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莽撞人 于 2021-5-25 10:08 编辑
炼琴记( 九 )
欧洲音乐之旅
时间过得飞快,一转眼已经是2016年的11月。每年这个时候学校几乎所有的课外活动都结束了,早上的乐团排练和课后的体育训练也结束了,接下来的一个月是九年级第四学期最后的考试时间,学生的主要精力都将集中到复习迎考上来。有时不得不佩服英国人留下的这套制度,非常有规矩,每年按部就班,你都能知道10年后的今天会发生什么。
2016年2月,九年级新学年开学的Charlie同学已经从那个三岁零四个月起习琴的小不点长成1米85以上的"竹杆",时刻准备着挑战父母的权威,或易于烦躁或沉默寡言,假装深沉,整体表现就像一只好斗的小公鸡。但并不可怕,老猎手有的是经验和高招,学校想的更周到,专门提供给九年级学生一个独立的校区并配备了大量的师资,其目的就是帮助青春期男孩顺利度过这段非常时期。
九年级依然是繁忙的。周一早上课前交响乐团排练一小时一刻钟; 周二早上课前爵士乐团排练一小时一刻钟,下午课后为欧洲音乐之旅排练一个半小时(排练至6月下旬去欧洲两周); 周四早上课前Accelerated Math数学提高班一个小时,中午九年级絃乐团排练半小时,周四占用一节文化课上小提琴课(每个礼拜占用的文化课不同,需要自己补上所缺课的作业或考试),下午课后体育训练一个半小时;周五早上课前钢琴课一个半小时; 加上多如牛毛的下午课后和晚上的音乐会或学校活动需要音乐演出,忙的不亦乐乎,留给自己完成家庭作业后还剩下的练习乐器时间非常有限。
2016年3月下旬的一天是AMEB毕业典礼,参加者都是2015年度通过AMusA和/或LMusA演奏文凭并考试通过AMEB乐理5级或6级的学生,以及学生的亲戚朋友和老师。那天正巧Charlie在Music Camp,就是学校每年把学习乐器的学生集中在某个地方集训,本来想请假的,但音乐主任提议让我们当天中午去接他,这样Music Camp只错过了下午半天的练习。两天半的小提琴集训每天拉7,8个小时琴也许抵得上在家练习两个月的时间,还是第一次体验这样的强度。小提琴老师非常有意思,悄悄提前让Charlie练习一个曲子,Music Camp时先让那个交响乐团排位Charlie前的学生视奏演示(不是Charlie老师的学生),那个曲子有难度,尽管那个学生是小提琴奖学金获得者,但视奏困难,这时候小提琴老师让Charlie演示,一气呵成,技惊四座,那个小提琴奖学金学生目瞪口呆,Charlie事后和我们说起这事,我们一起哈哈哈大笑,这也太太太护犊子了。每次和孩子聊起他的小提琴老师总是充满欢乐,每次上过小提琴课回来总是发现他心情很好。他的天才老师似乎不食人间烟火,不大理解普通老百姓的困惑,为啥这么简单的曲子你们居然都会觉得很难呢?但其实明明就是很难的曲子。小提琴老师似乎总是有许多古怪的说法,比如要Charlie不要把曲子想的很难,其实它很简单,把它想简单了就可以拉出来,还比如知道学生忙而没时间练琴,说可以在脑子里练琴。唉,真的是人有多大胆, 地就可以有多大产吗。
当天我们驱车数百公里把Charlie和他一个同样参加毕业典礼的同学从Music Camp所在地的偏远的乡间接到墨尔本大学,毕业典礼的现场还遇到了熟人。Charlie小学同学,一个非常聪明的女孩,小学五年级就考过AMusA文凭, 2015年以优秀的成绩获得LMusA文凭,拿到学术类奖学金就读于一所私立女校,是华人心目中最好的女校,当年小升初的时候她同时获得了学术类和音乐奖学金,但只能选择一项;她弟弟更厉害,今年六年级,五年级时考过AMusA文凭,成绩优秀(with Distinction), 黑管水平也很高,学业也是一流,但就是如此了得的牛娃在2016年考Charlie学校音乐奖学金却连第二轮面试机会也没有,但好在拿到了另外一所老牌私立的音乐奖学金。和他们父母聊了很久,真心羡慕他们有一对才华出众的儿女。
那天还遇到了Charlie刚来澳洲时一起学琴的台湾女孩,去年以优秀通过大提琴LMusA演奏文凭, 2015年的毕业典礼也遇到她和她父母,墨尔本音乐学院附属艺术中学11年级学生,主修大提琴,附修钢琴,毕竟是秦老师曾经的大提琴学生,基础扎实。我曾经拜读过女孩妈妈的博客,记载了她女儿从最初的习琴到就读专业院校的10多年历程,非常用心的父母,音乐会有段时间经常见到,妈妈陪女儿听音乐会,爸爸说听不懂就在外面等,有时和我聊天。说实话,非常佩服他们对孩子追求音乐梦想的支持和付出。
