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此文章由 dootbea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otbea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澳洲人报:全澳退休金余额最高的地区揭晓!
一些拥有高额退休金余额的小城镇可能会让你大吃一惊。你的城市或council是否进入全国前20名?
全国的退休金财富并不只集中在悉尼的东区和下北港湾一带和墨尔本绿树成荫的东部。
一项绘制全国平均退休金余额的新研究显示出更复杂的图景:
沿海退休胜地正在与各州首府分庭抗礼,矿业城镇表现不俗;与此同时,在我们的大城市内部,退休财富差距被拉大。
这些数据讲述了澳洲人如何构建、并且越来越多地为退休进行战略性财富布局的故事。
澳洲退休基金协会(ASFA)发现,首都堪培拉的人均平均退休金余额最高,为22.36万澳元;
其次是南澳的维克托港(Victor Harbor)和古尔瓦(Goolwa)(19.9万澳元),以及新州的矿业城Newcastle(19.86万澳元)。
ASFA对人口超过2.5万(新州为5万)以上的城市和城镇进行了分析,发现新州和昆州在平均退休金余额前十中占据主导,分别有五个和三个城市上榜。
根据澳洲税务局的数据,多个州的部分区域地区的平均退休金余额甚至超过了各自首府城市。
ASFA还分析了首府城市内部的联邦选区,发现最高与最低退休金余额选区之间差距巨大,往往接近二十万澳元。
差距最大的城市是悉尼,其中温特沃斯选区(Wentworth)人均退休金高达37.8万澳元,而布莱克斯兰选区(Blaxland)仅为7.5万澳元,差距超过30万。这些巨大的财富落差使首府城市的平均水平被拉低,甚至低于部分地区城镇。
ASFA首席执行官德拉亨蒂(Mary Delahunty)表示,郊区和地区的退休金水平主要受两大因素影响:
人口结构(即地区人口的平均年龄)和收入水平。
她说:“Newcastle受益于较高的平均工资。它是猎人谷地区的主要中心,矿业及相关行业是主要雇主。”
“这些行业薪资高,意味着更高的退休金供款与更高余额。在昆州的麦凯(Mackay)等地,我们也看到相同模式。”
“首都堪培拉约22万澳元的高退休金余额部分反映了较高的平均工作收入。堪培拉的工资水平是全国最高之一。”
老龄化与退休趋势推动了部分地区的退休金增长。例如,昆州的阳光海岸平均退休金余额高于布里斯班。
德拉亨蒂女士指出,在南澳的维克托港和古尔瓦,65至74岁人群占比约为全国平均的两倍。
她说:“这些人经过一生积累退休金,目前正处于余额峰值——在退休前、尚未开始提取资金的阶段。”
MBA财务策略公司主管詹姆斯(Darren James)表示,越来越多住在首府城市的老年人正在出售住房、缩小居住面积,并将多余资金投入退休金中。
他说:“他们通常购买更低价的房产。”
詹姆斯先生指出,退休居民较多的城镇财富水平说明了长期复利的威力。
他说:“年轻时定期投入少量资金有两大好处:
一是复利效应,
二是通过退休金投资股票实现平均成本法(dollar cost averaging)。”
“当市场下跌、他人恐慌时,你的供款仍在持续,这时买入股票带来的收益最大,而你甚至未意识到。”
“你投资时间越长,经历的下跌与反弹越多,长期回报越大,财富便随之倍增。”
“我们现在看到越来越多人选择缩小居住规模。许多接近或已进入退休阶段的人正这样做,以释放部分现金投入退休金。”
德拉亨蒂女士表示,澳洲的“内部迁移”现象长期存在,尤其在临近退休阶段尤为明显。
她说:“一些地区吸引年轻劳动者,例如西澳金矿区的卡尔古利–博尔德(Kalgoorlie-Boulder);而另一些地方,如新州海岸的麦觉理港(Port Macquarie),则吸引退休人群。”
“年轻劳动者刚开始积累退休金,因此余额自然较低。”
“达尔文的平均退休金约15万澳元,当地人口特别年轻,他们尚未有足够时间积累可观的退休储蓄。”
“收入差异也起重要作用。矿业区普遍收入更高,直接转化为更高的退休金余额。”
德拉亨蒂女士指出,当代退休者的退休金余额创历史新高,未来只会继续增长。
她说:“1992年强制退休金制度刚启动时,比例仅为3%。现在已达到12%,未来的退休者将在职业生涯中以更高比例供款更长时间。”
ASFA的另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城市或城镇的平均余额受年轻劳动者与退休者比例影响很大,年轻人拉低,老年人拉高。
数据显示,75岁以上澳洲人的退休金余额近49.2万澳元,是30岁出头人群(约5.1万澳元)的近十倍。
不过,年轻澳洲人也从近年的政策变化中受益。
ASFA报告指出,2022年取消了“月薪低于450澳元雇员无须雇主缴纳强制退休金”的限制,这显著增加了领取退休金供款的年轻兼职族人数。


来源:
https://www.theaustralian.com.au ... 6ea25314a3fba50?amp
Anthony Keane
@keanemoney
4 min read
October 24, 2025 - 5:00A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