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此文章由 dootbea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otbea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澳洲金融时报:“量入为出”依然是最好的理财建议之一
任何财富策略,都离不开几个简单又永恒的原则,以及复利这种无法阻挡的力量。
美国思想家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曾说:“钱会生钱,而钱生出来的钱,也会继续生钱。”
他说的就是复利,也就是收益再生收益。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力量能显著扩大个人财富。
虽然时代变了、投资方式比过去多得多、规则与税法愈发复杂,但富兰克林的观点仍然完全适用。股神巴菲特也说过:“如果你找不到让自己睡觉时还能赚钱的方法,那你就会一直工作到死。”
我们未必能达到巴菲特的财富水平,但人人都可以让钱替自己工作,而不是被钱牵着走。第一条,也是最简单的一条:
量入为出。
一个持续花得比赚得多、为了维持生活方式不断追钱的人,是无法积累长期财富的。关键是让投资财富持续累积,而不是不断抽回使用。那些能坚持不动用投资资产或只动用少量的人,才能让财富真正长期增长,穿越不同市场周期。
投资表现不佳的另一个常见原因,是在市场动荡时抛售,而等行情稳定、价格回升后才重新买入。许多人因此获得的长期回报远低于市场指数,错失复利带来的增长。
想让投资发挥最大效果,还需要谨慎管理风险与流动性。我们常看到富裕家庭即使能接触到各种“高端投资”,仍会仔细评估其风险、流动性与持有周期,避免被套住。他们的大多数资金仍放在灵活易取的资产上,如股票与现金。
富裕家庭对于投资成本,尤其是费用和税务,也非常在意。
大规模资产往往能获得较低费用,他们会使用廉价的机构类产品、支付更低比例的顾问费,并确保透过良好的税务咨询减少税损。
虽然普通投资者未必能获得相同资源,但控制成本仍是重要原则,不要为不必要的费用买单。
如今,金融素养变得越来越重要。
许多富裕家庭愿意花钱让自己和孩子学习金融知识,把这视为长期投资。
市场上已有大量免费工具和教学资源,如ASIC 的 Moneysmart,让人们提升投资理解能力。
富裕家庭也很重视遗产规划与财富传承。
许多父母与祖父母希望留下财富,尤其在年轻世代难以买房的背景下。
但要减少代际财富转移中的摩擦与成本,需要谨慎规划和专业建议。
他们建立适合家庭的结构与规则,也把理财观念与财富一同交给下一代。
当然,财富也可能轻易消失,往往是因为承担过大的风险而失败,或长期支出超过收入。
花一点时间学习与管理金钱,可能是你做过最划算的投资。

来源:
https://www.afr.com/wealth/perso ... ice-20251117-p5nfwm
Michael HuttonContributor
Nov 18, 2025 – 10.14am
4 mi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