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自培天然酵种】做酸种面包,油条 (2020-5-14) lilyinfusion · 【AK小食堂】之晚餐(一), 第四页92 楼跟风偶像蛋糕姐姐蒜香骨一盘~第二页31楼更新周日晚餐~活虾, 活蟹, (2013-4-13) Agamemnon
· 九月美食活动——给婆婆的生日惊喜:小杯蛋糕做的玫瑰花束 (2009-9-5) 西式唐人 · 可乐,看你慢慢长大~我也有独门才艺了!!!p17 (2009-12-25) Cactin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2111|回复: 12

[人生百味] 好文推荐: 回国散记 (ZT)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21 19: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z318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z318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好文推荐

回国散记 (转载)                       2010-07-20

回国住了一段时间,国内天气炎热难忍,社会风气也是急功近利,大家都很焦躁, 所以夏天回国不是好的选择. 这次在国内住了较长时间,随便说两句.

一,北京

每次回国通常都是先到北京,虽然有了限车令, 但塞车还是很严重, 很多人每天在路上耗两,三个小时是常事。 我在想, 如果海归后, 单单是这个问题, 就已经很耗精力了, 除非是国家领导人可以封路专车通过, 否则即使是再有钱也要受这个罪.

见到了海归到某高校的朋友, 他感概了一下:人际关系比他当初相象的还要复杂, 高校内真正搞学术的人太少, 当初抱着很好的心态回来, 现在也改成了混日子的心态. 不过中国人适应能力真的是很强, 也很善于自我安慰, 他觉得回国后吃的方便了(虽然未必安全), 朋友也多了, 所以也还凑合, 但他劝我们不要海归, 说回来后会很累.

早出国的人可能会想象自己当初若不出国, 现在就会怎样,怎样......, 其实成功的在哪里都是少数. 而且出国这个念头有时候就像传染病, 看见别人都走了, 留下来的那些人也是心神不安, 老公当年四中的同学基本上都是一个接着一个出国了, 有几个出国前在外企和机关其实已经混的很好了, 前几年居然也抛下相对成功的工作岗位选择出国. 他们那份工作是很多现在海归的人大多找不到的. 但他们说在国内吃喝玩乐也一样是没太大意思时间长了也烦了, 一定要自己亲自出去体验一下.

所以,就算我们当初没有出国, 留在国内未必就更满足, 说不定还在考虑着出国的事情. 人总是觉得别人的生活更好, 别人的选择更正确, 人生其实很多时候就是拿来折腾的, 青春大多是用来后悔的. 无论你生活在国内还是国外, 很多人都会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是否正确. 不过, 就算重来一次, 很多还是会重复当初的决定.

归坛有些人鼓动大家回去作鸿鹄, 这次回去就见到了几个比较符合标准的. 四中的高干子女很多, 这几个都是家里很有背景的, 不屑于出国, 现在确实挣了很多钱, 老婆也换了好几替, 越换越年轻, 不过还是觉得生活太空虚, 也不知道自己还要干些什么, 他们看起来也是两眼空洞, 百无聊赖. 轻易获得别人终身也得不到的东西, 也并没有很幸福. 某些海不归们抱怨在海外太寂寞的, 回国试一下, 心态不平和的人, 到哪里都一样. 寂寞其实是人生的常态,虽然很多人都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 幸福绝对是个人的自我感觉和心态.

至于普通人,工资不高, 亲戚家的孩子毕业几年了, 每个月三千多, 她每天来回要在地铁上挤四个小时, 据说那份工作还是熟人介绍的, 自己去找还找不到. 没在国外呆过的人确实是更少抱怨,也更容易适应,她就觉得每天来回四个小时在路上很正常,海归回去的恐怕就很难适应了.她因为家里有房子,所以不用租房这些,外地来的靠这个钱可能生活都解决不了.

房子在北京是件大事,因为房价高,所以炒房的人更多,我很怀疑,还有几个年青人能静下心来专注自己的工作,这是一个浮躁的社会,也是一个失去了正常理想和追求的地方,大家都在做着一夜暴富的梦.海归除非高薪或有自己有房子,否则很难有幸福感,生活还比上当地普通人.现在当地人好像很多都是千万富翁,我们前几年每平米一万买的房子,现在据说也涨到了五万一平米,想想这一套在国外根本不算什么的房子也能卖千万,你就会觉得这是个疯狂的社会,人的心态也就很容易膨胀.

