花。我猜。
“妹”常常嗳气,吃一点点东西就嗳个不停,其实听着是很不舒服的。我们买了点马丁尼的药让她试试结果有用,哪些日子南方冰雪的时候,我把她的棉被掀起来查看,发现她用的电热毯很旧,不几天我去的时候就给换了个新的。“妹”一脸的喜气,直说:呢得可是怕艾冻斯。
去年夏天的时候,我们想给老人家办八十岁的庆诞,想代她去一趟北京游玩。我开始跟她说的时候,“妹“用很重的客家话回道 :“鸟取 鸟取,艾呢呢子在该里廖哩”……我有我的办法,充分发挥我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强项,我每次去她哪儿,不多说但一定说:要不去和你老姐妹廖下,听听她们的意见。去吧,北京好玩呢,去看看世界。
09年11月的时候,老公和终于代着他的“妹”去了北京。同行的还有我在外地大姑子。我多了个心眼为他们的北京之行代了个小电饭宝去,唉,我婆婆“这牙不好胃口就不好,吃嘛嘛不香”。我了解到他们住的地方附近就有大菜场。北京足足呆了八天,不说玩吧单就每天哪好饭好菜热汤热水也让我婆婆着实乐了一把。
“妹”从北京回来。神采飞扬。这个不善喜笑之人从此变成了去北京旅游的形象代言人。跟她的老姐妹砍起了大山“呢得要取北京,北京嘿蛮太嘿蛮靓,艾这次是见了世面”。我忍不住逗她:妈,你说你见了世面,我问你世面是什么?老太太一楞,说到:天安门广场嘿蛮大嘿蛮好看,几多子呢,中国的外国的艾全部都看到了唻……
我们来到澳州后,我和老公常一起外出采买,碰上无法沟通的时候,我们常用的解嘲方法是:艾毛文化艾不宁西及。哈哈哈哈,哪是我们天天说得最多的句子。
中秋的时候我老公回国,我来晒晒我给“妹”代去东西:一代罐装的奶粉、二代塑料袋的奶粉、二大罐鱼油、二大快巧克力和一大代葡萄干。真是不值多少钱但很沉。我不能现场直播老人家拿到东西的画面,但是我仿佛看到在我家乡的哪个河岸边,有一群老人,手里一人一把葡萄干正津津有味的吃着,一小块巧克力品着,我都在猜我家哪个“妹”是不是该提个开水平让老姐妹们尝尝奶粉的滋味,这个有点难!
哪个远在千里之外的“妹”你也想我吗?
最后想说的是:值此祖国61岁华诞之际,祝足迹上年青的朋友们工作顺利事业有成,祝足迹上的老爸老妈们心情愉悦身体健康!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