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章由 酸菜小鱼121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酸菜小鱼121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酸菜小鱼1212 于 2016-7-29 12:53 编辑
SOCIAL SKILL是我最担心女儿的方面,我家大女儿天生内向,不爱说话,过了7年独生子女的日子(直到妹妹出生),我们忙工作从小老人带(CHONG)大(HUAI),刚从国内过来英语听说都不行,可想而知交朋友有多困难了。
总结了几条对她有帮助的事项如下:
初级版
一、 多用礼貌用语。多说Please/Thank you/when you finish, Can I play等等。个人感觉当地澳人对孩子的礼貌非常重视,举几个亲身经历的小例子:
1 在学校食堂做志愿者的时候,如果任何一个来领饭的小朋友没有说Please或者Can I,同组的澳人妈妈会拒绝为他服务,直到他用礼貌的语气重新说一遍。(真是随时随地在教育啊,而且对别人的孩子也一样。)
2 有一次一个澳洲妈妈语重心长地跟我说,“昨天我在学校看到你家****了,当时她在种花,别的小孩递给她工具的时候她没有说Thank you! 你回家要好好跟她说说,不然可能会被别人认为非常Rude!(多做志愿者的好处之一,经常有人告诉你孩子的动态:))
3 澳人小朋友到我家玩(提前约好的!),进门之前很有礼貌地说,“Can I come in?” 得到同意后脱下鞋子整整齐齐放在门口再进来。
二、 看到认识的人一定要大声打招呼。这一条貌似简单,但就是做不到。经过一年的反复强调,女儿从从来不跟人打招呼,发展到现在会用蚊子叫一样的小声跟别人打招呼(别人经常没听到啊喂)。勉强算有进步吧。
三、 还是礼貌!比如人家跟你说话的时候要看着别人的眼睛回答等等。
四、 Get Along! 女儿经常会说,我跟她们玩什么呀?或者我跟她们不熟。我则要求她不管你感不感兴趣,会不会玩,跟别人熟不熟,反正你得跟她们待在一起。坚决不能一个人!人家三四个人聊天的时候,你就混在旁边听着就行了。咱不求成为人群的焦点,咱就求混个脸熟!(我自己也是这么过来的,刚开始别的家长聊天什么都听不懂,但只要有聚会我就去,有聊天就听着,现在不是也脸熟了么?顺便还练了练英语。)
五、 家长组织聚会,给小朋友创造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的机会。
六、 千万不要将所有时间都花在补课上。
进阶版:
一. 同理心!即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想问题:举两个例子:
1 有一次女儿的同学放学来我家玩,我照例进厨房烧菜准备吃的。(小朋友刚放学总是很饿的)。在我烧菜的时候,女儿的同学(澳人小朋友)好几次来厨房问要不要帮忙,(女儿自顾自在玩),然后点心煮好上桌的时候,她请我坐下来跟她们一起吃,(女儿自顾自在吃),然后那天红烧小羊排很受欢迎,明显小朋友吃的狼吞虎咽的,(澳人喜欢吃肉),但吃了两块后,澳人小朋友看看盆子里所剩无几,立刻不吃了,并跟女儿说:“****, I think we should leave some for adults.”(女儿压根没想到要给我留点,汗。。)
2 有次在学校,一个澳人小朋友不知为何哭的很伤心(而且哭了好久),我家女儿虽然看了她好几眼但可能不知道怎么安慰,所以站在旁边表现的有点无动于衷。另外一个澳人小孩飞奔过去,又抱又拍又哄,后来还给她唱歌讲笑话做鬼脸模仿搞笑(Drama课真的没白上),直到哄得她破涕为笑才走开。
例子还有好多,每一个基本我家女儿都是反面教材,希望这个帖子她永远看不到
二. 聊天的能力。随时随地碰到任何人都能毫无营养地哈拉几句。说实话我也做不大到,除了英语不过关以外,文化障碍也是个问题。每天听听花边新闻,对聊天还是有帮助的,起码有素材啊。(可惜咱的英语水平听新闻听不懂啊,泪。)
三. 礼仪。有次跟澳人妈妈喝咖啡的时候,提到我对刀叉礼仪很困惑。然后她就自告奋勇教了我一遍,比如餐巾永远要放在腿上/手肘永远不能放在桌上/背永远要挺的笔直/小茶匙一定在茶杯的背后等等(很多很多规矩!!!)。孩子读教会学校和私校的不用担心,据说有ETIQUETTE这门课,如果读精英中学的,可能要补补课。
后来有一次公司宴会,留心观察了一下,果然外方同事礼仪方面都无可挑剔,中方同事就歪七扭八什么姿势都有了,瀑布汗。。。
四. 降低预期!中国社会,大家交友的模式往往是有两三个特别要好的朋友,数量不多,但干什么都在一起(比如学校里小朋友一起去喝水一起上厕所)。如果说中国的模式是建立少数几个强联系的话,澳人的交友方式可能就是建立很多的弱联系!(强联系仅限于家人/兄弟姐妹和极个别闺蜜,但跟谁都可以一起喝咖啡/聊天打屁/做运动。。。)
五. 接受不同的生活方式:比如在草地上打滚/喝冰水/冬天只穿一件T恤,用叉子吃面条等等等等。如果有跟别的民族小朋友生活方式或想法差异很大的,不要太过高调,求同存异。(比如补课就默默补,不用让大家都知道。)
六. 追求卓越。反正不管是长得漂亮/运动好还是成绩好,其他小朋友都会更愿意跟她玩。
经过近一年的努力,现在女儿有了几个比较要好的小朋友。但从收到生日Party的邀请的数量来看,显然还远远不够。我正考虑是否今年应该给女儿办个生日Party。
希望这个帖子可以对刚来澳洲的同学有所启发,也希望在这里很多年的同学可以帮忙出出主意,如何进一步提升女儿的SOCIAL SKILL呢?按照澳洲妈妈的观点,这可是比学习成绩重要得多的事情。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