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娇娇年方19个月,经常说些奇怪的话干些奇怪的事儿, 妈妈总结下来给大家当笑话看看, 叔叔阿姨们看在妈妈辛苦码字的份上给加点分吧....
1. 热衷绘画事业, 笔还拿不好每天都喊着要画画, 妈妈也不知道有什么可画的, 顺口说 "你画个爸爸吧!", 马娇拿起笔朝爸爸的脸奔了过去, 打算在那里涂鸦….
2. 姥姥做饭的时候总是缠着姥姥玩, 姥姥说"如果我不给你做饭, 你吃什么呀?", 曰:"吃虾!" ^&^**())_%^&^&''
3. 经常把东西四处乱扔, 姥爷说让她捡起来, 小姑娘不捡, 借口 :"腰疼….." 晕倒!! 问她腰在哪里, 用手拍拍自己的屁股蛋, 哈哈.
4. 马娇最近经常在大街上或者商店里指着一些小男孩, 嘴里还喊着 "他妈, 他妈!", 我心里纳闷呀, 家里没人骂人呀, 她这是哪儿学的呀?!! 后来慢慢找出了规律, 原来她是看见人家衣服上的 THOMAS 小火车了, 这发音不准可实在是遭人误会呀~~~
5. 姥姥给妈妈和马娇照相, 马娇总是低头照不上正脸, 妈妈想引导她往上看 :"你看姥姥头上长了个什么呀?", 马娇果然马上抬头并不加思索地说: "包!" 全场笑倒.....
6. 马娇现在是每天都能整点逗事儿出来, 那天家里来了个阿姨, 姥姥企图让她显摆一下, 问她,
"COW的中文是什么呀?"
"牛!"
"那牛的英文呢?"
"咩~~~~"
得, 这牛羊还混淆了!
7. 妈妈在给马娇讲故事, 突然指着书里一个小猪说 "光屁溜!", 嘿, 看来在孩子们的眼里, 动物们也应该和人一样穿衣服, 妈妈赶紧应承 :"对, 你看猪小妹没穿衣服, 羞羞!"
8. 妈妈下班回家, 马娇奔过来要抱抱, 然后一巴掌击中妈妈脑门, 大声叫 "大奔儿头!"---这都谁教她的词儿呀....
9. 这几个月来马娇开始热衷背个唐诗吾的, 刚开始只能接最后一个字, 现在开始能背个半句了, 经常被捧月的众星夸的找不到北. 有一天姥姥说想考她一个生辟一点的, 就是那首红豆生南国什么的, 以前曾经给她念过一两次. 马骄同学有个长处, 不会的题也绝不交白卷, 问她"此物最相" 什么? 她想也没想地就说"菇"!! 真是走哪儿吃哪儿呀, 还惦记着"相菇"好吃呢!
10. 估计我们和所有家庭一样, 刚开始说话的时候就教孩子家里人的名字, 马娇会说姥姥叫丽丽, 姥爷叫老杨, 妈妈大名也挺准确, 再问爸爸叫什么名字呀, 她说:"DADDY!!" 看来这双语孩子还真是挺困惑的...
11. 为了培养她的京腔, 我特意买了"北京童谣"给她听, 有一天我问她:"小白兔,白又白"下一句是什么呀, 人家给我对了一句让我当场差点岔了气: "偷油吃, 下不来!" 北京小妞有一套吧, 呵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