AMEB维州的毕业典礼使用的是古老的墨尔本大学的礼堂,整个典礼过程非常庄严,文凭获得者的着装都严格按照英国法典规定的文凭典礼着装要求。那些获得文凭大多是黑头发黄皮肤的亚裔,有吓死人的小学生,也有年龄很大的白发老者,发现还有一个上海音乐学院钢琴演奏专业毕业,墨尔本音乐学院钢琴系在读研究生。这样下去AMEB文凭迟早会被亚裔玩坏的,AMEB文凭属于高等教育文凭,一度非常不容易取得,在澳洲人心目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尤其是LMusA演奏文凭,Charlie钢琴老师当年在高三取得该文凭,这在当时是非常非常早获得该文凭了,但现场却有年幼的小学生,甚至出现过10岁华裔神童取得LMusA文凭的传奇。英皇的初级演奏文凭和Trinity College London的初级演奏文凭是颁发给达到音乐学院大学一年级水平以上的演奏者,而高级演奏文凭需要水平达到音乐学院本科毕业生水平,而澳洲与此对应的初级文凭AMusA和高级文凭LMusA的难度更要大于英皇和Trinity College London的演奏文凭。
2015年和2016年连续两年参加两届AMEB的文凭毕业典礼,本来以为今年会是最后一次参加了。但今年年初的时候有一次闲聊时候我提议,要不要小提琴也考一个文凭?理由是如果有个目标的话可以练的更认真,扣的更细,尽管八年级拉过几个巴赫的无伴奏奏鸣曲,老师甚至疯狂地让拉过帕克尼尼练习曲,但由于没有目标也就不会很认真对待;另外考张文凭也是一笔财富,如果将来去学校当老师或自己教学生都是有用的,Charlie觉得有道理就同意了。上课的时候向小提琴老师提了他的想法,他问老师他明年可以参加哪个级别的考试,老师说直接LMusA文凭,但觉得不妥,还是先考AMusA文凭,所以2017年将参加小提琴AMusA文凭考试,所以如果能通过还得再来参加AMEB的毕业典礼。看来想说再见不容易。
2016年5月份Charlie所在的爵士一团(学校四个爵士乐团水平最高那个)在为期三天的澳洲全国中学生爵士乐比赛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爵士一团除了平时每周二早上的一小时排练,乐团指挥还让每周中午和其他几个乐团节奏组成员,比如低音提琴手,一起加排一次。他们所排的爵士乐的钢琴独奏部分的谱子乐团负责老师也找不到,老师耳朵不够好,就让Charlie自己听网上录音记下来,好在爵士乐比较自由,容许自由发挥。但他就是不喜欢爵士,比赛结束后就向学校音乐主任表明了态度,尽管坚持了两年多,但由于实在不喜欢爵士,明年不再想进爵士乐团了,主任同意了。同时,钢琴课上也告诉了钢琴老师。排练一直坚持到9月份,每年10月份学校乐团都会对每个学生的乐器水平重新考核以便重新调整位置,Charlie告诉爵士一团负责老师说不再参加考核了,就这样从学校爵士一团正式退了下来。
2016年6月的假期中跟随学校参加欧洲音乐之旅,Charlie的任务很重,有钢琴三重奏,小提琴四重奏,伴奏和乐团合奏,合唱等。音乐系主任和学校三个音乐博士带队出发前往欧洲,由墨尔本出发,转机迪拜到达威尼斯,一路经萨尔斯堡来到主要目的地维也纳参加Summa Cum Laude International Youth Music Festival,来自世界各地的年青人因为音乐这门国际语言而相聚在一起。Charlie同学有幸和伙伴们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维也纳市政厅等地演出,还在维也纳音乐大学上了两堂大师课。最后一站是布拉格,他们在同样世界级的Smetana音乐厅演出。一路上他们每天排练和演出,这是一次真正的音乐朝圣之旅,必将在Charlie心中留下终身难忘的记忆。
炼琴记( 十 )
VCE Music Performance申请和Fellowship考试准备
去欧洲音乐之旅前乐团在学校举办了一场音乐会,家长和老师是观众。音乐会后我问音乐主任有没有可能Charlie明年10年级提前参加钢琴演奏高考,我们的理由是11年级他将参加中文和数学的高考(学校是绝对不会让11年级学生考3门功课的,他们认为12年级学生更成熟,甚至认为所有6门科目都应该12年级考),如果学校不让10年级考演奏的话,由于时间上的冲突,Charlie就不得不放弃钢琴演奏作为高考科目,那是非常可惜的。音乐主任回答说几乎不可能的,因为从来没有先例,但他答应会向学校帮忙打听。我不死心,又向钢琴老师提出同样的问题。