北京外来民工很多,开电梯的小姑娘是从河南来的,每个月只有八百块钱,和另外几个人挤在一个安排的小房间里住.不知道她们是怎么找到心安的,或者确实是比留在家乡好一些?小区外见到过一群民工在打群架,找不到工作,看不到前途.这些人是社会发展的局外人甚至是受害者,就算回农村很多连地也没有了,如何安置?所以即使在北京这种治安相对好的城市,也能感受到社会涌动的不安.

北京的高档餐厅当然很多,但普通的餐馆味道绝对是比广州差远了,我一直认为北京只有高档消费和低档消费,好像中档的很少,住的附近有一家同和居,相对来说算是味道可以,价格也合适的. 服装也是一样,不过我也很早就不在国内买衣服了.

虽然据说地沟油盛行,但国内人还是越来越喜欢在餐馆吃饭,大家都认为赚大钱才是正事,自己做饭是浪费时间,所以生活习惯很不健康.认识的很多人要么就是在餐馆吃,要么是叫外卖,生活中很多基本的乐趣也消失在国人的生活当中.想着回去请一,两个保姆伺候自己的海归其实应该知道,现在请到一个好的保姆难上加难,很多人换了十几,二十几次保姆,最后只能下定决心自己动手,宁愿累一些也折腾不起了.

二,上海

上海很繁华,外滩也确实很美丽,但比之北京,这座城市似乎更浮躁,也更商业化.

没有感受到上海排外,相反,觉得当地的服务态度很好,机构的办事效率也挺高.吃的选择也很多,上海绝对是个物质的城市,似乎只要有钱,什么都可以在这里买到,上海人也最注重家居装修,老公的叔叔,姑姑们都在上海,家里的装修一看就是花了很多心思,但孩子几乎都出了国,所以两个老人守着一个大房子其实也挺落寞的.但上海的老人好像更容易适应外国的生活,他们很多都能在国外住上一段时间而没有太多牢骚.有一个堂妹留在上海的,找了一个同单位的男友,给她做饭洗衣服,比找个男保姆还体贴,所以找个上海男人其实是不错的.不过结婚又是另一回事,亲戚们说,小男友既不是富豪,又没有外国国籍,所以堂妹根本没打算嫁给他,听起来真的是很滑稽.

这次回去知道,上海很多人认为海归都是在国外呆不下去才回来,这种看法我都觉得是偏见,我认识几个朋友确实是因为喜欢国内的生活方式才回国的.一位朋友是从华尔街回国的,在国内混得算好的,但他说,他的亲戚一致认定他之所以回来是在美国混不下去了.呵呵,和归坛上一些人说上海人最想海归的情况有点不一样.有一位堂兄回国度假时试过在上海找工作,在他父亲工作的大学医院,但发觉待遇很低,而且人家根本就不稀罕你海归,要不是他父亲的关系人家还不一定要你,更妄谈什么回国大展鸿图了,所以他从此没有了海归的心.

至于世博,亲戚们说没什么好看的,老外没骗来几个,就那一群中国人在自己鼓吹自己,算是自娱自乐吧.

三,广州

广州除了天河北,其他地方真的是更像大集市而不是一座国际大都会,但可能正因如此,广州保留了不少本地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这是一个较容易让人融入城市,有很多平民化的消费场所和购物场所,虽然说治安不太好,但也无碍居民的幸福感,这里随处可找到一些美味的餐馆,对重视饮食的国人来说,能让自己的胃随时得到满足,这确实是一件幸福的事情.虽然是盛夏,但小区里的小亭里还有一群老人在那里拉二胡和其他乐器,悠然自得.我还见到有人在公园里面用广东话说书的,围观的粉丝还不少,真是遥远的记忆,很亲切.相比上海,广州人似乎生活得更简单,但也更舒适.广州的房价也比北京,上海这些地方便宜很多,这里的居民大多还是挺务实的,炒房的风气在广州不盛.但海外大多数人海归的时候都更多地选择北京上海而不是广州,是因为地理位置还是因为大家喜欢凑堆一窝蜂?

不过很有趣的现象是挣得多几个同学反而会有出国或以后送自己子女出去的念头,他们说自己是比普通人接触到了更多的黑幕,所以反而对社会更加灰心,领着一份普通工资的人倒没有这些烦恼.

