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章由 风再起时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风再起时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先说题外的话。野心同学说,爱钓鱼的都不爱写文章,这话让想看故事的不免失望,却是句实话。感觉本版的文章比较古龙。
是日,清晨,有雾,无风。
斑竹驾车, 旁边是我。目的地Flinders半个时辰后, 到达
此时,雾渐散去,天空无云,东北风起
停车,提取装备,抄小路下山,。。。
就是让隐秘版/心情版的小虾米来写,也起码得连载n篇以上。看起来,以后的活动还不如让拿鱼顶字数呢,一条一个字,五百条五百字!估计没人嫌太多,只有嫌少的la!)
书归正传。
第一次真正的钓鱼,LD和我双双小白,对渔具都没什么概念呢,KMART买的一大一小两根渔杆,连杆带轮那种。哪知道,刚抛出第一杆,尼龙鱼线就在轮子里面吱吱缠出个乱团。开始以为是自己力量用的不对,整理好线,再抛又乱,每抛每乱!这线好像诚心不跟我们合作。见过别人钓鱼,怎么没见这么容易缠线呀?后来才知道我们的是所谓“鼓式轮”,这种轮子,随着抛线需要用拇指轻按线轴,防止力量不均匀时轮子转的过快;待钩入水后还要压紧拇指,让轮子停转。不然的话,钩坠拉力减轻了,轮飞转,出线慢就会乱线。
可惜这些都是后来LD的研究。当天下午可惨了,俺们解线用的时间比钓鱼还多!野餐桌椅和绿油油的草坪成了我的工作台,轮子被解体,线被摊了一地,双手油污(轮里的),捧着尼龙丝一缕一缕地抽。LD则以古希腊英雄赫拉克利为榜样,干脆挥刀斩乱麻!鱼没上一条,当天带的甜玉米,走时候都倒水里喂鱼了。
后来,LD研究、买书、搜网,了解了原来渔轮有这么多种。最常用的是纺车轮,操作简便,缠线也在外面,容易处理;鼓轮一旦乱线都在内部,特容易缠进齿轮,不拆开都不行。后来玩以纺车为主。
光阴似箭,玩钓鱼的瘾随光阴渐大,不受天气,地理,人文条件的限制。最近该同学又迷上了路亚-lure fishing,装备精致化,碳素鱼竿的腰部宛如羽毛球拍骨, 轻巧的渔轮还带倒车手刹。给我show了他的水滴轮,眼熟,让我想起第一次那个倒霉的drum。
对了,为啥叫炒粉记?国内的钓友管乱线叫炒粉。玩路亚频繁地抛投,容易炒粉,所以每次收线都要看看轮上是否有松线,否则下次就大乱了。特别是那水滴轮。水滴很精致的,根据路亚重量还可调节它的防倒车助力。尽管如此,也得掌握技巧。第一天试用烦的头发都竖起了!
本宫摩羯座的人最坚持不懈,还真擅长解乱麻!连手杆挂铅笔坠的头发丝般子线都解开过!当本宫垂头丧气坐岸边解那细细的编织线,ld没再说剪了得了。LD很是高瞻远瞩地归纳总结了俺解线的意义:
费麻烦解线的好处有三。第一,避免浪费,好线费银子不小!第二,轮上的线不足时,抛钩的距离受了限。第三,如果不巧遇上大鱼,你却没有足够的线来溜鱼,只好断线丢鱼,损失是惨痛滴!也许一生最好的鱼就在小小炒粉后,和你失之交臂,一去不返了~
结束。飘走~
[ 本帖最后由 风再起时 于 2010-7-24 18:15 编辑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