7月份的一天收到钢琴老师的邮件说,他已经就此事和学校教导主任联系过了,但需要我们家长和教导主任面谈该事项。于是马上和教导主任的秘书预约了和教导主任面谈时间,面谈的结果教导主任同意了Charlie同学2017年参加钢琴演奏高考,但需要走一下程序由校长亲自批准。过了一个星期就收到教导主任热情洋溢的邮件,学校正式同意了Charlie的申请,学校将在2017年为他单独安排课程,明年起Charlie每礼拜将上五节音乐课(演奏和乐理),加上本来每周一节课前的钢琴课(高考钢琴演奏科目由演奏和乐理笔试组成,钢琴老师负责演奏,音乐主任负责乐理),真是太幸福了,可以再系统地学习一遍乐理,明年将和钢琴老师上这么多的课,想想这个就真开心。当天晚上就收到钢琴老师的邮件,老师把明年高考的曲子也选好了,需要演奏五个曲子,巴洛克时期,古典时期,浪漫时期,现代时期和澳洲作品各一首,其中巴洛克,古典,浪漫时期都給出了几首作品供Charlie自己挑选。老师效率真高,一点都不像澳洲人嘛。
2016学年已近尾声,11月份Charlie将参加人生中目前为止难度最大的一场考试,Trinity College London的Fellowship文凭考试,台湾译做院士文凭。院士文凭听起来就很吓人,其要求自然是很高很高的,要达到音乐学院或高等院校全职演奏专业研究生毕业水平,演奏各项指标要达到公开音乐会的水准。考试就相当于一次公开独奏音乐会,一般都会在音乐厅举行,考试用的钢琴都是音乐会级别的,比如九尺的德国施坦威,由英国来的考官当场打分和录音,录音带回英国伦敦Trinity College由更权威的专家打分。老师有一次跟我说要求很高,然后手指指天花板,可见难度之大。难度大还在于时间紧迫, 还在于年龄小, 尤其男孩子通常晚熟。从2015年10月份开始准备至今一年的时间,中间由于各种出行有整整一个多月没有碰过琴,其中的一首肖邦奏鸣曲据说钢琴家级别的也需要准备一年才敢开音乐会, 而一首贝多芬晚期奏鸣曲更被认为45岁前不宜演奏, 准备这个考试一般花上两三年是正常的, 大多是音乐学院毕业的专业人士, 20几岁30几岁的成年人。6月份的时候老师认为他的声音还不够好,声音解决了踏板又有问题了,踏板问题解决了又新问题需要解决,总之越来越难,所以一直很快乐的琴童Charlie有时也变得不那么快乐了, 只有自己变得更强大才能获得更多的快乐。九月的一天,学校在墨尔本演艺中心举办音乐会,我和钢琴老师说我们感觉Charlie担心这次的考试,他有点紧张,尽管他不说,这种紧张是我们以前在他身上从来没有见过的,但老师说紧张本身也是演奏的一部分。
我们逐渐理解老师让参加Fellowship考试是为了更有力地推他一把,看看他到底有多大潜力, 此外业余琴童没有了目标很容易迷失方向。这一年变化还是有的,琴技又涨了,而且更可喜的是孩子开始用心了。这个从小到大每天只肯弹一个小时钢琴,多一分钟也不行的琴童,一路上都是能混就混,居然混到了6年音乐奖学金,居然混到了LMusA演奏文凭,弹一遍都要近50分钟的LMusA演奏文凭考试曲目真不知道他是如何混过去的。有的时候我就难免会想,难道说我儿子还真有点音乐才能?想想他才花这点时间,如果每天也练习3小时的话会咋样?但立马告诫自己打住,如果每天3小时,也许他早就不再弹钢琴了或者在那磨洋工假装很忙。
但这一次Charlie自己知道靠混是万万不行的,9月份起的春假和周末开始每天练习2小时以上,分三次练习。尽管开始的也许有点晚了,但毕竟动了起来。不通过的话,或许受点挫折不一定是坏事,之前一切似乎太顺了,会让孩子产生不需多大努力就能轻易得到他想要的侥幸心理和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而这样下去将来也许会跌大跟头的。学习光靠天赋是不那么可靠的,必须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耕耘,但这得孩子自己在学习生活中领悟到这些。能不能考过真的已经很不重要了,能够参加这个考试本身就是很不容易的,那是需要先取得Trinity认可的Licentiate文凭才有资格,所以有资格考的都是很厉害的,演奏家水平的才能考得过,而且都是年龄很大的才敢挑战这个考试,你才14岁,你才花多少时间在钢琴上?尽管很难,但不到最后一刻绝不要放弃,不通过说明能力不够,有的能力可以通过努力获得,有的也许就是目前再努力也无法具备的,有的也许努力一辈子也达不到的。没通过的话,等读了大学如果还有想法可以再试一下,这是我们跟他说的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