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此文章由 dootbea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otbea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华尔街日报:三年打造全球导弹防护罩?特朗普“金色穹顶”计划难逃烂尾 
 
特朗普总统提出,要在任期内建成一套耗资1750亿美元、能拦截全球来袭导弹的“金色穹顶”导弹防御系统。 
 
但一些专家认为,三年时间远远不够。 
 
白宫设想的“金色穹顶”体系将包括地面导弹、太空传感器网络,甚至还有能在导弹刚发射时就将其击落的卫星。 
 
目前部分组件,如地基拦截器和卫星传感器已经存在,但数量有限,许多新兴技术还未经过验证。 
 
国防部长海格塞斯上周表示,“金色穹顶”所有系统必须无缝集成。 
 
他还任命了一名项目负责人来统筹推进。 
 
天上的“眼睛” 
 
打造能在轨道上拦截导弹的卫星网络,需要大量时间和资金。 
 
分析人士和前军方官员认为,要有效防御袭击,“金色穹顶”可能需要数千颗卫星。 
 
这些技术大多仍处于初级阶段,并且要能适应对手可能采取的诱饵等反制措施。 
 
美国已有不少可监测火箭发射的卫星,但要实现统一指挥和管控,系统整合是一大难题。 
 
五角大楼目前多个导弹防御系统各自为政。 
 
国会议员称,洛克希德·马丁和RTX等传统军火商,以及以硅谷风格创新的公司都将参与。 
 
媒体报道,五角大楼正在审查马斯克的SpaceX、Palantir Technologies、Anduril Industries等公司的相关提案。 
 
SpaceX作为全球最活跃的火箭公司,未来很可能参与“金色穹顶”卫星发射工作,其尚在实验阶段的“星舰”(Starship)也被寄予厚望。 
 
联合发射联盟(United Launch Alliance)及其他火箭公司也有望参与。 
 
导弹“排队”等交付 
 
专家表示,项目第一阶段可能是在美国本土部署更多地基导弹防御系统。 
 
但目前相关产品早已供不应求,原因是乌克兰和中东等地的冲突。 
 
保守派智库美国企业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资深研究员哈里森(Todd Harrison)表示:“即便是已经量产的导弹,两到三年内能交付也算幸运。” 
 
洛克希德·马丁已在加紧生产地基导弹,包括“爱国者”(PAC-3 Patriot)和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Thaad)。 
 
不过,“爱国者”主要用来拦截近程巡航导弹,“萨德”覆盖范围有限,能拦截弹道导弹的新型导弹还需数年扩产。 
 
西方军工企业一直难以大幅提升产能,原因包括需求暴涨、劳动力紧张以及数百家供应商的复杂零部件配套问题。 
 
预算之争 
 
“金色穹顶”的预算本身也在变化。特朗普本月称计划总花费约1750亿美元,但国会预算办公室预测最高可达8310亿美元,部分依据以往火箭发射的历史成本。参议员希希(Tim Sheehy)则认为,项目最终可能花费数万亿美元。 
 
众议院共和党人上周投票,先期拨款250亿美元作为启动资金。 
 
白宫尚未披露资金将用于哪些具体系统,国防部长海格塞斯表示,五角大楼正在与预算管理局协作,准备在2026财年预算中提交详细方案。 
 
美国的导弹项目一贯超支。仅关岛的小型导弹防御系统因建设成本高和难以集成陆海两用指挥系统,花费就已超过80亿美元。 
 
参议员马基(Ed Markey)批评“金色穹顶”中的轨道拦截器概念“经济上灾难性”,质疑其可行性,并呼吁政府更应关注军控。 
 
他称该项目只是“给数十亿美元军火商的豪华大礼包”。 
 
支持者则认为新技术会帮助降低成本。参议员克雷默(Kevin Cramer)说:“我们谈论的总价其实比很多人想象的要低。我们已经有很多系统,只需要把它们整合起来。” 
 
  
 
  
 
  
 
  
 
 
来源: 
 
https://www.wsj.com/politics/nat ... 04?mod=hp_lead_pos8 
 
By  
Drew FitzGerald 
Follow 
 and  
Micah Maidenberg 
Follow 
May 25, 2025 11:00 am E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