总之,海归与海不归绝对是个人选择,别人无法评价太多.中国社会发展太快,很多东西消失得也太快,很多时候在海外怀念故土,回去之后却发现那个地方的人情世故已经和你想象中的相去甚远了.满腔热情海归到那座城市,却发现自己是这个时代的陌生人,亦不知日暮乡关何处是,家的感觉已经远去,这其实才是最大的失落.
一天到晚游泳的鱼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0-7-21 19: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维他奶一号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维他奶一号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写的很真实,谢谢分享。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10-7-21 19: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arys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arys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但海外大多数人海归的时候都更多地选择北京上海而不是广州 ...


广州的发展机会比北京上海少太多了

发表于 2010-7-21 19: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inkblu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inkblu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好文,很真实,很亲切!

发表于 2010-7-21 20: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arysmit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arysmit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也不是文中说的那样。今年回国坐汉莎航空公司的飞机的时候,飞机满员,都是老外去看世博会的。因为去上海的票难买,只好先到北京。有一对老夫妇2008奥运会去过,今年sb又去,别把中国说的一无是处。

不过要是北京上海没房子,就好好在国外呆着吧。楼主拿北京上海这样的首都城市和国外的小城市去比,然后说北上广的房价如何高,有点荒唐。

13亿国家的首都房价就不可能低下去,个人觉得还要涨,直到和香港,东京等 亚洲大都市持平或略高为止。其实国外房子也不便宜啊,好多人为了省钱中午带盒饭,买了房子和人share,北京上海的本地人好象还没有这样做的。


其他属实,但说的太绝对了。国内有人赶上了机会,确实很有钱,中产的生活累一些,但生活也丰富一些。

[ 本帖最后由 garysmith 于 2010-7-21 19:16 编辑 ]

发表于 2010-7-22 00: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arv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arv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每个人看到的中国都不一样啊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0-7-22 00: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灰太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灰太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2篇一样的?

发表于 2010-7-22 01: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arysmit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arysmit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中国太大了,各人站的角度不一样,自然理解也不一样。

现在海归北京上海根本不合适,海归们自己也不要把自己看的太高,除了有张文凭,并不比别人高多少水平。本来出国的人也不是都是最优秀的,有的人家里有钱,有的人会考试。出了国转一圈,以为自己和普通中国人不一样了,其实废物还是废物,不会因为是海归而改变。

而且,国内的竞争更激烈一些,不是那块料根本不要凑热闹。北京上海确实已经是或正在成为国际化大都市,错过前几年的挣钱机会的人就不要抱怨。

而这些人一比较,就拿房价说事,好象自己在纽约的曼哈顿,巴黎的香榭丽舍大道边上全款买了高级公寓似的,窗户一推就能看见悉尼歌剧院,殊不知也就是在美国红脖子州八八拉县离县城2,30公里的地方有个大HOUSE,为了还贷,每天盒饭晚上吃完第二天中午接着吃,保不定家具是从街边捡的,大HOUSE里还住着几位穷学生替他一块还呢。(这篇文章作者的好象在美国)。中国和北美,澳洲的环境,社会情况完全不一样,要比也只能和日本,韩国去比。即便如此,考虑到中国的人口规模,世界上的经济学家可能还没研究出适合中国的经济模型,我想和日本,韩国肯定不一样。北京上海的房价和东亚的大都市相比,并不算高,而有钱人的比例恐怕不会低于这两个国家。

纯属玩笑,见笑。

[ 本帖最后由 garysmith 于 2010-7-22 01:17 编辑 ]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0-7-22 10: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ovelyrache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ovelyrache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每次回国FB都好爽哦!! 在国内不能呆超过3个月, 而且要带满荷包的回去, 吃喝玩乐太舒服了!!!

发表于 2010-7-23 11: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eason12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eason12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gree with Lz,
for someone, it is hard to come back to china:si94

发表于 2010-7-24 00: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高西西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高西西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国内生活累是累,不过真的是丰富多彩。 但是国外就是生活节奏慢,轻松,但是简言之就是沉闷单调。 围城围城,钱老大人的一阵见血在什么时代都适用啊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0-7-24 02: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yu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yu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z写得好

发表于 2010-7-24 02: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linloop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linloop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中产阶级的物质生活,国内肯定比澳大利亚好。但是一般老百姓,还是在澳大利亚省心

“亲戚家的孩子毕业几年了, 每个月三千多, 她每天来回要在地铁上挤四个小时, 据说那份工作还是熟人介绍的, 自己去找还找不到." - 这个有点夸张了,我们家的亲戚朋友,近几年大学毕业的,都是自己找的工作,收入也蒸蒸日上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